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 alpha,FAPA)m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及配对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OSCC患者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的正常口腔黏膜中FAPAmRNA的表达;所得数据用SAS6.12软件包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RT-PCR检测结果表明,FAPAmRNA在30例OSCC和配对正常黏膜的阳性率分别为83%(25/30)和40%(12/30)(P〈0.001);总表达水平分别为3.58±0.46和1.27±0.21,上调2.82倍(P〈0.0001)。结论:在OSCC的癌变过程中,FAPA基因过表达,可能是OSCC的一个靶基因;FAPA在OSCC诊断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3.
口腔鳞癌与正常黏膜中细胞角蛋白基因13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基因13(cytokeratin13,CK1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quamouscell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OSCC患者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的正常黏膜中CK13mRNA的表达,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K13蛋白在OSCC及正常黏膜标本中的表达。所得数据采用Fisher确切概率计算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RT-PCR检测结果表明,CK13mRNA在27例OSCC中的表达较其对照黏膜表达下调,平均下调4.2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CK13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与肿瘤组织之间、高分化OSCC与中、低分化OSCC之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OSCC的发生、发展中,CK13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可能存在转录后水平的表达调控。CK13在OSCC分类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mRNA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以及在OLP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mRNA原位杂交法对正常口腔黏膜12例,非糜烂型OLP20例,糜烂型OLP20例及OSCC20例,进行hTERTmRNA的检测。结果:正常口腔黏膜、非糜烂型OLP、糜烂型OLP及OSCC中hTERT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1/12)、15%(3/20)、45%(9/20)、80%(16/20)。其中,除正常口腔黏膜与非糜烂型OLP中hTERT mRNA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正常口腔黏膜与非糜烂型OLP的hTERT mRNA染色强度明显低于糜烂型OLP及OSCC(P〈0.05)。结论:hTERT mRNA可能在糜烂型OLP的癌变过程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口腔鳞癌(OSCC)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肿瘤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OSCC和14例正常口腔黏膜中COX-2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和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OSCC中COX-2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P〈0.01),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0%和14.29%;在OS-CC中的表达Ⅲ~Ⅳ期病例显著高于Ⅰ~Ⅱ期病例(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在OSCC中COX-2的高表达参与了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但具体机制及其在OSCC预后、治疗中的意义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口腔鳞癌组织中干细胞转录因子Oct-4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干细胞转录因子Oct-4在人口腔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Oct﹣4的表达在OSCC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RT-PCR方法分别检测41例OSCC,5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标本的Oct-4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Oct-4在41例OSCC中均呈阳性表达,而在5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RT-PCR显示在OSCC中出现Oct-4表达,正常口腔鳞状上皮组织并没有出现Oct-4条带。结论:OSCC中有少量细胞表达全能干细胞标志物Oct-4,这些细胞很可能是OSCC干细胞,这将为其最终分离和鉴定人OSCC干细胞提供重要基础。将有助于揭示OSCC的肿瘤起始细胞,从而对预防和治疗OSCC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并评估其在OSCC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以石蜡包埋组织芯片为材料,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辽宁省人民医院2003年1-6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为OSCC存档石蜡包埋组织蜡块103例及3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EGFR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结果 EGFR蛋白在OSCC、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2.7%和3.3%;扩增阳性率分别为31.1%和0;OSCC中EGFR蛋白表达、基因扩增阳性率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在OSCC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基因扩增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等均无相关性(P&gt;0.05),与肿瘤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lt;0.05)。结论EGFR与OSC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将其作为判断OSCC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实验对比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OSCC)与口腔正常黏膜中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B,TrkB)的表达,观察TrkB和生存基因蛋白Survivin的表达与口腔鳞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TrkB在口腔鳞癌中的功能。方法:选用人正常口腔黏膜组织10例OSCC标本57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rkB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在口腔鳞癌中TrkB和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它们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和肌层浸润组的OSCC组织TrkB和Survivin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和黏膜及黏膜下层浸润组(P〈0.05)。结论:TrkB在OSCC中呈高表达,并与Survivin联合表达,可能对OSCC的浸润和转移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口腔鳞癌组织(OSCC)中NBS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OSCC病理分化级别的相关性以及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①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BS1蛋白在30例口腔鳞癌组织、9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②应用RT-PCR技术检测组织中NBS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OSCC与癌旁正常组织中,NBS1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显著,在口腔癌组织中均表达较高,并随着病理级别增高而增高(P<0.05)。结论:NBS1在不同病理分化程度OSCC中表达水平的差别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其表达水平可成为判断口腔鳞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B)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口腔黏膜上皮永生化细胞系(human immortalized oral epithelia cell line,HIOEC)及经过苯丙芘[benzo(a)pyrene,B(a)P]诱导产生鳞状细胞癌细胞(HB)而形成的口腔鳞癌体外癌变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双向凝胶电泳(2-DE)和质谱分析(LC-MS/MS)筛选和鉴定出差异蛋白质CB。采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口腔鳞癌细胞和30例原发口腔鳞癌标本中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与永生化HIOEC相比,HB和CAL27细胞中CB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HB、Tca8113、TSCC、CAL27和OSC细胞中C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30例口腔鳞癌患者癌组织中C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癌旁组织升高(P〈0.01)。CB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B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细胞角蛋白19m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癌组织中细胞角蛋白(CK)19 mRNA的变化和其发生的可能机制以及CK19 mRNA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未接受过放疗和化疗的20例OSCC患者的手术标本(包括癌组织20块、癌旁组织20块和颈清扫的淋巴结43枚),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法检测组织内CK19 mRNA的表达,比较CK19 mRNA在上述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CK19 mRNA在OSCC癌组织内表达比其在正常口腔黏膜内表达高1.85倍,比其在癌旁组织内表达高1.66倍。9例患者颈清扫淋巴结内CK19 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5%(9/20),而9例患者的22枚淋巴结中CK19 mRNA表达阳性率是81.8%(18/22),占20例患者43枚淋巴结的41.9%(18/43)。淋巴结CK19 mRNA阳性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和正常口腔黏膜的表达量比CK19 mRNA阴性患者低。结论CK19 mRNA在OSCC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和正常口腔黏膜内的表达,可能是由于癌组织中CK19的合成明显增加所致。淋巴结中CK19 mRNA的表达可以作为检测OSCC淋巴结微转移的指标之一,运用FQPCR法检测淋巴结中CK19 mRNA的表达来检测OSCC的淋巴结微转移比普通病理法检测更灵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膜联蛋白A1(ANXA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印迹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NXA1在口腔鳞癌细胞株和30例原发口腔鳞癌中的表达,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与人永生化口腔黏膜上皮细胞(HIOEC)相比,Tca8113、TSCC、OSC和NT细胞中ANXA1的mRNA表达降低;Tca8113、TSCC、CAL-27、OSC和NT细胞中ANXA1的蛋白表达降低。30例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ANXA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癌旁组织降低(p〈0.001)。ANXA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有关(mRNA:P=0.007;蛋白:P=0.006),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ANXA1在口腔鳞癌中表达降低,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组织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CXCR4、P-Akt的表达与分布,了解CXCR4、P-Akt与OSCC恶性表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实验组30例OSCC组织标本和对照组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标本中的CXCR4、P-Akt的表达进行检测,应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仪对表达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CXCR4、P-Akt在OSCC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且CXCR4、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OSCC分化程度高的癌组织CXCR4、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分化程度低的癌组织(P〈0.05),CXCR4、P-Akt蛋白表达水平在淋巴结转移组较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CXCR4、P-Akt在OSCC组织中的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OSCC的病理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钾离子通道蛋白HERG1在正常口腔黏膜(normal oral mucosa,NOM)、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口腔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6例NOM、20例OLP、30例OSCC组织中HERG1的表达。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ERG1在OSCC中的表达强度高于OLP(P〈0.05),HERG1在OLP组织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且糜烂型OLP中的表达高于非糜烂型OLP(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ERG1可能与OLP及OSCC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