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杨树造林技术和有害生物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怀军 《科技资讯》2011,(35):143-143
杨树的分布很广,不论营造防护林还是用材林,杨树都是主要的造林树种。尤其十年来,杨树造林面积不断扩大。由于杨树迅速成林,广泛用于生态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和工农业用材林。同时杨树树干高大、整齐,常做"四旁"绿化及道路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2.
通过齐齐哈尔地区杨树雨季造林试验得知,三根二干杨树苗木雨季造林成活率较高,适于对春季造林成活率低的地块进行补植;而二根一干杨树苗木,苗木相对较小,根系不够发达,自身抗性较弱,致使雨季造林大部分苗木主干枯萎,从根部到三分之一处重新生出新枝新叶,不适于雨季造林;另外,雨季造林,劳动力充足,造林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3.
作者通过多年的基层造林实践,认为用杨树母根造林有一定的实用和经济价值,尤其在干旱地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造林方法。并总结出了可操作性非常强的具体的造林技术,对全面创优当前开展的林业生态建设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树在我国分布很广,从新疆到东部沿海,从黑龙江、内蒙古到长江流域都有分布。不论营造防护林或用材林,杨树都是主要的造林树种。尤其近十多年来,我国杨树造林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世界上杨树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论如何提高杨树造林的成功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是国家退耕还林(草)战略的重要树种,在绿化造林和:生态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现代林业建设。但是,由于我国幅员广阔,横跨多个气温带,在温度、湿度、降雨等方面,各地环境条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给杨树造林带来了不小的困难,特别是干旱问题,对杨树的成活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杨树是一种常见的树种,它广泛用于农田的防护、公路绿化、乡村景观建设等方面,有着生长周期较快、种类多、容易无性繁殖等特点,深受林业工作者亲睐。杨树大苗造林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问题,从选苗移植到后期养护,其中各个环节都需要掌握好技术要点,才能提高杨树的成活率。该文论述杨树的生长规律及管护技术要点,提出提高成活率的措施,以供林区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研究了在春季严重干旱条件下,杨树大苗和截干苗及浇水方法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截干苗造林无论在秋季还是春季均能提高造林成活率。春季造林植苗后初次浇水不要超过7天,春季严重持续的干旱发生时,在造林后20左右第二次浇水抗旱,能显著提高杨树春季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森林资源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造林整地、植树造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一些造林整地与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9.
曲军伟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7):55-55,54
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多年林业工作实践和本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实际,从分生造林的基本概念、分生造林的主要特点、分生造林的技术要点、分生造林的适宜时间等四个方面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分生造林技术,对创优当前开展的林业建设乃至生态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林业深栽插干造林作业中,植树钻孔机械是其中的关键核心设备。本文作者结合近期对植树钻孔机械研究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一种以12-18Kw小四轮拖拉机为配套动力的、新式植树钻孔机的设计原理及试验结果进行了阐述,谨供从事该领域研究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白山市杨树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白山市杨树栽培立地条件、适宜品种、生长量指标和生长培育期等关键性技术,为白山地区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太原市发展屋顶绿化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屋顶绿化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一个崭新亮点,它既有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发挥生态林业的作用,又有美化城市、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的功能。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屋顶绿化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太原市发展屋顶绿化的技术难点,提出了地毯式、花槽连网架式、花园式3种屋顶绿化模式,并建议就不同模式进行试点。  相似文献   

13.
自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助推江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已带动全省"巨变"。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五河一湖"流域保护等各项林业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万年县地处鄱阳湖区山地丘陵向平原过渡中间地带,林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就该县森林净化大气环境经济价值进行核实评估,得出价值为10.65亿元。  相似文献   

14.
刘逊  尹晓刚  刘良源 《江西科学》2012,30(2):249-251
自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助推江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已带动全省"巨变"。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五河一湖"流域保护等各项林业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湾里区地处鄱阳湖区山地丘陵向平原过渡中间地带,林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就该区森林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及固碳释氧价值进行核算,得出其价值为8.6亿元。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不同热解温度下杨树树叶、树枝、树皮生物质炭和秸秆生物质炭的理化特性及结构进行分析,筛选出更适用于林地土壤改良的农林废弃物种类和热解温度。【方法】以杨树不同组分树叶、树枝、树皮和秸秆等4种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分别在300、500和700 ℃温度下制备生物质炭,测定其产率、pH、全碳、全氮含量、阳离子交换量(CEC)、比表面积和表面官能团等指标。【结果】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4种原料生物质炭的产率逐渐降低,灰分含量和pH升高。同一热解温度下,树枝和树皮生物质炭的全碳含量高于树叶和秸秆生物质炭的,而全氮(TN)、全磷(TP)和全钾(TK)含量均低于树叶和秸秆生物质炭的。4种生物质炭水溶性盐基离子含量和交换性盐基离子含量均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树叶生物质炭的阳离子交换量总体高于其他3种原料的生物炭。树叶和树皮生物质炭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积总体大于树枝和秸秆生物质炭,树皮和树叶生物质炭在700 ℃时比表面积分别高达597.02和121.01 m2/g。4种原料生物质炭的表面官能团种类基本相同,以芳香骨架为主,表面官能团数量均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芳香化程度增强。【结论】在不同热解温度和原料制备的生物质炭中,树叶和秸秆生物质炭的灰分、pH、N、K和盐基离子含量较高,比较适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增加土壤养分;而杨树树枝和树皮生物质炭含碳量较高,则适用于土壤固碳,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其中,500 ℃热解的杨树树叶生物质炭综合性能最好,氮、磷、钾养分耗失最少,阳离子交换能力较强,比表面积大,更适用于土壤改良。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林业院校造林学实验课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该门实验课实验教学改革为基础,探讨了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内容,实验组织方式,实验技术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并总结了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丹东林业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在丹东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为了使丹东林业有一个更快的发展,当前必须加强森林资源的管护和建设;稳步推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适度发展林地经济;逐步减少蚕场,控制板栗面积。  相似文献   

18.
杨树维管组织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是林业生产中的速生用材料种之一,也是林木研究中重要的目的树种。长期以来对杨树的应用基础性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初步形成了林木维管组织形成和结构的基础知识,提出在杨树的茎端存在初生一次维管组织过渡区,阐明了杨树次生维管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其发育影响因子与细胞化学变化;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初步为维管组织发育的分子同理与调控机制的阐明提供了可靠的佐证。笔从广义的细胞生物学角度,对民树维管系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传统森林经理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科思想不适应林业的发展;教学内容与林业实践之间不协调。提出了学科建设的思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经营观念;注重教学与林业实践之间的紧密结合;造就一批既有森林经理实践经验又有教育经验的教育工作者;紧跟林业发展前沿,补充和更新教材(教学)内容;用系统论的观点、方法和手段解决传统森林经理学在认识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中国苏北沿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及其生态分布特征,为该地区土壤动物系统研究以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手拣法和干漏斗法,对苏北沿海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杨树人工林、杨-农复合林、农田)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土壤动物群落在杨树人工林、杨-农复合林、农田中均以蜱螨目(Acarina)、弹尾目(Collembola)动物为优势类群,占全部捕获量的82.48%,是组成该地区土壤动物群落的主体; 土壤动物个体数量随季节呈现一定规律性,即夏>秋>春>冬; 土壤动物垂直分布上,表聚性明显; 在群落多样性方面,杨树人工林土壤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杨-农复合系统土壤动物的丰富度(Margalef指数)最高,而农田土壤动物的Simpson优势度最高,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最低。【结论】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影响了土壤动物的组成与多样性特征,复合经营和适度干扰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但是人为干扰强度较大时,会降低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