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多元化教育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脑卒中患者及照顾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预防并发症。方法对住院脑卒中患者及家属进行筛选,将20例患者及其家属由专业教育人员进行培训,时间为6周。结果患者及家属对脑卒中的知识在教育前和教育后有了明显的认识和提高。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及家属进行多元化健康教育,提供完善合理的健康教育指导,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自助水平及照顾者的配合和照顾技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用IKAP理论对脑卒中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80例中风患者及其家属运用IKAP理论进行健康教育,配合住院治疗,从而改善预后。结果90%的患者预后有所改善,肌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69%的患者可恢复到生活自理。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是提高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护理程序对脑卒中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形式上多样化教育,针对不同个体制订完整健康教育计划,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结论健康教育是一种治疗手段,运用护理程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形式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对防止脑卒中的发生、发展、降低复发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质量管理活动而组成的团队[1]。由于我科收治的大多是脑卒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和反射障碍,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往往病情重,病程长,后遗症多,护理工作量大,患者家庭经济负担重;所以要通过培养护士良好的服务态度来提升护患沟通水平,并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宣教、生活护理培训、心理康复、饮食指导,肢体功能锻炼等,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我科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期提高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对5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及家属实施系统的早期康复的健康教育,与52例早期常规护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作对照,比较两组患者Fulg-meyer评分及生活自理情况。结果:两组1个月后Fulg-meye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功能恢复程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健康教育使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对其所患疾病的基本知识和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有初步了解,使病人承担起对自身健康的自我护理,预防脑卒中再发或相关疾病的发生。现将健康教育的一些经验及对策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医院开展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础 ,以患者和家属为对象 ,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 ,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和增进健康知识 ,使其行为向利于健康方向发展。我们针对脑卒中发病急、恢复慢且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等特点 ,制订了健康教育计划。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2 0 0 1年 2月~ 2 0 0 1年 12月选择脑卒中患者 16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5 8岁~ 82岁 ,其中脑血栓 10例 ,男 7例 ,女 3例 ,脑出血 6例 ,男 3例 ,女 3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6例。2 制定康复教育计划首先详细了解每位患者的病史、诊断、治…  相似文献   

8.
吴虹  曹楠 《中国医药指南》2013,(30):283-284
目的阐述健康教育对癫痫精神障碍患者的作用。方法对精神科180例癫痫精神障碍患者家属进行调查,观察接受健康教育家属和未接受健康教育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对比两组癫痫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治愈率、病残率和复发率。结果健康教育明显地提高了患者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提高了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疾病病残率和复发率。结论在家属中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癫痫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9.
心肌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家属是最重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来源。患者出院后家庭是患者疾病康复的主要场所,家属又是患者的主要照顾者。笔者通过了解家属对心肌梗死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旨在为今后开展针对家属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邹金丽  张红玲 《贵州医药》2007,31(6):574-574
脑卒中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提高人们对脑卒中危害性的认识,增强防病意识。做好此类患者的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和家属对疾病与健康知识的了解,对患者的良好康复至关重要。1临床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4月经CT或MRI证实的脑卒中病例共213例。其中脑出血60例,男49例,女11例,年龄54~76岁,平均65岁。脑梗塞153例,男102例,女51例,年龄49~78岁,平均63.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87例,糖尿病80例,心脏病85例,嗜烟26例,嗜酒120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30例,初中以下83例。2健康教育方法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年龄、疾病种类、既往史及患者和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等实施个体化教育。采用讲解,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制作活动性黑板报(内容定期更换,力求版面新颖)等,供患者及家属阅读,适时召开护患交流会,听取患者及家属对教育形式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3健康教育的内容3.1入院介绍介绍病房环境、住院须知、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护士长的姓名及医院的各种制度,以此增进患者对科室环境的了解,减少陌生感。待患者逐渐熟悉环境后,再适时地介绍本专科的特点,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  相似文献   

11.
王爱英 《河北医药》2011,33(21):3351-3352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很高,大量的脑卒中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医疗技术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脑卒中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工作中我们尝试医护联合干预脑卒中患者康复,拓宽了干预的范围。良好的疗效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医从性,并使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康复,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影响老年患者健康教育有效实施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九林 《安徽医药》2006,10(5):381-382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可能因素,为制定相关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随机选择的120名老年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从疾病种类、患者年龄、教育方式、教育时机和家属配合等方面考察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年龄、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教育时机以及家属是否配合等均显著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结论针对不同患者制订切实可行的宣教方案,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等有助提高宣教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10例癌痛患者家属开展麻醉止痛药物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家属对麻醉止痛药物的认知情况,并就调查结果开展针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认知水平,更好地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提高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研究系统性健康教育与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的相关性。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对200例脑卒中恢复期住院患者的体质量控制、合理饮食、遵医用药、康复训练、心理调整等方面进行规范性、系统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提高了临床医务人员对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及患者的遵医行为及自我保健能力,增强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认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消除或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减少医疗护理费用,从长远的角度看,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干预后患者遵医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渐进过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的层面,建立规范性、持续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案,探索适合我区的一级医院脑卒中社区病房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显得十分重要、迫切。而探索适合杨浦区的一级医院将来以"病房、康复门诊及社区服务点"三站式的系统化健康教育,并不断推出新模式,将肯定会使广大患者及家属受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开展社区精神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11个社区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健康教育进行有效干预,减少精神疾病患者复发,最终治愈高。结论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可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健康教育是卒中单元的重要功能,其目的是使卒中单元的每一位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期间得到有关脑卒中的相关知识。通过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健康体检中心的脑卒中危险人群实施连续性健康教育,分析对其健康行为改善和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抽取于2016年3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某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脑卒中危险人群300例,为其进行连续性健康教育,对接受健康教育前后脑卒中危险人群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开展连续性健康教育后,本组脑卒中危险人群的各项危险因素相比健康教育前明显下降,本组脑卒中危险者的血压及血糖、血脂检验水平相比健康教育前则明显下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健康教育的开展有利于脑卒中危险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以有效规避发生脑卒中,这对患者健康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朱燕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107-108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方面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4月~2010年4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68例脑卒中患者,按照住院治疗时间将68例患者随机分组,一组为教育组,34例患者,其余3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的治疗护理,教育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每个月对患者和家属进行4次健康教育.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情绪和神经缺损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教育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定得分和神经缺损情况评定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其主动性,同时利于护理,加快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科内护理微信群,利用微信对253例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对患者家属开展知晓度、满意度调查,出院前书面问卷调查的知晓率为99%,出院后一月内电话随访满意度为98%。结论:利用微信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宣教,实时推进健康知识,即时沟通治疗护理信息,护理成本低、工作量小、覆盖率高,患者及家属获取健康相关知识方便快捷、直观易懂,满意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社区家庭康复的效果。方法:以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将86例留有肢体残疾的新发脑卒中患者分为A、B两组各43例,A组按社区脑卒中康复单元模式进行干预,B组进行常规的脑卒中家庭照顾。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患者及家属对社区脑卒中康复单元工作的满意度。结果:A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工作能力、关爱与沟通、健康教育及满意度总得分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社区脑卒中康复单元的康复模式可明显提升脑卒中肢残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