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对地震预报的基本态度,是坚持地震预报,但要深入认识其难点,对地震预报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基本思想、基本理论要多作逆向思维。提出地震“预报”和“预测”是不同范畴的问题,将其分开是必要的。最后提出了当前地震预报的几条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对地震预报存在两种不同观点,笔者认为地震可以预报,但探索途径艰难曲折。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地震预报战略思想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说明地震发生的规律具有可探索性,认为应加强地震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以提高预报水平,增强地震预报系统的开放性。目前,尤应重视“感性材料”的获取和提炼。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要综述了地震预报现有的能力、难度、地震预报的思路及发展战略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地震预报是人们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当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一个基本事实是 ,地震预报水平远远未达到实用化的阶段。无庸置疑的是 ,作出发布短临预报的决策 ,是防震减灾工作中一项难度最大的工作。它长期困扰着各国地震工作部门和政府行政部门。公开发布地震预报 ,主要考虑因素有 :短临地震预报能力 ,作短临预报需付出的代价 ,以及地震预报公开发布后将会取得的实际收益。对以上三个因素权衡得失 ,趋利避害 ,注重实际效果。如果我们将这三个因素用预报效益来联系 ,那么 ,预报效益则等于预报实际取得的收益与发布地震预报必须付出的代价之比。若比值大于 1,则可公开发布 ;如比值小于 1,则不宜公开发布 ;当比值接近 1时 ,需同时考虑预报意见的信度这个因素。我国不同地区由于其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密度、国土财富率相差甚大 ,因此在用上述三个因素作是否公开发布地震预报的抉择上显然其结论是不同的。本文认为 :1 5 5级以下地震 ,东部和西部直接经济损失 (人民币 )约为 8亿元和 2亿元 ,经济上公开发布代价远大于当地所取得的实际收益 ,人员伤亡不超过 10人。因此无论东、西部均不宜公开发布地震预报 ,我们将 5 5级地震定为公开发布预报的震级下限。2 对于 5 5级至 6 5级地震 ,我国东部地区的直接经济损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九五”期间如何开展地震预报基础研究提出了4点个人想法:1.客观地、全面地检查各学科分析预报指南;2.以对“复杂现象”的研究为主要攻关方向;3.证实地震前兆与孕震过程的关联;4.组织有明确研究方向的多学科交叉、互补的研究组。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括地对我国地震工作历程进行了回顾,并总结为经历了3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地震预报处于“看图识字”的基本状态;第二阶段,由于经验与知识的差别,形成一批地震预报专家,但是他们不构成集团势力,只是由专家为核心的预报团体,第三阶段,以专家集团为主体,专家系统为代表的具有某种信度的预报体系。整个历程正在向有物理基础的概率预报的方式过渡。并针对目前地震预报面临着的严峻的历史挑战,提出了当前我国地震预报的战略思想应是:冷静反思,热情探索,坚持预报,开拓领域;调整结构,强化科研。其中尤其就如何解决社会对地震预报的期望较高同地震预报科学水平较低这一矛盾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简要回顾了我国地震预报的探索过程。面对地震预报水平低的事实,对其原因进行了科学分析。最后提出,为了提高地震预报水平,应该做的应用性和基础性研究方面的科学工作。  相似文献   

9.
鉴于观测事实表明相隔很远的地震间,以及与相隔很远的前兆,可以有较好的同步性,因此对传统的孕育模式需要重新审议。当前的预报能力评分约为R=0.2-0.3,表明当前的预报确有客观规律的依据;但服务于社会,这样的精度远不能满足要求。这是地震预报工作面临的严峻问题。观测到大陆强震基本上都同时位在一些不同方向的屈曲变形带上,可以认为多种变形屈曲间的互锁是形成强震的必要条件,这为我们进一步建立新的大陆强震发生模式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地震预报研究的发展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0年来地震科学家就地震预报工作所做出的努力进行了回顾总结;对国际间在地震预报方面下一步的工作做了介绍;同时,对我国今后的地震预报发展战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应认真考虑以下3个问题:(1)基础理论研究与地震预报实践紧密结合的问题;(2)地震预报观测技术在地震预报工作中的角色定位问题;(3)“地震预报实验场”在地震预报实践中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试论地震预测预报的公关宣传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云基  牟雅元 《灾害学》1999,14(4):90-94
从社会科学的公共关系学和公关心理学理论并结合地震探索的实践上对地震预测预报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过去对该科学领域的评价与宣传报道有不尽完善之处。文中尝试给出了关于地震能否预测, 如何评价等敏感问题的公关宣传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地震预测是一个既紧迫要求予以回答、又需要长期探索方能最终解决的地球科学难题。三十年来世界范围的努力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但地震预测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多学科协作配合和相互渗透,尽量采用高新技术,继续强化对地震前兆的监测,拓宽对地震前兆的搜索范围,并在观测与实验的基础上,构制自由度较小的、定量的物理模式进行模拟、反复验证,可望逐渐地、然而实效上可能会是较快地阐明地震前兆与地震发生的内在联系,实现地震预测。  相似文献   

13.
冯德益  林命周 《灾害学》1990,(4):1-7,19
本文把多级模糊决策方法应用于地震预报当中。文中详细论证和推导了多级模糊决策方法与模型。该方法使决策部门可以根据输入前兆的变化随时作出合理的对策。文中还给出了地震预报多级模糊决策数字解实例,并用回顾法讨论了1976年松潘7.2级地震的模糊预报决策。  相似文献   

14.
金学申  刘允清 《灾害学》1997,12(1):19-22
利用多层递阶模型,在选取影响人口损失大小的动态因子的基础上,建立了可应用于未来人口损失估计的动态预测模型,并由此对中国大陆各区域未来10a的人口损失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宋建学 《灾害学》1994,9(3):24-28
震害预测的软件程序一般都是基于结构分析的原理,大都采用FORTRAN语言来编写,而震害预测工作中又大量用到分组和排序,这又是数据库语言的特长。本文介绍了在震害预测工作中应用数据库语言的一些体会,主要讨论了两种语言的接口问题。  相似文献   

16.
郭增建  唐兆华 《灾害学》1995,10(3):19-22
本文由我们已往提出的三个地震模式讨论了1995年日本阪神大震(M7.2)的预报问题。这些模式是立交模式、组合模式和调制模式。此外还用柯里奥利力(Corrioli)的效应讨论了主震3年后最强余震的预报。  相似文献   

17.
郭增建  秦保燕 《灾害学》1998,13(4):43-46
1995年日本阪神7.2级大震损失惨重。震后日本官方改变了以预报为基础的防震减灾计划.这一改变对全世界地震预报的信心起了很大的削弱作用.本文以阪神大震极震区震前9d的氡气突跳异常以及1946年12月21日南海8.1级地震(距阪神约150km)为依据,按我们早期提出的倍九律和带头地震来讨论阪神大震的预报.我们的结论是临震预报不要放弃,应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中国1903~1984年的地震资料,统计分析了中国M>6.8级以上大地震次数与白赤交点回归周期以及回归月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统计分析了发震时震中月亮时角的分布规律,提出了“临震安全时区”的概念。同时还统计分析了大震与朔望月、近点月的关系。对于如何利用这些相关现象进行大震预报,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杨挺  朱元清 《灾害学》1998,13(3):17-22
研究了应用GIS进行城市震害预测,对于解决或者改善其中存在的以下问题的有利性:①缺乏必要的基础数据;②震害的多因素综合效应考虑不够;③生命线震害预测方法还不成熟;④间接损失预测以及指导救灾关注太少.  相似文献   

20.
地震预报与活断层分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分析了地震预报的经验与问题,对地震短期预报需进行新的探索与研讨,才能更快地前进。文章重点论述了地震预报和地震危险性评估方面有关的断层分段性问题。如何在众多的活断层上确定近期可能发生强震的地段,是地震预报中突出的重要问题之一。有关活断层分段性问题是近年来十分引人注目的课题。段是断层的破裂单元,断层的分段就是对断层进行独立的破裂单元的划分。断层分段有4种,当前讨论的主要是活断层破裂分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