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未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MHC-Ⅰ、MHC-Ⅱ类抗原与共刺激分子CD80(B7—1)和CD86(B7—2)的表达及探讨MSC的抗原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SC表面MHC-Ⅰ、MHC-Ⅱ类抗原与共刺激分子CDS0(B7—1)和CD86(B7—2)的表达,测定淋巴细胞MSC混合反应的强度。结果 MSC表达高水平的MHCⅠ类抗原,不表达MHCⅡ类抗原,低表达CD86(B7—2),不表达CD80(B7—1),IFN-γ刺激48h后,MHCⅠ类抗原表达增加,MHCⅡ类抗原表达,CD80(B7—1)、CD86(B7—2)也均有表达。未分化的MSC经γ-干扰素(IFN-γ)刺激之后,不会引起很强的免疫排斥反应,表现为弱免疫原性。结论 未分化的MSC抗原性较弱,具有同种异体移植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炎症因子IFN-γ的作用下,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免疫原性的变化情况。方法 KC体外传代培养,按不同的INF-γ浓度分组后作用于传代的KC。将高表达MHC-Ⅱ分子的KC与异体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观察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同时,将KC植入异体小鼠皮下,观察免疫排斥迹象。结果在6 000 U/mL IFN-γ的作用下,MHC-Ⅱ+的KC超过90%。高表达MHC-Ⅱ分子的传代KC无明显刺激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植入异体小鼠皮下后也无明显淋巴细胞浸润现象。结论传代后的KC在IFN-γ作用下高表达MHC-Ⅱ分子,表达MHC-Ⅱ分子的KC无明显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后对大鼠T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基因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目标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大鼠T淋巴细胞。以FCAS检测CD28水平,MTT检测转染后T淋巴细胞对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Reahime-PCR及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siRNA转染大鼠T淋巴细胞后可抑制CD28的表达,T细胞增殖能力、IL-2、IFN-γ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O.05)。结论:siRNA可特异性抑制大鼠T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的表达,降低大鼠T细胞的增殖能力,抑制IL-2、IFN-γ细胞因子的基因水平表达和分泌水平.从而产生免疫耐受效应,为器官移植免疫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ScienCell(SCI)干细胞培养基和低糖(LG)完全培养基培养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的免疫学特性。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析BMSC表面标志物的表达;通过体外成骨和成脂诱导,鉴定BMSC的多向分化能力;应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比较SCI组和LG组BMSC的免疫原性及免疫调节功能;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IFN-γ刺激前后BMSC表面免疫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显示,两组培养基培养的BMSC均具有低免疫原性和免疫抑制功能,但SCI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LG组,而两组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率未见显著差异。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SCI组BMSC中免疫共刺激因子CD40阳性的细胞比例显著高于LG组,而HLA-DR以及免疫共抑制因子B7-H1和B7-DC阳性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LG组。IFN-γ刺激后可显著上调两组BMSC中HLADR的阳性细胞比例至90%以上。低浓度的IFN-γ(10 U/mL)仅轻微上调LG组BMSCs的CD40的表达水平;而高浓度IFN-γ(1 000 U/mL)可显著提高两组BMSC中CD40和B7-H1的阳性细胞比例,以及SCI组BMSC中B7-DC的阳性细胞比例。结论在体外,含有不同成分的干细胞培养基可改变BMSC免疫分子的表达水平;SCI组BMSC的免疫原性显著高于LG组,但免疫抑制功能两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γ干扰素(IFN-γ)作用下大鼠脾脏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及IDO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应用细胞因子体外诱导培养大鼠脾脏来源DC,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大鼠DC特异性分子OX62 和表面分子CD80、CD86的表达.分别用不同浓度(0、100、300、500 U/ml)的IFN-γ诱导作用DC后,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 PCR)测定DC中IDO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Westemblot检测DC中IDO蛋白在DC中的表达水平.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不同浓度IFN-γ诱导后的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体外诱导培养的DC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具有典型的树枝状突起.0X62表达率达到80%以上,CD80、CD86的阳性表达也在80%左右;DC的IDOmRNA(2 -△△Ct值分别为:1.010 ±0.094、1.340±0.114、1.700±0.087、2.080±0.150)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61 ±0.612、1.155±0.059、1.308±0.068、1.755±0.118)随着IFN-γ作用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大,分别为:不同浓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IFN-γ作用后DC与对照组比较,T淋巴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IFN-γ作用浓度的增大T淋巴细胞的增殖率逐渐降低,A值分别为:0.458±0.041、0.423±0.030、0.349±0.019、0.312±0.036,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的培养黏附法体外获得纯度较高的大鼠脾脏来源的DC;IFN-γ可以诱导大鼠脾脏来源DC表面活性IDO的表达增加,减弱脾脏DC对同种T细胞增殖的刺激能力.  相似文献   

6.
无能T淋巴细胞的建立及其免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T淋巴细胞无能的条件,并分析无能T淋巴细胞的免疫生物学特性。方法以Wistar大鼠的脾细胞为刺激细胞,SD大鼠的脾细胞为反应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分别单独或联合加入剂量不等的抗B71单克隆抗体(抗B71单抗)、抗B72单克隆抗体(抗B72单抗),制备无能T淋巴细胞。将无能T淋巴细胞和刺激细胞混合,分别加入抗CD3单克隆抗体、刀豆蛋白(ConA)及白细胞介素2(IL2),分析各种情况下无能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将刺激细胞与同种异体SD大鼠脾细胞混合,分别加入不同数量的无能T淋巴细胞,分析SD大鼠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单独应用抗B71单抗或抗B72单抗,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而将二者联用,能明显阻断T淋巴细胞增殖;ConA及IL2能使无能T淋巴细胞增殖,而抗CD3单克隆抗体不能使无能T淋巴细胞发生增殖;无能T淋巴细胞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也产生抑制作用,该效应具有抗原特异性。结论联合抗B71单抗和抗B72单抗可诱导T淋巴细胞无能;无能T淋巴细胞在体外呈免疫无反应性,并能抑制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该抑制作用具有抗原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小鼠树突状细胞(DC)成熟过程中核因子-κB(NF-κB)基因的作用。方法应用特异性NF-κB寡聚脱氧核苷酸诱骗剂(NF-κB ODN Decoys)阻断NF-κB活性,观察DC形态、细胞表面分子表达以及同种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变化,了解NF-κB基因对DC成熟及免疫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 NF-κB ODN Decoys的有效摄取,抑制了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40的表达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分泌,阻碍了DC的发育成熟,这种阻碍作用不可被脂多糖(LPS)所逆转。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NF-κB ODN Decoys的应用可诱导DC刺激同种T淋巴细胞低反应活性,抑制了T细胞IL-2和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结论 NF-κB是DC发育成熟过程中关键性调控基因。应用NF-κB ODN Decoys可抑制DC的成熟,从而为生成耐受原性未成熟DC、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自体异体表皮细胞与自体淋巴细胞混合培养的免疫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嵌入式混合植皮后排异反应受抑的免疫学机制。 方法 按不同比例 ,将烧伤患者表皮细胞、淋巴细胞与异体表皮细胞混合培养 ,模拟混合植皮时自体皮岛的局部免疫微环境 ,另将正常人相应细胞混合培养 (对照 )。采用3 H TdR法检测淋巴细胞cpm值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LA分子和T细胞亚群。 结果  (1)烧伤患者表皮细胞能有效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而正常人无此现象 ;(2 )烧伤患者表皮细胞中HLA DQ分子不介导自体淋巴细胞增殖受抑 ;(3)烧伤患者表皮细胞中HLA DR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P <0 .0 5 ) ,两者淋巴细胞中HLA DR分子表达相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4)烧伤患者淋巴细胞中CD8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 (P <0 0 1) ,CD4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 (P <0 .0 1) ,CD3表达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混合植皮时 ,自体表皮细胞可明显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 ,其机制与烧伤患者自身淋巴细胞及表皮细胞的特殊免疫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IKK2dn基因转染并负载供者抗原的受者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延长同种异体肾移植大鼠的存活时间及其机制.方法 获取和培养Lewis大鼠骨髓源性DC,转染IKK2dn并负载BN大鼠可溶性抗原进行体外实验,检测CD86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的表达及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肾移植受者为Lewis大鼠,用随即数字表法分DC组、空转染组、转染组、对照组,术前7d分别输注1×10~7个D、Adv-0-DC、负载BN抗原的Adv-IKK2dn-DC和等量生理盐水,供者均为BN大鼠.另设第三方供者组,术前处理同转染组,供者为Wistar大鼠.移植后检测各组受者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观察各组大鼠的存活时间和发生排斥反应情况.结果 DC的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转染IKK2dn前相比,转染后DC仍能低水平表达CD86和MHC Ⅱ,负载供者抗原后CD86和MHCⅡ表达均增加,而转染IKK2dn后再负载供者抗原,CD86和MHC Ⅱ的表达未发生明显变化;DC负载供者抗原后,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增强(P<0.05),而转染IKK2dn并负载供者抗原后不能有效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肾移植术后的检测结果显示:转染组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其他4组(P<0.05或P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霍奇金淋巴瘤(H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与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免疫调节能力.方法 获取正常人、HL和NHL患者的骨髓MSC,用低血清培养液进行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MSC的免疫表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骨髓MSC培养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采用Transwell培养体系检测骨髓MSC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应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骨髓MSC抑制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正常人、HL和NHL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相似的细胞形态和免疫表型,均具有分泌TGF-β1的能力,均不表达HLA-DR和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CD40.HL和NHL患者骨髓MSC具有抑制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这种抑制能力随着MSC细胞数量的增加而增强,并可以被抗TGF-β1抗体所逆转.体外诱导分化后的骨髓MSC仍然具有抑制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 HL和NHL患者骨髓MSC具有和正常成人骨髓MSC相同的免疫调控能力,这种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不随着其体外诱导分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I成像,结合临床进行了分析。通过手术摘除的45个椎间盘证实,结果突出符合率为96.9%,纤维破裂及髓核脱出符合率为92.3%;讨论了MRI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中具有定位,定性的准确性及鉴别诊断的价值。对于手术后症状复发的病例,可指导再手术及准确地避免了再手术,有着目前所不可取代的优越性。同时,提出MRI在对伴有神经通道狭窄方面的诊断,往往结果不尽人意,以及临床弥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瑞芬太尼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芬太尼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能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并在血浆中快速代谢,可应用手肝肾功能不全和心脏功能下降的患者.同其他阿片类相比较具有围术期心脏保护功能。用瑞芬太尼进行镇痛及镇静治疗,可实现早期复苏,早期脱离呼吸机及早期拔管的目标,为避免由长期的机械通气所引发的并发症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被MRI、cT手术证实的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感觉(主要是痛觉)、腱反射和肌力的检查与分析,提示神经学定位检查(尤其是感觉的检查),不但可帮助和检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而且可为其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临床医生应重视其检查,以提高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15.
中医治疗痤疮的常用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病,主婪表现为粉刺、F己疹、脓疱、结节、囊肿和瘢痕,好发于面、背、胸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多见于青春期男女,有研究显示近65%的16~17岁的学生既往患过痤疮,发病率较高,是青春期常见的面部皮肤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防治不当,可形成色素沉着甚至瘢痕,影响患者容貌、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七氟醚由于血/气分配系数低。诱导速度快.且无气道刺激性,是目前较为适宜做吸入诱导的吸入类麻醉药.尤其是针对小儿手术的麻醉。本文探讨七氟醚在小儿麻醉方面的应用。方法:选择3—10岁颌面外科唇裂.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囊肿.神经外科颅骨骨折复位、脊膜膨出.以及眼科眶内肿物摘除、假限植入等择期手术100例。随机分为2组,第一组完全使用常规静脉诱导插管全麻;第二组使用七氟醚全凭吸入诱导麻醉。结果;所有患者拔管前后无躁动、无呃逆.喉痉挛等不良反应,而各组数据比较后.第二组时间数据明显优千第一组(P〉0.05).生命体征数据则第一组较第二组偏低(P〉0.01)。结论:七氟醚由于肝肾毒性小,起效快、代谢快,可以安全良好的应用于对肌松要求不高的小儿麻醉手术。  相似文献   

19.
椎动脉周围剥离术治疗颈性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年中,对40例颈性眩晕患者采取手术切除颈椎间盘+植骨术同时,行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剥离术,切断前斜角肌以松解和消除椎动脉的刺激因素。38例获得满意效果。要取得手术的成功,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共收治股骨颈骨折漏诊患者9例,笔者对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预防措施。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9例,男5例,女4例,年龄25—80岁。受伤原因:跌伤3例,坠落伤2例,机动车祸伤2例,自行车撞伤1例,外伤史不详1例;漏诊病例合并症:颅脑损伤昏迷1例,同侧股骨干中下段骨折1例,L1骨折1例。6例为单纯股骨颈骨折。发现漏诊时间7d一3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