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索Ⅰ期肺鳞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30例Ⅰ期肺鳞癌HE阴性的248淋巴结作了抗角蛋白抗体(Ker)检测。结果测定的淋巴结中有10/248只阳性,占4%。小巢转移癌细胞位于淋巴结被膜、窦索及脉管内。阳性病例数有8/30例;占267%,其中高分化及中分化鳞癌各4例。随访资料显示,Ker淋巴结阳性与阴性患者之位生存期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Ⅰ期肺鳞癌的淋巴结中Ker阳性证实有微转移者,对临床分期、治疗及预后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早期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淋巴结微转移与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82例早期胃癌1631个淋巴结进行微转移检测。结果早期胃癌中4.1%的淋巴结、13.2%的患者存在淋巴结微转移。淋巴结微转移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管癌栓、癌旁黏膜萎缩、肠化、异型增生及预后无关。结论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对早期胃癌预后判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率,阳性淋巴结分布以及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分别及联合检测492枚(52例)早期宫颈鳞癌手术切除淋巴结中CK20的表达情况.结果:联合法检测CK20阳性率与单独使用一种方法的阳性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且显著高于常规HE染色(P<0.05).闭孔淋巴结CK20阳性率最高.CK20表达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联合免疫组化和PCR检测CK20敏感性较高,闭孔淋巴结可作为检测CK20表达的首选淋巴结,对于评价早期宫颈癌微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肺腺鳞癌淋巴结转移(LNM)的特点.方法 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淋巴结分区和TNM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标准(1997年).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Log 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361例肺腺鳞癌纵隔LNM途径表现为:左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主.肺动脉窗淋巴结,右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下气管旁淋巴结,两侧下叶肺癌首先转移到隆突下淋巴结,右肺中叶肺癌以向上转移为主.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以隆突下最为多见,其次为主-肺动脉窗和下段气管旁.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好于其他LNM者.结论 不同部位肺腺鳞癌的LNM途径和跳跃转移部位有所不同,治疗时应加以考虑.不同转移模式的患者预后不同,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 :为了研究免疫组化法对淋巴结微转移的诊断价值 ,以及探讨淋巴结微转移和临床病理学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检测了100名行食管切除、PN0的病人 ,共955个淋巴结。全部淋巴结经抗角蛋白单克隆抗_AE1/AE3 抗体和抗_EMA抗体标记免疫组化染色 ,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1个病人的25个淋巴结检测到微转移。免疫组化法和常规方法对微转移的检测差异有显著性。两种抗体对微转移的检测没有差别 ,但是抗_AE1/AE3 的检测效果比抗_EMA好。微转移广泛分布 ,且和肿瘤浸润程度、分化及性别没有关系 ,但和肿瘤部位有关 ,下段食管癌的淋巴结最常受侵。 结论 :免疫组化法检测淋巴结微转移可以作为肿瘤细胞淋巴播散的指标。抗_AE1/AE3 可以作为微转移的检测指标。下段食管癌发生淋巴结微转移比中上段高  相似文献   

6.
CD4 4是一种细胞表面粘附分子 ,在体内分布广泛。它主要参与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特异性粘连 ,且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78例原发性肺鳞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CD4 4V6的表达 ,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以评价其可否作为一项预测肺癌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收集本院 1997年至 2 0 0 1年原发性肺鳞癌手术存档标本 78例 ,男性 6 2例 ,女性 16例 ;年龄30~ 75岁 ,平均 5 8岁。其中 38例伴淋巴结转移 (2 0例肺门淋巴结转移 ,18例同时有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 )。临床TNM分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肺腺鳞癌淋巴结转移(LNM)的特点.方法 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淋巴结分区和TNM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标准(1997年).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Log 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361例肺腺鳞癌纵隔LNM途径表现为:左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主.肺动脉窗淋巴结,右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下气管旁淋巴结,两侧下叶肺癌首先转移到隆突下淋巴结,右肺中叶肺癌以向上转移为主.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以隆突下最为多见,其次为主-肺动脉窗和下段气管旁.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好于其他LNM者.结论 不同部位肺腺鳞癌的LNM途径和跳跃转移部位有所不同,治疗时应加以考虑.不同转移模式的患者预后不同,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肺腺鳞癌淋巴结转移(LNM)的特点.方法 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淋巴结分区和TNM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标准(1997年).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Log 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361例肺腺鳞癌纵隔LNM途径表现为:左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主.肺动脉窗淋巴结,右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下气管旁淋巴结,两侧下叶肺癌首先转移到隆突下淋巴结,右肺中叶肺癌以向上转移为主.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以隆突下最为多见,其次为主-肺动脉窗和下段气管旁.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好于其他LNM者.结论 不同部位肺腺鳞癌的LNM途径和跳跃转移部位有所不同,治疗时应加以考虑.不同转移模式的患者预后不同,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9.
肺腺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肺腺鳞癌淋巴结转移(LNM)的特点.方法 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淋巴结分区和TNM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标准(1997年).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Log 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361例肺腺鳞癌纵隔LNM途径表现为:左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主.肺动脉窗淋巴结,右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下气管旁淋巴结,两侧下叶肺癌首先转移到隆突下淋巴结,右肺中叶肺癌以向上转移为主.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以隆突下最为多见,其次为主-肺动脉窗和下段气管旁.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好于其他LNM者.结论 不同部位肺腺鳞癌的LNM途径和跳跃转移部位有所不同,治疗时应加以考虑.不同转移模式的患者预后不同,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肺腺鳞癌淋巴结转移(LNM)的特点.方法 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淋巴结分区和TNM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标准(1997年).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Log 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361例肺腺鳞癌纵隔LNM途径表现为:左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主.肺动脉窗淋巴结,右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下气管旁淋巴结,两侧下叶肺癌首先转移到隆突下淋巴结,右肺中叶肺癌以向上转移为主.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以隆突下最为多见,其次为主-肺动脉窗和下段气管旁.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好于其他LNM者.结论 不同部位肺腺鳞癌的LNM途径和跳跃转移部位有所不同,治疗时应加以考虑.不同转移模式的患者预后不同,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肺腺鳞癌淋巴结转移(LNM)的特点.方法 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淋巴结分区和TNM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标准(1997年).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Log 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361例肺腺鳞癌纵隔LNM途径表现为:左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主.肺动脉窗淋巴结,右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下气管旁淋巴结,两侧下叶肺癌首先转移到隆突下淋巴结,右肺中叶肺癌以向上转移为主.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以隆突下最为多见,其次为主-肺动脉窗和下段气管旁.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好于其他LNM者.结论 不同部位肺腺鳞癌的LNM途径和跳跃转移部位有所不同,治疗时应加以考虑.不同转移模式的患者预后不同,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肺腺鳞癌淋巴结转移(LNM)的特点.方法 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淋巴结分区和TNM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标准(1997年).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Log 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361例肺腺鳞癌纵隔LNM途径表现为:左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主.肺动脉窗淋巴结,右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下气管旁淋巴结,两侧下叶肺癌首先转移到隆突下淋巴结,右肺中叶肺癌以向上转移为主.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以隆突下最为多见,其次为主-肺动脉窗和下段气管旁.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好于其他LNM者.结论 不同部位肺腺鳞癌的LNM途径和跳跃转移部位有所不同,治疗时应加以考虑.不同转移模式的患者预后不同,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肺腺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肺腺鳞癌淋巴结转移(LNM)的特点.方法 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淋巴结分区和TNM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标准(1997年).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Log 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361例肺腺鳞癌纵隔LNM途径表现为:左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主.肺动脉窗淋巴结,右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下气管旁淋巴结,两侧下叶肺癌首先转移到隆突下淋巴结,右肺中叶肺癌以向上转移为主.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以隆突下最为多见,其次为主-肺动脉窗和下段气管旁.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好于其他LNM者.结论 不同部位肺腺鳞癌的LNM途径和跳跃转移部位有所不同,治疗时应加以考虑.不同转移模式的患者预后不同,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肺腺鳞癌淋巴结转移(LNM)的特点.方法 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淋巴结分区和TNM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标准(1997年).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Log 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361例肺腺鳞癌纵隔LNM途径表现为:左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主.肺动脉窗淋巴结,右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下气管旁淋巴结,两侧下叶肺癌首先转移到隆突下淋巴结,右肺中叶肺癌以向上转移为主.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以隆突下最为多见,其次为主-肺动脉窗和下段气管旁.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好于其他LNM者.结论 不同部位肺腺鳞癌的LNM途径和跳跃转移部位有所不同,治疗时应加以考虑.不同转移模式的患者预后不同,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肺腺鳞癌淋巴结转移(LNM)的特点.方法 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淋巴结分区和TNM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标准(1997年).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Log 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361例肺腺鳞癌纵隔LNM途径表现为:左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主.肺动脉窗淋巴结,右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下气管旁淋巴结,两侧下叶肺癌首先转移到隆突下淋巴结,右肺中叶肺癌以向上转移为主.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以隆突下最为多见,其次为主-肺动脉窗和下段气管旁.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好于其他LNM者.结论 不同部位肺腺鳞癌的LNM途径和跳跃转移部位有所不同,治疗时应加以考虑.不同转移模式的患者预后不同,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肺腺鳞癌淋巴结转移(LNM)的特点.方法 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淋巴结分区和TNM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标准(1997年).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Log 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361例肺腺鳞癌纵隔LNM途径表现为:左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主.肺动脉窗淋巴结,右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下气管旁淋巴结,两侧下叶肺癌首先转移到隆突下淋巴结,右肺中叶肺癌以向上转移为主.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以隆突下最为多见,其次为主-肺动脉窗和下段气管旁.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好于其他LNM者.结论 不同部位肺腺鳞癌的LNM途径和跳跃转移部位有所不同,治疗时应加以考虑.不同转移模式的患者预后不同,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常规病理检查颈淋巴结阴性舌鳞状细胞癌(简称舌癌)术后出现颈部复发可能与微转移有关.本研究探讨I临床颈部阴性(cNO)舌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9例患者523枚颈淋巴结同时行常规HE染色和CK19免疫组化(IHC)染色,所有病例随访9~83(平均56)月.结果:HE染色检出5例患者7枚(1.3%)淋巴结转移;IHC染色检出19例34枚(6.5%)淋巴结转移,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患者27枚(5.2%)淋巴结存在微转移.HE染色将3例cNO舌癌分期上升至pN1期,2例cNO上升至pN2b期;IHC染色将3例cNO舌癌分期上升至pN1期,16例cNO上升至pN2b期.淋巴结微转移与性别、年龄、T分期、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有、无微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78.5%和86.7%,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化染色可提高舌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和病理分期的准确性.本实验未能证明微转移与预后的关系,该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灶检测对分期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Zheng R  Ge D  Qiao Y  Shi M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1):41-43
目的 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淋巴结微转移灶进行检测,研究其对分期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39例NSCLC患者,在常规病理检测阴性的淋巴结中,运用免疫组化检测细胞角蛋白(CK)的办法,检测微转移灶的存在,分析CK(+)与分期和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39例患者中,CK(+)和CK(-)患者的生存期分别为32个月和48个月(P=0.0178)。Cox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分析显示,(1)临床分期(2)有无复发、远处转移这两个因素均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P=0.0288,P=0.0053);而有无淋巴结微转移灶并不能作为一项独立的预后因素(P=0.7740)。结论 淋巴结中微转移灶的检测可以补充目前肺癌的分期方法,有微转移灶患者的预后要比无微转移灶者差。  相似文献   

19.
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在胃癌淋巴结转移检测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胃癌淋巴结单张切片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CKIHC) 染色与连续6 张切片HE染色检查结果。方法 选择根治性胃癌切除标本,每枚淋巴结分别行单张切片CKIHC染色和连续6 张切片HE染色。结果 CKIHC染色转移度10 .8%(176/1630 枚) ,转移率72.7% (24/33 例);HE染色转移度6.4% (104/1630 枚) ,转移率66.7% (22/33 例)。两组转移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01),但转移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结论 用CKIHC染色后能发现更多数目的淋巴结转移,其优点是在低倍镜下即可发现淋巴结转移,可大大减轻病理学检查的工作量而又提高淋巴结检查质量。  相似文献   

20.
抗人肺腺鳞癌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琼  杨瑶琴 《肿瘤》1995,15(1):9-12
将人肺腺癌细胞SPC、A549、A427序贯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获得一株稳定分泌抗肺腺鳞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S5A10─2,制备了小鼠腹水抗体并进行了纯化,腹水效价为1.02×107,亚型测定为IgG1.免疫组化分析s5A10-2单抗与肺腺、鳞癌和肺鳞癌有较好的选择反应性,与正常组织无交叉反应,WesternBlot测定S5Al0─2在SPC细胞膜上的抗原分子量为40Kd、50Kd和80Kd,在A549,细胞膜上的抗原分子量为43Kd,而与A427细胞膜蛋白无明显反应。该抗体的亲和常数为8.43×1010M-1,S5A10-2杂交瘤细胞株,经液氮冻存后复苏,其分泌抗体能力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