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旧金山 ,实在不是我想象的那样。这里 ,少有高楼大厦 ,多的是二三层小楼。汽车行驶在忽上忽下的坡路上 ,使我想起了青岛。十几年前第一次去青岛 ,感觉好极了。特别是栈桥那一段 ,前面是海 ,回首望去 ,别具风格多姿多彩的建筑群 ,依山造势 ,让我至今难以忘怀。不想这次来旧金山 ,又让我看到了这样的市容市貌。不过感觉总没有青岛那么令人神往。也许是把美国想得太好了 ,第一次看到它 ,不免大失所望。这就是美国吗 ?3月13日 ,我们一行人 ,在细雨蒙蒙中降落在旧金山国际机场。我们要在这里逗留7天 ,进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美国经济及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2.
每年有2500万游客造访纽约,欣赏它的摩天大楼。建成于1931年的帝国大厦虽仅高306.8英尺,与早它一年建成的、高1046英尺的克莱斯勒大厦相比,不是最高的,但却是最负盛名的。在落日余辉的映照下,更具魔力。而在时代广场,硕大无比的显示屏则在炫耀着现代科技的神奇。 然而这一切,对初次访美、仅用一周时间访问了华盛顿.纽约二市的我来说,似乎没有形成强烈的刺激。拍回来的照片,朋友们也不感到非常新鲜。他们说,感觉不到“洋味”或“异国风情”。我出国甚少,不存在“视觉麻痹”问题。冷静思考一下,一方面,高耸入…  相似文献   

3.
我们一行此次访美的目的是实地考察美国的阔叶林、阔叶木材的加工技术及阔叶木材在室内装饰中的实际应用。虽然时间很短,但所经过之地,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阔叶林,行走在大街上,或是进入室内,随时可见到阔叶木的应用。美国的阔叶木材常备蓄积量达32亿立方米,每年生产约3000万立方米,其中10%出口。丰富的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政策,合理的加工利用,使美国能持续出口优质的木材。美国阔叶木外销委员会(AHEC)特别推荐的木材是红橡木、鹅掌楸和枫木,2000年美国出口到亚洲的木材中,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4%…  相似文献   

4.
拉斯维加斯是世界闻名的赌城,鳞次栉比的楼群,璀璨的城市建筑,长达10公里的拉斯维加斯大道就有极富想象力的酒店250多家,每个酒店刻意求新追求独自的风格(图1)。而建筑间的空隙所构成的空间,即是展示环境艺术的重要领域,它所形成的独特的视觉焦点,亦是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部分。拉斯维加斯沿街建筑装饰更是多姿多采,特引人注目,构成了综合性的艺术趋势(图2)。 拉斯维加斯城阳光绚丽,各式各样的建筑在城市环境中成长,反映出大都市的社会文化主潮流。各种景观荟萃了西方艺术新潮,而且重视功能的特征与突出艺术的个性,融合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  相似文献   

5.
窦武 《建筑师》2011,(1):118-120
20世纪50年代初,我在北京大学建筑工地又当技术员、又当工会干部,日子不少。后来调回建筑系.给杨秋华师姐当助手,任务是翻译苏联专家阿谢甫可夫写的《苏维埃建筑史》。这本书不厚,在杨姐指导下,不久就译完了.于是.被调到胡允敬老师麾下,”用马克思主义”备课西方建筑史。那时候,教师少.  相似文献   

6.
7.
窦武 《建筑师》2012,(4):99-99
2012年7月5日《文摘报》的第6版"学林漫步"介绍了6月28日《中国经济导报》上的一篇论文。"学林漫步"里的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名城保护:靠政府投入也要吸引社会资本》,不知道它是《文摘报》这篇介绍文章的标题呢还是《中国经济导报》上原文的标题,很教人迷糊。那篇文章的标题倒并不糊里糊涂,它的宗旨是为社会资本开路,把它引进到"名城保护"的旗下来。  相似文献   

8.
窦武 《建筑师》2010,(3):103-105
<正>天寒地冻的日子,我应朋友的邀请,跟各路专家一起,到河北省的一个古镇去了一趟,开个会。这个村子很大,曾经有过很光辉的历史,经济和文化都很发达。凡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古老村子,十之八九,都会有漂亮的古建筑。这个村子就有过二十八座庙宇、  相似文献   

9.
窦武 《建筑师》2007,(1):103-106
上世纪80年代,在瑞士巴塞尔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跟一位法国女士聊天,说到我们出国参加一次会议有多么不容易,她说会议太多,也不值得都参加,关于文物建筑保护的,你只要注意,凡费尔顿参加的,你就去,没有他参加的,就不必去。费尔顿就是这样一位标志性人物。  相似文献   

10.
2007年9月23日,收到了恰恰一个月前8月23日的《北京晨报》的第8版,是一份复印件,这是一个关于"北京古都风貌保护"的专版。一位专家把它寄来,却没有附一纸便条.不过,显然是为了教我学习学习,这份情意我很感谢.当天下午就细细把报纸琢磨了一遍.  相似文献   

11.
《建筑师》2008,(1)
记得一些日子之前写过几句关于宜居城市的不咸不淡的外行话,今天忽然"灵魂深处一闪念",冒出了一个新词,叫"宜死城市"。不过,要说宜死,其实说的当然只能是从病到死的这一个必经阶段,也便是从病到死的过渡阶段。生老病死是人生之最苦,曾经吓得净饭王太子躲到菩提树下冥思苦想,终于悟出来了个佛教,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为什么创造了"宜死城市"这样一个新词呢?因为  相似文献   

12.
窦武 《建筑师》2010,(1):101-103
<正> 老朋友何晓道写完了一本书的初稿,这书的名字是《江南明清建筑木雕》。我住在他那个开满了桂花和芙蓉花的小院里,一边看稿子, 边擦我湿了的眼角。正如诗人艾青那一句诗说的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把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生长在江南,我熟悉江南土地上的人和物,而这本书稿正是写江南风物  相似文献   

13.
“赶快科学地抢救保护晋城市的乡土建筑!”看了《走近太行古村落》这本摄影册之后,心情激动,所以提起笔来,先写出这句话,才能冷静地坐下来再写点别的.不知为什么,我,大概也包括我常常接触到的朋友们,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对晋东南的乡土建筑知道得很少.我们大多知道山西省的应县木塔、云冈石窟、大同和五台山的庙宇群.它们是无价之宝,但它们主要是宗  相似文献   

14.
窦武 《建筑师》2007,(3):113-115
某年某月某日,一位电视台的先生,弄不清叫记者还是叫主持人,跟我闲聊一处江南村落.那里山山水水好、人好、房子好,文化的积贮也丰厚多彩,我自然流露出了挺喜欢的情绪。据说这些电视台的访谈者的本领在于能在关节上提出很尖锐的甚至很刁钻的挑战性的问题.这位先生也不例外.笑眯眯地问:有那么好的村子.你为什么不住下来.还要回北京呢?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党中央所作的政治报告里要求“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是一段十分重要的,十分及时的话,如果认真做去,它将会极大地推动我们的国家前进。就我们的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保护工作来说,近年遇到了越来越大的困难,为什么?就因为在这个领域里以及和这个领域有关的外部条件里有许多许多大大小小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在起着阻碍甚至破坏的作用。为了做好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老家有一句乡谚,说的是“三十年风水轮流转”,用文诌诌的话说,就是“天命无常”。可见,无论是种田的人还是读书的人,都觉得风水或者天命是个捉摸不定的东西,用它们来盘算不论什么,都是靠不住的。于是,真正通点儿翰墨的人,就把风水归入孔老先生不屑于提起的“怪力乱神”一类昏话里去,所以“儒者不言堪舆”。但是,真正是“天命无常”,已经沉寂了许久的风水  相似文献   

17.
今天,终于可以把《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叶之前)》的第三版修订稿交出去了,心里有一阵轻松,想写几句话。 如果把“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一版算进去的话,这一版其实是第四版,真正的第一版出在1962年,1979年,当时的建筑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将该书的修订版正式列入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出版,算作第一版。所以这个第四版就亏了一代,成了第三版。  相似文献   

18.
窦武 《建筑师》2011,(2):109-112
二十多年上山下乡的乡土建筑研究,得到村里.县里许多帮助.但也遇到过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最奇怪的大概要算在浙江省兰溪市诸葛村遇到的那一件了。那一件事没有学术价值.没有历史价值.也不很好玩儿.不过.既然奇怪.便也不妨写一写,给记忆添上点儿色彩。  相似文献   

19.
窦武 《建筑师》2008,(3):108-110
一座城市,不论多么繁华壮丽.在一个很长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必然需要有贫民窟.它也必然会有贫民窟。  相似文献   

20.
窦武 《建筑师》2010,(4):102-106
<正> 年过八十,终于老了,这才体验到什么叫记忆力衰退,原来它不是"渐行渐远",而是跟拉电灯开关一样,叭嗒一声,一件事便再也想不起来了。不过,它也会有几次反复。说不定哪天就会有陈谷子、烂芝麻忽然闪进脑子,但是,那些似真似幻的故事便难于求证了。于是,有一些年富力强的朋友逼迫我写几段回忆录,不写,便不给饭吃。不给饭吃,即使对我这样的老糊涂来说,也是怪可怕的惩罚,我便运气调息,想了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