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冬季猪舍通风、保温、消毒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工作环节,一定要解决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猪舍的通风和清粪是消除猪舍臭气的主要方法,而清粪时会散发有害气体,如果在早上进行这项工作,这时舍内外温差较大,开窗通风会加速空气的对流,使舍内温度突然降低或有冷风,容易引起猪感冒和引发猪风湿性关节炎等。1做好圈舍的通风保温通风换气是环境控制的主要部分,通风换气还能起到改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作用。但一定要把通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很多规模化猪场采用了水泡粪工艺,在这样的猪舍里必须安装负压通风系统,否则猪只就不能存活。但是,在这样的猪舍里带猪消毒,消毒液会被风力带走。所以,在这样的猪舍里存在着带猪不消毒的养殖观念,只是在厂区门口设立消毒池、消毒间,以及在赶猪道上消毒。目前,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倡导在这样的猪舍里(水泡粪工艺、负压通风的猪舍)带猪消毒。那么究竟孰是孰非呢?在这样的猪舍消毒又需要注意什么呢?1负压通风的猪舍内可否带猪消毒?1.1将风速降到每秒1.5米时,可以喷雾消毒目前,安装在猪舍里的负压通风系统是可以调节的,风速在每秒钟0~6米范围  相似文献   

3.
侯万文 《猪业科学》2006,23(6):30-31
喂猪和清粪是养猪生产活动中劳动强度最大的两项工作,特别是在育成猪舍。猪饲槽与粪沟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下面介绍在北方省区利用的二种育肥猪舍饲槽与粪沟的设计方案,中小型猪场和养猪专业广修建猪舍时,可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更适于自己条件的建筑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新型多层楼房式猪舍智能化机械清粪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规模养殖业用地越来越紧张,多层楼房式猪舍逐渐被众多业主所接受。与多层楼房养猪相适应的清粪、环控、喂料等配套工艺技术是这一模式成功应用的关键。文章针对四层楼房式猪舍设计了一种楼房式猪舍自动化刮板清粪工艺,在大跨度小单元全进全出式猪舍,舍内一层每单元采用一拖二刮板清粪机将粪便从湿帘端刮入风机端主粪沟;二、三、四层采用刮粪机刮粪、收集粪便通过落粪管落入一层主粪沟;舍外主粪沟采用一拖一刮粪机清粪。整套工艺采用自动化智能化控制,该系统能够大幅度提高清粪效率,减少人工,节约用水,有效改善猪舍内环境,提高舍内猪群的健康水平,从而提高养殖场的总体效益。  相似文献   

5.
大棚猪舍构造简单,造价低,实用性强,舍内通风好,干燥,保温。机械化通风和清粪代替了繁重的体力劳动,管理十分方便。 1 大棚猪舍的选址与建筑结构 1.1 选址 建造大棚猪舍要求选择地势平坦、干燥、水电来源方便、背风、阳光充足与无污染的地方,尽量不占耕地。棚舍坐北朝南,利于通风换气和冬季采光。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人工清粪和刮粪板清粪这两种方式对北方寒冷地区猪舍环境和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35±1)kg的杂交猪90头,随机分配在18个圈栏中,每栏随机选取一头猪采集体重数据,A组采用人工清粪,B组采用刮粪板清粪,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刮粪板清粪舍生长猪的总增重(22.41±0.62)kg显著高于人工清粪组(21.31±1.04)kg(P0.05);刮粪板清粪舍猪的平均日增重(0.80±0.02)kg显著高于人工清粪组(0.76±0.04)kg(P0.05);(2)试验第3周时,刮粪板清粪组的单周增重(5.70±0.46)kg显著高于人工清粪组(5.09±0.51)kg(P0.05),其他周时两组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各周两组猪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清粪方式舍内温度、湿度、CO_2浓度和PM10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在北方寒冷地区猪舍内采用刮粪板清粪方式有利于提高生长猪的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和均一性,但对舍内环境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3 水冲清粪的技术与设施 水冲清粪方式是目前多数规模化猪场采用的清粪方式,猪舍地面全部或部分采用漏缝地板,借助猪踩踏,使粪便落入地板下的粪沟,然后用水将沟内粪便冲出,流入舍外粪井或粪池。水冲清粪方式根据水冲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2种。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环境条件、地面类型、清粪方式等对舍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尤其是清粪工艺对舍内NH3,H2S、CO2等有害气体含量高低影响很大。为了解水泡粪工艺猪舍有害气体含量差异的影响因素,本文选取河南、黑龙江二地典型猪场的水泡粪妊娠猪舍开展了有害气体的同期测试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冬季猪舍因通风不足,CO2含量普遍较高,虽然舍内NH3含量均未超过环境卫生学标准,但不同测试猪舍内空气质量存在显著差异。NH3含量与舍内相对湿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同饲养模式下,温度增加会促进NH3和CO2的释放;在相同饲养密度下,采用群养方式的猪舍,舍内CO2含量较限位饲养方式高1.4倍;全漏缝地板形式猪舍的NH3含量是半漏缝地板舍的2.5倍。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猪舍环境是保障猪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不仅能加快仔猪的生长发育,还能提高种猪的繁殖性能。养猪生产中存在猪舍通风不畅、降温设施陈旧、供暖方式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猪的健康生长。本文剖析了环境因素对猪生产力的影响,并从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强化猪舍供暖通风、完善隔热降温设施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猪舍环境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温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很大,在夏季养猪生产中,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主要应从猪舍隔热、降温设施、饲养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1通风降温设备的利用为了排除猪舍内的有害气体,降低舍内的温度和局部调节温度,一定要进行通风换气,换气量应根据舍内的CO2或H2O含量来计算。是否采用机械通风,可依据猪场具体情况来确定。对于猪舍面积小,跨度不大,门窗较多的猪场,为节约能源,可利用自然通风。如果猪舍空间大,跨度大,猪的密度高,特别是采用水冲粪或水泡粪的全漏缝或半漏缝地板养  相似文献   

11.
1环境控制 温度。配种舍温度应控制在18℃-22℃之间。在西北地区,为保证温度适宜,4-10月份应使用热风炉加热,5-9月份需要水帘降温,而在4月份和10月份,由于昼夜温差大,白天需要水帘,晚上需要热风炉,其他地区因地制宜。湿度。配种舍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80%之间。夏季有水帘工作,湿度较大,春秋冬季应做好猪舍的冲洗工作,保证湿度。通风。冬季为达到猪舍温度要求,同时保证猪舍空气新鲜的基础上,设置合适的最小通风量;采用横向通风方式。卫生。每天早上喂料时,清粪1次。每天查情配种后,清洁母猪料槽里的湿料和粉料。排水沟每2天清一次,下水道每星期换水一次,以保证猪舍内空气新鲜。猪舍每两星期至少彻底冲洗一次,同时冲洗猪体。猪舍外环境每星期清扫一次。  相似文献   

12.
<正>10.6以稻草为垫料的有刮粪通道的猪舍10.6.1猪舍和问题猪会将粪尿排在猪舍中间和躺卧区。10.6.2猪舍这是一种门架式高屋顶型不保温不隔热的猪舍。该猪舍中的猪圈以横跨整栋猪舍的宽度方式排列,刮粪通道位于猪圈靠墙的每一端。侧墙安装了可以自动调节的窗帘以控制通风,猪舍的屋脊为开放式(开口固定)。猪舍内有两条走道,宽2.4 m,比猪高约2 m。没有猪窝。猪舍利用横向通风和烟囱通风相结合的方  相似文献   

13.
一、对处理对象的认识1.认识处理对象的意义对于猪场每天产生的废水最终如何处理的问题来说,必须尽可能正确地知道废水量的多少以及呈何性状。如果是粪尿混合的水冲式猪舍,知道其大概情况按理是比较容易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既有粪尿混合层停留时间较长因而废水呈糊状的猪舍,也有去除粪便的粪尿分离型猪舍,其固液分离程度、废水量、在猪  相似文献   

14.
封闭式猪舍便于构建生物安全体系,但对猪舍通风、温控、空气质量等影响生产要素和猪只福利提出了新要求。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猪舍两种代表性通风系统类型、通风工作原理以及通风系统对生物安全的影响,为规模化生猪通风系统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有的规模化猪场一般采用双列或多列式猪舍,建筑材料、立面样式、舍内环境调控设备、生产工艺(特别是清粪工艺和设备)等,因各地气候、建筑习惯和投资能力不同而异环,环境调控多为自然通风或纵向负压机械通风、散热器集中供暖和保温箱加热器局部供暖、喷雾或湿帘...  相似文献   

16.
猪舍温度的科学控制对于健康养猪极为重要,合适的温度不仅可防止猪的冷热应激、感冒、腹泻等疾病的发生,还可以有效提高猪的抵抗力和饲料报酬,是显著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猪舍温度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安装加热或降温设备,更需要在猪舍设计、建筑材料选择、通风效率优化等多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猪舍通风模式有自然通风、半自然通风、混合通风三种主要模式,猪的各阶段猪的最佳温度从16~35℃不等,为了提供猪只健康生长的适宜环境,猪舍设计选择通风模式和控温技术显得更加重要.文内对南方猪场通风模式和控温技术设备应用现状进行调查,提出改进方法,为老旧猪舍改造以及新猪舍建设设计提供参考,以达到最佳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影响健康养猪的5个因素分别是品种、环境控制、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随着养猪生产集约化的推进,猪场的养殖密度不断升高,适宜的猪舍环境显得越来越重要,猪舍中的环境控制技术可能会影响猪的饲料转化效率和猪的健康。猪舍中环境控制系统设计需综合考虑通风、降温、采暖、空气质量等因素,应在提高环境调控效率的情况下,降低猪舍环控投入和运行成本。本文重点介绍了猪舍的通风设计方法和模式,以期为企业建设猪舍环境控制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选用不同的保育及育肥猪舍,通过分别控制保育及育肥舍日清粪次数、猪只日龄及清粪方式设计了4组试验,分别探究保育舍日清粪次数、猪只日龄及育肥舍日清粪次数、清粪方式对猪舍内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NH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保育舍的日清粪次数对温湿度及有害气体浓度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增加育肥舍的日清粪次数可以显著降低舍内NH3浓度,而清粪次数过于频繁也使得舍内CO2浓度上升;随着猪的日龄增长,舍内的温湿度及有害气体浓度均有所增加;采用不同清粪方式的育肥舍中,水冲粪尿沟的育肥舍内NH3浓度显著低于只冲粪沟的猪舍。因此在猪舍的粪污管理中要注意及时清理粪尿沟,随着猪只日龄增加适当加强舍内通风,维持冬季猪舍良好的生长环境需求。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所指的冬季前后的通风是指封闭猪舍中,从猪群的最低通风量直至猪群要转为夏季降温前的通风模式,通常是我国的大多数地区晚秋至早春季节的通风需要。本文不准备面面俱到地涉及猪舍工艺设计的所有方面,仅以猪舍冬季前后通风模式的决策过程为例,扼要列明猪舍环控系统集成的方法和过程。1秋冬春季通风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