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基于SOA架构的校园信息化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利用原有系统的资源,建立开放灵活、低代价的系统已经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为解决分布式环境中软件重用,扩展和提高软件开发效率提供了解决方案。文章介绍了SOA的概念和基本结构,针对SOA的实现手段之一Web服务,给出了某高校应用Web服务实现校园信息化平台的模型及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分析了实现该平台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SOADL的Web服务合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合成是面向服务的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开发活动.探讨了体系结构设计和服务合成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体系结构的Web服务合成方法.通过自动发现服务以及自动生成过程代码和部署代码,可以将SOADL的体系结构模型转化为一个可执行的BPEL组合系统,来实现Web服务的合成.与其它服务合成方法相比,合成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从设计到实现的平滑过渡,提高合成的效率和保障合成后系统与体系结构模型之间的可跟踪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SOA的分布式科研信息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丹  袁捷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24):4759-4761,4766
如何充分利用原有系统的资源,建立开放灵活、低代价的系统已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为解决分布式环境中软件重用、扩展和提高软件开发效率提供了解决方案。分析了高校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信息孤岛”问题,研究了利用Web服务实现基于SOA的分布式系统的有效方法,并给出了采用SOA体系结构开发的科研信息系统的框架、集成原理和Web服务实现等关键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4.
首先分析了现有站网系统的状况和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参考架构模型,接着从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出发,以WEB服务和消息队列技术为实现基础,构建不同粒度的面向服务的系统结构,论证了SOA在企业系统构架中的作用。最后,对SOA在卫星地面系统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作用及趋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针对分布式监测系统传统体系结构开放性,灵活性较差的问题,在归纳分布式监测系统通用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面向服务架构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分布式监测系统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将分布式监测系统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状态监测、信息融合和决策支持5个功能模块,以Web Services作为支撑平台实现系统内部各个功能模块的集成以及监测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实际应用表明,该体系结构降低了系统各部分的耦合程度,提高了系统的实施效率.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的体系架构,提出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来实现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给出面向服务的架构的体系结构以及设计原则,并采用Microsoft BizTalk技术的解决方案,设计实现了基于BizTalk的政务应用程序间异构系统集成模型。  相似文献   

7.
翟磊  李秉智  张勇 《计算机工程》2009,35(20):252-254
针对高校人力资源服务和管理信息化的需求,采用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建设面向学校全局的人力资源和关系信息管理平台。实验结果证明,该平台能较好地实现异构系统的信息集成、共享,为人力资源对象提供个性化服务,并进一步提升学校业务部门的服务水平和信息系统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综合应用平台系统架构模型(IFAAD五层模型),并结合社会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项目城市一卡通的设计与实现,重点阐述了接入层和应用层中一些相关核心技术,有效地实现了市民社会管理、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和信息资源增值等一系列服务。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项目的具体实施和应用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面向工作流和服务的电子邮件系统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不同业务系统之间互相发送邮件和请求服务过程中的工作流约束问题,提出一个面向工作流和服务的多线程电子邮件系统模型。该模型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基础上引入单元流处理思想,通过采用信号量触发并进行线程池调度管理,实现邮件服务和工作流之间的有序粒化组合。  相似文献   

10.
多主体系统服务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颖杰  孙义  史忠植 《计算机工程》2006,32(22):89-90,1
在研究多主体系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提出了一个多主体系统的服务模型,给出了该服务模型的体系结构,能有效整合异构服务资源,解决用户服务请求,在多主体环境MAGE上进行实现,并在城市应急联动与社会综合服务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网络教学系统缺乏交互性、个性化、自适应性及智能化低等弊端,分析了现代网络教学系统的特点,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创造性地引入了Agent技术和面向服务的系统体系架构,提出了一种具有智能化、交互性和自适应能力的网络教学模型,构建了面向服务的系统体系结构,说明了系统设计原则,探讨了Agent和SOA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一般学校教学管理的现状,以及对教学管理系统的需求,从分析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相关技术入手,结合网络教育技术,提出一种基于面向服务体系结构框架下的教学管理系统模型,旨在为教学职能部门提供一种实现网络信息化管理的新模式,以期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系统的扩展能力弱、应对业务流程变化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SOA的软件结构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开发了立体仓库作业监控系统。通过作业执行过程中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阐明了该软件结构模型易于扩展和维护的特点。该模型采用B/S的系统架构,Silverlight作为客户端呈现技术,以WCF服务作为SOA的实现技术,实现了通讯的平台无关性和丰富的用户体验,提高了系统的柔性和应对业务流程变化的能力,为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可视化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面向服务的工作流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的工作流技术只关注简单的工作流转和监控,无法满足跨组织的业务以及应用集成等复杂需求。文章结合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的思想,探讨了面向服务的工作流技术,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流模型和管理系统模型,并分析了其实现技术。利用SOA下服务松散耦合、位置透明、协议独立等优点,面向服务的工作流技术能更好地适应开放、分布、异构、动态的现实网络环境,满足跨组织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15.
结合面向服务架构(SOA)的技术特点及设备智能维护系统的应用需求,提出基于面向服务的设备智能维护系统的体系结构,该架构与传统软件架构相比具有松耦合、可扩展、服务的柔性组合等诸多优点。在.NET平台用面向服务的分布式编程模型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进行系统开发,用实际项目验证了该体系的有效性,指出SOA在开发设备智能维护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贾颖杰  孙义  史忠植 《计算机工程》2006,32(22):89-90,143
在研究多主体系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提出了一个多主体系统的服务模理,给出了该服务模型的体系结构,能有效整合异构服务资源,解决用户服务请求,在多主体环境MAGE上进行实现,弗在城市应急联动与社会综合服务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方义  朱颖  赵竞全  熊璋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20):3751-3753,3785
在分析C/S和B/S两种系统模式的优缺点的基础上,考虑到现有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了适用于高校教务信息化和网络化系统平台的模式——C/S3层架构和B/S 3层架构并存的混合模式.按照混合模式的原则要求设计了该系统平台的软件结构,结合教务管理系统的特殊性和MQSeries的特点搭建了符合要求的中间服务层,并提出了信息通信方式和信息通信控制策略,最终建立了符合“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原则的教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平台.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当前高校信息系统集成存在的问题;根据面向服务的框架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SOA的高校信息系统集成模型;阐述了模型内各模块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集成模型在解决业务流程重构和软件复用等问题上显现出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普适计算软件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适计算强调人、计算机以及环境的相互融合,这就对传统的软件技术提出了挑战。需要新型的软件架构与之相适应。本文以普适计算环境下的通用软件架构设计为目标,采用面向服务组件和分层次的设计原则,通过中心服务器的管理机制和服务整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Kerberos认证机制的、面向服务的普适计算软件体系结构。这个软件架构的提出,解决了普适计算环境下设备的本地资源受限性、任务多样性、运行环境的异构性和访问的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并将此软件架构应用于“普适计算智能办公系统”的软件实现中。  相似文献   

20.
基于Web服务的动态工作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面向服务的计算环境及服务组合的新特征和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面向业务用户的角度对基于Web服务的动态工作流进行了探讨,提出一种基于Web服务的动态工作流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设计了具有三层结构的基于Web服务的动态工作流系统,按照该架构并基于J2EE平台实现了系统.对基于web服务的动态工作流应用提供了系统支撑与验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