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随着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大规模的接入,电网从运行安全的角度制定了严格的并网标准。其中,低电压穿越标准要求新能源发电系统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从而能够在电网故障情况下对其提供支撑。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的快速电压检测方法,该方法由基于同步参考系锁相环与2个并列运行的检测模块组成,快速检测模块根据追踪的电压最大值点与过零点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检测出电网电压跌落,准确检测模块则可以在复杂电网情况下得出精确的电压跌落幅度,为并网系统准确、快速响应电网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国内外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并网标准的现状及我国目前针对分布式发电的相关政策进行介绍;选取北美、欧洲和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分布式发电并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重点针对有功、无功控制、电能质量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目前我国针对分布式发电制定的相关政策,对我国分布式发电标准的制订及分布式电源的发展规划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推动了新的光伏并网标准的发展,借鉴其他国家相关标准的优点,并参考国际和其他国家成熟的光伏发电并网标准完善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标准。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现行光伏并网标准,然后分析太阳能光伏并网对电网电能质量带来的影响,并针对电能质量相关规范和准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光伏并网标准有区别,最后分析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电网结构和光伏系统容量大小有所不同。研究结果有利于提高我国光伏产业水平,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可以为制定中国光伏并网标准中电能质量相关规范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当前环境污染和能源不足日益严重,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减少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增加风能等新能源的发电量,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新能源并网发电会很大程度地受到风能、太阳能等的波动性和随机性的影响,故新能源并网发电可能导致电网频率波动.随着新能源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容量逐年增加,对现有电力系统冲击很大,也给传统电力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讨论了新能源并网自动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重点分析了适应新能源并网的自动发电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5.
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的并网技术标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主要比较了国内外常用的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的并网技术标准,分别从并网方式,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频率、谐波、直流注入等电能质量指标,保护与控制以及风电场低电压穿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国内现有标准存在的不足,在并网技术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并网容量以及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边晓燕  罗竹平  符杨 《华东电力》2012,(9):1611-1614
阐述了新能源发电厂/场并网后给系统带来的问题。分析新能源发电的特性,特别是其发电的出力特性,并采用案例进行量化分析,为新能源并网运行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规模化光伏并网后的安全稳定运行,最大限度在区域电网内接纳光伏装机容量,世界主要光伏应用大国均出台了与各自国家电网相适应的光伏发电并网技术标准。中国和德国已成为世界光伏并网发电大国,在光伏并网标准制定与光伏并网管理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2012年,德国的新能源法案EEG要求接入中压电网的光伏发电系统必须满足BDEW《Generating Plants Connected to the Medium-VoltageNetwork》标准,中国则在2012年制订了GB/T 19964—201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总体来看,两国标准在光伏并网的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上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定差异。该文将结合中国及德国现行并网技术导则,针对技术要求、测试项目与测试方法等内容的异同开展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能源发电技术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解决电力系统问题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介绍了目前已存在的各种新能源发电类型及其技术特点,分析了新能源并网对于传统电网的影响,并就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对新能源发电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形式进行了探讨,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技术将是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当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并网后,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与分布式发电与负荷的空间关系会对电力系统的潮流、电能质量和运行可靠性造成影响。本文旨在研究将新能源发电与一个典型村镇配电网连接后,对电压、潮流和对有载调压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运行的影响。并结合村镇配电网的运行特点,对分布式发电接入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了减少发电机输出约束需求的解决方案。其次,通过SIMULINK模拟了可再生发电系统(光伏阵列)与村镇配电网系统,分析了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对村镇配电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电气时代》2014,(8):94-94
《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以低电压穿越导则的背景、内容和发展趋势为基础,重点以风力和光侠并网发电系统为例,从单台设备和发电场两个层面,分别对直接耦合型、半耦合型和非耦合型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难点和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同时对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测试流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将储能电站加入光伏发电系统,解决光伏发电系统存在周期性的问题。先将光伏发电系统所产生的电力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利用储能电站储存起来,然后在用户电网低谷期再以电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对用户侧电网进行"削峰填谷"。主要研究了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用户侧储能电站用于电网调节的控制策略,并进行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新能源发电并网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由于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出力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接入电网后将对电网电能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利用风电场和光伏发电站的实测电能质量数据,从馈线稳态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频率质量以及谐波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新能源发电站对电网电能质量可能产生的影响;结合仿真实例分析了不同穿透比例时新能源发电功率波动引起的电网频率波动,以及电网不对称故障使新能源发电机组产生的附加谐波电流。指出亟需建立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量测平台和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针对能源短缺与太阳能等新能源挑战与机遇,基于沙漠资源、沙漠太阳能发电,以及国内外沙漠太阳能电站建设情况分析,详细研究了我国沙漠太阳能电站建设的条件,分析了太阳能发电的经济性,并提出了我国政府支持太阳能发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最新发展 ,分析了新能源发电的有关热点问题 ,对新能源发电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微网技术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微网(microgrid)技术可以有效整合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布式发电的优势,同时为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微网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能源的梯级综合利用效率,而且可作为主电网的有效互补电网,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是国内外电气工程研究领域的最新前沿课题之一.文中对微网的概念、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分析了微网的基本运行方式和控制策略.同时对国外不同特点的典型微网示范工程及实验测试系统进行了分析.最后,详细阐述了中国微网技术研究现状与动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论述了中国特色微网的建设,给出了微网技术中有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断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也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系统介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其并网发展的特殊性.通过分析可再生能源并网保障机制中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其系统行为作用机理,建立可再生能源并网保障系统动力学评估体系,在并网保障机制不同情景下模拟各行为主体的系统行为,提出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规模化发展的技术、政策、经济层面的措施、建议,以期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高比例新能源依靠变流器等电力电子设备并网,削弱系统惯量特性的同时也丰富了系统惯量的来源。为明晰惯量评估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潜力,评述了国内外电力电子并网装备等效惯量评估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探讨与展望。从能量来源的角度简要阐述等效惯量的内涵,根据功率扰动和频率量测2个要素,回顾惯量离线估计的研究历程。通过划分2种主流的研究思路,对电力电子并网装备及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惯量在线评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最后尝试对未来新能源电力系统惯量评估领域需深入研究的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风力发电及其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风能作为最具商业化前景的可再生能源,正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风力发电相关技术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文章综述了目前风力发电及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情况,对风力发电系统的类型、风电系统中所采用发电机的性能与特点以及未来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较详细深入的介绍,为更好地了解国内外风力发电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储能技术不断进步和成本不断降低,电网侧储能因其能提供调峰、调频、电压支持、紧急控制、新能源跟随等多种服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储能在提升电网灵活性、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同时,也会对电网调度运行带来新的挑战。调研国内外电网侧电化学储能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结合中国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工程应用等,着重阐述电网侧储能对电网调度运行的影响及其在电网中的典型应用场景,从调度计划、控制决策、运行评估及新技术应用层面评述电化学储能调度运行。对国内外已投运的电网侧储能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未来电网侧储能规模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