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0.25%、0.3%、0.375%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0.25%布比卡因对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准备行上肢手术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分别用0.25%、0.3%、0.375%罗哌卡因和0.25%布比卡因40ml行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病人有无不适症状,并分别对感觉和运动进行评价。结果 随着浓度增加罗哌卡因麻醉强度依次增加,40ml0.25%罗哌卡因麻醉强度明显低于0.25%布比卡因,且满意率低,仅为85%;将罗哌卡因浓度提高到0.375%,显示出与0.25%布比卡因相当的麻醉强度,满意率则提高到100%。结论 0.25%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慢、满意率低,不是临床使用的适宜浓度;0.3%、0.375%罗哌卡因起效快,作用完善,副作用少,可推荐用于长时间臂丛神经阻滞,而以0.375%罗哌卡因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罗哌卡因毒性作用小、低浓度时可使运动和感觉神经阻滞相分离而在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近来使用罗哌卡因导致毒性反应屡见报道^[1]。过去对罗哌卡因毒性作用的研究多注重于相同的毒性反应在剂量上和其他酰胺类局麻药的差异^[2],而对罗哌卡因引起毒性反应的程度了解较少。本研究拟使用0.75%罗哌卡因、0.75%布比卡因和2%利多卡因的CD50(导致50%的小鼠发生惊厥的剂量)进行小白鼠腹腔注射,观察导致惊厥时间长短及对脑c-Fos表达的影响,以比较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引起毒性反应后严重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效果。方法:45例择期膝关节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分别于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2.5ml(C组),0.5%罗哌卡因2.5ml(R1组)或0.75%罗哌卡因2.5ml(R2组)。记绿麻醉后的血压、心率、脉博血氧饱和度,感觉与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达最高阻滞平面和最大阻滞程度的时间。感觉与运动阻滞的恢复时间。术后第二天随访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三组病人感觉阻滞起效和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无显著性差异。感觉阻滞维持时间以0.75%罗哌卡因组与0.5%布比卡因组明显长于0.5%罗哌卡因组,而前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三组组无显著性差异。运动阻滞程度及维持时间以0.5%罗哌卡因组较0.75%罗哌卡因组或0.5%布比卡因组有显著性差异。而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0.75%罗哌卡因与0.5%d布比卡因的作用相似,均可以安全使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0.75%罗哌卡因可提供更完善的运动和感觉阻滞。  相似文献   

4.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酸罗哌卡因为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广泛应用于硬膜外麻醉和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毒性较小。甲磺酸罗哌卡因是一种国产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在化学结构上将盐酸罗哌卡因的盐酸根改为甲磺酸根。本研究比较手术患者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三种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作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 60例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0.2%罗哌卡因—lμg/m1芬太尼,0.1%罗哌卡因—2μg/m1芬太尼和0.05%罗哌卡因—5μg/m1芬太尼三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SS)和运动阻滞评分(Bromage)。结果 三组产妇镇痛效果良好且无显著性差别(P>0.05)。0.2%罗哌卡因组运动阻滞明显大于0.1%罗哌卡因组和0.05%罗哌卡因组(P<0.05)。结论 0.1%罗哌卡因辅以芬太尼能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且对运动神经影响小,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盐酸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麻药,镇痛效果好,肌松作用完善,不良反应少。甲磺酸罗哌卡因为国产新型酰胺类局麻药,其离解常数及比旋度与罗哌卡因盐酸盐相近,但其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尚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采用随机、单盲设计的多中心研究,通过观察下腹部手术病人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评价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0.75%罗哌卡因和0.5%布比卡因对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为罗哌卡因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20例剖宫产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二组,I组:0.75%罗派卡因(n=10例),II组:0.5%布比卡因(n=10例)取L2-3行硬膜外穿刺,向上置管3cm,注入1.0%利多卡因5ml试验量,5分钟后注入首次剂量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8~15ml总量不超过20ml,结果:两组  相似文献   

8.
盐酸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因其具有较小的心脏毒性而广泛应用于硬膜外麻醉和术后镇痛。甲磺酸罗哌卡因是将盐酸罗哌卡因的盐酸根改为甲磺酸根后的一种国产新型酰胺类局麻药。本研究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布比卡因硬膜外术后镇痛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罗哌卡因化学结构类似于布比卡因。动物实验表明,罗哌卡因具有较小的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毒性[1]。两种药物在较低浓度下用于脊麻-硬膜外腔联合麻醉(CSEA)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研究较少。本文观察CSEA后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及氟哌利多应用于PCEA时效果的差异,探讨罗哌卡因及氟哌利多在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2003年6月~2004年8月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应用于硬膜外麻醉后病人自控镇痛(PCEA)40例,比较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应用于(PCEA)的效果差异,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0.25%、0.3%、0.375%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0.25%布比卡因对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准备行上肢手术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分别用0.25%、0.3%、0.375%罗哌卡因和0.25%布比卡因40ml行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病人有无不适症状,并分别对感觉和运动进行评价.结果随着浓度增加罗哌卡因麻醉强度依次增加,40m10.25%罗哌卡因麻醉强度明显低于0.25%布比卡因,且满意率低,仅为85%;将罗哌卡因浓度提高到0.375%,显示出与0.25%布比卡因相当的麻醉强度,满意率则提高到100%.结论 0.25%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慢、满意率低,不是临床使用的适宜浓度;0.3%、0.375%罗哌卡因起效快,作用完善,副作用少,可推荐用于长时间臂丛神经阻滞,而以0.375%罗哌卡因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小剂量罗哌卡因鞍麻在肛肠病合并心血管病手术中的应用,将300例肛肠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即小剂量罗哌卡因鞍麻组和局麻组。结果显示,小剂量罗哌卡因鞍麻镇痛完全,明显降低了麻醉及手术的并发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小剂量罗哌卡因鞍麻是适用于肛肠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手术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三种不同局麻药腰麻最大运动阻滞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序贯试验评估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鞘内注射后达到Bromage 3级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比较三种局麻药腰麻的运动阻滞效应.方法 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99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左旋布比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分别鞘内注射0.5%等比重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或布比卡因,起始剂量均为7 mg,剂量变化梯度为1mg,鞘内注药后25 min内双下肢改良Bromage达到3级为有效.结果 罗哌卡因组腰麻产生最大运动阻滞的ED50 为9.62 mg,95%可信区间(CI)为9.16~10.09 mg;左旋布比卡因组的ED50为9.55mg,95% CI为9.01~10.11 mg;布比卡因组的ED50为6.08 mg,95% CI为5.39~6.80 mg.罗哌卡因最大运动阻滞相对效价比是布比卡因的0.63倍(95% CI 0.56~O.73).结论 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的运动阻滞效应明显低于布比卡因,而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本组自2007年5月~12月对60例行上肢手术患者,ASAI~Ⅱ级,分为罗哌卡因(R)组和左旋布比卡因(L)组,每组30例,采用肌间沟法行臂丛神经阻滞,观察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患者对神经阻滞满意度、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间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L组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显著长于R组(P〈0.05),神经阻滞优良率均为100%。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均可安全用于临床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二者有相似的药效学特性,但左旋布比卡因在术后镇痛方面略优于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硬膜外罗哌卡因麻醉在上、下腹部,左右腰部,臀部等大面积多部位脂肪抽吸术中的应用及特点。方法将100例施行大面积多部位脂肪抽吸术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应用罗哌卡因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应用罗哌卡因组给予1%利多卡因和0.5%罗哌卡因注射液进行麻醉;对照组只给予相同剂量的1%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麻醉。观察两组的术区疼痛情况和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结果两组手术过程中术区均没有疼痛感觉。应用罗哌卡因组受术者运动自如,能主动改变体位;对照组受术者腹部以下不能运动,不能主动改变体位。结论在多部位大面积脂肪抽吸术中应用0.5%罗哌卡因麻醉,可以满足受术者术区无疼痛的要求,同时术中保留运动功能,术中能主动改变体位,减少医师体力消耗,也有利于受术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综述了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心脏毒性程度的比较研究,心脏毒性的机理以及影响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盐酸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局部麻醉药,是纯S-对映体局麻药。与布比卡因相比,其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毒性较小,因此盐酸罗哌卡因是一种较理想的硬膜外局麻药。甲磺酸罗哌卡因是一种国产新型酰胺类局麻药,在化学结构上将盐酸罗哌卡因的盐酸根改为甲磺酸根,但其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尚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采用多中心临床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方案,比较手术患者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0.25%和0.375%罗哌卡因用于臂丛阻滞病人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其结构与布比卡因相似,但安全性大。然而,仍有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且与剂量相关。本研究观察0.25%和0.375%罗哌卡因及0.375%罗哌卡因含1:20万肾上腺素用于臂丛的阻滞效果。  相似文献   

19.
0.1%罗哌卡因与0.1%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 ,其化学结构与布比卡因相似 ,但对中枢神经及心血管毒性明显低于布比卡因[1] 。低浓度时 ,罗哌卡因对感觉和运动神经可呈分离阻滞[2 ] 。本研究拟观察小剂量罗哌卡因合并芬太尼硬膜外持续输注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 ,并与相同浓度的布比卡因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平行试验。对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 6 0例名足月初产妇 ,年龄 2 1~ 31岁 ,ASA分级 1~ 2级 ,随机分为 (1)试验组 :罗哌卡因组 (R组 )和 (2 )对照组 :布比卡因组 (B组 )。R组 ,负荷剂量 :罗哌卡因 10mg 0 1mg…  相似文献   

20.
0.25%罗哌卡因施行硬膜外腔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哌卡因是新型中长效局麻药,与布比卡因相比,其结构与性能类似,效能较弱,似两者的浓度接近叶,罗哌卡因对运动神经阴滞较弱于布比卡因^[1-3],因此,罗哌卡因特别适宜于临产妇分娩镇痛。本文对临产妇应用硬膜外腔0.2%罗哌卡因施行无痛分娩。观察产妇VAS、胎儿血气及Apgar评分.并与同期应用硬膜外腔0.175%布比卡因无痛分娩者进行比较。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