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希森美康(Sysmex)公司的XN系列(XN-350、XN-550和XN-1800)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手工显微镜镜检(手工镜检)在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L)、单核细胞(M)、中性粒细胞(N)、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B)]计数百分比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8月门诊及病房的血常规标本50份,分别使用XN-350(仪器1)、XN-550(仪器2)、XN-1800(仪器3)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百分比检测,同时每份标本制作血涂片做瑞氏染色后采用手工镜检,对XN系列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镜检的检测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仪器2、仪器3的M%与手工镜检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型号血细胞分析仪的L%、N%、E%、B%及仪器1的M%与手工镜检检测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3种型号血细胞分析仪的L%、M%、N%、E%和仪器1的B%与手工镜检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相关性(r均≥0.4,P<0.05);而仪器2、仪器3...  相似文献   

2.
刘伟俊 《职业与健康》2006,22(23):2060-2061
目的探讨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与传统手工检验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过程中出现的529例异常结果进行传统手工复检。结果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异常278例,红细胞系统异常235例,血小板计数异常49例;传统手工复检结果分别为224、216和42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异常结果均高于传统手工检验的异常结果,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大批量的职业病体检工作中,也要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仪器法为主,结合必要时的传统光学显微镜下手工复检,使检验结果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增高或降低的影响.方法 取检查血常规正常标本10例,溶血标本10例,脂血标本10例,EDTA-K2依赖性凝集10例,溶血标本10例,共40例.采用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和目视显微镜对50例血标本进行血小板的计数.结果 10例正常标本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和目视显微镜计数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王瑞红 《职业与健康》2006,22(21):1818-1819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与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测定时间用血细胞分析仪立即测定与15和30mim后测定68例小儿静脉血和末梢血中的血小板。结果(i)68例小儿静脉血结果:立即测定和15min后测定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15与30mim后测定结果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40例血小板计数正常的患儿:静脉血,手工法与仪器法计数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末梢血,手工法与仪器法计数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28例血小板计数减少症患儿:静脉血,手工法与仪器法计数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末梢血,手工法与仪器法计数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不同采血方法和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对血小板计数有影响,尤其是患血小板疾病或对血小板计数准确性要求较高的患儿,有必要在临床推广静脉采血,使患儿血常规检测质量得到进一步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液分析仪对儿童血小板计数产生误差的原因。方法用两种血液分析仪及手工显微镜计数法对600例血液标本进行血小板计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成人血小板值高于正常参考上限(300×10^9/L)的比率低于儿童,两种血细胞分析仪测的儿童血小板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分析仪分析血小板时出现异常报警(URI),直方图尾部有异常升高的血小板值与显微镜计数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血液分析仪计数儿童血小板时如出现:计数有警示信号(URI);MCV〈70fl,且RBC直方图显示有〈50fl的小红细胞存在;血小板直方图出现尾部升高的表现或血小板直方图曲线呈齿状等以上情况时要进行手工显微镜计数血小板以得到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王光乐 《现代养生》2014,(10):84-84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PLT)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数据。方法: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迈瑞5380)对100例血小板数与直方图不符标本进行计数,对比分析。结果:标本放置时间和反复混匀次数、采血时间等均可影响血细胞分析仪准确计数PLT。结论: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应结合血小板的直方图进行判断,必要时进行显微镜计数或重新采血。  相似文献   

7.
杨继红 《现代保健》2012,(28):70-71
目的:探讨小红细胞对SYSMEX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将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选择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小于正常值的患者标本,按MCV大小的不同进行分组,在SYSMEX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的同时,每份标本人工显微镜计数血小板两次取平均值,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MCV小于70fl的红细胞会引起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SYSMEX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CV为70~81.9fl的组中,RDW大于14.5%的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法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DW小于14.5%的两种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SYSMEXXT-18OOi血细胞分析仪时,小红细胞可干扰血小板计数,当MCV〈70fl时或MCV为70~81.9fl而RDW大于14.5%要进行人工显微镜计数,防止血小板假性增高引起的临床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增高或降低的原因。方法随机选取血常规标本300份,分别用血细胞分析仪和人工显微镜计数血小板。结果正常标本血小板计数,血细胞分析仪和人工显微镜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而溶血、脂血、小红细胞血及EDTA依赖性聚集标本均不同程度的引起血小板增高或降低(P〈0.05)。结论溶血、脂血、小红细胞、EDTA依赖性聚集、冷凝素是临床常见的造成血小板计数增高和降低的主要原因。合格的标本和高度的责任心在临床实验室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Sysmex XN系列血细胞分析仪(仪器法)与显微镜镜检(镜检法)对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准确性,为临床标本检查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90份用仪器法检测血常规结果出现白细胞分类计数有报警提示的标本,同时进行显微镜镜检(镜检法)复检,比较仪器法和金标准镜检法的结果。结果:送检的90例血清样本,有62例为真阳性,符合率为68.89%;28例呈现假阳性,假阳性率占31.11%。仪器法检测存在单核细胞假性升高,中性粒细胞假性减低现象。结论:Sysmex XN系列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出现报警提示可以有效筛选阳性标本,但同时对阳性标本需要进行人工镜检复核,以避免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PT)计数结果假性降低的原因及纠正方法。方法:对血细胞分析仅PT计数结果降低的样本进行手工目视显微镜计数和涂片染色镜检并进行比较。结果:在对66273人次血细胞计数时发现38例患者存在PT计数结果假性降低现象。结论:对PT计数结果降低的样本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和目视显微镜计数,发现问题采用相应纠正方法,血细胞分析仪PT计数结果假性降低的现象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PLT)的因素,排除“假性增高”和“假性降低”的情况,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治依据。方法使用Sysmexkx-21全自动血细胞仪及显微镜检查同时对400余例血小板数量与直方图不符病例进行检查,对比分析。结果血小板凝聚、小红细胞数量,抗凝剂的种类及比例、试剂的质量、标本放置时间及反复混匀次数、血小板体积异常等均可影响血小板的测定。结论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并不能完全代替手工计数,对PLT计数与直方图不符标本,应分析原因,重新采血后手工计数。  相似文献   

12.
在某些条件影响下,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会出现较大偏差。为了探讨MEK-6318型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的影响因素,笔者对135份血小板结果异常的血标本进行了检测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标本溶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需接受血常规检验的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87份,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展开血常规检查,并对比分析标本溶血前和溶血后的差异。结果:经对比发现,共检验的指标中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g)两项溶血前后检测结果无明显改变(P>0.05);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检测结果溶血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标本发生溶血后会对血常规检查结果产生显著影响,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刘美玲  曾颖 《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56+158-156,158
目的探讨血小板采用XT-4000i血液分析仪两种测定方法与血涂片复检对比。方法本次共选择血常规检查患者120例,均为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住院部和门诊收集,其中无提示有血小板直方图异常,电阻抗法(PLTI)计数正常者40例(观察组A),提示有血小板直方图异常,PLT-I计数〉100×10^9/L40例(观察组B),提示有血小板直方图异常,PLT—I计数〈100×10^9/L40例(观察组C),用光学(PLT-0)计数血小板,并镜检观察特点。结果观察组A中无干预因素存在,观察组B小红细胞干扰12例,红细胞碎片干扰28例,观察组c中大血小板干预24例,血小板聚集16例。以镜检为参考,在观察组A中与电阻抗法、光学法比较,P〉0.05,故大部分仪器应用电阻抗法。在大血小板、红细胞碎片、小红细胞组中,镜检和电阻抗法计数有差异(P〈0.05),镜检和光学法无差异(P〉0.05),就准确性而方,光学法优于电阻抗法。但在血小板聚集组织中。镜检法和电阻抗法有差异(P〈0.05),镜检法和光学法计数结果有差异(P〈0.05)。光学法有一定局限性存在。结论血小板检测中。应用光学法可较好消除大血小板、小红细胞等对计数的影响,但血小板聚集时产生的计数干扰无法消除.需结合镜检.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美国库尔特血细胞计数分析仪技术探讨山东省立医院(济南250021)冯念伦,孙铁军血常规检验是各级医院化验室必做项目之一。库尔特计数分析仪能够提供全自动定量分析人体外周血中有关的细胞18项参数,绘制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直方图,并用警告符号揭示血标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分析血小板异常直方图在判断血小板计数结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220例静脉血标本,分别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定,并采取显微镜下人工计数法进行血小板计数.结果血小板凝集、大血小板、小红细胞干扰的情况下,异常的血小板直方图呈异常分布,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下的正常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测定,容易受到多种因素所影响,因此,对于异常的血小板直方图,应结合直方图的特点及血小板计数的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显微镜下手工计数法进行血小板计数,减少误差,为临床提供可靠科学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室温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用EDTA-K2抗凝全血1ml,充分混匀后在AC-900 型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用显微镜法平均值与血细胞分析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室温11℃~17℃时仪器法计算与显微镜法计算结果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室温23℃~25℃时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本实验结果显示,当室温降低时,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算偏低,最好室温控制在25℃左右计。  相似文献   

18.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小板计数是血液常规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常发现少数病人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检测时,血小板测定值常不准确,血小板数值与临床症状不相符,为探讨其发生原因,本文对200例健康人血标本进行重复平行监测,寻找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及重复测定的可比性及影响因素。1材料与方法1·1仪器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公司生产的MEK-6318K血液分析仪。1·2试剂MEK-6318K专用配套试剂(溶血剂、稀释液、清洗液)。1·3其他校准物与质控液,全血校准液(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全血质控物(由河南省临检中心提供)。1·4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野战(应急)快速检验系统血细胞分析模块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对该模块在室内环境与模拟野战环境下进行精密度评价,并对两种环境下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利用该模块和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对200例标本进行平行检测,分析其可比性。结果:该模块测定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的变异系数(CV)值在室内环境中分别为0.24%、0.23%、1.40%、2.94%,在模拟野战环境下分别为1.29%、1.53%、2.25%、1.95%;两种环境结果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0,t=0.206,t=1.935,t=1.329;P>0.05)。两台仪器HCT,Hb,WBC,PLT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81、0.986、0.962、0.977。结论:在室内和模拟野战环境下,野战(应急)快速检验系统血细胞分析模块精密度良好,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该模块与常规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一致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异常血小板直方图对血小板计数的作用。方法 :在2014年1月~2月间收集门诊LH-7502上血小板直方图异常且仪器分析结果提示有血小板聚集,巨血小板,小红细胞的病人标本和血小板直方图正常且仪器无提示的病人标本,记录仪器测得的血小板数值和异常血小板直方图的图形,然后将标本制备成良好的血涂片进行瑞氏染色并通过显微镜油镜进行血小板计数,最后根据不同异常的血小板直方图和仪器结果提示可将标本分类归纳成组。可分为正常组、血小板聚集组、巨血小板组及小红细胞组。结果:正常组:仪器法与手工法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计数一致。巨血小板组:仪器法与手工法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仪器法计数小于手工法。小红细胞组:仪器法与手工法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仪器法计数大于手工法。血小板聚集:仪器法与手工法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仪器法小于手工法。结论:血小板直方图正常且仪器无提示,仪器法和手工法计数无差异。当血小板直方图异常且仪器提示存在巨血小板和血小板聚集时,仪器法计数小于手工法,而血小板直方图异常且仪器提示存在小红细胞时,仪器法计数大于手工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