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设施栽培条件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番茄为指示植物,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和棚膜类型对番茄各器官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累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红膜(R)还是白膜(W)处理,减施氮肥处理(N2)的番茄增产率、氮肥农学效率和肥料的产投比均显著高于高氮处理(N3)处理(P0.05),其中W处理高于R处理,施肥效益最高。红膜能在苗期显著提升番茄茎叶和根系干物质量和氮吸收量,盛果期以后,红膜的优势逐渐丧失。N3处理土层累积的硝态氮含量最高,W处理下表现的最为突出,减施氮肥(N2)处理降低了土壤对硝态氮的累积。茎叶和根系氮吸收量与土壤累积的硝态氮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但和果实吸氮量达不到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水平。应此,在设施番茄栽培过程中,从产量、肥料效益和土壤可持续利用角度来看,白膜处理下适量减少氮肥更具优势,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番茄是我国重要的种植物,尤其是秋冬季节。伴随着市场蔬菜品种的增加,我国番茄产量水平提高缓慢制约设施蔬菜效益提升。因此,怎样在日光温室秋冬茬进行番茄高产栽培技术成为重要研究内容,从而提高番茄产量满足蔬菜市场需求;同时提升菜农种植质量并提高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在飞速的发展,尤其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撑性产业之一的蔬菜种植业,发展速度是很迅速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在逐渐提高,对于衣食住行等必需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一直是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中最重要的,对于蔬菜的种植管理更是要进行严格的把控,以蔬菜中非常常见的食物番茄为例,对番茄溃疡病及其防治进行简单的分析。在对番茄溃疡病的症状、病原、发病条件及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发病规律和条件,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治疗番茄溃疡病,有效的提高番茄溃疡病的治疗率,提高番茄的产量和质量,增加种植商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蔬菜种植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氮肥在加工番茄作物上的优化分配,不断修正优化施肥处理的动态研究试验,达到以最少的施肥次数获得更高效益的目的,在氮肥施用量一致的基础上,设置4个处理,3次重复,进行番茄氮肥分期调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工番茄产量随着基肥施氮比例的增加呈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最佳氮肥分期调控为基肥38.55%,追肥61.45%。  相似文献   

5.
玉米-大豆间作和施氮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是对玉米-大豆间作和施氮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模式的选择以及施氮的水平会对玉米的产量以及农艺形状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秀水613”侧深施肥合理的施氮量水平,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特开展此次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量12~18 kg/667m2范围内,“秀水613”产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施氮量18 kg/667m2产量最高,为564.8 kg/667m2。  相似文献   

7.
试验表明:晚稻施氮水平在4~12 kg/667m~2,产量和净收益呈递增趋势,不同施氮水平处理以施氮12 kg/667m~2增产效果较好,产量和净收益分别达466.7 kg/667m~2和达1 031.96元/667m~2。施氮水平在12~16 kg/667m~2,产量和净收益呈下降趋势;氮肥对晚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有效穗和穗粒数。增施有机肥增产效果显著,有机肥区比无肥区平均增产18.6 kg/667m~2,增产6.84%。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和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得到常宁市灰泥田杂交晚稻(五优308)最佳施氮量为10.4 kg/667m~2,最经济产量为481.6 kg/667m~2。  相似文献   

8.
研究氮肥施用量对杂交稻甬优15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该品种在永嘉县种植适宜施氮量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甬优15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全生育期逐渐延长,有效穗增加,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实率降低,最终造成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以施纯氮210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9 893.2kg/hm~2,施纯氮180kg/hm~2处理的产量次之。在永嘉县种植甬优15,化肥纯氮施用量以180~21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9.
番茄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喜光喜温蔬菜作物,因富含维生素与矿物质,在我地区已得到大面积种植。虽然,近些年蔬菜种植业的发展逐渐扩大了番茄的种植面积,增加了广大番茄种植户的经济收入,但在常年连作的情况下也引发了番茄枯萎病,对番茄的产量与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故文章主要针对番茄枯萎病的病原、发生规律与发生原因等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番茄是翼城县日光温室主要蔬菜作物,其商品性、品质、产量直接影响着菜农的经济效益。因此,采取有效和必要的技术措施是提高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和菜农经济收入的一项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11.
按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要求,在衡阳县西渡镇的河潮泥上进行了黄瓜"2+X"田间肥效试验。试验表明:基础施肥试验优化施肥处理产量达到30 325.5 kg/hm2,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2 655.0 kg/hm2,增产9.6%,增产效果较好;氮肥总量控制试验以优化氮区(在增施菜籽饼1 440 kg/hm2的基础上,氮肥施165 kg/hm2)产量较高,达到37 573.5 kg/hm2,4个处理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优化氮区、70%优化氮区、130%优化氮区、无氮区。通过excel建立施氮量与产量的一元二次方程,计算得到在本次试验条件下,河潮泥土种植黄瓜最佳施氮量为150.5 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37 312.8 kg/hm2。在农业生产中应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施用量,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相似文献   

12.
番茄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蔬菜,品质的优劣决定于安全高效的栽培技术,文章从番茄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栽培类型、栽培季节、栽培技术的要求阐述番茄安全高效设施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针对辽北地区玉米生产中传统垄作和施氮方式所带来的问题,以郑单958为试验对象,通过设置灭茬平作与传统垄作两种耕作模式处理,3个施氮水平,研究对比两种耕作方式和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灭茬平作栽培方式下比传统垄作出苗早1 d,生育天数长1~2 d。平作的耕作方式相比垄作能获得较好的产量,缓控释肥的方式要比一次性施肥能获得较好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如何减少化肥施用量,合理施肥,以生菜为材料,研究了等氮条件下有机肥不同比例替代部分化肥对生菜产量、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有机肥不同比例替代化肥对生菜产量、品质的影响差异很大。在施N为17 kg/667 m2的等氮条件下,与单施化肥相比,配施20%有机肥处理显著提高了生菜产量,配施40%有机肥时生菜产量与单施化肥无显著差异,随有机肥配施比例增加,生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降低,V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茄子的最佳氮施肥量,在交城县进行"2+X"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茄子种植中施氮量显著影响茄子产量。施氮量为18 kg/0.067 hm2时小区产量最高,为43.95kg,增产率达8.98%。通过本试验看出,氮肥主要影响盛产期和结果后期茄子的产量。在该试验条件下,交城县西营镇西营村枕头地茄子种植氮肥施用量以18 kg/0.067 hm2为宜。  相似文献   

16.
番茄又名西红柿,是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保护地番茄培养具有采收期时间长、产量高、收益大的特点,但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首先阐述番茄在幼苗期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然后探讨在番茄栽培期的病虫害防控技术,最后分析在成长期时的病虫害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7.
在大田条件下,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供试材料,于2014—2015年2个生长季在山东省微山县马坡镇马中村进行了试验。研究了缓释尿素和普通尿素施用方式对夏玉米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施用方式可显著影响夏玉米植株氮素吸收和籽粒产量。相同施肥方式下,与普通尿素相比,缓释尿素处理玉夏米植株氮素吸收显著提高,缓释尿素处理的夏玉米地上部吸氮量比普通尿素平均提高20.48%;与缓释尿素侧施相比,底施使夏玉米地上部吸氮量平均提高7.69%。与普通尿素相比,缓释尿素处理夏玉米籽粒产量平均提高15.36%;与缓释尿素侧施相比,底施使玉米籽粒产量平均提高15.30%。综合分析表明,底施对夏玉米地上部吸氮量和籽粒产量的增加效果更显著,是适宜该地区推广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8.
对宜州玉米施硼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效硼为中等偏低水平和测土配方施肥推荐施肥量的条件下,增施硼肥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即土壤有效硼(B)为0.35mg/kg,在施氮(N)、磷(P2O5)、钾(K2O)分别为240kg/hm2、70kg/hm2、150kg/hm2的条件下,施硼(B)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施硼(B)量在0~1.7kg/hm2的范围内,对玉米产量有促成效应,产量与硼施用量呈正相关,增产效果极显著,当施硼量达2.5kg/hm2时,则对产量有抑制效应,玉米减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业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大棚蔬菜种植成为提高蔬菜产量,培育绿色健康蔬菜的主要形式。大棚蔬菜种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反季节蔬菜的需求,增加蔬菜产量。但大棚蔬菜对种植技术要求高,种植管理不到位也会引发病虫害,影响蔬菜产量和质量。所以,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做好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也是重庆市合川区三大保供产业之一。我区蔬菜基地多为酸性,为了防治土壤进一步酸化,通过将石灰氮施入蔬菜基地,测定施入前和施入后一定时期的土壤pH值,判定石灰氮对于土壤酸化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土壤酸化得到明显改善,土壤pH值平均提高0.5个单位以上,产量提高25%以上,蔬菜病害尤其是土传病害大大减轻,产品品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