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与其他的心理过程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1].情绪可以分为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2个基本类别:正性情绪(积极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2];负性情绪(消极情绪)是指生活事件对人们心理上所造成负面影响,引起的一些情志波动,从而导致体内气机紊乱[3].已有研究表明,情绪对个体的学习、记忆、决策等认知活动及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1,4].严重的焦虑、恐惧和抑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5-7];体验到较多负性情绪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较低[8].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小学生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经修订的儿童社交焦虑、儿童孤独感量表,对成都市随机抽取的三、四、六年级小学生200名进行测查。结果社交焦虑和孤独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只有学业成绩在儿童社交焦虑和孤独感得分上存在主效应。学业成绩不同的学生在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生的社交焦虑与孤独感显著高于优生和中等生,中等生社交焦虑最低,优生孤独感最低。结论差生的情绪情感状态和心理健康应引起教育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赵红霞  孙昭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9):1405-1407
探讨初中生在欺负事件中的参与状况与同伴地位、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为初中生同伴关系的改善以及学业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新疆石河子市5所中学776名初中生的欺负事件参与状况、同伴地位及其学业成绩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欺负参与角色的同伴地位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置身事外者、协同欺负者还是保护者,女生在高同伴地位者中所占的比例均高于男生(P值均<0.01),而欺负者角色的高同伴地位者男生所占比例高于女生.保护者的学业成绩普遍较高,但内部差别较大(M=150.98,SD=17.110);置身事外者的学业成绩虽不及保护者高,但内部差别相对较小(M=145.50,SD=14.351),仍处于较高的水平;旁观者和欺负者的学业成绩普遍较低,且内部差别小相对稳定(M=139.57,SD=14.632;M=137.25,SD=15.135);受欺负者的学业成绩最低,和其他几个群体差距较大(M=127.94,SD=10.900);协同欺负者的学业成绩虽很不稳定,但整体上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M=146.88,SD=19.142).结论 初中生参与欺负事件的状况与其同伴地位及学业成绩关系密切且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学生社会责任心的发展特点,为学生健全素质的培养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中学生社会责任心量表,对重庆市722名中学生社会责任心的发展特点进行调查。结果女生的社会责任心水平显著高于男生;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学生、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中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学生社会责任心水平在年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庆市中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而学校类型和学生生源地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睡眠状况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了解中学生睡眠状况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笔对洪雅县内5所中学的学生进行了睡眠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小学生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太原市6所小学1 652名五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一般情况和心理测验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女生、独生子女的学习成绩优于男生和非独生子女;随着父母亲文化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多因素分析表明,与语文成绩呈显著正关联的因素有学生的自我意识、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吃早餐情况;与数学成绩呈显著正关联的因素有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否独生子女、每周校外体育锻炼情况和父亲文化程度;孤独感与数学成绩显显著负关联;自我意识、是否独生子女与总均分呈显著正关联,孤独感和体重状态与总均分呈显著负关联.结论 五年级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相关.坚持适当的校外体育锻炼、限制银屏活动时间 、每天吃早餐等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学业不良高一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程度,为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和《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学业不良高一学生126名进行心理素质评定,主要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学业不良高一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其语文、数学、英语单科及总分成绩呈显著性正相关,认知维度对学业成绩有直接效应,元认知计划、比较类推、坚持性和挫折耐受对学业成绩有较大的影响。结论 学业不良高一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其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心理控制源分为旬在控制(外控)和内在控制(内控).外在控制是指结果不由个人努力所块定的一种普遍信念,而内在控制则指事情结果与个人努力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探讨精神压力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辽宁省7个地级市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20 711名进行问卷调查.精神压力指标包括缺乏安全感、孤独感、学习压力、失眠、打算出走、尝试出走、离家出走7项.结果 7项精神压力指标,男生不同学习成绩间只有缺乏安全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其他6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女生则是7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且均为学习成绩差者报告率最高.打算出走和尝试出走与学习成绩之间呈正相关(P值均<0.05),随着学习成绩的逐步下降,报告率逐步上升.结论 学生精神压力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关联,应重点关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武汉市中学生饮食状况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为制定中学生健康促进战略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于2003年和2009年使用相同问卷对武汉市中学生的饮食行为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将2次调查的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2009年与2003年相比,武汉市中学生的饮食状况没有明显改善,如有58%左右的初中生和55%的高中生不按时吃早餐,仍有超过70%的中学生的中餐及67%的高中生的晚餐营养得不到保证;只有约1/3的中学生每天喝牛奶或豆浆,约1/2的中学生经常吃鸡蛋,仍有近60%的中学生挑食偏食习惯严重,近50%的中学生经常吃零食,25%左右的中学生经常或偶尔节食,仍有28%的初中生口渴时选择饮料等。结论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中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促进中学生的饮食营养科学化。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抑郁焦虑与生活满意度及自我意识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初中学生抑郁和特质焦虑心理症状的检出率,分析心理症状与生活满意度以及自我意识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特质焦虑量表(T-AI)、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及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合肥市2所中学初一和初二学生4524名进行特质焦虑、抑郁、生活满意度和自我意识的评定,描述抑郁、特质焦虑和自我意识异常的筛查情况,控制社会人口统计学因素后,分析生活满意度和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互关系。结果肯定有抑郁症状的学生占17.9%,特质焦虑检出率为5.3%,自我意识过低的学生比例为29.1%,自我意识过高的检出率为28.6%,抑郁、特质焦虑症状和自我意识异常检出率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状评分和特质焦虑评分呈正相关,生活满意度和自我意识评分均与抑郁、特质焦虑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抑郁和特质焦虑水平较高的学生生活满意度和自我意识水平较低,抑郁和特质焦虑水平较低的学生,生活满意度和自我意识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城乡中小学生生活质量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了解湖北省学生生活质量的总体情况和城乡之间的差异,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湖北省城乡中小学生2036名利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进行生活质量测查。结果湖北省城、乡学生生活质量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活动能力、作业态度、自我概念、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维度和生理健康状况及社会功能状况2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湖北省城乡学生生活质量在许多维度和方面存在差异。在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时,应针对城乡采取不同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2005年与1985年安徽省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派生指标,研究儿童青少年形态和生理功能发育的变化趋势。方法比较安徽省2005年与1985年中小学生的体质量指数(BMI)、维尔维克指数和肺活量指数的差异。结果7~18岁城乡男女学生2005年BMI、维尔维克指数在多数年龄组中显著高于1985年,而2005年的肺活量指数显著低于1985年。结论安徽省中小学生体型向肥胖和粗壮型发展,而肺功能则下降,体格与生理功能发育不平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05年北京市与河北省城市中学生饮食行为现状及差异,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北京市和河北省中学生共18 259名,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北京市中学生大量喝软饮料、吃甜点和西式快餐等不健康饮食行为的报告率高于河北省中学生;而每天吃早餐、经常喝牛奶等健康饮食行为的报告率也高于河北省中学生.母亲文化程度越高,中学生健康与不健康饮食行为的报告率越高.河北省初中生饮食存在的问题多于高中生,北京市初、高中生饮食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较多.应结合中学生的特征制定相应措施,加强健康饮食的全民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朝鲜族中学生的自我形象和认知的社会支持水平,探讨自我形象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Offer的自我形象自评量表和Norbeck的社会支持测定量表,对延吉市5所朝鲜族中学的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621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朝鲜族中学生的总体自我形象平均分为325.1分,自我形象与父母的学历、父母就业与否、家庭是否缺损有关;中学生认知的社会支持的平均分为396.9分,认知的父母支持多于同伴及其他亲友的支持;自我形象与其所认知的社会支持有正相关。结论家庭支持对青少年社会、心理、行为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学生认知的社会支持与其自我形象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分析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目的了解武汉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程度和网络行为特点,探讨与中学生网络成瘾有关的因素,为网络成瘾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网络使用情况问卷和网络成瘾量表调查武汉市5所中学的初一-高二年级学生1 260名。结果网络成瘾率为4.1%,初四年级学生成瘾率最高(11.5%),男生(7.8%)高于女生(1.2%);成瘾者的平均周上网时数为7.4 h,显著高于非成瘾者的3.5 h;在网吧上网的成瘾率最高(7.0%),不同网上行为中网上玩游戏的成瘾率最高(8.4%);成瘾者对网络造成的负面影响的自我知觉能力较弱。结论年级、性别、上网地点、网上行为等因素与中学生的网络成瘾有关。干预措施应有的放矢,分类指导,同时要严管网吧。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高中生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为预防高中生考试焦虑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考试焦虑量表(TAS)对山东省某中学538名高中生进行调查。依据班主任评定的学习成绩等级分组,分析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538名高中生中考试焦虑的检出率为65.2%。学习成绩优秀者、一般者和较差者考试焦虑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和理科生与总体结果相似,女生和文科生中学习成绩优秀者、一般者和较差者考试焦虑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呈非常显著负相关,即学习成绩越差,考试焦虑的检出率越高(P〈0.001);男生和理科生与总体结果相似,女生和文科生有无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高中生的考试焦虑问题普遍存在且与学习成绩有关。男生和理科生考试焦虑的发生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关系比女生和文科生密切。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生活事件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生活事件的关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76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观幸福感和生活事件均存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城乡差异;生活事件分别可以解释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及负性情感变异的5.4%,3.7%,1.3%和17.3%。不喜欢上学、学习负担重、受人歧视冷遇、亲友死亡、与教师关系紧张、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受批评或处分、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被盗或丢失东西、家庭经济困难、与人打架、家庭施加学习压力等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生活事件,可以不同程度地解释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及负性情感变异的14.8%,13.9%,8.4%和30.0%。结论生活事件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18省市自治区城市高中生性行为现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了解中国高中生性行为现状,为制定适宜的性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无记名自填问卷方式,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18个省、市、自治区110954名高中生进行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我国高中生性行为的报告率为4.4%,男、女生分别为6.9%和2.1%(P<0.01);职业中学学生性行为的报告率高于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学生(P值均<0.01);西部地区高中生性行为的报告率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高中生,地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级增加、看过色情书刊、影像制品、长期不与父母同住、生活在西部地区是高中生发生性行为的危险因素;在普通/重点中学就学、自感学习成绩好是高中生发生性行为的保护因素。结论对高年级高中生尤其是职业中学学生进行适当、科学、系统的性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高发区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艾滋病高发区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安徽省5个艾滋病防治示范区,运用结构式问卷对3 302名初二和高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8.8%,男生(79.3%)高于女生(77.4%)(P<0.01),高二年级学生(85.4%)高于初二年级学生(71.5%)(P<0.01),城区(79.9%)高于乡镇(74.0%)(P<0.01),其中对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89.5%,78.3%和72.3%。获取知识途径的前3位依次为电视(83.0%)、教师(62.4%)、招贴画和挂图(58.8%)。结论安徽省示范区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应继续加强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的教育,并以初中生、女生和农村中学生为重点,进一步发挥学校教师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