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以及对其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 应用间接复位技术,通过建立骨折两端皮下隧道,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2例。结果 全部病例获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6~10周(平均8周),无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BO)原则,锁骨下动脉、静脉、神经硬肺组织的损伤风险较小,有利于锁骨骨折的愈合及骨折端软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应用间接复位技术,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20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平均10.6个月。均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03年6月~2005年5月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56例。按AO分类标准:A型20例,B型19例,C型17例。结果48例获得随访,平均11个月(8~21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周,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等并发症。按照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优38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为91.7%。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固定(BO)原则,内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软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LCP在闭合性长骨远近端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A0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闭合性长骨远近端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4年5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闭合性肱骨近端和胫腓骨远段骨折患者86例。其中肱骨近端21例,胫骨远段65例。均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7~18个月(平均14个月),没有伤口感染及骨髓炎发生。骨折愈合时间:肱骨近端骨折愈合时间为8~14周(平均为12周),无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胫骨远段骨折愈合时间为9~21周(平均14周),1例延迟愈合,无骨折不愈合。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闭合性肱骨近端和胫骨远段骨折具有创伤小、允许病人早期活动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长骨远近段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报道以生物学内固定及间接复位技术为基础,微创经皮LC-DCP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间接复位技术,通过建立胫骨内侧皮下隧道,采用LC-DCP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折28例。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时间为10~18个月(平均15个月)。X线片见骨痂为4~7周(平均4.6周),骨愈合时间为12~18周(平均12.8周)。全部病例Ⅱ期骨愈合,无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无钢板松动等并发症,其中15例已拆除钢板,无再骨折现象发生。结论微创经皮LC-DCP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的原则,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微创经皮LCP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 总结2003年6月~2006年7月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172例,其中前臂尺桡骨骨折57例,肱骨骨折38例,胫腓骨骨折77例.手术均采用MIPPO技术,最大限度保留骨折断端的血运,避免出现骨不连等并发症.[结果] 159例获得随访,平均11个月(8~21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Ⅰ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周,所有病例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等并发症.按照Johner-Wruhs方法评价功能,优119例,良21例,可6例,优良率为88.05%.[结论]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固定(BO)原则,尤其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内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软组织的修复.特别对于骨骼血运不好的部位的骨折愈合与传统钢板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段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段骨折52例。[结果]随访13~25个月。无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严重移位。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9~22周,平均15周。根据Johner-Wruhs评定标准,优38例,良10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92.3%。[结论]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胫骨远段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治疗胫骨骨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此技术治疗胫骨骨折54例。于胫骨内侧建立皮下隧道,经此隧道将钢板穿置在胫骨内侧骨膜上,骨折间接复位,低密度螺钉予以固定。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周,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4 例,其中男10 例,女14 例;年龄45~85 岁,平均年龄55 岁.均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锁定接骨板固定,随访8~20个月,观察临床疗效、骨折愈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2个月.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24周,平均愈合时间15周.无腋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肱骨头坏死等情况出现.1 例出现约15°内收畸形,但不影响关节功能.1 例肱骨大结节复位欠佳,肩关节上举功能轻度受限,但不影响日常生活.采用Neer疗效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优(90~100分)20 例,良(80~89分)3 例,可(70~79分)1 例,优良率95.8%.结论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固定坚强、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期手术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4月-2010年3月,采用一期行有限复位外支架固定,二期通过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25~68岁,平均42.2岁。根据AO分型:C2型15例,C3型6例。闭合骨折8例;开放骨折13例,根据Gustilo分型:Ⅱ型8例,Ⅲ型5例。18例合并同侧腓骨骨折。结果术后发生皮肤坏死3例,创面感染2例,均经对症治疗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3.2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12~18周,平均14周。无短缩和旋转畸形,无钉道感染、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0个月踝关节功能按Mazur系统评估,获优11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1%。结论一期行有限复位外支架固定,二期采用MIPPO技术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较满意方法。  相似文献   

11.
锁定钢板系统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总结微创锁定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5月至2006年10月,分别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与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对64例70处四肢骨折进行治疗,男45例,女19例;年龄17-69岁,平均36.8岁;股骨远端骨折16例19处,胫骨近端骨折28例31处,胫骨远端骨折8例8处,肱骨近端骨折12例12处.50处股骨远端与胫骨近端骨折采用LISS固定,20处胫骨远端与肱骨近端骨折采用LCP同定.在影像增强器监视下先行闭合复位,复位满意后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术于肌肉下骨膜外置入LISS或LCP,再次确认位置满意后通过导向器经皮拧入锁定螺钉.结果 随访时间4~22个月,平均8.8个月.全部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骨折再移位、成角畸形或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2.3周.膝关节功能HSS评分70~95分,平均87.5分,ROM 90°~130°,平均122°;踝关节AOFAS评分82~95分,平均91.4分;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82~94分,平均90.6分.患肢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 微创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四肢骨折具有软组织创伤小、对骨骼血供影响小、骨折愈合快、手术感染率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锁定钢板无须紧贴骨面即可获得可靠的固定,不易发生骨折冉移位或内固定松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5月至2011年1月采用微创LCP治疗的23例(单侧22例,双侧1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手术时间80~112min,平均92min;术中出血80~300mL,平均147mL。手术切口长度8.5~12.4cm,平均9.8cm。23例患者获随访4~13个月,平均6.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6个月。随访期X线片示骨折复位良好,其中解剖复位16侧,接近解剖复位8侧,无畸形愈合。未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无血管、神经损伤,无内固定物失效。按Neer评分标准,优11侧,良10侧,可2侧,差1侧,优良率87.5%。结论微创LCP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术中出血少,创伤小,固定可靠,临床效果满意,尤其适合于NeerⅡ、Ⅲ型骨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内外侧解剖锁定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时机、手术优势和手术要求。[方法]选取43例胫骨远端骨折先行跟骨牵引,二期行经皮微创内或外侧解剖锁定板内固定为治疗组,随机选取同时期切开复位内或外侧解剖锁定板内固定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疗效按Tornetta判断标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远期功能疗效满意度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微创与切开复位内或外侧解剖锁定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均取得满意的术后疗效,但采用经皮微创闭合复位的方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大幅减少医源性软组织损伤和骨血运破坏,减少伤口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骨折愈合,有利于早期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普通钢板挤压复位接骨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3月~2003年9月,采用普通钢板挤压复位接骨术治疗48例胫骨骨折患者。结果 全部病例均经6—24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4周。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 普通钢板挤压复位接骨术治疗胫骨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的固定原则,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MIPPO技术治疗四肢骨折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探讨BO原则下应用MIPPO技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60例四肢骨折患者均采用AO微创钢板稳定系统治疗,其中使用LCP钢板41例,LISS钢板12例,LPHP钢板7例。结果59例患者切口一期愈合,1例发生感染。全部获随访,时间12~19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时间5~6个月;有3例10个月后出现钢板螺钉松动现象,无钢板断裂出现。患者功能恢复良好。结论MIPPO钢板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愈合率高等优点,有着传统钢板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LCP)微创治疗肱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失效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4月-2011年1月收治肱骨干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患者11例,均采用LCP置入,原内固定物取出,骨折端有缺损者行自体骨植骨。结果11例术后获12~25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4.5个月)。肘关节功能按Mayo评分标准评定:优7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0.9%。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标准评定:优7例,良4例,优良率100%。无钢板螺钉松动、弯曲及断裂等内固定失效的发生,无神经、血管损伤。结论对于肱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失效的患者,采用LCP微创治疗,必要时一期植骨,具有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王建  张娜  彭忠 《临床骨科杂志》2013,(6):700-701,705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解剖锁定板(LCP)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9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闭合复位(A组)和切开复位(B组)各46例,分别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内或外侧解剖LCP固定治疗和切开复位LCP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地时间.采用Tornetta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地时间及疗效满意度方面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利于骨折愈合,可早期功能锻炼,疗效较切开复位解剖LCP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内侧钢板与外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闭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胫骨远端闭合骨折患者应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根据钢板置于胫骨内侧或前外侧的不同分为内侧组(35例)和外侧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感染率、畸形愈合、延缓愈合等并发症情况。应用Johnner-Wruhs评分系统评价术后患肢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骨折愈合时间:内侧组(17.57±3.27)周,外侧组(21.14±4.5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侧组中23例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5.22±4.67)周。骨折延缓愈合:内侧组1例,外侧组5例;畸形愈合:内侧组无,外侧组3例;Johnner-Wruhs评分优良率:内侧组88.57%(31/35),外侧组66.67%(14/21);以上3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用于治疗胫骨远端闭合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内侧钢板尤其是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和减少骨折畸形愈合、延缓愈合方面相对于外侧钢板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the locking internal fixator (LIF), which includes the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LCP) and the less invasive stable system (LISS), in the proximal and distal tibial fractures. Methods: We did a retrospective study on a total of 98 patients with either proximal or distal tibial fractures from January 2003 to January 2007, who had received the operation with LIF by the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O) technique. The data consisted of 43 proximal tibial fractures (type AO41C3) and 55 distal tibial fractures (type AO43C3). Results: No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in all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The mean healing time was 8.4 months (range 5-14 months). Only two cases of delayed union occurred at postoperative 10 months. No infections were reported after the definitive surgery even in the cases of open fractures. All patients reached a full range of motion at postoperative 6 to 9 months and regained the normal functions of knee and ankle joints. Conclusion: Using LIF in MIPO technique is a reliable approach towards the proximal and distal tibial fractures that are not suitable for intramedullary nai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