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植入口腔修复膜对味觉出汗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月住院腮腺良性肿瘤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研究组中有2例(5.12%)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而在对照组中出现的比例为14例(56.00%),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发生涎瘘两组共5例,两组间无差异(P>0.05),且两组均无发生感染者。结论口腔修复膜植入是预防腮腺肿瘤术后发生味觉出汗综合征简单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口腔黏膜色素异常包括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两大类,其中色素沉着最为常见。口腔黏膜色素沉着主要由于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内源性多因全身系统性疾病造成,例如口腔黑斑、色素痣、恶性黑色素瘤、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Laugier-Hunziker综合征、艾迪生病、多发性骨性纤维发育异常、黑棘皮病、血红蛋白沉着症和胆红素沉着症等;外源性因素包括重金属、文身、吸烟、药物及炎症后色素沉着。本综述主要阐述口腔黑斑、色素痣、恶性黑色素瘤、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多发性骨性纤维发育异常、黑棘皮病、血红蛋白沉着症、胆红素沉着症及药物所引起的口腔黏膜色素沉着,对其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利于临床医生更好的诊疗此类疾病。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对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在2018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纳入对象,按照硬币法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对照组予以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正畸治疗对实验组予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口腔修复患者实施正畸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支持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3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营养护理,观察组予以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营养状态、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自我效能感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76.92%,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营养状态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低于干预前,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PG-SGA)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23.08%,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口腔种植技术的临床应用和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口腔种植技术的患者3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种植系统、植入部位、植入方法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探讨。结果不同种植系统下疗效间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植入部位分布于不同牙区;采用不同方法可对骨量不足的患者进行植骨;种植后出血发生率最高(10.6%),其次为感染、下唇麻木以及牙齿增生。结论口腔种植技术在其应用范围和临床效果方面,具有传统假牙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在口腔修复中抗摩擦性能的优劣。方法选取在我院修复的87例患者共123颗牙齿;随机分为树脂组、陶瓷组、金属组;每组41例,进行口腔修复,比较修复效果。结果 6个月后三组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2.7%、87.8%、90.2%;修复12个月后,树脂组成功率为90.2%,大于陶瓷组和金属组的85.4%;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材料各有优缺点,但均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临床中可综合功能、美观以及长远效果等方面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色念珠菌与口腔扁平苔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40例及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36例分别作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选取40例无口腔疾患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棉拭子法采样,于沙氏琼脂培养基中37℃培养24~48小时后观察菌落形态,鉴定不同菌种,比较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率。测量通过真菌检测后的76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口腔皮损面积,比较不同口腔皮损面积患者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率。结果观察1组、观察2组及对照组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分别为32.5%、69.4%和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口腔皮损面积型>2 cm2和<2 cm2患者的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分别为47.6.%和23.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糜烂型及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与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明确相关,口腔皮损面积与感染率明显相关,白色念珠菌感染可诱发及加重口腔扁平苔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口腔健康线上教育对加强医护人员围术期患者口腔卫生管理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40名骨科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口腔健康线上教育,并进行测试考核.考核合格后对2018年2月—2019年2月入院的60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进行了围术期口腔卫生管理,评价患者围术期口腔卫生健康状况变化.结果 所有医护人员均完成口腔健康教育线上课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情况。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口腔修复的9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94例患者中,57例患者需进行活动义齿修复,占60.4%,患者平均缺失牙齿8.2颗;进行固定义齿修复37例,占39.6%。在57例行活动义齿修复的老年患者中,上半口义齿16例,下半口义齿24例,全口义齿12例,赝复体5例。结论老年群体口腔修复以活动义齿修复为主要治疗方法 ,必要时进行咬合抬高与预防食物嵌塞是其修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质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断增长的保健需求促进了口腔医疗服务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服务机构的出现,也提高了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口腔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成为了现阶段口腔教学中的关键内容。本文对于参与式教学在口腔教学中的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方法和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老年口腔修复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经详细检查后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实施活动义齿修复的112例,实施固定义齿修复的16例。结论老年口腔患者修复的要点是要防止食物嵌塞及进行咬合重建,主要采取设计合理的口腔修复方案,实施活动义齿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氧化锆陶瓷在口腔修复中的作用,从而得出氧化锆陶瓷在口腔修复中的正确应用方法。方法在口腔医院中抽取60名患者分别分为常规口腔修复组和氧化锆陶瓷口腔修复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常规修复组23例患者满意,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5例轻微,2例较为严重);氧化锆陶瓷修复组28例患者满意,2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不良反应。结论氧化锆陶瓷在口腔修复中比传统治疗材料更见成效,能够更好地为口腔病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龋齿发生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来上海市儿童医院口腔科就诊或体检的523例3~6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对所有受调查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并由家属填写问卷调查,记录受调查儿童龋齿发生情况及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在检查的523例学龄前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激素对口腔黏膜扁平苔藓(OLP)患者治疗前后Th1/Th2比值及T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诊断为OLP的患者50例作为治疗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治疗后4周两组研究对象Th1/Th2比值、干扰素(IFN)-γ、IFN-α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并观察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Th1、Th2水平分别为(79.15±7.84)、(57.77±4.66)pg/ml,治疗后Th1、Th2水平明显降低[(18.44±2.14)、(15.91±2.15)pg/m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Th1、Th2、Th1/Th2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周前及未经任何处置的4周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水平与对照组(4周后与之前数据相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IFN-α、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周后与之前数据相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50例OLP患者治愈28例(56%)、有效19例(38%)、无效3例(6%)。结论 Th1/Th2比值、IFN-γ、IL-2、IL-4、IL-10与OLP病情密切相关,病情越严重,上述指标表达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大连金州新区职工口腔健康状况。方法对2 520名职工进行口腔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龋率32.94%,龋齿严重的牙位依次是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上下颌第三磨牙、上颌第一磨牙。牙周疾病异常率:色素及牙石26.98%、牙龈炎12.74%、牙周炎8.06%。其中色素及牙石、牙龈炎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女在牙周炎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口腔健康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牙体预备是口腔医学专业口腔修复学课程本科生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的口腔教学模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引入数字化技术,使牙体预备变得更加规范化与标准化.本文简要介绍数字化引导的精准牙体预备的教学方案,并讨论数字化技术对口腔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刚 《医药前沿》2022,(5):73-75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疗法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航天总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牙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取牙周组织再生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指标包括:(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复发率;(2)两组患者探诊出血指数、...  相似文献   

19.
口腔医学史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具有医学人文性质的课程,近年来越发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史课程在国内开设较早,其创立和最早授课人是我国著名口腔医学史家、口腔医学家周大成教授。课程自1988年开设至今35年来,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其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队伍等方面已经具有了较为成熟稳定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师团队。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方兴未艾之际,口腔医学史课程不断拓展新领域,在教学模式上紧跟时代发展,积极变革,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强化传统优势资源,建设师资队伍,为课程的现代转型与发展提供并创设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并分析以口腔症状为首诊的干燥综合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4月~2013年7月收治的以口腔症状首诊的34例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皮肤、关节以及眼等临床表现,实施抗核抗体谱、唇腺活检、角膜荧光素染色以及腮腺造影的检查。结果经检查分析,34例以口腔症状首诊的干燥综合征中,有30例患者为龋病,口干25例,腮腺肿大和口腔溃疡各为10例和7例,口腔外症状有18例患者为眼干。结论以口腔症状首诊的干燥综合征,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龋病和口干,抗核抗体谱、唇腺活检、角膜荧光素染色以及腮腺造影检查对于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