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休眠期小麦种子发芽率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种子具有很明显的休眠特性.新收获的小麦种子常常处于休眠状态,即使给予适宜的条件也不易发芽,必须采取有关处理方法打破休眠才能发芽.用下面几种方法进行处理,可测得休眠期小麦种子的发芽率.   ……  相似文献   

2.
小麦热入仓密闭貯藏法是我国劳动人民两千多年前創造的与儲粮害虫作斗争的保粮經验。一九五六年以来,經粮食部門的大力推广,此法已开始在許多基层粮庫的大批小麦貯藏中采用。除良好的杀虫效果外,关于热入仓对小麦发芽率的影响也很引人注意。据实踐經驗和試验結果来看,如在小麦未完成后熟期間采用热入仓处理,可以促进种子后熟,提高发芽率;而对已完成后熟的小麦则会降低发芽  相似文献   

3.
如何准确测定休眠期小麦种子发芽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收获的小麦种子要测得较准确的发芽结果,必须经过30天左右的贮藏休眠过程。为了寻找一种简单、准确的可随时测定种子发芽率的方法,我们做个试验。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出新型便捷、准确、快速的小麦种子发芽率检测方式,使用多种方法分别检测了同一批次2个小麦品种(扬麦11和扬麦20)种子样品的发芽率。结果表明,由荷兰Astec Global公司生产的Q2型种子检测仪,可较好地预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  相似文献   

5.
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6.
7.
8.
穗上发芽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小麦穗上发芽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穗上发芽的种子在收获后及时晾晒、风干,短期内发芽率比较正常,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发芽率逐渐下降,两个月内穗萌籽粒的种胚基本死亡;穗发芽率<10%的小麦种子作为商品种子使用较为安全;穗发芽率在10%~20%之间,如果作为生产用种,除了在适期范围内提前播种外,还应适当增加单位面积播种量;穗发芽率高于20%时,不宜作为生产用种;对穗发芽的种子进行低温冷藏处理可以有效地保持较高穗发芽率小麦籽粒的种胚活力,20%以下的穗发芽种子冷藏处理后发芽率可望达到国家种子质量标准,可以作为商品种子使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别在15℃、20℃、25℃、30℃的温度下。用含有灭茵与未灭菌处理过的根际微生物的土样培养小麦种子.测定小麦种子发芽率。结果表明.种子均可萌发。在15℃-20℃的条件下,小麦种子萌发效果比较好.其中20℃时的效果最佳。根际微生物可明显加快种子的萌发,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简称NIRS)在无损检测烟草种子蛋白含量方面的应用,研究120份烟草种子的近红外光谱,利用光谱影响值法(Leverage)对异常光谱进行处理后,在4 000~9 000 cm-1波数,利用主成分回归法(简称PCR)建立烟草种子蛋白质含量的定标模型,并采用外部独立验证的方式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标准正态变量转换法(简称SNV)处理结合De-trending算法下,建立的烟草种子蛋白含量定标模型的确定系数高达99.86%,校正标准差、预测标准差分别为0.71、0.68,校正集、验证集的预测值与化学测定值间均达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该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效果较好,可用于烟草种子粗蛋白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采用频谱测量的谷物氮元素估算方法易受作物水分等因素的影响,对此提出了采用近红外光谱与最小二乘法(PLS)的小麦氮素与水分预测方案。采用光谱传感器获得的光谱反射率数据(光谱范围是400~950 nm),在植物生长阶段(BBCH 32)测试了是否可以估算春小麦中的氮与水分。2014—2015年,在甘肃地区进行小麦的田地试验,试验场共包含36个小区,在播种期间主小区使用氮施肥(N 70 kg/hm2或100 kg/hm2),子块则使用水灌溉。在BBCH32,对所有的小区使用便携式光谱仪测量其冠层反射率,然后,每个小区选择0.25 m2样方作为地表小麦作物量的采样,并分析总氮量。首先通过对数线性比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使用Savitzky-Golay方法与均值化对其进行第一阶导数滤波,然后,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PLS)结合光谱信息与正定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结果表明,本方法优于基于指标的方法,其最优模型的氮、水分性能分别为RPD=2.26、RPD=1.49。  相似文献   

12.
测定种子发芽率所用的种子,要从经过风选以后的种子中采1取,一般分为四组进行,以避免取样的误差。大粒种子每粗50粒,共200粒;小粒种子每组100粒,共400粒。根据种子的大小,选择适当的发芽器皿(发芽床),如在玻璃皿、菜碟里垫上纱布、脱脂棉、砂子、毛头纸等。这些用具要预先用开水消毒,避免在发芽试验中被杂菌感染。待冷凉后,将种子整齐地排列在上面,  相似文献   

13.
雨害对陇东地区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其发芽率变化的顺序为:正常成熟晾晒的种子>经雨后萌动在株上干后收获的种子>经雨后收获在麦堆(垛)上萌动的种子>高温高湿条件下胚部发霉的种子>热闷的种子。在生产实际中应科学合理调整品种布局,选择抗病、抗倒、早熟、品质硬度高的品种,改进栽培技术措施,平衡配方施肥或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技术模式,以应对气候异常,确保陇东地区小麦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4.
大豆种子容易发生老化并丧失活力,大豆种子活力检测对目前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2020年收获的大豆种子为样本进行人工老化试验,老化时间设置为1、2、3、4、5、6d,以未老化的种子作为对照组,每个老化等级30个样本。扫描获取全部210条近红外光谱数据,以4:1的比例划分样本集。对原始光谱数据建立BP网络模型1,再分别采取多元散射校正和标准正太变量变换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建立模型2,模型3。比较3种模型可以发现预处理技术能缩短模型迭代时间,同时可以消除部分噪声,提高模型预测能力,且经过标准正太变量变换处理后的模型结果较优,由于预处理后的数据维度并未发生变化,模型的迭代时间较长,不利于实际应用。因此采取主成分分析、连续投影法、竞争自适应重加权法对经过标准正太变换后的数据进行特征波长变量提取,将光谱数据由原来的1845维降到10维、23维和150维。对经过特征波长变量提取后的数据分别建立BP网络模型,得到模型4、5、6。综合分析上述六种模型,最终建立了150输入、10个隐层、7个输出的神经网络鉴别模型6,其分类准确率达到93.43%,迭代时间2.25s可以较好实现对七类不同老化级别的大豆种子快速、无损鉴别。  相似文献   

15.
为利用小麦种子的近红外吸光度研究小麦品种的抗旱性,测定了40份旱地小麦品种的抗旱指数以及籽粒的全光谱吸光度值,并将两者关联,建立PLS近红外抗旱指数量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光谱吸光度值与供试材料抗旱指数相关系数2个年度均达到0.856*以上,建立的吸光度值和抗旱指数的矩阵公式预测样本的抗旱指数与标准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达0.930**。研究结果表明,可以用小麦籽粒近红外全光谱吸光度值来预测小麦的抗旱性。为小麦抗旱性评价提供了一种能够在育种早代进行的快速、简单易行的抗旱性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了快速无损检测分析小麦蛋白质含量,构建近红外光谱最优小麦蛋白质定量检测分析模型。利用一阶S-G平滑算法+SNV算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使用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 SPA)提取光谱中的特征波段点,使全谱图的141个波段点降低到17个特征波段点。在选择的17个特征波段点基础上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regression, PLSR)模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模型、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squares regression, MLR)模型和主成分回归(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PCR)模型。在构建的4种小麦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中,MLR预测分析模型的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V)和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最小,验证集相关系数(r_v)和校正集相关系数(r_c)最大,其r_v=0.968,r_c=0.976,RMSEV=0.300,RMSEC=0.275。因此,相比于其他3种检测模型,建立的MLR小麦蛋白质含量检测模型最优,稳定性和精确性最高。  相似文献   

17.
分析小麦T型雄性不育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小麦灌浆中后期降水可显著啬不育系种子的霉粒率和穗发芽率,从而降低了种子发芽率;不同不育系对降水的反应差异显著,粉质不育系种子的相对皱缩度、霉粒率与穗发经之和均显著高于关角质和角质不育系;在灌浆中后期降水年份,蜡熟期收获不育系可显著降低种子霉粒率和穗发芽率,而不会降低产种量。  相似文献   

18.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物之一。小麦的安全生产需要对一些重要病害进行有效地预防。在常见的病害中,小麦条锈病是小麦最常出现的一种疾病。这种病害对小麦的生产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在相关研究中,为了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地对小麦条锈病进行检测以及预防,可以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与识别处理,这种技术是相关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出来的,所以本文将对这一问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希望可以对今后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分析小麦T 型雄性不育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小麦灌浆中后期降水可显著增加不育系种子的霉粒率和穗发芽率,从而降低了种子发芽率;不同不育系对降水的反应差异显著,粉质不育系种子的相对皱缩度、霉粒率与穗发芽率之和均显著高于半角质和角质不育系;在灌浆中后期降水年份,蜡熟期收获不育系可显著降低种子霉粒率和穗发芽率,而不会降低产种量。  相似文献   

20.
不同包衣药剂及贮藏期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研究不同药剂和贮藏期对小麦包衣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表明 :适乐时对小麦包衣种子发芽率影响较小 ,安全性高 ,立克秀次之 ,卫福常量包衣对种子发芽率影响也较小 ,包衣时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在一般室内贮藏条件下 ,贮藏期 1个月对小麦包衣种子的发芽率影响不显著 ,2个月以上 ,对包衣种子发芽率影响极显著。此外还对小麦包衣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