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讨论了毛用活性染料在羊毛的染色过程中 ,可变pH值染浴对染料上染率与固色率的影响。应用硫酸铵使染浴的起染pH值稍低于 7,能得到较好的染色均匀性。随着染浴温度的升高 ,硫酸铵分解生成硫酸和易挥发的氨气 ,而使染浴的pH值逐渐下降 ,染料与纤维在这种条件下缓慢反应形成共价键 ,从而取得较高的上染率和固色率。通过本方法 ,所得染品均匀好 ,固色率高 ,各项染色牢度合格 ,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
夏冬  高介平 《印染助剂》2005,22(12):33-35
介绍了释酸剂GSA—Ⅰ、GSA—Ⅱ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酸性染料锦纶浸染中的应用.染浴中加入释酸剂,可以用碳酸钠调节染浴初始pH值为弱碱性,降低初始上染率,防止产生色花.随染浴温度的升高,释酸剂逐步释放出酸,使染料均匀上染,终染残液吸尽率提高.克服了用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作染色pH调节剂时初染率高、染色均匀性差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分散金黄SE-3R应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源  汪传生 《染整技术》2002,24(5):30-33
探索了在分散金黄SE-3R染色工艺中,染色温度、时间、owf和染浴pH值得的对诸如染料竭染性、上染速率、得色量、上染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靛蓝隐色酸上染蚕丝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靛蓝隐色酸上染蚕丝,并对染色工艺进行研究,分析保险粉质量浓度、染浴pH值、染色温度及盐对上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靛蓝隐色酸能上染蚕丝,并在保险粉质量浓度为3 g/L、染浴pH值为3时,上染性能最好;温度对染料上染率有显著影响,在90~100℃时,染料上染达到最高峰;盐对靛蓝隐色酸上染蚕丝无促染作用。  相似文献   

5.
染苑精萃     
《印染》2004,30(17):54-54
二硫双乙烯砜基活性分散染料对尼龙 6和真丝织物的染色2 0 0 4161分析了新型的含二硫双乙烯砜基活性分散染料的合成途径 ,研究其在真丝及尼龙 6织物的染色性能和染色工艺条件 ,如温度、pH值和染料浓度等对染料上染率和固着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pH值为 8和温度 1 30℃条件下 ,染料的上染率和固着率最佳 ,这主要是染料通过 β消除反应形成乙烯砜基 ,从而与纤维上的氨基发生亲核反应。真丝织物由于氨基含量较高 ,所以固色率和上染率都比尼龙 6高。提高染浴中的染料浓度 ,会使染料发生聚集 ,从而影响其上染。由于发生 β消除 ,染料分子量…  相似文献   

6.
在载体苯乙酮芳砜纶分散染料染色和中性浴固色活性染料粘胶染色工艺的基础上,确定了芳砜纶/粘胶混纺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条件:载体苯乙酮10 g/L,硫酸钠25 g/L,染浴pH值为7,染色温度100 ℃,染色时间为90 min。染品匀染性较好,但分散染料对粘胶织物以及活性染料对芳砜纶织物均有一定程度的沾色,而硫酸钠的存在会降低载体苯乙酮分散染料染色的上染率,苯乙酮的存在也会降低粘胶中性浴固色活性染料的上染率。  相似文献   

7.
天然染料姜黄对真丝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程万里 《印染助剂》2002,19(1):31-34
对天然染料姜黄在真丝织物上进行染色试验,选择萃取色素的条件、染色温度、染浴pH值、NaCl的加入、媒染剂(铝盐媒染、铁盐媒染等)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染料萃取用20g/LNaOH为宜,染浴pH4有利于染色。酸性条件下加盐使得上染率减小,中性条件加盐上染率略有提高。用铝盐或铁盐作媒染剂可提高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8.
中性染料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的染色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中性染料对牛奶蛋白复合纤维进行染色,研究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浴pH值、染料用量和助剂对上染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牛奶蛋白复合纤维采用中性染料染色,上染率高,移染性好,提升性好,中性染料的原样皂洗褪色牢度为3~4级,棉白布沾色牢度4~5级,羊毛白布沾色牢度3~4级。确定出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染料用量3%~4%(owf),染色温度80℃,染浴pH值4,染色时间40 m in,用A lbegal B控制上染速率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9.
吴英  杨栋梁 《印染》1996,22(4):33-35
5 碱性染色上染、匀染、牢度等诸问题 5.1 上染性 分散染料碱性染色,一般是所使用的碱性染色助剂决定染浴pH值的。市售各种碱性染色助剂应用于耐碱性的Kayacelen E三原色拼混染料染色,在染色过程中分步测定染浴pH值的变化,染色试样的表观色泽深度(Q-合计值)以pH值为4.5的酸性浴为标准,其测定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碱性染色中pH值变化与染色深度  相似文献   

10.
《印染》2020,(3)
采用新型阳离子活性染料D-1和D-2对毛腈混纺织物进行一浴法染色,探究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染料浓度对染色织物上染率、固色率及K/S值的影响,分析染料的活性基及阳离子基团与染色性能的关系,测试染色织物的均匀性与色牢度。优化的染色工艺条件为:pH=7,染色温度95~100℃,保温时间60 min,可实现上染率90%,固色率80%以上。在染料浓度较低时,羊毛和腈纶的同色性较好。混纺染色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摩擦色牢度、耐水洗色牢度和耐日晒色牢度。  相似文献   

11.
用毛用活性染料德龙素红CE对羊毛线进行染色,探讨了HAc用量、(NH4)2SO4用量、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助剂对染色上染率、固色率和耐皂洗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德龙素红CE染羊毛线的优化工艺为HAc 1.0%~1.5%(omf)、(NH4)2SO43.0%~4.0%(omf)、平平加O 1.0%~1.5%(omf)、染色温度85℃、染色时间60~70 min、羊毛线2 g、浴比1∶50;上染率为95%~96%,固色率为94%~95%,耐皂洗色牢度的变色、沾色均为4~5级。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天然染料石榴皮对羊毛织物的染色性能,采用芬顿试剂对羊毛纤维进行前处理,探讨了芬顿试剂对羊毛鳞片的氧化作用以及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液浓度、媒染剂对羊毛染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芬顿试剂处理后,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得到了较大提高;媒染剂的使用丰富了石榴皮染料的色相,提高了染料的明度和彩度。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pH值3~4,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40 min,染液浓度为50%原提取液浓度,浴比1∶50,媒染剂Fe2+、Cu2+、Al3+用量分别为10%、10%、20%(owf)。  相似文献   

13.
优化了樟树叶天然染料微波提取的条件及提取液对羊毛染色的条件.讨论了氢氧化钠用量、微波功率、辐射时间等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讨论了提取液对羊毛染色时染色pH值、染色温度、时间、硫酸钠用量等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的优化工艺为:氢氧化钠0.25 mol/L、微波功率595 W、辐射时间11 min、料液比1∶20.提取液对羊毛直接染色的优化工艺为:染液pH值5.00左右,染色温度100℃,时间60 min,浴比1∶50.樟树叶提取液染色羊毛具有一定的牢度,媒染可适当提高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14.
王佩  贺江平 《毛纺科技》2012,40(5):29-34
文章讨论了羊毛纤维在低温条件下(85~ 95℃),用α-溴代丙烯酰胺型毛用活性Lanasol染料染色应用的性能,主要研究了助剂、pH值、固色时间对低温染色工艺中染料上染百分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anasol活性染料本身在常规染色中工艺简单,上染百分率较好,在低温染色实验中,经过改变助剂等参数并优化工艺后,使羊毛纤维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由于使用的染色温度较低,羊毛纤维在染色后单纤断裂强力也得到改善;而且,通过助剂的优化,染色后纤维的牢度也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中性条件下羊毛酸性染料染色效果,以3种不同分子量(1万、5万、10万)的壳聚糖(CS)为原料,采用甲醛甲酸法合成N, N, N-三甲基壳聚糖(TMC),再在其——OH上引入三聚氯氰,合成O-一氯均三嗪-TMC(MCT-TMC),并借助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将产物应用于羊毛织物的酸性染料染色中,讨论了壳聚糖分子量及衍生物用量对羊毛织物酸性染料染色的影响。结果表明,MCT-TMC的染色增深效果明显优于TMC,随着壳聚糖分子量的增加,壳聚糖衍生物整理的织物上染率、固色率、K/S值、色牢度和抑菌率均有提高,而对强力影响不大。使用分子量为10万的壳聚糖制得的MCT-TMC,其用量为2%(o.w.f)时,改性羊毛织物的染色性能最佳,上染率为95.5%,固色率为91.7%,K/S值为12.2,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82.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84.2%。  相似文献   

16.
殷雪  魏菊  吴坚  王堃 《毛纺科技》2012,40(4):40-43
采用紫甘薯色素水溶液对羊毛织物进行直接染色,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分析,考察了pH值、染料质量浓度、温度、时间等因素对上染百分率、色差及抑菌率的影响.确定了羊毛织物最佳的抗菌染色一浴工艺为:染料质量浓度7 g/L,pH值4,温度80℃,时间45 min,浴比1∶30.结果表明,采用紫甘薯色素染色的羊毛织物不仅具有较好的耐洗和耐摩擦色牢度,并有较高的抑菌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可达98%.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羊毛/棉模拟交织物一浴法染色,分析了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羊毛和棉织物的上染情况,探讨了染色温度、pH值、氯化钠质量浓度对羊毛和棉浅色染色同色性的影响,以及酸性染料用量对羊毛和棉深色染色同色性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牢度。研究结果表明:当中性固色活性染料用量0.5%(owf),pH值为5,95℃染色60 min,羊毛和棉织物可获得很好的同色性,当中性固色活性染料用量3%(owf),加入少量酸性染料,pH值为7,95℃染色60 min,羊毛和棉织物可获得很好的同色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高粱红天然染料对羊毛织物进行了媒染染色实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铁预媒法及铁后媒法媒染染色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铁预媒法染色时,染液浓度对色深影响最大,浓度升高,色深增加;pH值的影响次之,pH值升高,色深减小.铁后媒法媒染染色时,Fe2 浓度对色深的影响最大,Fe2 浓度升高,色深增加;温度的影响次之,温度升高,色深增加.经高粱红铁媒染后的羊毛织物干、湿摩擦色牢度和皂洗色牢度均较好,达到4级,说明该染料适用于羊毛织物的染色.  相似文献   

19.
以弱酸性蓝6B上染羊毛为例,通过测定并计算出上染百分率、半染时间、染色速率常数、扩散系数、扩散活化能等参数,研究了羊毛织物双氧水/硫脲氧化还原体系低温染色的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双氧水/硫脲体系染色可以提高染料平衡上染率、扩散系数和上染速率常数,降低扩散活化能,提高羊毛织物的低温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