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红外光谱是一种高效的分析方法。通过几个案例,介绍了红外光谱分析在润滑油中的应用。每种分子都有独特的红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法就是利用分子对红外光的特征吸收频率,判断分子中是否存在某种官能团,从而进行分析和鉴定。红外光谱分析以其快速,样品量少,提供信息量多,用途广而在润滑油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对在用油进行监测,为换油提供依据;通过对比正常油和问题油的红外图谱,可以找出导致油品使用中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到污染物质以及进行油品打假等。  相似文献   

2.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在储存过程中会生成二聚体,二聚体会影响到MDI的性能。对用红外光谱检测MDI二聚体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MDI二聚体的特性,首先解决了MDI二聚体的标样难题。用2295 cm~(-1)处的吸收峰进行定性分析,解决了MDI二聚体的定性分析问题。用1771cm~(-1)处的吸收峰作为定量分析峰,并以692 cm~(-1)处的吸收峰为内标峰,绘制了MDI二聚体相对峰面积与质量分数的关系曲线,解决了MDI二聚体的定量分析问题。建立的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达到了快速分析MDI二聚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食品保鲜袋用聚乙烯变温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去卷积红外光谱对食品保鲜袋中聚乙烯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变温红外技术进一步研究了温度对聚乙烯分子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乙烯分子中含有乙烯侧基和端乙烯基,在20~120℃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氧化前后生物柴油的红外和紫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了菜籽油生物柴油、大豆油生物柴油及餐饮废油生物柴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甲酯(FAME)在氧化过程中分子构型的变化。结果表明,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与其脂肪酸甲酯的组成密切相关,即不同来源的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不同。在氧化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分子中的双键会发生顺 反异构化,并生成共轭双键;多双键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越高,共轭双键生成量越多,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也越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聚丙烯腈(PAN)的薄膜和纤维在225℃下进行不同时间的氧化试验和红外光谱的测定,探讨了红外光谱在PAN氧化纤维结构测定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柴油机油氧化降解换油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红外光谱仪,依据ASTM E2412测定了7种装备上使用的4种柴油机油累计469个油样的氧化值、硝化值及磺化值,通过对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计算分析,研究得出了氧化值、硝化值和磺化值的换油指标分别为0.25A/0.1 mm、0.25A/0.1 mm和0.20A/0.1 mm,为国内外柴油机油换油指标的制定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或依据。  相似文献   

7.
红外光谱在内燃机油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红革 《润滑油》2001,16(5):48-51
主要介绍红外光谱在内燃机油氧化,添加剂降解,金属表面沉积物生成及在用油衰变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高性能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将碳酸钙的晶型转变为方解石晶型,介绍了利用红外光谱来选择转化剂和确定转化条件制备高性能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的方法。低碳醇是合适的转化剂。  相似文献   

9.
<正> 一、前言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学是一门通过物质的干涉图来获得红外光谱图并加以研究的科学,被广泛的用于各种物质结构定性及组成测定。但常用的透过光谱法对某些样品如表面涂层、水溶液等却难以进行直接测定,而傅里叶红外衰减全反射(FTIR—ATR)技术的应用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途径。Robert利用ATR法报道了如何区分表面涂层纸及浸渍纸。Matthew Poslus-ny等对邮票的涂层背面胶用ATR及漫反射(DRIFT)技术进行了定性比较分析。另外,苏旭等利用ATR法对水溶液状态与干燥状  相似文献   

10.
用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用过内燃机油的分析方法(透过池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红革 《润滑油》2004,19(2):38-43
介绍了用红外光谱定量测试在用油或用过内燃机油某些特性的方法,本方法采用透过池法。红外光谱的特点就是它可以利用差谱的方法来进行分析,本试验方法利用新油与旧油进行光谱差减,根据各物质在红外光谱上反映出的特征峰来计算生成的各氧化物和油样里存在的污染物的量及添加剂降解的情况。近年来尼高力公司开发了可用于测定用过内燃机油的氧化物、硝化物、硫化物、ZnDTP、烟炱、燃料油渍、水和乙二醇含量的软件和方法,我们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应用络合脱氮新工艺提高润滑油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石油大学开发的络合脱氮新工艺,以克拉玛依石化厂生产的 L V I300 加氢脱酸糠醛精制油为原料,进行了处理量为120 kg/h 的中型试验(共处理了 1 t 油)。结果表明,络合脱氮新工艺用 0.6% 脱氮剂 S T S脱氮,再经2% 白土精制后,脱碱氮率可达98.5% ,旋转氧弹氧化诱导期为228 m in,脱氮效果好,可以使 L V I300 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满足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颁布的润滑油基础油新标准要求,工业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2.
用差示红外光谱法测定旧汽油机油中氧化值和硝化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差示红外光谱法原理,测定并记录在用油和新油在1850-1550cm^-1的红外光谱图,运用计算机进行差谱分析处理,在差谱图中读取1850cm^-1和1720cm^-1及1630cm^-1处的吸收值,再根据基线法分别求出旧油中的氧化值和硝化值。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分析方法所得的数据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差示红外光谱法测定油品中氧化值、硝化值是检验汽油机油在使用过程中的氧化和硝化程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提高变压器油氧化安定性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中比较了络合萃取-白土法、络合-白土法对我国新疆克拉玛仪石化厂(以下简称克石化)生产的变压器油氧化安;定性的改善情况,并将以上两种精制油与法国进口成品变压器油的部分性质进行了比较,讨论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使克石化的变压器油的氧化安定性满足出口标准。  相似文献   

14.
提高中间基润滑油基础油氧化安定性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型脱氮剂TTS对中间基基础油──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兰炼)减二线去蜡油的脱氮效果进行考察,并将试验结果与直接白土精制的结果进行比较,提出脱除油品中的氨化物,提高氧化安定性的组合-白上脱氮联合工艺。该联合工艺对油品氧化安定性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用PDSC热分析法研究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余先明  檀革江 《润滑油》1999,14(1):48-51
采用加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对镇海100N、250N、500N基础油及几种进口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了100N基础油对不同抗氧剂的感受性,表明PDSC热分析法是进行润滑油配方筛选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PEFTIR 1725X仪器及PE公司的“Quant”软件测定润滑油添加剂单剂与复合剂,分析了15W/30 SG/CD,15W/40SE,15W/40CD油品,测定相对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7.
改性大豆油配方的氧化安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碱炼大豆油和三种基因改性大豆油作为基础油,采用加压差示扫描量热(PDSC)和旋转氧弹(RBOT)试验考察了四种改性大豆油中的起始氧化温度、不同添加剂配方对改性大豆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以及基础油和降凝剂对改性大豆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大豆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其氧化安定性越差;抗氧剂二戊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和抗磨剂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在改性大豆油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氧协同性能,尤其在基因改性大豆油中,聚-α-烯烃和添加剂的复配使其起始氧化温度和氧化诱导时间均超过了相同配方的聚-α-烯烃油样。倾点试验结果表明,聚-α-烯烃和降凝剂的加入还可以明显提高改性大豆油的低温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18.
复合催化氧化直馏柴油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压反应釜中,采用均相催化氧化脱硫催化剂和纯Oz对直馏柴油进行催化氧化脱硫,可达到很好的脱硫效果,但此法得到的氧化柴油酸值较大,加入助剂可以抑制烃类化合物的氧化,降低了氧化柴油的酸值,提高了氧化油收率,且硫含量也可达到欧洲Ⅱ类柴油标准(总硫<300μg/g)。结果表明,复合催化氧化脱硫使柴油中硫的质量分数降到271μg/g,酸值下降89.2%,氧化油收率提高1.4%。  相似文献   

19.
采用烃类氧化过程中氢过氧化物浓度分析,动态吸氧研究烃类氧化特征及氮化合物氧化产物结构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氮化合物影响烃类氧化的作用机理,并通过试验分析讨论了氧化合物与基础油氧化性能关系的复杂性,结果表明,氮化合物在烃类初始氧化过程中起降低氢过氧化物浓度的作用,氮化合物本身通过促进氢过氧化物分解而加速烃类氧化,氮化合物的氧化物则起抑制烃类氧化的作用,两种作用互为竞争。氮化合物与基础油氧化安全性的关系比较复杂,受氮化合物含量,氧化时间,催化剂形态及其油中氮化合物组成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