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第1次接触到“同课异构”是上海某教授主持的一项课题研究.其中一个内容是选择了上海和北京两地的教师代表,在北京某中学以同一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观摩的比较研究。颇受启发。几年过去,去年在山东,全省的教师代表。分高、初中,都以指定的若干节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再进行评比。  相似文献   

2.
探索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并经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知识,使学生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现以“骨骼”一节为例简述如下: (一)课时划分 1.骨骼的组成。直观教学法(1课时)。 2.骨 3.关节探索法教学(2—3课时连排)。 (二)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预习“骨骼”这一节内容。 2.学生分四个小组,课前培训小组长。 3.准备实验材料、药品及用具、挂图。 (三)提问导人新课提问人体骨骼由206块骨连接而成,它有什么功能?(要求回答:有运动、支持和保护的功能) 引言前面讲述了骨骼的组成与功能是相适应的,那么构成骨骼的这206块骨的形态结构和骨的连接又是怎样和运动、支持、保护的功  相似文献   

3.
“叶片的结构”一节教学王苏豫(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10005)教学方法观察法结合讲授法。教具及实验材料投影片:“叶片的结构”等、菠菜等植物的叶。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新课一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叶的组成”。关于叶的知识,我们已知哪些?(学生回答)(出...  相似文献   

4.
朱清 《生物学通报》2000,35(1):33-34
中师教育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小学职业教育的双重任务,在生物教学中应该有机地对学生的主动学习、善于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笔者在执教“吸收作用”一课中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 转变观念是实现“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1.1 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设计、组织与监控。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讲课过程中很少甚至完全不钻研学生如何来获得知识的问题,也就无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促教,以学论教的宗旨。为此,在本节课中,我一改传统的“教师台上演,学生台下…  相似文献   

5.
吴山 《生物学通报》1997,32(11):31-31
“观察和解剖鲫鱼”这节课要达到3个目的:一是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和呼吸,进一步理解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二是观察鲫鱼的内部结构。三是学会解剖鲫鱼的方法。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与观察,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鱼类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并掌握解剖鲫鱼的方法。教学难点是:鲫鱼的解剖方法。围绕3个目的,本节课共分为5个部分。1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这部分内容一目了然,教师精讲少讲,主要以“教师提出观察项目—学生观察—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这一方式进行;教师的问题围绕着“体色、体形、鳞片、侧线和鳍在水中生活的意义”来提出。(1)…  相似文献   

6.
一篇好的文章。它的开头与结尾必然是很精彩的。这就是说做文章一定要注意开头与结尾。我们生物课的教学也同样如此。我从植物学的教学中,总结出下列几种植物课的结尾内容。 1以问题为结尾我在讲完根的结构时,设计三道题:(1)根的结构系指根的哪一部分?(检查同学概念是否清楚)(2)阐述根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检查同学分析、理解记忆知识的能力)(3)你想进一步了解植物获得水分的本领吗?(本题为设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诱导同学求知的欲望,为学好下面几节教材打下伏笔) 2.以阅读教材内容为结尾在教完“光合作用”一节,便指导同学阅读  相似文献   

7.
按照生物学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植物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每讲完一个章节,都要让学生看着课本上的插图进行提问复习,这样做对生物教学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下面就《花和果实》一章教学内容的看插图提问复习介绍一下. 复习时,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参看课本中有关插图,进行思考并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补充、概括. 1.双子叶植物的桃花其形态结构如何?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植物学,第七章“植物的繁殖”“1.用茎繁殖”的一节(92—97页)中,我们认为在农业技术是占很重要的位置;因为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是学生获得理论和生产技术最明显的一课。同时也是一年级学生初步了解:自然改造者——米丘林在改造果树,植物的伟大创造,因此我们认为在讲完这一节以后,及时利用教学园地领导实习是有必要的。现在把这节实习课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受千百年来封建意识的影响,导致“生殖”这节课的教学活动难于顺其自然地开展。实际教学中,教师启而不发、导而不动;学生不敢积极参与进来,大有回避之心。于是有的老师采取男女生分班上课,或者男教师给男生上,女教师给女生上,也有的教师干脆把本节课变为自读课——学生找时间课下自己看。笔者认为,教师采取这样的措施会在学生的心理上有暗示——“生殖”与“黄”联系起来。与其说含糊其辞地遮遮掩掩,还不如大大方方地把这节内容原原本本地传授给学生。本节课除了让学生理解生殖的概念,了解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精子和卵细胞…  相似文献   

10.
在现行中师生物课本中,“节肢动物”一章篇幅多,内容丰富,比初中动物课本增加了昆虫纲分目及检索表等知识。“节肢动物”是动物学的重点章节,教学大纲规定要用15节课的时间完成这章的教学任务。为了使学生通过“节肢动物”一章的学习,能对整章知识加以整理、提高和系统化,归纳出节肢动物门各纲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一般昆虫分类知识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从而懂得消灭害虫的方法,我在教学计划中特地安排了一节“节肢动物门”的小结课。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蝗虫是学习昆虫知识的典型材料,是昆虫纲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这一小节的教学中,我采用读书指导法、实验法和谈话法相结合进行教学.教学过程具体如下: (一)布置学生预习“蝗虫”一节的教材和解剖蝗虫的实验指导  相似文献   

12.
1 设计思想“植物的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第 1课时 ,主要介绍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植物的向性运动。这节课的设计思想是 :根据素质教育理论 ,充分利用教材的编写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 ,采用了教师的“过程式教学”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重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2 教材分析这一节的教材重点介绍了达尔文等科学家 10 0多年前的实验 ,从而揭示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同时教材还安排了“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这些内容都为学生提供了科学探究的良好素材…  相似文献   

13.
探索式教学是按照科学探索的一般规律 ,创设学生“有所发现”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设计并操作实验、调查和观察等活动进行研究 ,从而得出结论。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整个教学中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 ,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目的。在“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探索”一节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和得出结论的思路进行探索式教学。1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的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为家人做一道凉拌黄瓜小菜 创设问题情境新…  相似文献   

14.
突出“四性”改革植物分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分类学是师范院校生物系一门重要的基础专业课,它关系到学生许多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以后从事初中植物学教学工作的能力。长期以来,传统的植物学教学模式是将该课程分为课堂讲授课和实验课两部分,而最让教师感到“头痛”的是课堂上的理论讲授,几乎堂堂都是“草本”、“木本”、“单叶”、“复叶”、“花两性”、“花单性”、“有毛”、“无毛”等枯燥无味的形态特征描述和科属种特点,上分类课给学生的感受是“分类越分越累”。此外,因当地各种植物花果期的发育季节常与大纲规定的教学计划不同步,教学受到季节性限制。针对这些情况,…  相似文献   

15.
1 同步记忆法 在分类课讲授的同时学生结合当地环境植物采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植物 ,最好是同科类的花期植物 ,教师协助学生鉴定采集的植物的种名 ,学生也可根据花期植物的花结构来验证科的特征 ,同时又可达到记忆植物的目的 ,分类课结束时学生一般能记忆常见植物 10 0种左右。2 温故知新法 此法适合于野外实习 ,野外实习采集植物包括校园及周边野生植物和大部分学生未知植物(山区 ) ,教师在采集未知植物的过程中学生应对已认知的植物要加以复习巩固 ,同时在第二天采集植物的时候要对前一天采集的植物种类进行温故 ,学生也可事先采集未知…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植物课的教学中,教给学生管理植物的方法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必须充分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基本生产技术的因素,使理论和实际结合,培养学生管理植物的技能和技巧。反之,在教学中如果不能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领导学生实际操作,而只恁课堂上的讲述,是很难达到这一目的的。过去,我们在讲授“植物的繁殖”“嫁接”这一部分时,只是利用挂图来说明嫁接方法,结果多数学生在  相似文献   

17.
查阅保存于BM、E、K和P的荨麻科(Urticaceae)植物标本,发现在赤车属(Pellionia Gaudich.)中有11种1变种1变型的名称在原始描述中没有引证明确的标本,或引证有2份或2份以上的标本,但没指定模式。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9.4、9.9和9.10,以及辅则9A.1、9A.2、9A.3和9A.4的精神,对这些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东海县实验中学的刘迎侠老师在连云港市“新课程改革研讨会”上,执教了初中生物学“植物茎的输导功能”一节课,这节课贯穿“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学生成为生物学课堂的主人,生物学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新天地。现就这节课的课堂教学点评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青蛙”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们改变了以往的从书本到黑板的教法,将青蛙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等置于室外观察。实践证明,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得到了较好地培养。现将“青蛙”这节课的教学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简讯     
由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和广西教育学会中学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全区中学生物学教师“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设计”的说课和“教学课件”的制作及展示的竞赛活动于 2 0 0 1年11月 9~ 11日在广西桂林市举办。简讯!本刊通讯员@胡国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