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原位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热塑性树脂聚砜与4种自制的热致液晶聚合物熔融共混,制备原位复合材料,采用了3种制样方法:①毛细管直接法;②单螺杆直接挤出法;③先用混合机混合均匀,再用单螺杆挤出。研究了液晶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分子量、含量以及加工方法对原位复合材料微观形态的影响。结果发现,液晶聚合物分子链的刚性越大,其取向成纤性越好;对同一液晶聚合物而言,其分子量越大,则成纤性越好;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液晶聚合物含量越少,则所形成的纤维直径越细;3种制样方法中,第三法最佳,用此法可得分布均匀且取向性好的微纤。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乳化剂、交联剂与引发剂用量对(PS-PMMA)/(PBA-PAA)核壳结构LIPN乳液性能及膜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乳化剂用量为3.0%时,乳液凝聚率、化学稳定性、转化率及粘度变化发生转折的原因;用Nielsen公式求得交联剂用量为0.4%时,交联点间链平均分子量M≈3.8×103。  相似文献   

3.
PP/L-CaCO_3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韧性EI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一种在轻质碳酸钙(L-CaCO3)填料存在下可生成较大量β-晶的聚丙烯(PP)与L-Ca-CO3热熔复合而得的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行为。发现在L-CaCO3含量为20%~25%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断裂韧性和比母体PP大得多的断裂伸长率(ε)。当L-CaCO3先用二核铝酸酯处理再与上述PP复合,所得的复合材料在L-CaCO3含量为10%~25%时的断裂韧性和ε又有显著增加。复合材料的ε随L-CaCO3含量而变化的规律基本上与PPβ-晶含量随L-CaCO3含量而变化的规律一致。扫描电镜观察表明,ε较大的复合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形成丝状结构。分析认为复合材料的ε的增加主要是在拉伸过程中在L-CaCO3粒子平行于拉伸方向的两极首先发生脱粘空化,并引起在L-CaCO3粒子表面和周围树脂基体的PPβ-晶发生塑性形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用溶液浇注法制备了具有不同质量配比的高分子量、低分子量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PPSQ)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共混物。用扭辫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分子量PPSQ与PMMA间的相容性及热历史对其相容性的影响。PPSQ、PMMA在其溶液浇注膜中是部分相容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低分子量的PPSQ(Y)与PMMA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故其与PMMA的相容性比高分子量PPSQ的好。热历史对该类溶液浇注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影响较大,加热使PPSQ(Y)/PMMA共混物分相,但加热可增加高分子量PPSQ与PMMA间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网络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固相两步法合成了聚丙烯(PP)网络。首先将PP用马来酸酐(MAH)功能化,再加入交联剂己二胺(HDA)或聚乙烯醇(PVA)使PP网络化。研究了在该方法中反应条件与PP网络的凝胶含量关系。结果表明,当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用量低于0.83×10-3mol时,凝胶含量随BPO增加而迅速升高,BPO用量高于1.65×10-3mol时,凝胶含量基本不再变化,控制反应的最佳时间为25~30min。  相似文献   

6.
PMMA/PBA乳胶IPN阻尼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系列的互穿聚合物网络,其中包括:PMMA/PBA和P(MMA-co-PMA)/PBA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PMMA/PBA乳胶双向互穿聚合物网络(LBIPN)以及PMMA/PBA界面交联互穿聚合物网络(ICLIPN)。动态力学谱和拉伸试验结果表明:(1)PMMA/PBA互穿聚合物网络的两组分相容性和阻尼性能可通过MMA和PMA共聚来改善;(2)双向互穿技术是一种行之  相似文献   

7.
以力化学方法制备的N-羟甲基丙烯酰胺接枝聚丙烯(PP-g-HMA)作尼龙6(PA6)/聚丙烯(PP)共混体系的增容剂,将增容尼龙6/聚丙烯共混体系与硅灰石复合。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硅灰石用量、偶联剂种类和用量以及增容剂等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g-HMA能提高PA6/PP/硅灰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而KH-550和ON-330两种偶联剂复配使用则可以显著提高PP-g-HM  相似文献   

8.
PP-g-Si与KH550对聚丙烯/滑石粉体系的增容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硅烷接枝聚丙烯(PP-g-Si)对聚丙烯/滑石粉(PP/Ta)混合体系有一定的增容作用,可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以提高,占复合材料总质量3.5%的PP-g-Si(相当于含硅烷0.2%)对PP/Ta体系的增容效果与含0.8%(质量分数)的KH550的增容效果相当,KH550对复合材料中聚丙烯(PP)的结晶熔融行为基本上无影响。而PP-g-Si能进一步使材料中PP的结晶峰温和熔融峰温提高。  相似文献   

9.
用DSC研究了多次重复扫描对聚苯硫醚/尼龙6(PPS/PA6)共混物中PPS组分结晶行为的影响,随扫描次数增加,熔融温度低时,PPS的结晶温度稍有提高;熔融温度高时,PPS的结晶温度逐步降低;而且出现2或3个结晶峰,共混物中PPS组分除结晶温度比纯PPS的高外,随熔融温度和扫描次数增加,仅有单一高温结晶峰,以上结果可用自成核、异相成核和交联作用来解释。  相似文献   

10.
LDPE硅烷接枝及其交联副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涛  黄世强 《材料导报》1998,12(4):53-56
研究了以DCP(过氧化二异丙苯)为引发剂,在挤出过程中将不饱和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接枝到LDPE分子链上时,挤出温度、DCP用量、硅烷用量等因素对接枝率及交联副反应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计算接枝率;通过凝胶含量测量对熔融接枝过程中的交联副反应进行跟踪测量,结果表明,在溶融接枝过程中,交联副反应是二种反应的加和,一种是DCP引发LDPE分子间的C-C交联,另一种是接枝后的大分子链上的-Si(O  相似文献   

11.
氯化聚丙烯接枝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架桥剂”法,以巯基乙酸(TGA)为“架桥剂”,在氯化聚丙烯(CPP)主链上接上了支链长度比较均匀的接枝高聚物(CPP-g-TGA)-PMMA;并用IR、扫描电镜进行了表征,同时对接枝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PET与液晶高分子注射模塑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PET与液晶高分子(LCP)VectraA-950共混使PET常温模具注射模塑制品结晶完善,并形成原位复合材料。PET与LCP挤出共混,注射模塑制得试样。用DSC、SEM、流变仪、力学性能测试仪等手段,表征共混体系的热行为、结构形态、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共混体系中PET结晶行为有趋完善的变化;在290共混物熔体表观粘度均小于两纯组分PET和LCP的表观粘度;LCP在试样中形成微纤,试样拉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对纸粉(PF)/聚丙烯(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偶联机理进行了探讨。力学测试和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MAPP是本体系有效的偶联剂;质量分析实验证明MAPP与纸粉发生了化学反应,同时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实验(WAXD)证明MAPP的PP链段可与PP基体形成共结晶。  相似文献   

14.
结晶/结晶共混体系PPS/PEEK中PPS的多熔融行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DSC研究了熔融时间和高温退火结晶时间对聚苯硫醚和结晶性聚醚醚酮对PPS的多熔融行为的影响。275℃退火结晶≤3h样品呈现熔融双峰,Tml〈退火结晶温度(Ta)〈Tm2;然而,ta=12h时,熔融双峰的峰温均高于Ta和无退火结晶PPS的熔点。PEEK加入对PPS玻璃态和熔体结果 起到阻碍作用,共混物在PPS的Tm2以上形成1个高温吸热峰,其峰温在310℃以上,且随a延长而移向高温。  相似文献   

15.
端面混炼挤出机混炼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端面混炼挤出格单螺杆挤出机对LDPE/CaCO3,LDPE/SBS混合体系进行了挤出混炼效果研究,通过显微照片和图像分析仪对共混物亚微观混炼效果进行数学统计分析,发现端面挤出机混炼效果明显一优于单螺杆挤出机,而端百混炼挤出机端面结构不同,混炼效果也有较大差异,以镶嵌盘混炼效果较佳,研究表明,共混体系分散相物质对发散程度有很大影响,塑性分散相SBS粒径远小于固体分散相CaCO3的粒径;挤出机转速  相似文献   

16.
用DSC研究了熔融时间(tmelt)和退火结晶时间(ta)以及聚苯硫醚(PPS)对聚醚醚酮(PEEK)多熔融行为的影响。PPS加入使PEEK熔融多峰移向高温,易于形成熔融3峰。随ta延长及PPS含量增加,低温峰移向高温,高温峰移向低温,而在中间峰温区形成单一高而尖的熔融峰。在接近PEEK熔点温度退火时,发现共混物中PEEK的熔点比屯PEEK的高。  相似文献   

17.
不相容的通用热塑性塑料聚丙烯(PP)和尼龙6(PA6)共熔挤出,当PA6为分散相时,得到了PA6纤维分散于PP基体中的原位复合材料。在PP和PA6的熔点之间成型,可以保持住纤维的形态。材料的拉伸强度下降,但冲击强度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8.
熔融温度对PPS/PEEK中PPS的结晶熔融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粉末干混法制备结晶/结晶共混体系PPS/PEEK,并用DSC研究了不同熔融温度下淬火PPS及PPS/PEEK共混物中PPS的结晶熔融行为。熔融温度(Tmelt)高于360℃时,对PPS的结晶熔融行为有影响,结晶温宽(ΔTc)随Tmelt提高而加宽;PEEK加入PEEK含量增加,使PPS的结晶、熔融温度下降。共混物中的PPS的结晶熔融行为受Tmelt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9.
聚丙烯多相复合材料的界面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研究了PP/CaCO3复合体系中3种界面改性剂的用量、类型和第三组分(弹性体)对材料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酯酸类偶联剂(改性剂Ⅱ和改性剂Ⅲ)可以改善CaCO3粒子在PP基体中的分散性。在刚性粒子表面引入柔性或弹性界面层,降低了刚性粒子因添加所引起的材料韧性下降的程度;同时由于界面层的引入,使三相复合体系在较低的橡胶含量下具有较高的模  相似文献   

20.
增容对LLDPE/PET微纤增强复合材料形态和结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挤出、拉伸和退火制备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质量比为80/20的增容和未增容微纤增强复合材料(MFC)。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别研究了增容剂LLDPE-g-MAH对微纤复合材料中LLDPE的结晶、熔融以及分散相PET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容剂LLDPE-g-MAH的加入,影响了PET粒子成纤的连续性,减小了分散相尺寸,当增容剂用量为10份时影响最为明显;PET微纤对基体LLDPE的结晶有异相成核作用,这种作用受增容剂用量的影响,增容剂用量为10份时,对LLDPE结晶有促进作用,而PET的熔点却随增容剂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