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垂向叠加震源冲击波激发地震波的能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有关爆破理论,分析了球形装药爆炸时冲击波转换成地震波的能量关系,对多级小药量垂向延迟震源地震波能量叠加的原理进行了研究,认为两级垂向延迟时间取决于两级球形装药的距离,而且在确定此距离时要同时考虑一级球形装药爆炸所形成的粉碎区直径和炸药的殉爆距离。在合理控制两级或多级球形装药起爆时间条件下,能提高地震波的下传能量,同时减少地表的振动。根据这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垂向延迟叠加震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垂向延迟叠加震源可在保证一定信噪比的前提下,提高地震波的频率,是高精度地震勘探较理想的激发震源。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震波能量衰减理论的地震波动力学属性提取及分析技术可沿层提取目的层段的层间平均能量、层间加权平均频率、层间平均吸收系数等属性,并结合构造信息和已知井的地质、测井、试(采)油气信息,在横向上对储层物性及含油气性进行了预测,发现有利含油气储层的空间分布与各属性分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可以用来预测碳酸盐岩储层的有效厚度、孔隙率、裂缝孔隙率及渗透率。  相似文献   

3.
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采集资料信噪比低,成像质量差,地质构造解释困难已成为制约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技术瓶颈,因此,开展碳酸盐岩裸露区近地表地震波衰减特性研究对于揭示地震采集资料低品质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镇巴探区800余口井的微测井解释成果为基础,采用李庆忠经验公式估算了近地表地层品质因子Q,进而分析了不同岩性出露区近地表衰减特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碳酸盐岩裸露区近地表地层平均品质因子明显低于砂岩、泥岩和砂泥岩互层出露区,显示出较强的地震波衰减特性,其可能是造成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采集资料低品质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积分空校方法中,初始入射角(i0)的求取得很重要的一步,也是提高成图精度的关键,本文从理论上对i0的求取进行了分析,并给出i0的精确公式推导证明,最后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给出积分空校方法中关于i0求取的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5.
6.
研究了各向性异性介质中弹性波波动方程虎谱法求解的稳定条件,应用虚谱法模拟两种常见震源在横向向同性介质中激发的波场和力源作用于横向各同性介质时的VSP记录。结果表明,当满足稳定条件时,虚谱法可有效模拟PTL和EDA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其模拟结果可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7.
地震波激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传坤 《河南石油》1994,8(1):31-35
  相似文献   

8.
地震波衰减属性在油气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震波衰减的主要原因是地层吸收,地层吸收性质是地下介质的重要特性之一。地震波在聚集了石油、天然气的储层中传播时,地震波的高频成分多被储集层所吸收,尤其是聚集油气的储集层,对高频成分的吸收能力更强,因此可以利用地震波的衰减属性预测油气富集区。文中介绍了地震波的衰减机制,说明了应用傅立叶变换分析地震波频谱时的缺陷,引入了小波变换求取瞬时频谱的方法;在A区块油气预测中应用了EPT软件的衰减属性,振幅谱的能量分别占总能量的65%、85%时的频率衰减属性参数能较好地刻画油气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9.
海上地震勘探中的海底透射波能量分布特征影响勘探方案设计和数据处理。针对此问题,基于流—固界面反射和透射系数及能量方程等理论,探讨了淤泥、凝灰岩、粉砂岩、粗砂岩、石灰岩和花岗岩等六种岩性海底的透射波能量随入射角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入射角变化,不同岩性海底的透射波能量分布差异很大:①淤泥,小于临界角(49°)时有利于透射纵波勘探,大于临界角时有利于透射转换波勘探;②凝灰岩,入射角≤65°时有利于透射纵波勘探,入射角在40°~80°范围时,有利于透射转换波勘探;③粉砂岩和粗砂岩,在小于临界角(分别为61°~55°)时,有利于透射纵波勘探;④石灰岩和花岗岩,透射纵波能量在小于第一临界角(分别约为14°和18°)时为10%~30%;透射横波在第一临界角(同上)和第二临界角(分别约为28°和34°)之间约为40%,大于第二临界角后透射波消失,故此类岩性不利于海上勘探。  相似文献   

10.
碳酸盐岩的层序地层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热带碳酸盐、冷水碳酸盐和“泥丘”碳酸盐3种不同的碳酸盐建造的产生机制、沉积特点进行了论述,指出热带地区碳酸盐产生带主要是在100m以上的透光水体中;冷水碳酸盐的产生带可扩至200m以上;“泥丘”碳酸盐可在400m以上的水深环境中产生。碳酸盐聚集的向何形态由两个速率所控制:形成可容空间的速率和碳酸盐生长的产生的速率。海进和海退取决于产生可容空间的速率和碳酸盐生成速率之间的平衡。由于两个速率平衡  相似文献   

11.
海洋地震勘探中,空气枪激发后会产生气泡效应,气泡效应产生的子波属于干扰波,具有周期性、低频率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枪阵配置,气泡效应可以得到一定的压制,但无法完全消除,对地震资料影响较大。根据气泡干扰与有效波在频率、频次间的差异,重点介绍了震源设计压制气泡的方法及效果,子波处理及噪音压制气泡干扰的方法,并展示了各自的效果。结果表明,子波法对深水资料的气泡压制效果较好,对浅水资料,将子波处理与噪音压制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大沙漠区近地表巨厚沙层是导致地震波高频成分严重衰减、地震分辨率降低的根本原因。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常规微测井方法进行高频补偿,往往难以奏效。为此,本文利用大炮震源微测井数据,分析了大沙漠区近地表地震波的衰减规律,采用近地表高频补偿方法,较好地补偿了近地表巨厚沙层对地震波的吸收和衰减,克服了常规微测井数据的不足。补偿后的地震数据的优势信噪比频带宽度较补偿前明显拓宽,东河砂岩尖灭点更加清晰,提高了岩性勘探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3.
不同孔隙结构碳酸盐岩对声波时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孔隙结构对声波时频特性的影响,将不同孔隙结构的碳酸盐岩岩心切割成边长60 mm的立方体,利用自主研发的多频超声波测试仪测量岩心轴向纵波首波传播时间,同时利用Ultrascope软件采集接收端探头声波波形,对不同孔隙结构碳酸盐岩中传播纵波的波速、时域波形及频谱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声波时域及频域波形特征主要与岩心孔洞尺寸及胶结情况有关,而与孔隙度的大小无关;随着孔洞尺寸的增大,碳酸盐岩对声波中高频谐波过滤作用逐渐增强;垂直裂缝传播的声波时域波形含有大量尾随信号,频域波形中高频信号强度显著变弱且谱峰数量多,振荡强烈;平行裂缝传播的声波时频特征与垂直裂缝传播明显不同。碳酸盐岩声波时频特征研究,拓宽了声波预测岩心信息的方法,对该类储层特征预测及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地震波在聚集了石油、天然气的储层中传播时存在能量的剧烈衰减,且频率越高能量衰减越快, 所以通过地震波高频端能量衰减梯度可以灵敏地检测地层中是否存在烃类流体。通过传统的傅里叶变换 求取地震波能量衰减梯度面临诸多问题,而伪Margenau-Hill(PMH)分布作为科恩类时频分布的一种则具 有许多优良的特性:真边缘性、弱支撑性、好的时频聚集性等。为此,该文将PMH 分布的时频分析方法引 入到了地震波吸收衰减分析技术中,利用地震波高频端能量与其对应频率的拟线性关系来计算各时刻的 地震波能量衰减梯度。实际资料应用表明,利用PMH 分布来求取地震波能量衰减梯度在储层预 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碳酸盐岩礁滩相储层地震波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分步傅里叶频率波数域法对地震波场进行延拓,实现了复杂碳酸盐岩礁滩相储层地质模型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得到了合理的正演地震记录和偏移图像,并总结了地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效率高、精度高、稳定性好,能适应大倾角和速度纵横向任意变化,是一种较好的地震波场模拟算法。  相似文献   

16.
川东北碳酸盐岩地区地震勘探技术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川东北山区针对碳酸盐岩储层开展的地震勘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也面临诸多技术难点,主要有: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资料采集难,高陡构造地震成像难,碳酸盐岩地震储层预测难。对难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难点的对策技术。这些对策技术可以归纳为以下4点:①加强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波场传播规律研究,加大单点高密度地震观测、三维地震观测的研究和应用力度;②从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角度进行综合研究,加强照明分析在地震采集中的实用性研究,加大高陡构造的构造样式研究,提高构造建模能力,在考虑表层模型与地下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开展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应用研究;③加强多学科综合,探索地震-地质一体化的形式,提高碳酸盐岩地震储层识别和预测的精度,特别是碳酸盐岩优质储层的有效预测方法研究;④随着对精细勘探的要求,加大钻机、炸药、检波器、地震仪的研制和应用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于用品质因数Q的方法来对地层吸收特性和地震波衰减规律进行研究,采用的方法为,首先把对象确定在近地表层,然后把近地表层当成一个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工区内的微测井资料设计一个能消除近地表衰减吸收的反滤波器,在求出工区内每一口微测井所对应的反滤波器后,利用所有反滤波器在不同平面位置以及不同深度上的百分比振幅谱信息来研究近地表层的吸收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18.
张恒涛 《石油仪器》2012,26(2):57-58,8
文章就低频无源地震勘探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操作模式,从采集设备、采集参数、采集模式、数据频谱分析、数据处理等各方面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