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归纳总结岩溶类型,探讨岩溶作用的发育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黄骅拗陷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分为孔隙型、孔-洞-缝型及裂缝型3大类,储层发育程度与古风化壳的距离有关。岩溶作用主要为表生期岩溶作用和埋藏期岩溶作用,表生期岩溶作用因经历的构造运动背景不同而导致了岩溶路径和岩溶强度的明显差异,埋藏期岩溶作用多与后期的构造作用关系密切。表生岩溶作用存在均衡岩溶和差异岩溶两种,沉积-成岩与构造-古地貌对表生岩溶储层具有主要的控制作用。埋藏岩溶作用不仅受到发育沿断层、裂缝下渗大气淡水与埋藏环境压释水混合溶蚀作用的影响,而且岩浆-构造热液溶蚀作用亦对岩溶储层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成岩环境对次生孔隙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了川东石炭系埋藏史,碳酸盐岩矿物形态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其成岩阶段进行了划分。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经历了同生,准同生,浅埋藏,深埋藏及表生等成岩环境的演变,其各成岩环境发生的成岩作用差别较大,对次生孔隙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云南运动使已固结的石炭系抬升至表生成岩环境,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岩溶角砾白云岩,而印支期深埋藏成岩环境有机质成熟产生大量有机酸,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使工区内形成了有效的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3.
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成岩环境对次生孔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川东石炭系埋藏史、碳酸盐岩矿物形态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其成岩阶段进行了划分。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经历了同生、准同生、浅埋藏、深埋藏及表生等成岩环境的演变,其各成岩环境发生的成岩作用差别较大,对次生孔隙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云南运动使已固结的石炭系抬升至表生成岩环境,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岩溶角砾白云岩,而印支期深埋藏成岩环境有机质成熟产生大量有机酸,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使工区内形成了有效的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4.
通过观察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珠江组钻井岩心、岩石薄片及铸体薄片,结合该区碳酸盐岩层序划分方案,探讨层序界面控制下的岩性、岩相发育特征,以及孔隙发育特征。结果表明,高位体系域发育生物礁灰岩及生屑滩灰岩储层,发育原生孔隙、次生孔隙等孔隙类型。在海侵体系域主要发育潟湖相、台坪相致密灰岩,偶夹台缘滩、台内滩等灰岩储层,后期往往受到成岩埋藏作用的改造发育溶蚀孔洞和裂缝。该区碳酸盐岩的主控因素主要是在高位体系域Ⅳ级海退半旋回暴露条件下形成的次生孔隙、受礁滩相带控制的原生孔隙及其他溶蚀作用控制的次生孔隙。  相似文献   

5.
四川盆地东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海相碳酸盐岩不仅分布广、厚度大、类型多,而且经历了多期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改造,形成了具有良好储集性能的滩相白云岩储层。通过对该区沉积发育史、成岩演化史、构造埋藏史和有机质热演化史分析,较深入研究了飞仙关组储层发育演化过程中的溶蚀作用。根据具体的溶蚀特征及化学充填物地球化学资料,识别出了同生—准同生期、液态烃期、气态烃期和构造抬升期等四期溶蚀作用;探讨了不同期次溶蚀作用的形成机理,提出了液态烃期和气态烃期埋藏溶蚀作用模式,总结出了溶蚀作用对储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鉴于渤海湾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分布和成因的复杂性及其对油气勘探的重要性,以东营凹陷平方王-平南潜山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为研究对象,以丰富的钻井岩心及生产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岩心常规物性分析、薄片鉴定及元素地球化学等技术手段,明确研究区碳酸盐岩潜山储集特征及成因,并建立储层分布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为次生孔、洞和裂缝主导的储层,表生岩溶作用、断裂作用、岩浆侵入作用等共同造成了研究区内储层复杂的成因及分布;残丘山遭受加里东期及燕山—喜山期两期表生岩溶,形成了潜山顶部孔-洞-缝型储层,而在潜山底部岩浆侵入引发的裂缝及溶蚀孔形成了潜山内幕孔-缝型储集体;对于断块型潜山而言,潜山顶部孔-洞-缝复合型储层为断裂破碎作用或断裂破碎作用与加里东期表生岩溶相叠加的结果,下部则以诱导裂缝带及岩浆侵入形成的裂缝为主导,伴生有微弱溶蚀,形成内幕孔-缝型储层。  相似文献   

7.
塔北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应用阴极发光、稳定同位素、矿物包裹体及电子探针等综合技术,对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成岩作用、成岩序列、成岩环境及孔隙演化史进行了系统详细研究。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经历了复杂的成岩后生变化,具有类型多、期次多的特点,其中对形成储层有效储集空间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岩作用包括表生期岩溶作用、埋藏溶蚀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大量钻井岩芯观察、测井分析、薄片、扫描电镜鉴定、物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马五_5亚段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认为马五5亚段储集岩类型以泥粉晶白云岩和粉晶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晶间(溶)孔和溶蚀孔洞;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发育云坪、灰质洼地、云质洼地、云灰-灰云洼地微相,微相控制白云岩的分布,分布面积最广、白云岩厚度最大、物性最好的是靖边西云坪白云岩带。白云化作用决定优质储层的形成,准同生期白云化作用形成少量白云石晶间微孔、准同生期后白云化作用形成白云石晶间孔、埋藏期白云化作用形成白云石晶间孔和溶蚀孔;白云化亚相决定有效储层的分布,边缘—过渡亚相是最有利的白云化亚相;表生岩溶和埋藏溶蚀作用提供大部分储集空间,但渗流粉砂、方解石、石英等充填作用破坏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9.
针对塔中西部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台缘与台内礁滩储层特征及演化差异性,综合岩芯、薄片、测井及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对比分析二者储层基本特征、成岩及孔隙演化的差异性,建立储层发育模式,提出相应的勘探对策。储层特征上,台缘礁滩储层储集空间具组构选择性和非组构选择性并存特征,垂向上呈多个旋回叠置,横向呈准层状;台内礁滩储层储集空间为非组构选择性缝洞,主要分布在中下部,垂向厚度及横向连续性均低于台缘。台缘优质储层的演化及分布受准同生大气淡水溶蚀、早成岩近地表岩溶和埋藏溶蚀控制;台内储层受裂缝及埋藏岩溶作用控制。勘探对策上,台缘礁滩储层应优先三期岩溶与构造破裂作用叠加发育区,而台内应注重断裂及埋藏溶蚀的联合控制区。  相似文献   

10.
综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下颗粒滩相白云岩储层的沉积特征、储层成因与分布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颗粒滩主要由粉—细晶白云岩、砂屑白云岩和鲕粒云岩组成;(2)颗粒滩分布受"隆拗相间"的古沉积格局控制,主要分布在中央古隆起和榆林—横山隆起带上,次为乌审旗—定边拗陷凸起上;(3)微区多参数分析表明,颗粒滩相白云岩储层经受了准同生溶蚀作用、近地表埋藏期膏盐岩充填作用、晚表生溶蚀作用和晚期方解石、石英和白云石矿物充填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储层成因分析认为,中央古隆起、乌审旗—定边拗陷凸起带与位于盐岩边界线外侧的榆林—横山隆起带颗粒滩是盆地内盐下有利白云岩储集层的发育区。  相似文献   

11.
风化壳型储层是延安地区重要的储层类型之一,孔、洞、缝是下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较常见的储渗空间。基于对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风化壳型储层的实例研究,通过岩心描述、扫描电镜、薄片观察、压汞测试及测井分析等手段,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借鉴鄂尔多斯盆地内相邻气田风化壳型储层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延安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储层岩性特征、孔隙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储层分类与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马五4-马五1亚段的碳酸盐岩经历了沉积成岩-裸露风化-沉积充填-溶蚀改造-埋藏溶蚀等多期地质作用形成了多种孔渗空间,既有原生孔隙,也有次生孔隙。研究区储层的孔渗空间主要为准同生期的晶间孔、表生期及埋藏期的次生孔隙、扩容缝;由于孔渗空间的复杂性,选取孔隙度、渗透率、最大进汞饱和度、门槛压力、分选系数等参数,将储层分为4类,结果表明储层以中低孔、特低渗储层为主。风化壳储层的细分对延安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是成岩期白云岩化,表生期古岩溶和后生期深埋溶解作用叠加改造的结果.深理溶解作用既可通过扩大改造光期孔洞缝形成溶蚀扩大孔隙体系,亦可通过溶蚀碳酸盐产生新增孔隙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碳酸盐储层储集条件.根据孔隙结构特征,区内碳酸监岩储层深埋次生孔隙可划分为17种类型,它们是富含有机酸、CO2和H2S的具有化学侵蚀性的酸性地下成岩流体与碳酸盐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无论在沉积学还是沉积地球化学方面,该类次生孔隙均与其它成因孔隙存在明显异性  相似文献   

13.
城口—鄂西海槽周缘长兴组发育了海相碳盐岩生物礁相沉积,但钻井少,总体勘探程度较低。针对奉节地区长兴组地层,以露头、岩心、薄片的详细观察为基础,结合扫描电镜、物性测试等分析手段,对研究区储层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区长兴组储层岩性以礁白云岩、颗粒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以晶间孔、晶间溶孔、超大溶孔以及各种裂缝所组成的以次生孔隙为主的裂缝-孔隙型储层;总体物性较差,属低孔特低渗型储层。该区储层发育受多方面的影响,主要是岩性、沉积相带、相对海平面变化以及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起到主要作用;其中,礁滩相为研究区储层的有利相带,相对海平面下降有利于礁滩储层的发育;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为储层形成的首要机制,埋藏期溶蚀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对储层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有利储集区带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大港地区千米桥潜山奥陶系古岩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印支期-早燕山期,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场使大港地区千米桥奥陶系再次暴露地表,遭受风化、滤淋、剥失,形成了第二次古岩溶.千米桥潜山奥陶系古岩溶在垂向上分为四个带,水平潜流带溶蚀孔隙最发育,垂直渗流带次之,风化残积带和深部混合带储层不发育.岩溶高地处于地下水渗流带和地下水潜流带,溶蚀作用强烈,储层发育.岩溶斜坡和岩溶洼地为地表水汇集区及地下水排泄区,岩溶作用相对较弱,储层不发育.位于岩溶高地的板深8井-千12-18井区和板深7井-千18-18井区是有利的古岩溶分布区,是有利的储层分布区.  相似文献   

15.
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_(1-5)段是苏里格气田东区主要产层段,其勘探潜力巨大。基于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马五段进行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研究表明,苏里格东区在马五_5期为局限台地相带的潮坪亚相沉积。马五_(1-4)为含膏云坪亚相,马五5为颗粒滩相;发育含膏细-粉晶白云岩和中-粗晶白云岩。苏里格气田东区马五_(1-5)段储集空间包括孔隙和裂缝2大类,其中孔隙主要为溶蚀孔、膏模孔、晶间孔、晶间溶孔和裂缝包括溶蚀缝、微裂缝和构造缝等。储层发育和分布主要受控于:沉积环境决定了多类型储层发育;马五_(1-4)层段准同生白云石化和渗透回流白云石化及马五_5段埋藏白云石化作用是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决定条件,白云石化作用改善了储集性能;苏里格气田马五_(1-5)层段碳酸盐岩储层经历了不同阶段溶蚀作用(同生、表生、埋藏)而形成有利的溶孔、溶缝储层,提高了储层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16.
塔河油田奥陶系多期岩溶作用的识别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古生物、地球化学等分析手段,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钻井测井资料对同生期大气水溶蚀作用、加里东期表生岩溶作用、海西早期表生岩溶作用及埋藏期溶蚀作用的识别标志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各期岩溶作用在区域上的分布特征、岩溶产物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古生物特征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以此为基础可建立各期岩溶作用的识别标志,指导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17.
雷口坡组地层是四川盆地主要的含油气层系之一,目前对雷口坡组地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川东北、川中地区。为了明确川西南峨眉龙门硐地区雷口坡组地层的储层特征和成岩作用类型,通过实地踏勘考察和光学显微镜岩石薄片鉴定,对龙门硐地区雷口坡组地层的优质储层发育段和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雷一段以泥晶碳酸盐岩为主,储集性能差;雷二段的颗粒滩相碳酸盐岩、雷三段的灰质泻湖相灰岩和颗粒滩相碳酸盐岩,雷四段的岩溶角砾岩为优质储集层;不同的有利储集层段所经历的主要成岩作用不同。研究认为:雷口坡组二段、三段的有利储集层段所经历的主要建设性成岩作用为埋藏期溶蚀作用、渗透回流白云石化和埋藏期白云石化作用,白云石化作用为后期溶蚀作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破坏性成岩作用为埋藏期胶结作用。雷口坡组四段的主要建设性成岩作用为表生期溶蚀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天然气勘探近期取得的重大发现,引起了对同期沉积的石龙洞组的广泛关注。通过对鄂西渝东-湘鄂西地区石龙洞组多个野外露头的研究,观察到在平面上石龙洞组顶部存在典型的风化岩溶现象,推测在该区内存在与早寒武世末兴凯运动有关的区域性岩溶不整合面。以湖北恩施咸丰背斜庙梁子-丁寨剖面为例,石龙洞顶部的表层岩溶带厚度为3 m,主要为风化壳层和垮塌角砾岩层。同时,受大气淡水和裂缝影响,表层岩溶带下部地层在较深范围内都受到大气淡水淋滤作用影响,属于岩溶改造带。根据胶结物类型及溶蚀特征可分为大气淡水垂向渗滤溶蚀区及潜流溶蚀区。此外,初步探讨了表生岩溶与储层发育的关系。研究区整体岩性较致密,但局部存在优质储层,尤其是表层岩溶带孔洞发育十分丰富,连通性良好。而岩溶改造带由于后期埋藏阶段成岩作用的影响,尤其是晚期硅化作用的破坏,现存孔洞相对较少。研究区优质储层的形成主要受表生及埋藏期溶蚀作用和白云化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19.
研究川东北黄龙场地区二叠系长兴组优质白云岩储层的成因,指导天然气勘探。以岩心描述、薄片和古生物鉴定为依据,结合长兴组白云岩X射线衍射、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岩石组构分析,以及痕量元素、碳氧锶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认为长兴组白云岩主要有准同生白云岩和埋藏白云岩2种成因类型。推测长兴期同生卤水通过近地表环境蒸发泵作用形成准同生期白云岩,来源于早-中三叠世蒸发岩溶解产生的高盐度埋藏循环海源孔隙水,沿着先期存在的断裂或裂缝和T-P不整合面,对长兴组台缘礁坪或礁盖滩微相及部分毗邻发育的骨架礁微相灰岩进行白云石化等叠加改造作用,形成不同类型埋藏白云岩。  相似文献   

20.
岩心及薄片观察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北段奥陶系桌子山组和克里摩里组广泛发育白云岩储层,储层岩性主要为晶粒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且属于埋藏白云岩化成因,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包括晶间孔、晶间溶孔以及非组构选择性溶蚀孔洞和溶缝。成岩-孔隙演化分析表明,研究区白云岩储层主要由埋藏云化作用、表生岩溶作用和埋藏岩溶作用形成,且优质储层分布受岩相、白云岩厚度、岩溶古地貌及断裂等控制。克里摩里组白云岩储层主要分布于克里摩里组剥蚀线与铁克苏庙—马家滩一线地区,桌子山组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在中央古隆起至乌拉力克组剥蚀线之间地区。研究区生储盖层配置关系良好,具备形成大型天然气藏的有利条件,局部构造如断层遮挡和褶皱是寻找有利勘探目标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