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9 毫秒
1.
部份互溶体系4-甲基-2-戊醇和水的过量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LKB-2107型流动式微量量热计测定了4-甲基-2-戊醇和水这一部份互溶体系在293.15 K、298.15 K和303.15 K的常压过量焓。测量结果用Redlich-Kister方程作了关联。另外,还用该体系富醇区的过量焓数据拟合NRTL模型的参数与温度关系,推算较高温度下该体系的常压汽液平衡(VLE)组成及泡点。推算值与文献值是接近的。实验试剂4-甲基-2-戊醇由粗品经三次蒸馏提纯,沸点为404.95 K,折光率n_D~(20)1.4113,密度d~(20)0.8067 g cm~(-3),与文献值一致。无水乙醇、尿素均为分析纯。液体试剂在使用前均  相似文献   

2.
采用动态法测定了5-磺基水杨酸在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和水中的溶解度,并采用Van’t Hoff方程、Apelblat方程与λh方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结果表明,5-磺基水杨酸在五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甲醇中的溶解度最大、水中最小,实验中的二元体系的关联结果与实验值相吻合,为5-磺基水杨酸纯化工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用Pitzer-Simonson-Clegg热力学模型(PSC模型),分别拟合KCl-H2O、K2SO4-H2O、KNO3-H2O体系以及KNO3-K2SO4-H2O和KNO3-KCl-H2O体系水活度和溶解度实验数据,得到二元参数和三元离子相互作用参数,并以此计算3个二元盐水体系溶解度相图,及2个三元盐水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一致。  相似文献   

4.
利用改进的沸点仪测定了顺酐-癸二酸二丁酯二元体系在413.15, 433.15和453.15 K下的等温气液平衡数据以及纯癸二酸二丁酯和顺酐的饱和蒸气压数据. 通过与文献值对比, 验证了此方法的可靠性. 同时, 将实验数据回归得到了纯癸二酸二丁酯和顺酐的Antoine常数. 利用NRTL方程进行了气液平衡数据的关联推算, 得到了顺酐-癸二酸二丁酯二元体系的NRTL模型参数. 利用UNIFAC基团贡献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预测, 其结果与实验值及运用NRTL方程拟合的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在常压,298.15K~353.15K条件下,采用U形振动管密度计测定了对甲氧基苯甲醛-N,N-二甲基甲酰胺二元物系的密度,采用乌氏黏度计测定其黏度;并由密度和黏度数据分别计算了该二元物系超额摩尔体积VE和混合黏度的变化Δη.在不同的温度和组成下超额摩尔体积和混合黏度的变化都是负值,同时对不同温度下的超额摩尔体积与组成的关系以及混合黏度的变化与组成的关系都按Redlich-Kister方程进行了拟合,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最大标准偏差小于7%.  相似文献   

6.
用LKB 2277 Bioactivity Monitor测定了一些正烷醇(甲醇到正己醇)与异丙醇二元体系在298.15K的常压过量焓H^E的数据, 对丙醇/异丙醇, 正丁醇/异丙醇和正戊醇/异丙醇还测定了308.15K和313.15K的常压过量焓数据。同时给出了关联实验结果的多项式方程的各参数。  相似文献   

7.
采用平衡法测定了丙烯腈+水、己二腈+水、丙腈+水三个二元体系在不同温度(303.15、313.15、323.15、333.15K)下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并采用NRTL(α=0.2,α=0.3)模型和UNIQUAC模型对液-液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结果显示,NRTL和UNIQUAC模型对三个二元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互溶度关联的目标函数值均小于1×10-17,实验值与计算值吻合较好,绝对偏差小于0.009,关联精度较高.该研究结果可为丙烯腈、丙腈和水三元平衡溶解度数据的模拟和预测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并对电解二聚法生产己二腈中电解液的分离提纯工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以甲基异丁基酮为溶剂含环己酮废水萃取过程的设计和流程模拟计算提供数据支撑,本文测定了常压下,水+环己酮+甲基异丁基酮(MIBK)三元体系在303.15、313.15及323.15 K的液液相平衡数据。据相平衡数据计算了分配系数和分离因子,所有的分离因子均远大于1,表明MIBK从水中萃取环己酮是可行的;Hand方程和Bachman方程的相关系数在0.99以上,表明实验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可靠性。同时,采用NRTL和UNIQUAC活度状态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回归得到了该三元物系的二元交互参数,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能很好关联实验数据,实验值和模拟值的相对均方根差(RMSD)低于0.5%。  相似文献   

9.
将半理想溶液理论和Butler方程相结合建立了预测多元电解质溶液表面张力的新型线性预测方程.新方程可由二元系数据预测多元系的表面张力数据,而不涉及任何多元交互作用参数.利用不同温度下24个混合电解质溶液的表面张力数据对新方程进行了系统检验.结果表明新方程可利用298.15K时二元系的渗透压系数和不同温度下二元系的表面张力数据预测不同温度下高浓度的多元系的表面张力数据,且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并且预测结果普遍优于基于Pitzer方程的表面张力模型.  相似文献   

10.
采用BT2.15型Calvet微量量热计常压下测定了α-蒎烯+对伞花烃和β-蒎烯+对伞花烃两个二元体系在298.15 K、308.15 K及318.15 K下的超额焓. 实验数据采用Redlich-Kister方程进行关联, 标准偏差较小. 该两个二元体系的超额焓在全浓度范围内均为正值, 其最大值在摩尔分数x1=0.5附近. 温度对超额焓有一定的影响, 超额焓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同温度下, α-蒎烯+对伞花烃体系的超额焓比β-蒎烯+对伞花烃体系的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测定了温度288.15~333.15 K和常压下溴化1-己基/辛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C_6mim]Br/[C_8mim]Br)+1,2-丙二醇/1-丙醇二元体系的密度(ρ)、折光率(nD)和黏度(η),计算获得了超额摩尔体积(V_m~E)和折光率偏差(Δn_D),并用Redlich-Kister方程对衍生性质数据进行拟合.密度、折光率和黏度值随组成的变化用多项式方程进行了拟合,讨论了醇、离子液体以及温度对二元体系物化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固定体积可视观察法测量装置,在50~80℃温度范围内测定了CO2与叔丁醇于不同压力下的平衡数据.通过对高压状态下CO2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和叔丁醇在气相中的溶解度模型的研究,对亨利定律和Chrastil半经验溶解度方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分别适合于高压状态下CO2与叔丁醇二元体系的相互溶解度模型.其中CO2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可用三次多项式模型关联,其形式为:Pco2=A+B1·xco2+B2·x2co2+b3·x3co2.叔丁醇在O2中的溶解度可用改进的Chrastil半经验溶解度方程进行模拟,其形式为C=ρk·exp(a/T)+b+c·ρm.结果表明,提出的气相溶解度方程和液相溶解度方程与实验数据有着较高的拟合相关系数和精度.  相似文献   

13.
在303.15 K、313.15 K、323.15 K、333.15 K温度下,0-6 MPa压力范围内测定了甲烷在水-叔丁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溶剂中叔丁醇的摩尔分数(x_(TBA))从0到1.结果表明,在温度和溶剂组成一定条件下,甲烷的溶解度随其分区的增加而增大,随x_(TBA)的增加,在富水区内,甲烷的溶解度变化较缓慢,当x_(TBA)超过某值时,甲烷的溶解度随x_(TBA)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幅度较大;在x_(TBA)约为0-0.045范围内,甲烷的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减小,x_(TBA)约在0.045-0.15范围内,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增加,x_(TBA)约在0.15~1.0范围内,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减小.根据溶解度与温度和溶剂组成的关系可以推测,在303.15-333.15 K、0-6 MPa范围内,水-叙丁醇混合溶剂中仍存在笼合物结构.根据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讨论了甲烷在此混合溶剂中的亨利常数、偏摩尔体积、标准溶解自由能、标准溶解焓和标准溶解熵.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在20℃下甲基叔丁基醚-甲醇-水及甲基叔丁基醚-叔丁醇-水两组三元体系的液液平衡数据和在常压下各三元体系中二元配偶物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并将所测定的两组三元液液平衡数据与二元系数据用NRTL 及UNIQUAC 方程所得的参数推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机理及溶解度方程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提出气体在水中的两种溶解机理——间隙填充和水合作用。推导出气体溶解度方程的一般形式。讨论了Henry常数与温度、压力、气体的水合平衡常数和气体的分子体积的关系。用甲烷溶解度的实验数据验证了上述理论,结果表明,在20~160℃和小于60MPa条件下,甲烷溶解度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变阱宽方阱链流体(SWCF-VR)状态方程关联了CO2在几种常规物理吸收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得到了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建立了二元交互作用参数与温度的关联式.结果表明,采用一个二元交互作用参数,SWCF.VR方程均能很好地描述CO2在常规流体中的溶解度,尤其能满意再现甲醇低温洗工艺中CO2-甲醇的相行为.利用建立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与温度的关联式,可将SWCF-VR状态方程拓展应用于预测二元系统气液两相的密度以及CO2-物理吸收溶剂多元系统的气液平衡.  相似文献   

17.
采用小沸点仪测定了马来酸酐和1,2-环己烷二羧酸二异丁酯二元系统在不同配料组成条件下的温度与压力数据,并通过内插法得到不同压力下的温度与配料组成的数据.进一步采用单纯形法优化NRTL方程参数,推算了平衡气液相组成,发现该二元系统具有最高压力恒沸点,且该恒沸点随压力的变化显著.当压力降低至20 kPa时, 由温度随气相组成的变化趋势知该恒沸点将趋于消失.  相似文献   

18.
采用沸点仪测定了顺丁烯二酸酐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二元体系在4.00, 8.00和12.00 kPa下的等压气液平衡数据以及纯DMP组分饱和蒸气压数据, 将实验数据回归得到了纯DMP在417~525 K范围内的Antoine方程. 根据实验平衡温度、 压力和组成数据进一步回归得到NRTL方程参数, 推算出平衡气液相组成, 并利用UNIFAC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预测, 其结果与沸点仪测定结果及NRTL拟合的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9.
空气在二甲基硅油和液压油中的溶解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诸多工程运用场合, 获得空气在硅油以及液压油中溶解度可靠的数据至关重要. 针对已有测量装置及方法的不足, 建立了一种基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确定气体溶解量的新型精密活塞式装置. 获得了温度为293.2及353.2 K, 压力在0-350 kPa范围内, 空气在500cSt 二甲基硅油中的本生溶解度表达式. 测量了298.2 K时20cSt二甲基硅油及国产32#抗磨液压油在多种气相压力下的本生溶解度. 精度及可靠性分析表明实验数据的误差范围为6%. 本生溶解度与气相压力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以摩尔分数表示的溶解度与压力呈非线性关系, 但可用Krichevsky-Ilinskaya方程拟合. 发现空气在相对分子质量差异很大的两种二甲基硅油中的本生溶解度很接近, 由此提出, 对于小分子的非极性溶质在聚合物溶剂中的溶解度, 用聚合物单体的摩尔数而不是聚合物分子摩尔数来表示摩尔浓度更有利于实验数据的外推和工程应用. 对于相对分子质量差别较大或无法确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溶剂, 工程应用中适宜采用本生溶解度.  相似文献   

20.
王良  朱红  闫永胜 《化学学报》2012,(6):707-713
实验测定了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盐(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dimehtyl phosphate,[Emim]DMP)+盐(K3PO4,K2HPO4和K2CO3)+H2O体系在298.15 K的双节点数据.用3个经验方程与双节点数据关联,发现Merchuk方程简便并且准确性好.不同盐的分相能力顺序为K3PO4>K2HPO4>K2CO3,这与水合离子Gibbs自由能(ΔhydG)有关.用Othmer-Tobias方程、Bancroft方程和二元参数方程计算此方法和相应系线数据的可靠性.[Emim]DMP是常见的离子液体,广泛用于萃取石油燃料中的硫.报道了[Emim]DMP+盐+H2O体系的相图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