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小鼠天然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C57BL/6J小鼠的天然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是否存在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a7nAchR).方法 使用小鼠调节性T细胞试剂盒分离小鼠脾脏CD4~+CD25~+Treg,流式细胞术鉴定CD4~+CD25~+Treg的纯度.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湿微镜、Western印迹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reg表面α7nAchR蛋白/基因表达.结果 α-银环蛇毒素-FITC染色、流式检测显示Treg细胞表面结合α-银环蛇毒素-FITC;共聚焦显微镜成像观察到Treg细胞表面结合大量α-银环蛇毒素;Western印迹检测证实Treg细胞样本中检测到了清楚的α7nAchR条带,分子量大小约为55 kD;RT-PCR分析发现Treg细胞样本中检测到了199 bp大小的特异性α7nAchR目的 基因条带.结论小鼠天然CD4~+CD25~+Treg细胞表达α7nAChR.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leflunomide)对狼疮小鼠体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取MRL/Lpr系狼疮小鼠18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来氟米特组、醋酸泼尼松组,对其进行药物干预,8周后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组织CD4^+CD25^+Treg数量变化,荧光定量RT-PCR检测各组脾组织Foxp3 mRNA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来氟米特组、醋酸泼尼松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体内CD4^+CD25^+Treg在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及Foxp3 mRNA的表达均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来氟米特组增加较为显著。结论:来氟米特及醋酸泼尼松均能提高狼疮鼠体内CD4^+CD25^+Treg细胞水平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 mRNA表达水平。推测其缓解SLE发展的机制之一可能是促进了具有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增殖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维持小鼠肝脏移植免疫耐受状态中的作用。方法 进行小鼠原位肝脏移植,诱导出移植免疫耐受后,向受体注射抗CD25抗体(PC61)以去除CD4^+CD25^+T细胞,检测受体内CD4^+CD25^+T细胞数量及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以确定CD4^+CD25^+T细胞完全被清除,同时观察受体生存时间。结果与同种同系小鼠肝脏移植结果相似,同种异系肝脏移植小鼠的生存时间亦均超过70d。移植免疫耐受诱导后,PC61不同注射方案均能完全去除受体小鼠肝脏、脾脏及血液中的CD4^+CD25^+T细胞,且移植肝脏中Foxp3mRNA的表达也明显降低,表明完全去除了CD4^+CD25。调节性T细胞,但肝脏移植动物生存时间并未受到影响。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于小鼠肝脏移植自发性免疫耐受的维持并非必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37(IL-37)在健康人外周血 CD4+CD25+调节性 T细胞(Treg)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磁性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 CD4+CD25+Treg,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其分离纯度,观察刺激剂组(每1×105个 CD4+CD25+Treg细胞加入20μl Dynabeads(R) Human Treg Expander)、非刺激剂组、空白对照组(单纯10%FCS-RPMI 1640培养)CD4+CD25+Treg细胞增殖活性及其差异。分别采用 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共聚焦技术检测 IL-37的表达水平与定位改变。结果:MACS分离人外周血 CD4+CD25+Treg 细胞纯度为93%,台盼蓝染色细胞活性为98%。与非刺激剂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刺激剂组 CD4+CD25+Treg 增殖活性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非刺激剂组与空白对照组其增殖活性差异无显著性。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正常CD4+CD25+Treg细胞表达 IL-37,在刺激剂作用下随作用时间延长 IL-37表达量增加。免疫荧光显微镜和免疫荧光共聚焦图像显示,刺激72 h后 IL-37在 CD4+CD25+Treg细胞内明显表达,并且在细胞质中表达丰富,近胞膜处表达密度较高。结论:IL-37在健康人外周血 CD4+CD25+Treg 细胞中表达,当受到有效刺激后 IL-37表达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肾移植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诊断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6例肾移植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结果①慢性肾衰竭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非排斥组移植后1、2、4、8周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移植前(P〈0.01)。③急性排斥组排斥反应主要发生在术后第7~21d,其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同期的非排斥组(P〈0.01)。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测定可以作为肾移植患者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诊断和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离及功能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法稳定分离正常大鼠脾脏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磁珠两步法分离大鼠脾组织CD4^+CD25^+T细胞。首先采用藻红蛋白(PE)标记的抗CD25抗体和抗PE多功能磁珠试剂盒阳性分选CD25^+T细胞,再用抗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抗体和抗IgG磁珠阳性分选获得CD4^+CD25^+T细胞。分离后的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分离纯度,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体外增殖实验检测其对CD4^+CD25^-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结果:两次阳性分选后获得的CD4^+CD25^+T细胞纯度为(90.4±1.6)%,细胞存活率为(92.6±2.4)%。体外增殖实验表明,CD4^+CD25^+T细胞能明显抑制CD4^+CD25^-T细胞的增殖(P〈0.01)。结论:采用免疫磁珠法两次阳性分选,可稳定地获得纯度理想并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大鼠CD4^+CD25^+T细胞。  相似文献   

7.
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自身免疫耐受、免疫自稳、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抑制自身抗原或者非自身抗原如肿瘤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人们对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已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最新研究表明其能够诱导肿瘤特异性抗原和局部的免疫反应.此综述将讨论Treg细胞的相关表面分子及其在肿瘤免疫逃逸机制、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胰头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及其在手术前、后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胰头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同时监测CD4^+/CD8^+比值,并进行手术前、后的比较。结果胰头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D4^+CD25^+和CD4+CD25highTreg所占比例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术后则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以术后第3天下降最明显(P〈0.01,P〈0.05);胰头癌患者术后CA19-9水平低于术前,以术后第14天下降明显(P〈0.05)。CD4+CD25highTreg与CA19-9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胰头癌患者术前CD4^+/CD8^+比值比正常对照组低(P〈0.05),手术后进一步降低,于手术后第7天达最低(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可能有助于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恢复,胰头癌患者围手术期可作为免疫干预的重要窗口期,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作为免疫干预的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09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25名健康人群,采血并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Th17和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采用t检验分析两组的表达差异。同时,采用Spearman检验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为(2.10±0.87)%,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为(7.10±2.32)%,原发性肝癌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为(3.38±1.68)%,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为(11.78±5.6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40和4.162,P值均〈0.01)。原发性肝癌患者组外周血Th17细胞与CD4^+CD25^+Fosp3^+调节性T细胞表达呈正相关(r=0.821,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h17和CD4^+CD25^+Fosp3^+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较高,二者呈正相关。CD4^+CD25^+Fosp3^+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促进Th17细胞分化导致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Foxp3表达在白癜风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细胞)与Foxp3基因表达与白癜风发病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以确诊为进展期白癜风且治疗显效的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确诊符合白癜风诊断及疗效标准。以1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对照、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各自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治疗前后的外周血中提取单个核细胞,以逆转录聚合酶链扩增方法检测其中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进展期且治疗显效的24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以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总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明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显效的进展期白癜风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中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比治疗也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进展期白癜风患者体内存在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异常,CD4+CD25+Treg细胞的数量的减少和Foxp3表达的降低所造成的CD4+CD25+Treg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爱损可能是白癜风发病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然成熟型树突状细胞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扩增机制。方法:提取DAB/2小鼠脾脏及肝脏细胞,流式细胞仪分离树突状细胞,测定其纯度及表型,加入C3H/HeJ小鼠提取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混合培养,测定其增殖活性。利用CD4^+CD25-T细胞测定扩增后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抑制活性。结果:成熟型树突状细胞表达高水平的共刺激分子CD40、CD80及CD86,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扩增效果明显。与新鲜分离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一样,扩增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高表达Foxp3,而且均保持了其抑制活性。结论:自然成熟型树突状细胞能扩增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且扩增后的调节性T细胞保持了其表达活性和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HCV特异性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活性以及外源性IL-2对CD4+CD25+Treg细胞抑制效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分选1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与15例正常人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与CD4+CD25- T细胞,在此两种细胞共同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外源性IL-2和IL-4,检测CD4+CD25+T细胞的抑制能力以及对HCV特异性CD4+T细胞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CD4+CD25+Treg细胞的抑制增殖活性高 (P=0.034);CD4+CD25+ Treg细胞显著抑制HCV特异性CD4+T细胞的增殖;当IL-2浓度为2 000 U/ml时,能够显著改变CD4+CD25+ Treg细胞的低增殖能力,而且IL-2与IL-4的共同作用改变更明显,其中高浓度的IL-2能够阻断CD4+CD25+Treg细胞对CD4+CD25- T细胞的抑制功能.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的抑制活性增强,高浓度IL-2可阻断CD4+CD25+Treg细胞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51例结肠癌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及CD25进行了检测。结果(1)结肠癌组CD4^+CD25^+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CD25^+细胞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结肠癌组手术后患者CD4^+CD25^+、CD4^-CD25^+细胞与手术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3)结肠癌组淋巴结转移患者CD4^+CD25^+细胞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01)。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可以反映肿瘤患者免疫系统存在抑制状态,且可能与肿瘤的免疫耐受有关,并可反映肿瘤淋巴结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14.
CD4+ CD25+ Tr细胞与大鼠肝移植自发免疫耐受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F  Lv L  Pu LY  Li XC  Yao AH  Zhang W  Yu Y  Wang XH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1):1463-1466
目的研究CD4^+CD25^+Tr细胞及其相关基因Foxp3与大鼠肝移植自发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肝内淋巴细胞;免疫磁性分离法(MACS)分选CD4^+CD25^+Tr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所得细胞纯度。体外细胞增殖试验研究CD4^+CD25^+Tr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CD4^+CD25^+Tr细胞Scurfin蛋白表达。结果自发耐受组大鼠移植肝内CD4^+CD25^+Tr细胞含量显著高于急性排斥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LEW大鼠的脾细胞比DA大鼠自身的脾细胞更能刺激CD4^+CD25^+T细胞的增殖。CD4^+CD25^-T细胞能抑制CD4^+CD25^-T细胞的增殖,当加入外源性IL-2(200U/ml)时,该抑制作用被逆转。结论转录因子Foxp3介导的CD4^+CD25^+Tr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是诱导大鼠肝脏移植自发免疫耐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TAT5)在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C57BL/6J小鼠脾脏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共聚焦荧光法检测细胞内STAT5的分布并进行初步定位,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技术从蛋白水平检测细胞内STAT5的表达.结果:激光共...  相似文献   

16.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具有特殊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它所介导的免疫抑制在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和维持中起关键作用。本文对近年来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机制及免疫耐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CD4^+CD25^+Treg细胞在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4+CD25+Treg细胞是一类特殊的调节性T细胞,它具有免疫无能性和免疫抑制性两大功能特性,能通过多种机制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经过免疫磁珠分选后,能够在体外大量扩增,在器官移植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和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4^+CD127^-调节性T细胞(CD4^+CD127^- Treg)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3例尿毒症患者(尿毒症组)、13例肾移植受者(肾移植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CD4^+CD127^- Treg和CD4^+CD25^+CD127^- 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尿毒症组和肾移植组CD4^+细胞中CD4^+CD127^- Treg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肾移植组CD4^+CD25^+CD127^- Treg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外周血CD4^+CD127^- Treg数量降低,免疫功能紊乱。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4^+CD127^- Treg和CD4^+CD25^+CD127^-Treg数量降低,免疫反应性增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L-2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增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提取B6小鼠脾脏细胞,流式细胞仪分离CD4+CD25+Tregs,将新鲜分离的CD4+CD25+Tregs与抗CD3单克隆抗体、同种同系抗原递呈细胞(APCs)及外源性IL-2共同培养,测定其增殖活性;并检测体外扩增后的CD4+CD25+Tregs的免疫抑制活性及其Foxp3的表达。结果:与外源性IL-2共同培养的CD4+CD25+Tregs增殖程度强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扩增的CD4+CD25+Tregs抑制CD4+CD25-T细胞增殖活性的能力与新鲜分离的CD4+CD25+Tregs相似(P〉0.05)。体外扩增的CD4+CD25+Tregs的Foxp3表达与新鲜分离的CD4+CD25+Tregs亦相似(P〉0.05)。结论:外源性IL-2能够消除CD4+CD25+Tregs的无反应状态,且体外扩增的CD4+CD25+Tregs保持了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肾移植受者(Wistar大鼠)应用供者(SD大鼠)抗原特异性CD4^+CD25^+免疫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细胞)对移植肾存活时间的影响,为CD4^+CD25^+Treg细胞在体内应用提供定量分析依据。方法SD大鼠为供者,Wistar大鼠为受者,建立同种肾移植动物模型;免疫磁珠(MACS)法分选Wistar大鼠脾脏CD4^+CD25^+T细胞,检测CD4^+CD25^+Foxp3^+T细胞的纯度,并诱导其对SD大鼠供者抗原的特异性表型;根据在肾移植术中经受者尾静脉注射不同数量(2×10^5、5×10^5、1×10^6、2×10^6)的供者抗原特异性CD4^+CD25^+T细胞分为:实验Ⅰ、Ⅱ、Ⅲ、Ⅳ组,并以未注射组作为对照。术后观察移植肾的存活时间;监测血肌酐(cr)的水平;按照BanffSchema标准进行移植肾病理诊断,并根据Watanabe的方法进行半定量评分。结果肾移植术后实验Ⅲ组平均存活时间最长,为(31.4±4.6)d,对照组平均存活时间最短,为(11.7±6.2)d;各实验组与对照组间血Cr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Ⅲ组和Ⅳ组不同时段的移植肾病理检查半定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证实在受者体内应用适当数量的供者抗原特异性CD4^+CD25^+Treg细胞,能够改善移植肾的功能,有效延长大鼠肾移植术后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