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离子型微乳液的形成及其相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由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OP-4、OP-7、AEO3),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正戊醇、异戊醇),油(环已烷、正庚烷、煤油)和不同浓度的盐酸形成微乳液的相行为,讨论了以上各种组份对形成W/O型微乳液的影响,确定了适合作为液膜使用的W/O型的微乳液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2.
利用小角X射线散射和小幅振荡实验研究了Brij97/H2O/bmim-BF4和Brij97/H2O/bmim-PF6体系层状液晶的微观结构和动态流变性质。结果表明两层状液晶体系分别表现gel-like和fluid-like的动态流变行为,而且bmim-PF6和bmim-BF4增溶在液晶结构的不同位置。  相似文献   

3.
李志敏 《甘肃科技》2009,25(12):33-35
介绍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土温-40,油相为甲苯,助表面活性剂为元水乙醇,三次去离子水体系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并测绘出该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分别对21℃、25℃和270C恒温条件下,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为2:1,1:3,3:1时的W/O型微乳液体系相行为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升高体系温度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均能使微乳液体系增溶油和水的能力加强。在相图上表现为微乳区面积增大,微乳区域形状的改变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利用小角X射线散射和小幅振荡实验研究了Brij97/H2O/bmim-BF4和Brij97/H2O/bmim-PF6体系层状液晶的微观结构和动态流变性质。结果表明两层状液晶体系分别表现gel-like和fluid-like的动态流变行为,而且bmim-PF6和bmim—BFd增溶在液晶结构的不同位置。  相似文献   

5.
6.
研究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戊醇(环己醇)/环己烷/丙烯酰胺水溶液微乳液的相形为和电导率行为,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醇对微乳相区的形状、面积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的微乳液由十六烷基磺酸钠、正辛烷、水和醇等四组分构成。首先研究在不同含油量下(10%,25%,50%,75%,90%)的相图,然后在固定含油量下(10%和50%)改变醇的种类(从正丁醇到正癸醇)观察其相图的变化,最后,从微乳液拟三组分相图出发,计算出各种醇从油相到微乳液液滴界面上的标准吉氏自由能变化。经计算机拟合可得到它们与醇的烃链长及体系中含油量的关系式。对上述结果,我们进行了理论上探讨,其结果对三次采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
以中碳链长有机酸 C_4H_9COOH 到 C_6H_(13)COOH 为助表面活性剂,与表面活性剂 OS(油酸钠),十二烷和水四组分构成微乳液体系.研究了有机酸分子量和体系含油量对微乳液相图影响;从相图出发得到一系列 n_a/n_s 和 n_o/n_s 数据,两者关联作图得到直线,由其斜率和截距计算出有机酸从油相转移到微乳液液滴界面相的标准热力学函数△G_(0→i)~0,△H_(0→i)~0 和△S_(0→i)~0;用计算机拟合它们与有机酸的碳链长的关系式;并对其结果作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微乳液相图出发,在富油区选取研究体系,通过加油到微乳液破坏,再加醇到微乳液恢复的数次重复操作,得出 na/ ns ~ no/ ns 的相关直线,得到正己醇、正辛醇从油相转移到微乳液液滴界面的标准自由能 Δ Go →i . 并且对计算公式进行讨论,提出正确使用该公式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醇类(正丁醇、正己醇、正辛醇和正癸醇)和油(正辛烷)含量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醇/正辛烷/水体系相图的影响,并用电导法确定了微乳液的结构(W/O、B.C.和O/W);同时考察了NaCl浓度和盐类(NaCl、CaCl2和AlCl3)对CTAB/正丁醇/水体系溶致液晶的影响.结果表明:正辛烷含量(10%)恒定时,醇破链增长,微乳液区域减小;醇(正丁醇)固定时,体系中油含量增加,微乳液区域也减小.CTAB/正丁醇/水体系包合一个富水L1(O/W)区、富油L2(W/O)区和液晶L.C.区;盐的加入,液晶区域增大,且盐浓度越大,离子电荷数越高,液晶区域越大.  相似文献   

12.
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甜菜碱(C12BE),在正丁醇,正辛烷,盐水存在的情况下,能形成多相微乳液.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正丁醇和氯化钠的浓度对该体系的中相微乳液的形成及特性的影响,得到了中相微乳液的特性参数(最佳含盐量S*,界面张力rE和盐宽△S等).  相似文献   

13.
以碳酸铵和硝酸铝为原料,分别在由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环己烷和水构成的微乳液体系和由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正丁醇、环己烷和水构成的微乳液体系中合成了一定粒径的γ-Al2O3纳米粒子.然后在γ-Al2O3纳米粒子上负载Pt和CeO2形成了Pt/CeO2/Al2O3催化剂.用BET,TEM,XRD,XPS和FT-IR对催化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粒径随着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Rw的增大而减少.当催化剂粒径为16nm时,催化剂对NO的还原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TritonX-100/正己醇/环己烷/水和CTAB/正己醇/水2种微乳液体系制备纳米TiO2/SiO2 复合物.并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热重-差热分析得出晶形转变温度;XRD分析说明产物为锐钛矿结构;TEM观察了其颗粒形态和粒径;并将所得样品与商品二氧化钛的FT-IR红外光谱进行了对比. 通过实验对所得样品和商品二氧化钛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和对比,结果表明:由CTAB体系制得的样品对光的吸收能力,对碱性品红的降解活性以及对碱性品红COD去除能力都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15.
介绍用氯乙酸和异丙醇在HPM催化下合成氯乙酸异丙酯的方法,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测定其组成及结构。  相似文献   

16.
陈天祥  陈健 《贵州科学》1995,13(4):36-41
通过苯-乙醇-水体系汽液和液液相平衡综合分析研究,对乙醇脱水恒沸蒸馏生产过程中原料处理、流程组织、进料和馏出物板位置确定、分层回流温度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生产、设计的改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双生表面活性剂/醇/烷/水微乳液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双生表面活性剂α-磺基硬脂酸聚乙二醇双酯钠盐/正丁醇/正辛烷/水微乳液体系的制备及稳定条件,绘制了其微乳液的拟三元相图,探讨了不同碳链长度的醇在不同温度下对微乳状液的形成和稳定性的影响,并讨论了0.1mol/LKCl、NaOH、HCl溶液对该微乳液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升高和醇碳链中碳原子数的增加均有利于W/O型微乳液的形成和稳定;电解质溶液一般使微乳区域缩小,且以电解质溶液为分散介质与以纯水为分散介质的微乳液的电导率基本上相同.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双生表面活性剂a-磺基硬脂酸聚乙二醇双酯钠盐/正丁醇压辛烷冰微乳液体系的制备及稳定条件,绘制了其微乳液的拟三元相图,探讨了不同碳链长度的醇在不同温度下对微乳状液的形成和稳定性的影响,并讨论了0.1mol/LKCl、NaOH、HCl溶液对该微乳液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升高和醇碳链中碳原子数的增加均有利于W/O型微乳液的形成和稳定;电解质溶液一般使微乳区域缩小,且以电解质溶液为分散介质与以纯水为分散介质的微乳液的电导率基本上相同.  相似文献   

19.
CTAB微乳体系合成纳米T iO2 /SiO2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己醇/水微乳体系合成纳米TiO2/SiO2复合物,用X射线衍射、投射电镜和热重分析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碱性品红降解评价了其光催化性能,讨论了煅烧温度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光催化实验表明TiO2/SiO2复合物降解碱性品红能力优于纯TiO2;TiO2/SiO2复合物的光催化活性随煅烧温度先增加后减少,煅烧温度在800℃时TiO2/SiO2复合物的光催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20.
制作了天然表面活性剂大豆磷脂PE/醇(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水三元相图和含不同油量的PE/正戊醇/油(正十六烷)/水拟三元相图,通过对相图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图进行热力学计算,得到了有关磷脂的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对磷脂/丁醇/油/水相态的研究表明pH值和盐度对磷脂体系的相态有影响.本文还以2H-NMR方法及偏光显微镜研究了磷脂/水、磷脂/醇(正丙醇、正丁醇)/水体系形成的液晶的微观结构,证明磷脂体系除了可以形成层状液晶外,还可以形成其他结构的液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