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创伤人群分布虽然以中青年为主 ,但由于人口老龄化 ,近年来老年 (按年龄划分 60岁以上 )严重创伤并不少见 ,尤其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增多。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反应迟钝 ,病情危险 ,死亡率高 ,及时有效的抢救以及根据老人颅脑损伤的特点 ,加强病情观察和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我院急诊科近年抢救老年重型颅脑损伤 41例 ,成活 2 6例 ,死亡 15例 ,抢救成功率为 63 .4%。现将 41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救护体会阐述如下。1 临床资料1.1 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 41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14例 ;年龄 61~ 89岁 (见表 1)。因车祸致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提高院前急救措施,以减少伤残和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院前急救措施。结果 56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儿中现场和转运途中死亡3例,入院后死亡3例,院前急救成功率为89.3%。结论强化急救医护人员对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的培训和抢救演练,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认识,早期诊断、快速处理,可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142例死亡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原因和抢救治疗。方法:总结我院65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经验,并对142例死亡原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组死亡142例,死亡率21.7%。主要死亡原因:严重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疝、脑干损伤,严重的复合伤、合并症、并发症。结论:早期诊断、早期采取手术或非手术综合治疗,积极治疗复合伤及合并症,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近5年救治87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因、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结果:87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诊治正确,60例抢救成功,27例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治是其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特征与救治分析4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与救治经验。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43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存活16例,死亡27例(死亡率62.79%)。12例获随访6个月-10年,其中8例恢复良好,包括轻残4例、中残2例、重残2例。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全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预后相对较差。早期诊断与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救治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颜永强  刘勇 《四川医学》2001,22(6):564-565
目的 论证绿色通道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降低死亡率的作用。方法 对270例通过绿色通道抢救的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合有关文献对死亡率与时间关系,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以合并伤并发症问题来讨论。结果 270例,死亡87例,病死率32.2%,低于一般病死率。结论 绿色通道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缩短诊断治疗时间,对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因素和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11月~2003年11月收治的11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1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GCS 6~8分73例,死亡12例,死亡率16.44%;GCS 3~5分43例,死亡21例,死亡率48.84%;GCS 3~8分合计死亡率25.45%.结论尽早确立主要临床诊断,尽早解除脑受压、积极防治并发症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6年 8月~2 0 0 3年 8月收治的 4 3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 (GCS评分≤ 8分 )的临床资料。结果 良好 5例 ,轻中残 9例 ,重残 10例 ,植物生存 1例 ,死亡 18例 ,病死率为 4 1.9%。结论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尽早诊断 ,抢救、选择及时恰当的综合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陈宇 《中外医疗》2012,31(6):28-2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病情特点和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71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12个月,恢复良好105例,中残24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24例,死亡率14.1%。其中合并胸部损伤死亡9例,腹部损伤死亡6例,骨盆骨折死亡3例,脊柱损伤死亡6例(均为颈椎骨折或脊髓损伤死亡)。结论迅速准确的伤情判断积极实行早期抢救,损伤控制,并发症防治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的早期诊断及抢救措施。回顾分析 5 0例重型颅脑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5 0例中经抢救休克和颅内手术治疗 ,死亡 10例 ( 2 0 % )。作者体会 ,掌握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的早期诊断、抢救措施及时 ,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采取适应老年人治疗措施进一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年来收治60岁老年颅脑损伤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33例,占老年患者的41.3%。结论:在颅脑创伤中老年人相对于青壮年发生率较低,但由于其自身临床特征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报告270例高海拔地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与救治体会。手术治疗142例,非手术治疗128例。结果,恢复良好171例占63.33%,生活自理30例占17.11%,需人照顾16例占5.93%,死亡53例,死亡率为19.63%。认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而及时正确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统计本院5年来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经CT诊断并按GCS分型,以入院GCS≤8分为重型诊断标准,其中GCS评分3~5分为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按GOS评分进行预后判断,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552例,其中手术404例,死亡102例,手术死亡率25·11%;未手术148例,死亡43例,病死率29·19%。本组死亡共145例,总死亡率26·7%。植物生存11例;重残70例;中残93例;良好233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评分越低,病人预后越差。围绕影响病人生命的呼吸、循环和脑压三个重要环节进行抢救,而清除颅内血肿解除脑受压,改善脑灌注压(CPP)以及脑血流(CBF)减轻脑缺氧,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关键所在,要争取早期开颅,充分减压。  相似文献   

14.
何军  章艺华   《中国医学工程》2009,(3):237-237,240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老年重型颅脑损伤30例,行头部CT检查,CT动态扫描、手术治疗18例,非手术治疗12例。结果死亡14例,存活16例,恢复良好11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在诊疗中密切观察病情,动态CT检查具有重要意义,早诊断,早治疗,重视并发症的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6月27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GOS评分,恢复良好181例(66.4%),中等伤残12例(4.4%),严重伤残6例(2.2%),植物生存5例(1.8%),死亡64例(23.4%),转院5例(1.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应重视现场抢救、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清除血肿,早期亚低温治疗,防治并发症,可提高治疗成功率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ARDS的发病原因、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结果26例患者诊断治疗正确,15例抢救成功,11例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ARDS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是其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3年5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老年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手术治疗28例,非手术治疗14例。结果:患者存活23例,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恢复良好8例,中残10例,重残5例;死亡19例。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具有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正确诊断、及时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是减少继发性脑损伤、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损伤来势凶猛,病情严重,在临床上有突变、易变、多变的特点,死亡率较高,如何做好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院外科自1983年元月至1990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32例.经抢救存活149例,转院10例,死亡73例。现将我们的抢救配合及护理体会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3例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依据,并总结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的最佳治疗方式。结果:经治疗后本组43例患者有39例抢救成功,患者成活率为90.69%,4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9.30%;39例抢救成功患者中19例恢复较好占总比率49.71%;中残10例占总比率25.64%;重残8例占总率20.51%;植物状态2例占总率5.12%。结论:急诊抢救联合手术治疗是挽救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的有效方式,应尽早为患者进行手术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56例重型颅脑损伤在急诊科的抢救和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已收治的156例重型颅脑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9例抢救脱险,成功率89·1%;死亡17例,死亡率10·9%。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早期的抢救护理中,护士的护理工作应有预见性和针对性,抓紧救治的“黄金时间”,开通“院前急救—急诊室—手术室或监护室”的绿色通道,确保3个阶段的连续性、整体性是救护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