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核素骨显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骨显像的图像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本院500份骨显像图片,按照优质骨显像的标准,对收集标本进行质量评定,并对瑕疵片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优质片452份,占91%,瑕疵片48份,占9%,导致瑕疵片的因素有:核素污染(占50%),扫描不全(16.6%),仪器因素(14.6%),运动性模糊(12.5%),金属异物遮挡(4.2%),药物标记欠佳(4.2%)。结论影响核素骨显像图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尤以患者自身原因和医务人员技术操作等人为因素为主。在实际工作中若能克服上述因素,对提高骨显像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活体核素示踪神经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受体研究在脑功能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核医学神经受体显像能对活体脑内受体的分布、密度以及生理病理条件下不同活动状态等进行可视化研究已成为当今热门的研究课题,其方法学上的应用与研究成果促进了脑科学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3.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临床骨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射性核素显像广泛应用于骨骼系统的诊断和治疗,对转移性骨肿瘤,骨髓炎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具有早期诊断价值,能够早期判断移植骨是否成活,同时对原发性骨肿瘤和转移性骨肿瘤引起的骨痛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4.
核素骨显像在肿瘤患者随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核素骨显像在恶性肿瘤患者随诊中的意义。方法 :1 0 0例恶性肿瘤患者行 2 75次常规99mTc 亚甲基二磷酸盐 (MDP)全身骨显像。观察分析全身骨骼放射性分布情况。结果 :首次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 1 8例 ,第 2次骨显像发现骨转移瘤 1 4例 ,第 3次及第 4次骨显像分别诊断骨转移瘤 1例与 2例。首次骨显像到发生骨转移的时间为 2~ 2 4个月 ,平均 7个月。结论 :定期复查骨显像能及时发现骨转移瘤 ,有利于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骨显像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未经放疗、化疗的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均分别行核素骨显像、骨X线平片、骨CT检查。核素骨显像于静脉注射99mTc-MDP3~6h后进行。结果58例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中有13例最后经临床确诊为鼻咽癌骨转移。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为84.6%,特异性为82.2%,假阳性率为17.7%,假阴性率15.4%。病灶主要集中于脊椎、肋骨和骨盆。骨显像与X线、CT检查对转移灶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4.6%、61.5%和69.2%,核素骨显像灵敏度明显高于X线平片和CT(P<0.05)。本组病例中,患者有疼痛主诉者骨显像的阳性率高;N分期晚者其阳性率也高。结论全身骨显像在诊断鼻咽癌Ⅲ、Ⅳ期初诊患者有无骨转移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灵敏度高于X线平片和CT检查;骨显像阳性率的高低与疼痛主诉及N分期密切相关,在病例筛选中可作为首选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6.
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对26例正常人及23例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了观察。按肾功能影像从浓到淡将肾小球肾炎分成肾炎1、2、3组。结果表明:3组均有全肾平均通过时间延长、20min/高峰升高及肾脏指数下降。随着肾影的变淡,GFR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本底计数/高峰肾脏计数呈明显增高趋势(P<0.01)。肾炎2组已有较明显的肾功能异常,应进行积极有效的非透析治疗。肾炎3组的肾功能严重受损,应进行透析治疗。结论:肾动态显像在客观评价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肾功能方面有重要价值,可用于对慢性肾衰进行分期并帮助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核素脾显像观察保脾术后的脾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厉红民  黄定德  陈杰  刘广元 《重庆医学》2004,33(10):1539-1540
目的应用放射性核素脾显像评价保留性脾手术后的脾功能.方法应用热变性红细胞法和胶体法观察自体脾移植和肝硬化脾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脾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可观察到自体脾移植组28/29例自体移植脾存活,脾大部切除组18例残脾显像清晰.结论放射性核素脾显像是直接观察保留性脾手术后脾成活、功能和形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核素骨显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青  胡云  张莉  苏红媛  叶恒光 《重庆医学》2005,34(8):1136-1136,1138
目的分析肺癌骨转移特点,评估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对570例肺癌患者静脉注射99mTc-MDP,3~4h后行全身静态骨显像.结果 570例肺癌患者中381例骨显像阳性,占66.8%;其中12例(3.1%)经随访及X线、MRI多次检查证实为假阳性.多发病灶者272例,占骨转移的74.3%;骨转移病灶分布,肋骨293例,脊椎骨280例,盆骨86例,其他胸骨、肩胛骨、颅骨、四肢骨等.不同病理类型分析,腺癌阳性率最高(70.2%),鳞癌最低(51.6%).结论肺癌骨转移以多发性病灶为主,骨转移部位以肋骨、脊椎骨多见;腺癌易发生骨转移.对单个肋骨阳性患者应密切随访,定期复查.骨显像对肺癌临床分期、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放射性核素脑血流负荷显像的临床意义。方法:以乙酰唑胺、双嘧达莫或直立负荷作为介入手段,施行115例次隔日法脑负荷血流灌注显像。通过负荷、静息影像和半定量数据对比,获得脑血管储备功能资料。结果:大脑皮层对负荷介入的局部反应表现为5种类型,可反映其脑血管储备能力,使脑动脉硬化患者的诊断阳性率由静息态的51.6%提高至82.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阳性率从静息态的45.8%提高至75.0%。结论:脑负荷显像有助于发现隐匿性病灶,提高检出脑血管病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放射性核素肝胆显像的改变 ,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99m Tc- EHIDA肝胆显像技术测定 40例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胆运动功能 ,以 2 0例肝胆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结果 乙型肝炎组与非肝病组对比肝脏最高计数时间、肝脏半排时间、6 0分钟排泌率、心区半清除时间和肝管、胆囊、胆总管及肠道显像时间有明显延迟和减慢 (P <0 .0 1 ) ,并与肝功能损害有密切关系。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常伴有肝胆运动障碍 ,且与肝功能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放射性核素肝胆显像的改变,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99mTc-EHIDA肝胆显像技术测定40例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胆运动功能,以20例肝胆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结果乙型肝炎组与非肝病组对比肝脏最高计数时间、肝脏半排时间、60分钟排泌率、心区半清除时间和肝管、胆囊、胆总管及肠道显像时间有明显延迟和减慢(P<0.01),并与肝功能损害有密切关系.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常伴有肝胆运动障碍,且与肝功能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支气管哮喘(哮喘)与胃食道返流(GER)的关系,我们采用放射性核素显象对29例慢支、32例哮喘患者及9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研究。结果:慢支组和哮喘组并发GER的发生率分别为5l.74%和37.50%,而对照组未发现GER;胃食道核素显象诊断GER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8.42%,诊断正确率为80%;慢支、哮喘并发GER者与其无GER者之间肺通气功能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核素显象未发现肺吸入返流物现象。提示:慢支和哮喘患者伴有较高的GER发生率,从而推测慢支、哮喘与GER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对照组、病例组、手术组患儿进行放射性核素液体胃排空动态显像,对所有图像进行反流及其持续时间的观察,定量计算反流率、胃排空率和半排时间。结果:病例组反流率、反流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手术组反流率和反流持续时间均较病例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胃排空率明显降低(P<0.05),半排时间延长(P<0.05);与病例组比较,手术组胃排空率升高(P<0.05),其半排时间缩短(P<0.05),而手术组与对照组比较,胃排空率和半排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放射性核素动态胃排空显像是动态、定量评价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胃排空能力、反流状况及其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的无创性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核素骨显像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经病理学证实的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结果。结果:①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62.3%,其中腺癌73.8%,鳞癌55.8%,混合癌50%,未分化癌47.1%。腺癌较其它病理类型肺癌更易发生骨转移(P<0.05);②肺癌骨转移部位以胸部骨骼为最多,其次为脊柱和骨盆;腺癌以胸部及骨盆为主,鳞癌以胸部和脊柱为主。结论: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对肺癌的分期、不同病理类型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99mTc阴囊血池显像(RSI)技术诊断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SVc)的价值。方法:本组53例不育1年以上病史、精液分析异常的男性患者接受RSI检查及彩色双功能多普勒显像(CDFI)检查,经RSI检查由计算机计算两侧阴囊血池指数值(SBPI),从而确定有无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与CDFI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RSI诊断SVc相对于CDFI的灵敏度为92.6%,特异度为96.2%。结论:在男性不育的病因筛选中,RSI技术是诊断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的简单安全、有效、无创、客观、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屈伟  丁石梅  李昂  王社教  李国辉  王景林 《西部医学》2014,26(10):1360-1363
目的 探讨下颌骨不同部位的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生长发育特征.方法 测量39例正常人下颌骨不同部位的放射性计数.将39例正常人分成3个年龄组A组:年龄<18岁,11例;B组:年龄18~20岁,8例;C组:年龄>20岁,20例,比较下颌骨髁突、下颌骨升支、下颌体不同部位的99mTc-MDP吸收比值和99mTc-MDP摄入量的差异值.结果 39例正常人的下颌骨髁突、下颌骨升支、下颌体99mTc-MDP吸收比值左右两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骨髁突、下颌骨升支、下颌体99mTc-MDP摄入量差异值均<10%.三组的下颌骨骨髁突部位99mTc-MDP吸收比值分别为(1.15±0.27)、(1.39±0.35);(0.97±0.37)、(1.16±0.27);(0.69±0.36)、(0.75±0.27).A组的下颌骨髁突部位99mTc-MDP吸收比值明显高于B组和C组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下颌骨髁突处99mTc-MDP吸收比值最高,与下颌骨升支、下颌体99mTc-MDP吸收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发育期下颌骨髁状突、升支、体部的生长活性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递减,其变化以髁状突最为显著.放射性核素骨扫描能够评价下颌骨的生长活性特点,对下颌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核素心肌显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早期的诊断以及评价目前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心肌灌注显像、亲心肌梗塞显像、缺血心肌代谢显像等核医学的显像手段不仅能早期对急性胸痛病人进行准确的诊断从而对病人进行正确的分选,同时还有助于判断缺血和梗塞灶的范围和严重程度、进行危险度分层为判断病人的预后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李为  彭京京 《北京医学》1994,16(2):79-81
本文报道用放射性核素^99mTC-MDP诊断母外翻所致的Freiberg病16例(18足),其中12例(14足)骨显像皆为第二或第三跖骨头放射性分布浓集,D/N比值增而X线均为阴性,病理报告第二或第三跖头部分性坏死。作者认为核素骨显像发现病变较X线灵敏,这就为母外翻畸形正术时间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从而阻止了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核素显像常用游离锝 (99mTcO-4)作显像剂 ,正常情况下甲状腺和胃摄取显像剂而显影 ,乳腺通常不显影 ,但妇女在哺乳期 ,乳腺增生扩大 ,乳腺的摄取和分泌功能明显增强 ,可从血液中摄取99mTcO-4而显影。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2 4岁 ,发现颈前肿大一月余 ,来我院检查。患者近期有感冒病史 ,现感咽喉疼痛 ,甲状腺有压痛。实验室检查FT38 30 5pmol·L- 1 (正常值 3 5 4~ 6 4 0pmol·L- 1 ) ,FT42 5 713pmol·L- 1 (正常值 11 4 8~ 2 3 2 2pmol·L- 1 ) ,TSH 2 17mIU·ml- 1  相似文献   

20.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早期的诊断以及评价目前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心肌灌注显像、亲心肌梗塞显像、缺血心肌代谢显像等核医学的显像手段不仅能早期对急性胸痛病人进行准确的诊断从而对病人进行正确的分选,同时还有助于判断缺血和梗塞灶的范围和严重程度、进行危险度分层为判断病人的预后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