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采用弯曲共振法测量合金的减振性能,研究了添加0. 3%Mn、0. 5%Si元素及不同的退火温度对Fe-Cr-Mo减振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Cr-Mo合金在900~1100℃退火温度范围内,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阻尼和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均在1000℃存在峰值,而冲击吸收能量逐渐减小。同时,0. 3%Mn、0. 5%Si合金元素的添加对Fe-Cr-Mo合金减振性能和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900℃和1000℃退火时,合金阻尼值分别降低10. 6%和16. 8%,1100℃退火时,阻尼值提高8. 1%。900~1100℃退火时,添加0. 3%Mn和0. 5%Si元素使抗拉强度提高;冲击吸收能量在900℃提高9. 1%,在1000℃和1100℃分别降低90. 8%和75. 4%。  相似文献   

3.
利用倒扭摆和振动测试装置,研究了Mn-Cu阻尼合金的阻尼性能与其构件的减振性能.结果表明:Mn-Cu阻尼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同18-8不锈钢相比,该合金具有显著的高阻尼性能;Mn-Cu合金的阻尼效果随应变振幅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在应变振幅2×10-4左右出现平台;在自由振动条件下和受迫振动条件下,与18-8不锈圆桶相比,Mn-Cu合金圆桶构件表现出优良的减振性能.  相似文献   

4.
5.
回火温度对Cu—Al—Mn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倒扭摆仪、微观组织观察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下Cu-18A1-10Mn(at%)合金的微观组织对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升高合金的对数衰减率(δ)逐渐升高,当回火温度达150℃时,δ达到最大值.其原因是回火使过饱和淬火空位浓度降低,对母相的钉扎作用减弱,有利于母相向马氏体相转变,导致合金晶粒内热弹性马氏体数量增多;继续升高温度到200℃,由于新相生成并对马氏体的钉扎.导致合金的对数衰减率下降.  相似文献   

6.
采用弯曲共振法测量Fe-Cr-Mo合金的减振性能,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合金组织进行观察,研究了退火温度(900~1100℃)对Fe-Cr-Mo合金减振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Cr-Mo合金在900~1100℃退火温度范围内,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内耗先升高后降低,在1000℃达到峰值4. 7×10-3。同时,退火温度对合金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影响。900℃退火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塑韧性最好,抗拉强度为513 MPa,伸长率为37. 25%,断面收缩率为83%,冲击吸收能量为414 J。1100℃退火后,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最大,为395. 5 MPa。   相似文献   

7.
采用内耗检测技术研究了Ti对Fe-14Mn、Fe-17Mn和Fe-23Mn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研究了Ti对Fe-Mn系合金相组成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17Mn比Fe-14Mn和Fe-23Mn具有更高的阻尼性能;在Fe-Mn合金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钛,合金的阻尼性能均受到影响,合金在固溶处理时,发生了γ...  相似文献   

8.
合金元素对Fe—Cr系减振合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初步研究了Mo、Si、Al、Mn、Cu、V对Fe-Cr基减振合金的强度和减振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Mn、Si元素可以显著提高Fe-Cr减振合金的强度和减振能力;而Cu、V元素降低Fe-Cr合金的强度;经适当热处理后,Fe-Cr-Mn-Si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540MPa,Q(-1)值达到25×10(-3),该合金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减振金属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9.
10.
在Zr-4合金中添加Cu和Mn,用非自耗真空电弧炉熔炼了成分不同的7种锆合金,用高压釜在360℃/18.6MPa/0.01 mol/L Li OH水溶液中和400℃/10.3 MPa过热蒸汽中进行长期腐蚀试验,与出厂退火态Zr-4样品和经过重熔加工的Zr-4样品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添加0.05%~0.18%的Cu或0.07%~0.35%的Mn,或同时添加0.08%Cu和0.09%Mn都可以明显改善合金在Li OH水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在腐蚀增重曲线上没有出现明显的转折,耐腐蚀性能明显优于Zr-4合金;但是添加Cu或Mn后却使合金在400℃过热蒸汽中的耐腐蚀性能变坏,影响的程度随着Cu或Mn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Mn的有害作用比Cu更明显。讨论了氧化膜生长各向异性特征与添加合金元素之间的关系,解释了添加Cu和Mn合金元素后对Zr-4合金耐腐蚀性能在不同腐蚀条件下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微量元素对Cu-15Ni-13Mn-28Zn弹性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187A1+0.013Ce+0.24Fe+0.1B+0.1Ti+0.1Zr或(2)0.5Ti(%质量)的微量元素,可提高合金冷变形态和微双相态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改善微双相态合金的疲劳性能,缩短微双相化的时间,是适于用作高导电、高耐蚀、抗疲劳器件的弹性材料.  相似文献   

12.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法制备Mn65-Cu23.75-Zn3-A13-Ni3-Fe2-Ce0.05(at%)合金.对该合金进行轧制处理,然后进行均匀化退火.分别在850℃和950~1050℃对合金进行普通固溶及半固态固溶处理,随后在430℃时效0~16h.研究半固态固溶温度及时效时间对Mn-Cu合金组织、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压缩试验、硬度测试、金相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分析了合金元素Ni对耐热铸造Cu-Ni-Al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合金元素Ni含量(质量分数)从10%增加到25%,室温硬度(HB)提高了25.2%,σb提高了82%,σ0.2提高了70.5%.500℃时硬度(HB)提高了40%.Ni改变合金力学性能的主要原因是Ni在铜基体中的固溶强化作用和与其他合金元素形成化合物产生的第二相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分析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不同时效条件下电极化曲线图特征,研究了自然时效、峰时效、欠时效、过时效态的Al-Zn-Mg-Mn-Sc-Zr合金的腐蚀形貌及合金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和剥蚀敏感性,分析了合金腐蚀敏感性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Al—Zn—Mg—Mn—Sc—Zr合金内部显微组织发生变化,合金晶间腐蚀性能随组织变化,合金的晶间腐蚀敏感性的顺序为:自然时效〉欠时效〉峰时效〉过时效。Al—Zn—Mg-Mn—Sc—Zr合金的剥蚀敏感性与其晶间腐蚀敏感性基本一致,随时效时间的延长,剥蚀性能逐渐提高。极化曲线表明: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该合金的腐蚀倾向减小,抗腐蚀性能逐渐提高;峰时效态与过时效态合金的腐蚀敏感性差异不大,但欠时效态合金抗腐蚀性能明显比自然时效态合金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Al-Li-Cu三元系铸造合金的组织、性能与成分设计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Al-Li-Cu三元系铸造合金组织粗大,在枝晶间有大量的Cu偏析;粗大的组织严重损害合金的韧性,在时效态,Al-3Li-Cu三元合金的力学性能较高,但申长较低(0.4%),采用双级时效时,伸长率可达1%。  相似文献   

16.
耿浩然  张宝荣 《铸造》1994,(9):15-19
研究了Mg合金元素在Al-Cu-Mn高强度铸造合金中的作用及其对组织,性能的影响。发现,加入适量Mg时,具有明显地提高合金的塑性,耐蚀性,固溶淬透性和改善摩擦性能等有利作用。文中还分析了Mg在合金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17.
<正> 机器在运转中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不仅破坏环境造成公害,而且还会引起机器零件的磨损和松动,严重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在正常环境下的噪声水平为50dB左右,当噪声达到130dB时就会使人感到头痛,150dB时就将令人难以忍受,当噪声水平达到180dB时,将引起金属材料的疲劳破坏,大大增加了零件破坏的危险性。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噪声也在不断增加,所以,振动和噪声  相似文献   

18.
用内耗检测技术研究了Ti对Fe-14Mn、合金Fe-17Mn和Fe-23Mn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和Ti对Fe-Mn系合金相组成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17Mn合金比Fe-14Mn和Fe-23Mn合金具有更高的阻尼性能;在Fe-Mn合金中加入1.0wt%左右的钛,合金的阻尼性能受到轻微影响;合金在固溶处理时,转变生成的ε马氏体越多,合金的阻尼性能越好;并且含钛合金对3%的NaCl溶液的耐蚀性能提高近2倍.  相似文献   

19.
采用真空熔炼铸造及热挤压方法制备了Al-3Li-0.1Zr-0.1Sc-xMn(x=0,1.2,5,质量分数,%)合金。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性能、维氏硬度、纳米压痕等测试方法,研究了Mn的添加对合金强度、弹性模量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Mn的添加缩短了合金的时效硬化过程,提高了合金硬度,促进合金中δ′-Al3Li相的时效析出。Mn含量为1.2%时,Al-3Li-0.1Zr-0.1Sc-1.2Mn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536 MPa,弹性模量达到82.7 GPa,比模量达到32.4 GPa·cm3/g。此外,讨论了固溶体及第二相与合金弹性模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马洪涛  张柏清 《铸造》1999,(4):13-16
研究表明,AlTiC系新型细化剂可使AlSiCu合金的铸态晶粒尺寸由4000~5000μm细化到200~300μm,共晶硅相的形状和尺寸由50μm×2μm的长条细化到1μm左右的圆点,合金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