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震信息多参数综合分析与岩性圈闭评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岩性圈闭边界条件复杂、形态不规则、赋存状态隐蔽等特点,采用层序地层和"三相"联合解释技术为基础的地震信息多参数综合分析方法进行岩性圈闭识别、优选、描述与评价。该方法包括地震相分析、地震反演与储层预测、地震属性分析、流体势分析与含油气检测、三维可视化等。通过在江汉盆地蚌湖地区和吐哈盆地胜北地区的应用,初步证实了该方法在岩性圈闭识别、优选、描述与评价方面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应用表明,该方法在地震资料品质较好、构造相对简单的中等勘探程度以上地区的岩性油气藏勘探方面具有良好适用性。其中地震数据体选择、分析时窗大小的确定、顶底约束层位解释、不同频段相关属性参数优选等是该方法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以钻井油气层地震-地质综合分析为起点,以保幅纯波地震资料信息分解为基础,针对目标体,采用在小时窗范围内提取油气层地震动力学参数的方法开展含油气检测研究,根据地震多属性的综合变化共同确定含油气层系的空间分布范围,结合流体势分析为勘探阶段处于斜坡部位等的岩性圈闭综合评价提供辅助评价依据。通过在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吐哈盆地台北凹陷等多个地区的实际应用,有效圈定了已知含油气层系分布范围并预测了有利含油气区块。在潜江凹陷预测的严河有利含油气区块钻探的严5井,台北凹陷红台-疙瘩台地区预测的有利含气区块钻探的红台13井、疙11井和疙13井,胜北地区预测的有利含油气区块钻探的胜北16井等均不同程度获得商业性油气流,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初步证实了该方法在地震资料品质较好、分辨率较高、构造相对简单的较高勘探程度地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应用表明,数据体的选择、含油气层位的精细标定、含油气检测试验(地震敏感属性优选、有效频段的选择)、时窗大小的确定、目标体顶底约束层位的解释等是利用保幅纯波地震资料直接开展含油气检测技术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地震属性分析与岩性油气藏勘探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在岩性油气藏勘探阶段,地震属性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应用于储集体储集性能和含油气性评价。通过地震属性分析,一方面可以验证地震反演—储层预测的可靠性,确定储集体的储集性能,另一方面通过与已知含油气区对比和属性交会、映射等,预测目标的含油气性。通过在吐哈盆地胜北洼陷和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的应用表明,地震数据体的选择、提取属性时窗大小的确定、顶底约束层位的解释、地震属性的优选、地震属性地质含义的确定等构成地震属性应用的关键,同时应加强波阻抗、测井参数反演、分频、波形分类等非常规数据体属性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岩性圈闭与陆相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与构造圈闭相比,岩性圈闭边界条件复杂,形态不规则,赋存状态隐蔽,成藏条件复杂,油气运聚机理多样,给油气藏勘探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岩性圈闭本身形成地质背景的特殊性,决定了岩性圈闭往往以圈闭群的形式出现,单个岩性油气藏虽然储量规模较小,但成群出现的岩性油气藏整体储量规模可观。为了促进岩性油气藏勘探有序、高效、快速的展开,岩性油气藏勘探应遵循滚动预测―滚动评价―滚动勘探的思路和部署原则,同时应根据实际地质条件,配套具有针对性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相似文献   

5.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葡萄沟地区受后期构造活动的改造,形成了岩性油气藏的构造背景和发育条件。葡萄沟地区中侏罗统主要目的层砂、泥岩纵向上呈薄互层分布,横向上急剧相变,而且砂、泥岩波阻抗分异性差,使该区岩性圈闭预测十分困难。本文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微相研究为基础,采用岩性随机模拟、测井曲线重构反演、地震属性分析、多属性综合油气预测、地震子波吸收分析、平点等技术手段,有效地预测了岩性圈闭及油气藏的发育条件,发现了葡萄沟地区构造—岩性油气藏富集带。  相似文献   

6.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葡萄沟地区受后期构造活动掀斜作用的改造,形成了岩性油气藏的构造背景。葡萄沟地区中侏罗统主要目的层砂、泥岩纵向上薄互层分布及横向上相变急剧的展布格局,砂、泥岩波阻抗分异能力差等因素,使该区岩性圈闭预测十分困难。在油气勘探的过程中,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微相研究为基础,采用岩性测井曲线重构反演、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子波吸收分析、平点等技术手段,有效地预测并评价了岩性圈闭及油气藏的发育条件。经近几年的勘探技术攻关,发现了葡萄沟地区构造—岩性油气藏富集带。  相似文献   

7.
流体势分析技术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沉积层序油气运移期的古构造形态为边界条件,系统考虑沉积层序内部与流体运移有关的参数(储集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压力等),在划分流体运聚单元的基础上,依据流体从高势区向相对低势区运移的普遍规律,采用Petro Charge系统模拟流体运移轨迹,以此来评价处于含油气沉积盆地斜坡带等非有利构造位置的岩性圈闭接受流体的能力,通过分析岩性圈闭在流体势场中的位置来综合评价其含油气性。通过在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和吐哈盆地胜北洼陷的应用,初步证实了该方法在岩性圈闭含油气性综合评价方面的辅助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拉尔盆地当前勘探的实际需求,总结出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解释技术系列;提出了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具体技术路线,应用坡折带理论识别出3种类型的坡折带,应用沿层地震属性分析识别出古河道;提出了海拉尔盆地隐蔽油藏新的分类方案及分布模式;最后,总结了隐蔽圈闭识别、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地震、钻井、录井及测井等资料,建立了高邮凹陷第三系至白垩系泰州组层序地层框架,划分出2个一级层序、4个二级层序、儿个三级层序,将戴南组划分为SⅢ5、SⅢ6、SⅢ7共3个三级层序和8个体系域。通过地震精细解释。研究区无有效的构造圈闭;利用地震反演技术.对研究区储层进行了预测.落实了13个岩性圈闭。并通过钻探证实了岩性圈闭的含油气情况。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测井相、地震相、沉积相“三相”联合解释技术进行吐鲁番-哈密盆地胜北地区岩性油 气藏纵向有利勘探层系和平面有利勘探位置优选,其中用测井相与岩芯观察结合确定主要勘 探目的层井点处的沉积微相类型,用地震相分析确定目的层平面地震相变化特征,用单井等 建立的纵向沉积微相组合模式和平面沉积微相变化规律来全面确定目的层沉积微相变化特征 ,直接指导岩性油气藏有利勘探层系和平面位置的选择。通过在胜北地区喀拉扎组的应用, 确定了胜北构造带及其南翼喀拉扎组冲积扇扇中辫流河道为岩性油气藏有利勘探区带和层系 ,优选的目标胜北16井在实际勘探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评价出北部辫流河道东段和南部辫流 河道为下一步的有利勘探地区。认为“三相”联合解释技术在地震资料品质较好、构造相对 简单且具备一定勘探程度的地区具有良好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储层质量钻前预测包括储层孔隙度预测和渗透率预测。碎屑岩储层的孔隙度主要与沉积相和成岩作用有关,但在沉积相相同或岩性相近的条件下,储层孔隙度则主要受成岩作用的控制。据此,该文建立了应用成岩指数ID预测储层孔隙度的模型,预测误差小于2%,并以松辽盆地汪家屯地区登三段为例说明了这一模型的应用。汪家屯地区登三段属于浅水河道沉积,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在东北部登三段储层处于晚成岩阶段 B期,孔隙度最高值可达14%~16%;西部地区登三段处于晚成岩阶段C期,储层物性较差,孔隙度最高值为10%~12%。  相似文献   

12.
模型正演与地震资料品质分析--以吐哈盆地葡北地区为例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频谱分析基础上的模型正演是评价地震资料品质特别是分辨率的重要方法。以已有地震资料的频谱分析为基础,利用地质和测井模型正演方法,系统分析了吐哈盆地葡北地区已有的地震资料品质现状。针对展勘探具有砂体厚度薄、层数多、纵向分布散、岩性复杂等特点的储集体岩性油气藏的需要,建议在该区开展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实际出发,以隐蔽油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为主线,系统分析了以断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构造运动对沉积(储层)的控制作用,建立了断陷盆地"断坡控砂"模式;研究了断陷盆地输导体系类型及构成要素,提出了"网毯式"、"T-型"、"阶梯型"和"裂隙型"输导体系及其空间构成的复式输导关系;系统分析了"相"、"势"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及耦合关系,提出了"相势控藏"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14.
隐伏火山岩体岩相解释及储集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利用二连盆地阿北安山岩油藏55口井的测井、录井、岩心资料,进行隐伏火山岩体的岩相解释,研究火山岩岩相与油气富集的关系。阿北安山岩体分为3个相区。其中,熔岩台地相区发育角砾状安山岩,是物性好的储集岩发育区;熔岩台地边缘相区和火山-沉积相区岩性组合为熔岩流层夹凝灰岩或泥岩,储集岩物性差。前一相区日产油量大于10t的油井占该区总井数的63.9%,后二相区则仅占25%~33%,表明火山岩岩相对油气富集高产有明显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关于压陷型沉降拗陷盆地的讨论――以柴达木盆地为例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沉降拗陷的原型盆地类型为压陷型沉降盆地。中生代到古近纪(古新世和始新世)盆地西部以分隔性断块发育为特征,北缘则主要为沉降拗陷群。中新世以来的喜马拉雅中晚期构造运动,使青藏地块受到强烈的水平挤压,地壳因发生大规模褶皱变形和冲断推覆而大大加厚并迅速隆升。地处青藏地块边缘的柴达木盆地受其碰撞应力效应十分明显,在构造动力机制转换的作用下,盆地西部前中生代基底持续抬升,沉积、沉降中心发生了自西向东的迁移,发育形成了以三湖凹陷为沉降中心的压陷型沉降盆地。  相似文献   

16.
断块运动与潜山油气藏的形成——以渤海湾盆地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渤海湾盆地断块运动的机理出发,对其潜山油气藏的形成及运聚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盆地的断块可划分为倾斜断块、翘倾断块和陷落断块3种类型。据此可将渤海湾盆地的凹陷或洼陷划分成倾斜断块区、翘倾断块区和陷落断块区等3个区。断块运动不仅形成古潜山构造,而且对其储层、圈闭及油气运聚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运距较近,圈闭油气充满度高,断裂带控制油气聚集。陷落断块区虽然埋藏最深,但仍具有较好的油气潜力,提高地震采集及信息处理的技术是未来努力的重要方向。倾斜断块区油气前景较好,翘倾断块区更好,并容易形成较大规模的油气藏,应是未来深部勘探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内蒙巴彦浩特盆地锡林凹陷为例,说明重力、地震联合反演方法在确定深部生油目的层石炭纪地层的应用效果。巴彦浩特盆地多期构造影响,造成逆冲、剥蚀及断块作用十分显著;在地震资料解释中,同相轴难以追踪或会误追踪。采用21/2D重力模型反演与地震走时反演的联合反演对x5,x6线高精度重力与地震资料进行处理,指出了原根据地震资料确定的局部高隆起不是目的层石炭系而是剥蚀殆尽的寒武系;同时还给出了锡林凹陷石炭系的分布范围,避免了勘探风险。  相似文献   

18.
储层孔隙度主要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和控制。通过对不同沉积微相成岩强度指数与储层孔隙度之间关系的分析,建立了储层孔隙度预测模型。据此预测出渤海湾盆地鸳鸯沟地区古近系沙三下亚段储层孔隙度主要介于5.0%~30.0%之间,孔隙度大于5.8%的有效天然气储层分布于鸳鸯沟地区的斜坡带。储层孔隙度预测误差小于2.5%,其填隙物含量为1.0%~48.0%,平均为16.1%。因此该模型可用于填隙物含量较高的碎屑岩储层孔隙度预测。  相似文献   

19.
酒泉盆地青南次凹下白垩统油藏储层为扇三角洲砂砾岩和湖相泥云岩,常规波阻抗反演的纵向分辨率低,仅能识别大套的扇体,不能预测扇体内的砂砾岩层,而且不易区分泥云岩与泥岩.岩性指示模拟反演突破了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实现了地震波阻抗反演与地质统计模拟的结合,不仅提高了酒泉盆地青南次凹砂砾岩储层的预测精度,而且能够有效预测泥云岩储层,提高了不同岩性储层的预测能力.该技术在地震资料较差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缓坡带成藏模式研究--以陈家庄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家庄地区属于典型的宽缓型缓坡带,依据其构造特点,可划分为凸起带、斜坡带和构造坡折带三大构造单元,不同的构造单元上发育有不同的沉积类型和油藏类型,其成藏控制因素亦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