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麦9号"不同播期、密度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弱筋小麦“宁麦9号”在沿江、沿海地区不同播期、密度处理下,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特设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播期和密度对弱筋小麦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以宁麦9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沿江、沿海地区弱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推迟播种期和增加播种密度有利于产量的提高,推迟播种期或降低播种密度有利于弱筋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扬麦15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培育的弱筋小麦新品种。为进一步探索该品种在我市种植的最佳播期和最佳密度,笔者于2007年秋播进行了该品种的播期与密度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本地区杂交抗虫棉“鲁棉研15号”不同移栽密度和简化整枝技术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探讨最佳组合配置,从而为此项技术的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处理(组合)试验分密度(A)和整枝(B)两个因子,其中密度设每亩(A1)800株、(A2)1200株、(A3)1600株、(A4  相似文献   

5.
"建麦1号"弱筋小麦播种量(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是国家农业跨越计划《优质饼干小麦“宁麦9号”、“建麦1号”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及开发》项目实施县之一,在大面积示范种植“建麦1号”的同时,为对其栽培技术进一步科学性量化,在省农林厅的组织指导下,围绕弱筋小麦“建麦1号”,我们对其播种量(种植密度)进行了小区试验。  相似文献   

6.
密度和播期对石玉9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度与播期是影响玉米产量最主要的栽培因素。为探索石玉9号高产栽培的适宜密度和播期,2010~2011年设置了52 500株/hm2(A1)、60000株/hm2(A2)、67500株/hm2(A3)、75000株/hm2(A4)、82500株/hm2(A5)和90000株/hm2(A6)6个密度处理以及6月10日(B1)、6月15日(B2)、6月20日(B3)、6月25日(B4)、6月30日(B5)和7月5日(B6)6个播期处理,研究不同密度和播期处理对石玉9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和2011年石玉9号产量均随密度的加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分别在A4和A5处理下达到最高,均在A1处理下最低;6个密度处理的2 a平均产量顺序为A5A4A3A6A2A1,其中,A4与A5处理差异不显著,但两者均极显著其他处理。2010年和2011年石玉9号产量均随播期的推迟呈逐渐降低趋势;6个播期处理的2 a平均产量顺序为B1B2B3B4B5B6,且不同播期处理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密度和播期均对玉米产量产生极显著影响,在冀中南地区石玉9号适宜密度为75000~82500株/hm2;适宜播期为6月10日,且不晚于6月25日,在茬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早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不同小麦品种播期试验,研究播期对里下河地区小麦穗粒结构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选择里下河地区的当家品种扬麦158、苏麦6号、宁麦9号进行种植试验。[结果]有效穗数,苏麦6号和宁麦9号接近,扬麦158较低。实粒数,苏麦6号和扬麦158接近,宁麦9号较多。千粒重,苏麦6号>扬麦158>宁麦9号。[结论]在10月25日~30日播种,播期对有效穗数和实粒数的影响较小;播期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明显。综合考虑小麦穗粒结构与播期的关系,尤其要达到高产优质的栽培目标,当地小麦的播期安排在10月25日~11月4日最佳。  相似文献   

8.
按国家跨越计划《优质饼干小麦“宁麦9号”、“建麦1号”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及开发》项目的实施要求,由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统一布置,我们于2001年夏季,在弱筋小麦“建麦1号”的成熟期进行了不同收获期对产量及籽粒品质影响的试验。  相似文献   

9.
皖西麦0638是安徽省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新育成的弱筋抗病小麦新品种,为了探讨其高产栽培技术,笔者设置了8个播期处理24个小区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得出10月30日为最佳播期,10月25日至11月9日为适播期。  相似文献   

10.
以优质弱筋品种宁麦13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不同播期处理,并调整相应的播种量,对不同群体建成和产量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后,生育期逐渐缩短,T4处理下(11月20日、15kg),叶片降低至10张;T2(11月3日、10kg)处理下产量水平最高,其他依次为T1(10月25日、9kg)、T3(11月12日、12kg)、T4(11月20日、15kg),分析产量构成因素可知,随着播期的推迟和种量的调整,最终有效穗数对产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宁麦9号”大粒选系“宁0078”是江苏省农科院从“宁麦9号”中选育的大粒选系。2004年秋播时我市引进试种,为探讨该品系在我市种植的肥料运筹,特进行本试验。初步证明,该品系在正常栽培水平下,亩施纯氮14kg,基、蘖、穗肥运筹比例6∶1∶3时,产量最高。1试验设计1.1试验设置本试  相似文献   

12.
“宁麦13号”(原名“宁9系选”)是由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以“宁麦9号”于2001年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红皮弱筋小麦。本地区引进种植后,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高抗等优点,推广面积逐年扩大,为探讨该品种在本地区稻茬的适宜密度和肥料运筹,实现良种和良法配套,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特组织了本试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郑麦1860不同生态区适宜的播期和播量,在豫东郸城县进行播期播量裂区试验,试验设4个播期水平:分别是10月8日(A1)、10月13日(A2)、10月18日(A3)、10月23日(A4);3个播量水平:分别是112.5 kg/hm~2(B1)、 150 kg/hm~2(B2)、 187.5 kg/hm~2(B3)。试验结果表明,播期是影响郑麦1860产量的主要因素,适宜播期为10月8~13日,与其相对应的适宜播量为150.0~187.5 kg/hm~2。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肥处理对弱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肥料是影响小麦品质的重要因素,肥料种类、用量及施肥方法等都会对小麦品质产生显著影响。本试验通过弱筋小麦“宁麦9号”不同施肥处理,研究其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优质弱筋小麦不同施氮水平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麦9号”、“宁麦13号”为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培育的优质弱筋小麦,“宁麦13号”为“宁麦9号”的大粒选系。两品种特征特性相似,产量相当,但在分蘖性、叶片大小、籽粒形状等方面略有差异,因此不同氮肥运筹会影响其产量。为研究弱筋专用小麦“宁麦9号”、“宁麦13号”在苏北沿  相似文献   

16.
弱筋小麦新品种宁麦13号不同播期、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弱筋小麦品种宁麦13号的不同播期、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10月25~30日为播种适期,在此基础上掌握好适宜的群体起点,以210~240万/hm2基本苗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弱筋小麦品种宁麦13号的不同播期、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10月25~30日为播种适期,在此基础上掌握好适宜的群体起点,以210~240万/hm2基本苗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各类生化调节剂对饼干小麦“宁麦9号”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筛选有利于“宁麦9号”高产、高效的生化制剂品种,特进行本试验。1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04~2005年在海安县雅周镇王垛村一农户责任田中进行,前茬水稻,土质沙壤土,肥力中等。试验共设8个处理,分别为:(1)每1g矮苗  相似文献   

19.
“宁麦13”是江苏省农科院从“宁麦9号”中系统选育而成的弱筋小麦新品种,我市于2005年秋播开始试种示范,2007年秋播种植面积达15万亩。为提高“宁麦13”小麦新品种的品质调优栽培水平,促进产量、品质、效益的同步提高,2007年秋播笔者进行了“宁麦13”小麦新品种不同播量、氮肥用量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氮肥施用时期对弱筋小麦宁麦9号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以优质弱筋小麦宁麦9号为材料,研究江苏淮南麦区高产栽培条件下氮肥施用时期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施氮(纯氮)量为225 kg·hm-2、基肥与追肥比为5:5的条件下,氮肥施用时期对籽粒营养品质、磨粉品质、面粉品质、面团品质及淀粉糊化特性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越冬期及越冬期前施氮,宁麦9号可达到弱筋小麦品质标准,以全基施处理品质最优,4叶期追施处理的产量和优质较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