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院校校园信息化建设实际上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基础设施(包括实验室、教室、设备等)到教学资源(如公文、图书、讲义、课件等),再到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办公等)全部数字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数字化的虚拟空间,从而拓展了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和扩展了传统校园的教学效率和教学功能,并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达到了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大学对外宣布,该校将斥巨资打造数字校园,在传统的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据介绍,该校将以网络为中心,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以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到2005年,该校将初步实现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数字化校园,为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提供优质服务。根据该校规划,未来几年,中国科大将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将其建设成为学校第五个公共服务平台的大型高性能计算资源。科大…  相似文献   

3.
肖佳 《软件》2012,(5):64-66
校园数字化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相似文献   

4.
朱小华 《网友世界》2013,(18):18-18
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都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以校园网为主体构建校园网的数字化环境建设;其次,以各部门或处室的信息管理系统为主体的学校事务的管理系统,这一阶段的信息管理系统大多采用C/S模式,采用这种模武的主要缺点就是各信息系统之间不能交互、不能信息共享,主要是解决“无纸化”过程;第三阶段是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教育改革的思想开始成熟,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目的,扩大校园的功能,以实现教育过程全面信息化为目标,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软件工程师》2015,(10):24-25
当前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经从网络基础建设深入到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为高校教育变革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使教育向网络化、数字化更加靠近。数字化校园拓展了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了学校的业务运行效率,实现了教育的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原有网络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原有教学资源通过数据库集成技术进行整合,实现从环境到活动到资源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化校园,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  相似文献   

7.
早在199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的教授凯尼斯·格林发起并主持了一项大型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提出了数字化校园的概念。世纪之交,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我国许多高校纷纷制订和实施数字化校园计划,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高等学校,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以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管理理论为指导,超越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数字化校园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立足本校实际情况,分析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规划情况,数字化校园并不是简单的将纸质办公搬到网上,更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务系统或者学生管理系统,它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科学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提升传统校园的运作效率,最终实现教育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9.
王晶晶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4,(15):3677-3679,3683
数字化网络校园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将现实中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进行拓展,实现数字化的环境和数字化的资源,从而一个数字化空间被构建出来,将传统校园的功能进行扩展,其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最终实现数字化教育资源、校园网络服务和校园网络安全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传统数字化网络校园的集成模式通过采用SOA框架,转变为应用系统之间基于标准协议对话的模式,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此应用系统通过采用Web服务技术,对校园网进行数据交换、信息交换及服务的交换。  相似文献   

10.
数字校园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它包括了现实校园及数字化空间,也包含了当前流行的虚拟大学。现实校园是数字校园的基础,数字校园是现实校园通过信息技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与延伸,它包含了现实校园及其所衍生出来的数字空间,虚拟大学是数字校园的远程教育功能部分,是数字校园对外服务的部分职能,它是传统校园数字化后社会功能的延伸。图1给出了传统校园和数字化校园的一些区别。同以往的传统校园相比,数字化校园改变了原有的孤立的建筑物,而将学生管理,教学和资源通过校园网实现了共享和互联。使得学校成为某种意义上的虚拟化校园,学生学…  相似文献   

11.
“校园一卡通”系统目前已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特色.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RFID(射频识别)技术,利用手机SIM卡来构建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此系统大大提高了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速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教学、图书资源、网络应用及“校园一卡通”等方面介绍了中国科技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数据采集和良好的信息共享环境。“校园一卡通”的实现,必将推出学校各部分的信息化管理,也将进一步促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3.
陈胜雄 《电脑迷》2016,(6):79-79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将校园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各种应用连接起来,构建了一个高效、全面的数据采集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能够促进学校资源共享,同时还可以避免应用程序的重复建设,推进从硬件到软件资源,促进综合管理、教育教学,综合学校服务等方面逐步实现数字化,从而在整个校园形成一个信息共享环境以及数字化的空间,为广大师生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校园一卡通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通过应用系统校园一卡通以校园网为载体进行建设,可以建设成一个集信息存储、储值消费、身份识别、金融服务以及信息化管理为一体的数字化校园应用项目。通过校园卡作为唯一的电子身份,工作证,学生证,借书证,身份证,饭卡,医疗证,钱包等功能于一身的校园一卡通。真正实现在“一卡在手,走遍校园”。  相似文献   

14.
数据挖掘技术是指一种通过某种方法与策略从一切实际应用数据中将某些人们事先未掌握的、潜在但确实存在一定利用价值的信息与知识最大成度地提取出来并对其进行加工的技术;数字化校园则是在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到的信息化策略及相关设备,继而从包括教学环境、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活动等方面实现校园整体性的数字信息化管理。文章主要阐述了数据挖掘技术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好地实现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相关建设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构建数字化教育教学与管理环境。该文借助“开放、互动、透明、安全”的思想,引入了“云”的理念,研究并提供了建设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工程--“云校园”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校数字化校园系统建设,是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端技术基础上将高校日常运行中所产生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师生生活服务等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存储、整合处理,通过可视化系统在终端进行应用,降低教学成本,使教学资源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通过实现软硬件资源如实训室、实训设备、馆藏书籍、课程讲义、辅助课件等到教学管理、领导决策、无纸化办公、师生生活服务的全部数字化应用,更加凸显高校构建的数字化空间,时间和空间维度在高校得以拓展,相比传统校园数字化校园的运行效率大大提升,并且通过系统的完善扩展了许多新的业务功能,最终数字化在高校实现全面覆盖,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增强了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Web服务的校园信息化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数字化校园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小型化的数字化校园方案--校园信息化平台,该平台以Web Services(Web服务)为信息集成的核心技术,可以集成学校现有的多种形式的信息系统,并为此提供了统一的数据中心、统一安全身份认证中心、统一用户权限管理中心和统一的用户界面.介绍了该校园信息化平台的模型以及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分析了实现该平台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教育教学信息化是实现现代化教学的根本要求以及归宿。伴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我国在教育水平、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的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标志。本文立足于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指出了当前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的几点问题,比如信息资源利用不合理、数据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数据应用意识淡漠等,并提出了几点完善方案:1、强化信息化校园建设意识;2、加强师生信息化培训,提高数据应用水平;3、完善高校数据应用建设体系,提高网站建设协调性、统一性。  相似文献   

19.
石春宏 《网友世界》2013,(20):24-24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校园已经对各个学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校越来越重视全方位的信息化环境创设,提高数字化管理,促进数字化教学。本文通过对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过程,以解决传统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转变学习方式,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于职业教育各学科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而作为数字化校园核心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建设与应用相对滞后。在剖析建设与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原则、建设内容、系统功能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