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高液限土填筑时质量难以达到规范要求的问题,以实际工程高液限土直接填筑方案为例,通过碾压试验、晾晒试验、承载比试验、压缩试验和快剪试验研究了压实度对高液限土各项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压实度下高液限土的沉降变形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含水率对压实度影响最大,碾压次数次之,高液限土类别最小;压实度的降低对土体的承载比、压缩性能、黏聚力和摩擦角均产生不利影响;通过自密沉降量严格控制不同填土高度时的填筑厚度,高液限土采取包盖法处理及降低压实度标准至88%后的直接填筑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云罗高速公路沿线的高液限土改良方案,通过不同掺砂比例的颗粒分析试验、相对密度试验、液塑限试验、击实试验和室内加州承载比(CBR)试验,对掺砂前后高液限土的颗粒级配分布,掺砂高液限粉土和高液限黏土的承载比影响因素,如掺砂量、浸水时间对CBR值的影响规律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粗颗粒质量分数越高,摩擦力越大,黏聚力越小,水敏感性越差;影响土体CBR值的主要因素是粗颗粒质量分数,其次为浸水时间。  相似文献   

3.
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采用晾晒的方法和在高液限土中掺入生石灰降低高液限土含水率的效果,以及石灰改良高液限土的碾压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晾晒的方法降低高液限土含水率效果不理想,会延长工期,不利于施工;在高液限土中掺入生石灰可以有效降低高液限土的含水率,掺入生石灰后的前2天土料的含水率下降较多,第3天后土料的含水率变化较小,建议掺入生石灰降低高液限土含水率时焖料时间为3d;用生石灰改良高液限土时生石灰的掺量不宜太高,过高则土团之间石灰过多,将导致土团之间黏聚力降低,碾压时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经生石灰改良的高液限土宜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碾压应以静压为主。  相似文献   

4.
综合考虑理论可行性、实际可操作性、经济适用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对高液限土掺不同材料(20%砂、2%水泥、1.5%水泥和15%砂的混合料、5%熟石灰、5%生石灰)的改良处理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复杂多准则、多目标的决策系统,由专家分别给出各判断矩阵中各影响因素的标度值,计算各层的组合权重,按递阶层次结构获得各改良方案的组合权重值,从而得出最佳处理方案为掺5%生石灰的高液限土改良方案。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掺5%生石灰的改良高液限土在碾压8遍后,其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液限土使得半填半挖高边坡路基的沉降与边坡稳定性增加了不确定性,有必要对此种特殊 路基的变形进行影响性因素分析。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某高速公路典型路基建立了数值模型, 分析了荷载大小、高液限土填方含水率、不良地基压缩模量、不良地基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荷载和不 良地基层的厚度没有对应力扩散产生影响,最大路基沉降均出现在距路堤11.7m处;高液限土填方含 水率和不良地基压缩模量的变化引起土体的应力重分布,对填方附近的路基沉降影响尤为显著。因此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密切关注高液限土填方含水率情况,对于不良地基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液限土的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液限土在我国南方省份有较大范围的分布,我国有关规范规定其不得直接用于路基的填筑。在此通过较为详尽的室内试验,揭示了高液限土的特殊的路用特性,为合理有效地利用高液限土和修订相应的技术规范做了必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高液限土在压实度和含水率变化时的力学性能,开展了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基于PFC2D 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高液限土的宏观力学性能与压实度和含水率密切相关,微观力学性能与粒团形态、孔隙率、黏聚力、摩擦力等相关;随着高液限土压实度的增大,土样孔隙率减小,粒团形态趋于复杂,土样破坏应力逐渐增大,破坏应变逐渐减小,压实度与破坏应力、破坏应变呈线性变化关系;随着高液限土含水率的增大,土样黏聚力减小,摩擦力减小,土样破坏应力和破坏应变均逐渐减小,含水率与破坏应力、破坏应变呈线性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8.
运用Plaxis软件,建立土体本构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筋土界面作用、加筋间距、加筋位置等对高液限土路堤稳定性的影响。得出结论:土质越好,筋材刚度越大,加筋效果越明显,加筋路堤也越稳定;底部加筋的稳定性明显高于中部和上部加筋;格栅加密不能有效提高加筋路堤的稳定性。通过广东某高速公路现场加筋试验研究,验证了优化的加筋设计能较好降低高液限土路堤的表面沉降和深层水平位移,提高路基的稳定性。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取湖南某高速公路路基土样进行室内试验,研究花岗岩残积类高液限土的路用特性。通过XRF荧光光谱、XRD粉晶衍射和薄片鉴定实验,分析该类高液限土的成分及结构,发现细粒片状云母等矿物与细粒状的黏土矿物相互作用是其特殊性质的主因。研究击实功、含水率对高液限花岗岩残积土的击实指标、压实度、CBR强度的影响规律,并探究泡水4 d后土样状态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中、低含水率分别与大、小击实功组合,该类土更密实,适合直接填筑;击实功影响下的CBR曲线峰值变化与击实曲线相反;对比泡水4 d前后CBR强度变化,建立该类土CBR强度损失率与泡水前含水率的关系,为高液限花岗岩残积土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液限土由于液限高,塑性指数大,胀缩性明显,在干燥状态下强度较高,一旦遇水迅即软化,线膨胀率迅速上升,强度急剧降低,水稳性极差,因此,《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明确规定,高液限土不能直接做为路基填筑的材料,若需要应用时,必须采取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