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于晴  张熙平  秦新 《数码》2006,(1):38-47
数码本身已算是新潮概念,但它每一天都在发生着让我们惊喜的变化。一个产品,一个事件,一个人物,都可能蝴蝶效应般地让整个领域内荡起波浪。希望一本杂志能改变世界有些妄想,但我们的初衷是以一个行业观察家的身份,用客观积极的姿态来见证数码领域的流变,倡导一种锐意进取的数码生活方式。“数码中国年度评选”开始于2004年,2005年是梅开二度。年终总结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景象,蜕变也总在毫不留情地进行,但这是意义巨大的新陈代谢。《数码》编辑部精心策划了年度盘点,并呈现如下,是盛宴,也是红花榜,期待你一笑过后,能在新的一年里神清气爽、整装待发。  相似文献   

2.
于晴  张熙平  秦新 《数码》2006,(1):48-53
2005年是数码产业逐渐摒弃盲目、回归理性的一年。新的互联网企业在吸引眼球的同时,逐渐开始创造出自己的真正价值。他们太多强调以用户为核心,以创新为手段,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风险投资商。新的行业仿佛一座巨大的金矿在等待人们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挖掘。数码消费潮流已经被全面带动,设计更独特、功能更强大的蜈乐产品成为时尚的一部分,但消费者也学会以更加理智的眼光来看待络绎不绝的推陈出新。混乱的市场环境中催生出来的问题也逐渐暴露,让人们更加期待数码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历时两个多月,《数码》杂志主办的“2005中国数码行业年度十大事件”在评委团的精心筛选下已获揭晓。它们既成事实.无法改变,但对2006年却是借鉴,是风向标,是一个小型启示录。  相似文献   

3.
《数码》2007,(1):42-65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06年转眼已经成为过去。综观全年,2006年的数码产业开始复苏,强劲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带动了中国数码市场的新一轮消费热潮。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高清电视进入了另一个高速发展阶段。数码相机、音乐随身听,MP4、打印机市场平稳发展。GPS开始成为市场热点,成为国内厂商集中关注的一个最大热点,2007年很可能出现井喷现象。 回顾2006年,《数码》紧跟产业发展,引导市场消费潮流。作为2006年数码消费媒体的领军人物,时值辞旧迎新之际,《数码》编辑部策划推出了“数码中国2006年度盘点”专题,现在就让我们一同分享走过的这一年。  相似文献   

4.
《数码》2005,(10):36-42
要谈IT数码产品,美国无疑是IT产品的发源地,从世界上诞生第一台PC开始,美国主导着全球的IT产业。而二战后奋起直追的日、韩两国,尤其是日本,则成为电器与消费电子产品的大国。对于东方的文明古国——中国来说,我们起步较晚,但我们的速度却令世界惊奇。最近20年的发展,让中国成为全球新的加工制造基地和全球IT数码产品的制造基地,中国也成为IT数码消费大国。在《数码》杂志创刊四周年的今天,我们有勇气尝试着对中国数码消费做一次回顾、一次整理,来高调呈现中国令世界瞩目的数码消费、在世界东方崛起的数码品牌、从世界回到中国的优秀设计师以及展现数码时尚的一流摄影师。  相似文献   

5.
于晴  张熙平  秦新 《数码》2006,(1):54-57
来自大众煤体、行业调查数据公司的知道分子组成了“2005数码中国”评委团。评委团的评点超越了我们的习惯性看法.超越了令人望而生畏的责任,最终评选出2005数码消费领域的年度事件、年度关键词和年度品牌。 评选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这个时代的审美标准以及时代词汇的运用.知道分子大量使用PK这个词遴选出激动人心的事件以及优秀的品牌。PK、中国设计、博客、品牌的民族精神、创新,是知道分子们关心的焦点找到兴奋的亮点也让我们每一个人从纷繁复杂的技术和市场变化中找到兴奋的亮点。  相似文献   

6.
《电子科技》2002,(13):32-33
传统冲印店要变脸数码冲印的红火与数码相机这几年在中国掀起的热潮不无关系。2001年是中国数码相机产业开始崛起的一年,全年我国数码相机市场增长率高达100%,首次突破20万台大关。据有关资料分析,到2005年,我国数码相机年销量将达到300万~500万台。而前不久,国家相关部门的一份公告则明确提出,力争到“十五”末,我国数码相机整机产量达到500万台以上,国内品牌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左右。尤其是在像北京、上海、广州等高收入地区,数码相机每年的销售比去年3年里每年的增长率都超过100%,高于全球水平。在全球数码市场发展蓬勃的带…  相似文献   

7.
王思曼 《数码》2007,(12):40-46
对于全球电子消费者来说,2007年在平淡中孕育着神奇。在这其中,手机市场可以说格外的热闹。iPhone的横空出世给原本不怎么热闹的市场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Googel加入到手机终端的竞争中更给这个市场掀起千层浪;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市场经过了几年的竞争,产品已经深入人心,虽然没有创新的技术出现,但是销售却不错;笔记本电脑厂商们肯定乐得合不上嘴了,越来越多人的第一台电脑就是笔记本,而不是传统的PC台式机。不过PC厂商们的日子似乎并不难过,从销售业绩来看都做得不错;随身听市场一如去年的平淡,新东西并不多,市场由于受到手机排挤,大家的关注度并不高。 2007年,产品的品牌创建和外形设计依然是贯穿全年的主线,前几年用心维护品牌的产品在市场淡季仍然有很多的销售,漂亮的外形代替了功能,成为诸多用户的首选。可以说,没有好的设计,没有好的创意产品,已经很难在这个市场上有所表现。一如既往,在今年的《数码中国2007》专题中,我们给出了《数码》杂志编辑用心评选出来的各类主流数码产品,它们各方面在今年都有不俗的表现,希望这些产品能够成为你年底采购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数码革命     
《数码》2005,(3):14-14
虽然2005年开始才仅仅两个月时间,但是数码产品的发布又是一浪高过一浪。年初的CES 2005给我们带来了一次数码家电的狂潮,HDTV成为现在的主流,各种新品纷纷面世,宽屏、高清革命开始席卷全球。而在今年春节前夕,“国美”和“大中”的等离子、液晶电视疯狂促销,也让一部分用户尝了一把鲜。当然,目前国内还没有正式推出真正的高清晰电视节目,我们还需要等待。而远在欧洲,围绕着HDTV的讨论已经定型,标有“HDTV Ready”的产品开始进入市场,这也让购买者放宽了心。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子商情》2003,(7):62-63
从“星网计划”走向“星网数码”专业品牌,从传统单一的通讯渠道走向多元化、深层化的渠道转型,从进军数码领域走向引领通讯和数码技术的融合,星网数码顺势而飞,始终把推动产业的领航作为前进的方向。6月21日,星网数码在2003渠道大会上公布了其品牌战略目标,就是要把星网数码打造为中国最专业的通讯数码终端品牌,铸就中国通讯数码消费领域的一艘巨型航母。  相似文献   

10.
《数码》2005,(5):54-59
两年来,每到五一黄金周,《数码》杂志都会推出精心策划的“数码之旅”大型专题,我们为全国喜欢旅游的读者朋友一次次精选出独特的旅行线路,带领大家去感受数码科技产品为旅途生活所带来的欢乐与便捷,两年来,随着拍照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数码产品的迅速普及,“数码之旅”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11.
8月23日,作为2014年第七届中国影视数码剪辑大赛的热身活动之一,“2013中国影视数码剪辑大赛大师讲评”活动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综合楼221室隆重举行。从2013年9月刊杂志开始,我们以系列报道方式向大家展示讲座、互动、设备体验等各方面的细节。本期出场的两位讲师是中国电影剪辑学会会长周新霞以及知名剪辑师孟佩璁,讲座中他们分享了剪辑经验和感悟,并和现场观众就剪辑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热烈互动。  相似文献   

12.
《数码》2004,(10):28-29
2004年9月4日下午,北京诗艺周末酒吧内一派热闹欢腾。“数码智慧乐趣无限——2004数码之友嘉年华”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本次嘉年华活动也是为庆祝《数码》杂志创刊三周年而举办的一次核心读者的交流联谊聚会、一次数码时尚社交派对。  相似文献   

13.
7年《数码》     
钟建勇 《数码》2008,(10):11-11
不知不觉中,《数码》杂志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虽然作为时尚先锋的代表,我们不屑于怀旧,但也正是陪伴着中国数码产品一路风风雨雨走来,我们对这个产业有着自己独特而深八的见锯。在这7年中,我们见证了中国数码产业、市场从无到有,从渺小到繁盛,再到平稳运行的各个阶段;我们也见证了林林总总的企业从小到大,从默默无闻到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知名企业;  相似文献   

14.
《广播与电视技术》2005,32(9):118-118
夏末秋初的北京,迎来了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其中的BIRTV2005更是好戏连台.2005中国影视数码剪辑大赛是BIRTV的一大主题,优秀作品的评选、颁奖典礼的盛况更为此届盛会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5.
“恒智”企如其名,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凝聚着恒智人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一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恒智数码时刻以推动中国音频技术的国际化为己任.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完成了破茧成蝶的升华。2008年,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迎来了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取得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更迎来了北京恒智数码以“AREDA,BLP”两大自主创新品牌系列产品的隆重匕市。  相似文献   

16.
《数码》2003,(11):144-144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已经开始制作今年的最后一期杂志并准备迎接热切期待的2004年数码杂志。2004年,数码杂志将一如即往地坚持“数码娱乐与时尚消费”的方向,坚持“权威、时尚、实用”的内容,“时尚、大胆、精致”的设计风格,把杂志制作得更细致、更精美、更时尚。为了即将闪亮登场的2004年数码杂志,我们已经准备数月,不仅使栏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已近十年之久,历经风雨.就在其重新回归理性.风起云涌地发展之时?一位IT数码时尚先锋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电子商务的舞台.顿时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它就是中国最大的IT数码购物门户——搜易得。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字电视系统设备领域,成立于2000年的北京数码视讯科技有限公司可谓异军突起,推出了几乎覆盖DVB-C全线的产品,在民族品牌中居于领先位置,2005年获得了亚洲科学协会(ASPA)颁发的中国唯一一家“亚洲创新企业奖”。为了探询数码视讯快速崛起的奥秘,以及数字电视方面的技术走向,本刊社长曾会明与数码视讯副总裁宿玉文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深入沟通。此外,在永新同方、NDS、Irdeto等几家厂商已经占据主导的CA市场中,数码视讯的StreamGuardCAS硬是从“夹缝”中杀出一条生路,在近两年取得了新增运营商客户市场的领先位置,也颇令人瞩目。曾…  相似文献   

19.
从1996年第一台,“网上之星”MODEM面世至今,星网数码(原实达网络)已经销售了350万台拨号MODEM,200万台ADSL MODEM,是业界当之无愧的“中国猫王”。204年初,实达网络正式更名,新生的星网数码意欲何为?“中国猫王”下一步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20.
钟建勇 《数码》2003,(10):8-8
2001年10月《数码》创刊的时候,数码消费刚刚兴起,传统IT媒体还在整天围绕着各种高深的电脑技术讨论不停,市面上也没有真正面向数码消费的综合媒体,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本家电、电子产品的杂志和刚起步的手机杂志,《数码》这样一本数码消费的综合媒体,有人看吗?谁都捏了一把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