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余明侠教授是我1991年到1995年在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求学时认识的老师。大学四年,余老师没有直接给我们授课,但讲授中国近代历史的姜新老师常常提到“咱们的余老”,便对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在工作、考研等方面也对余老师多有讨教。2005年8月,我参加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91级毕业10周年师生聚会后,去看王明堂老师。刚刚坐定,王老师向我推荐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的余明侠教授的新著《史学论稿》(以下简称“史稿”)。  相似文献   

2.
我是个害羞的女孩,看到老师总是躲着绕着走,实在躲不开了,最多就冲着老师笑笑,然后跑开了。我并不知道这有多不好,我只知道不管我怎么努力,我的成绩在班上总是中等。我想或许是怕老师生气的缘故吧,但谁叫我就是这么一个害羞的女孩呢!想到这里,我又心安理得地在下一次继续跟老师做这样捉迷藏的游戏了!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作文教学中很关键的一环是作文的评改。 学生的作文一律精批细改,对教师是一种负担,尤其是对于我们大班额(我们每个班级几乎都有九十多个学生)的学校老师来说更是一种特别大的负担。学生一篇作文交上来,老师要忙上几周,过多的时间、过多的精力耗费使老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再细细准备其他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4.
初到荷兰,儿子入学后的第一次家长会,我自然不敢怠慢。 家长会设在一个体育馆里,数十张桌子在百余尺的场地一字排开,每张课桌前都有一位老师正襟危坐,我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儿子在国内上小学的时候,就是班里有名的淘气大王,每次开家长会,儿子总是老师重点批评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理念下的宽松式作文教学.指的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仁日教师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实在写不出来时,老师予以明确、具体、有效的指导及帮助,或者组织引导互帮互助,以达到写好作文之目的。必须承认.这里所说的帮助,包含着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的需要是老师指导的前提,学生需要的是老师的帮助而不是包办,需要的是思维上的活跃,而不是禁锢,因为,主体是学生。  相似文献   

6.
曾几何时,诗被我们遗弃在荒漠里,无人问津。教材中选录的诗歌很少,据统计,原教材一二年级共选阅读篇目110余篇,而儿童诗仅占阅读总篇目的15%;教师对诗歌教学更是敬畏有加,“诗难教啊!”一度成为老师们的共识,更不敢涉足诗歌写作教学了。  相似文献   

7.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顺利实施的保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免师生间会发生摩擦、冲突。学生顶撞了老师,老师怒吼失态,还是巧妙化解,的确需要老师的智慧。笔者认为搞清顶撞原因,对症下药,才是减少摩擦、化解冲突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生命飞逝,成长如歌。我们走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品味生活的快乐和艰辛。 我走在空荡荡的大街上,阴沉的天空压得我透不过气来。脑子里只停留在上课时老师报分数的那一瞬间,那可怕的声音不停地在折磨我。我知道,这一次足躲不过挨骂和教训了。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保持有益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成功。教学中如何培养并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席淑琴 《新天地》2011,(11):235-235
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个知识点老师讲了七八遍,可学生仍然不会。可见,老师讲的荐多再好,学生也不一定能够掌握。所以,真正的好老师为了确保学生掌握,会在教学落实上痛下功夫,以落实来督促学生记忆、练习,运用,靠落实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情况及学生的疑惑所在,从而讲课时才真正做到精讲多练,从而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主导作用。事实也证明,在教学中,抓落实好的教师,教学成绩就好,于是教师们就在落实上各显神通。以下是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一些比较好的落实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它与阅读教学一起拉动初中语文教学前进,可见作文教学的重要性。然而长时间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得不到老师、学生的重视。究其原因是作文教学非一日之功,费时费力,见效慢,又元规律可循。时间久了,学生失去了信心,老师失去了耐心。不仅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老师更困惑于作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基础知识得分很高,作文却丢分严重,这种现象不禁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下面谈谈自己在平日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又是作文课!”“我最怕上作文课!”语文教师每当听到这些话心里就很难受,不知所措。学生经常是到交作文的最后一天敷衍几句应付老师,有的老师催几次也不交。真是让老师“头痛”学生“头痛”的教学呀,什么才是医“头痛”的良方?笔者一边实践,一边反思,悟出以下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3.
星期六,我正走在温州的某条大街上,突然接了一个陌生电话。 我问:“你是谁呢?”“杨老师,我是林洋洋呀!”电话里传来一个小女孩清脆明亮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张:各位老师,我们今天还是请两位著名的教育学者,和我们一起探讨,在课堂中的课堂设计与课堂生成的关系。这位是肖老师,这位是余老师。实际上我们的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的背景 小学是学生习作的起始阶段。学生习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离不开老师在课堂上的有效指导。但现在习作教学的普遍情况是,许多老师面对习作课堂指导不知所措.甚至缺乏指导,给个题目,任由学生去写。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一方面,原有的习作指导方法,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已被打破;另一方面,新的习作课堂指导方法,在新的课程背景下尚未建立。  相似文献   

16.
3月23日-24日,福建省首届新作文教学专题研讨会在福州仓山小学举行,来自不同地区的老师,开了不同学段的八节作文公开课。会后,本刊记者就基础教育阶段写作教学的几个焦点问题采访了福建师大的潘新和教授和余岱宗博士。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看出,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老师怕教作文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可能是怕批改。一则批改量大,任务重,二则老师认真批了,学生看一下了事。老师感觉费劲不小,可是付出远远小于收获。这一直是很多语文老师的一个困惑。笔者以为,如果老师在评改技巧上下点功夫,也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关系是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从教学形式上看,课堂教学是主体,课外阅读是补充,就效果而言,课堂教学是准备,课外阅读却是应用。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课文阅读教学以精读的形式,一直以来都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它在培养阅读能力、促进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对于占据阅读半壁江山的课外阅读,其指导依旧显得十分疲软无力。从老师角度来看,有的是认识不够,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 作文课堂教学改革搞得可谓轰轰烈烈,论文是读了又读。让人觉得很壮观。可以说这大大推动了作文教研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文教学的质量。但是不是这样的改革就使大多数学生都受益呢?我看未必。因为大部分学生一听说作文就皱眉头,害怕作文,觉得无话可说。所以,老师每次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很为难,因为老师布置的作文学生不一定喜欢写.也不一定会达到预期效果。虽然老师每次布置了新作文后,都会给学生好几天的写作时间,但作文交上来,前言不搭后语,没有美的语言,没有新的见解。在这样的作文教学现状下.我们有必要对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0.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于漪老师说:“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将阅读单纯地理解为语文的阅读教学.在语文课上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中心。将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而这样的教学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讨厌语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实践中,我们逐步意识到这样的做法.非但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也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