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分析了近20年来世界及主要国家马铃薯生产、消费与贸易演化。发现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缓慢下降,单产不断提高,产量有所增长,并呈现由欧洲向亚洲、由温带产区向低地热带产区、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中国、印度、孟加拉国马铃薯消费显著增长,而欧洲国家消费大多下降。欧美国家马铃薯出口在世界贸易中占有较大比重,且以种用、制粉和加工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而中国、埃及等新兴出口国家则以冷冻、冷藏马铃薯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尽管欧美国家在马铃薯生产、消费和贸易中占比有所降低,但仍居领先和主导地位。根据分析结果,从加强育种、发展加工、拓展出口等角度对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0—2007年世界腰果产销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2000-2007年世界腰果生产及贸易概况,探讨了世界腰果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7年,世界腰果收获面积不断扩大,单位面积产量逐渐提高,腰果产量持续增长;世界腰果仁贸易量不断增长,壳腰果贸易量亦呈增长趋势.世界腰果主产国十分重视发展腰果种植和加工业,世界腰果产量及贸易量将继续增长.  相似文献   

3.
一、农产品发展趋势世界农业的发展不仅将遇到人口增加、经济增长的新需求和新挑战,也受到国际市场与农产品贸易的深刻影响。随着世界主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贸易量不断扩大,世界农业的国际化正在加快。土地、水、环境等因素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将更加严峻。20世纪  相似文献   

4.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草莓生产与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进入2000年以后,世界草莓生产与贸易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贸易增速同比大于生产增速.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草莓产出国,产出占世界比例高达1/3,但对外贸易量微小.世界草莓贸易主要集中在欧洲和美洲等国,贸易流向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5.
《北京农业》2004,(5):38
花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居油料作物第二位,在世界油脂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20年来,世界花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花生的单位面积产量、总产、贸易量增长显著.花生生产目的、生产与贸易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花生科技有了较大发展.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类对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花生需求将会增加,预计到2010年,世界花生生产、贸易、科技都将持续发展并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杜珉 《农业展望》2006,2(3):32-36
针对世界棉花生产与供求,从棉花种植面积与产量、世界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世界棉花供求格局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20世纪中期后的10年间,世界棉花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单产缓慢攀升,棉花产量与消费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发展,且产量的波动幅度大于消费.针对世界棉花市场与贸易,从棉花市场、棉花价格、棉花贸易国、棉花政策等方面分别作了分析.目前世界棉花的绝大部分贸易量集中在少数棉花大国之间.由于棉花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很大,开始出现棉花期货市场,在世界棉花贸易中期货市场发挥了规避风险、发现价格的重要功能.分别介绍了世界棉花市场上主要的棉花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并对世界各主要棉花大国的棉花支持政策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麦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啤酒工业的迅速崛起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啤酒大麦和饲用大麦的需求随之增加。通过对世界大麦贸易、中国大麦贸易和供需情况的分析,认为国内大麦生产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啤酒酿造和饲料加工的需求,大量的供需缺口将继续依靠进口弥补。  相似文献   

8.
世界畜产品贸易总量逐年增长,其中,禽肉、猪肉出口量大幅上涨,牛肉和绵羊肉保持不变。畜产品贸易产品结构发生变化,牛肉和绵羊肉占比相对下降。畜产品贸易地区结构相对稳定,世界贸易量前10位国家变化较小。展望未来,畜产品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量仍会持续增长,但总体增速会放缓;贸易产品结构将发生一定变化,牛肉和绵羊肉比重将增加;贸易地区结构也将发生改变,尤其是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家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变化,需求量高速增长,成为世界进出口贸易量增长的主要动力,将导致畜产品进口重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相似文献   

9.
我国稻米出口已在国际市场上退居第6~7位.8O年代年均出口只有74万t,90年代略有回升,年均出口110万t,占世界稻米总出口量5%~6%.1998年是我国历史上出口大米最多的一年,达到375万t(减去进口稻米24万t,净出口351万t),占世界稻米总出口量19%.9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稻米贸易量只占稻米产量不到4%,比起世界小麦贸易量占其产量20%左右、粗粮贸易占其产量10%~12%要少得多.近年来随着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加速,世界稻米贸易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世界稻米出口量已从1991年度的1300万t增加到1997年度2 800万t(历史最高纪录),1998年度的2 500万t.预计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美、欧等国家出于营养需要(东方优质稻米含有独特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可以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脂),吃米饭的家庭有所增加.因而国际市场的稻米贸易量还将有显著增长,到21世纪初,稻米贸易量将可能达到3 000万t以上,为我国稻谷的生产和稻米的出口,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农业的发展不仅将遇到人口增加、经济增长的新需求和新挑战,也受到国际市场与农产品贸易的深刻影响。随着世界主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贸易量不断扩大,世界农业的国际化正在加快。土地、水、环境等因素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将更加严峻。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高速增长的趋势将依然延续,农业的人口压力进一步增加,尽管世界粮食生产能力普遍提高,但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世界耕地资源的数量正在减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耕地质量受到严重退化的威胁;世界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及全球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一…  相似文献   

11.
《北京农业》2004,(5):38-38
花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居油料作物第二位,在世界油脂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20年来,世界花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花生的单位面积产量、总产、贸易量增长显著。花生生产目的、生产与贸易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花生科技有了较大发展。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类对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花生需  相似文献   

12.
世界木薯生产和贸易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之一,现已遍及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国家。本文分析了世界木薯主产国的生产情况,剖析了世界木薯贸易的主要特点以及主要进出口国的贸易格局。预计,随着对木薯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世界木薯总产量和收获面积将继续增加,木薯贸易量逐步扩大,跨境贸易和区域间贸易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3.
国际水产品贸易量随着世界渔业的发展有了相当大的增长。60年代到80年代,参予国际水产品贸易的国家由127个增加到158个,世界渔业产量进入国际水产品贸易市场的比重由31%上升到35%,最高年间达到40%以上,国际水产贸易量翻了一番多。 目前水产品贸易的基本特点,是已经形成了一方以发达国家为主的进口国,另一方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出口国群体的贸易格局。  相似文献   

14.
豌豆是中国重要的食用豆类之一,也是食用豆国际贸易的大宗品种。本文分析了世界豌豆的生产形势及其进出口贸易格局。世界豌豆种植主要集中在亚洲、美洲和欧洲。近30多年来,世界豌豆的收获面积呈稳中下降态势,豌豆总产量增长缓慢,平均单产也提高缓慢。豌豆的主产国有加拿大、俄罗斯、中国、美国、印度、法国等。豌豆的国际贸易在近30多年来迅速增长,贸易价格逐年提高。从贸易结构来看,豌豆的主要出口国有加拿大、俄罗斯、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主要进口国有印度、中国、巴基斯坦、比利时、美国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稻米出口已在国际市场上退居第6~7位.8O年代年均出口只有74万t,90年代略有回升,年均出口110万t,占世界稻米总出口量5%~6%.1998年是我国历史上出口大米最多的一年,达到375万t(减去进口稻米24万t,净出口351万t),占世界稻米总出口量19%.9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稻米贸易量只占稻米产量不到4%,比起世界小麦贸易量占其产量20%左右、粗粮贸易占其产量10%~12%要少得多.近年来随着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加速,世界稻米贸易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世界稻米出口量已从1991年度的1300万t增加到1997年度2 800万t(历史最高纪录),1998年度的2 500万t.预计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美、欧等国家出于营养需要(东方优质稻米含有独特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可以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脂),吃米饭的家庭有所增加.因而国际市场的稻米贸易量还将有显著增长,到21世纪初,稻米贸易量将可能达到3 000万t以上,为我国稻谷的生产和稻米的出口,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空间. 稻米的国际市场因品种和米质不同而存在3个类型的市场.一般中低质量的籼米市场约占大米国际市场贸易量30%~35%;长粒优质籼米市场约占50%~55%;优质粳米市场约占12%~15%.从发展的趋势看,优质粳米市场发展潜力大于优质籼米市场.优质粳米市场的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将是日本、韩国和台湾.而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则可能是优质粳米市场的3个主要出口国.我国将是这一市场的最主要收益者. 最近已出现好的征兆.日本三菱、住友、伊藤忠等大贸易公司开始转变稻米进口战略,由进口美国稻米转变为进口中国稻米.这些公司认为,经过对中国优质粳稻产区的品种改良和技术指导,中国稻米的质量提高,成本下降,而且地缘优势十分明显,比美国稻米更具竞争力.2000年日本进口稻米关税配额75.8万t,占本国产量8%,其中主食用的稻米占60%~70%,估计都是中国产的稻米,1999年度中国的稻米在日本进口量中占52%,2000年度预计将会达到70%左右.但须注意的是,日本正积极发展稻米海外种植(如在南美),并旨在形成中、美、澳三位一体的稻米调配渠道.因而,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前良好机遇,加强与日方合作,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利用高技术实现稻米的优质高产,进而巩固和扩大我国稻米在日本市场的份额,突破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为稻米出口开拓更广泛的商机.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粱、大麦贸易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主要农作物品种之间的政策和经济效益不均衡,造成了中国高粱和大麦的种植面积、产量大幅下滑,进口大幅上升的局面。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高粱进口国,大麦进口量也跃居世界前列,高度依赖进口必将影响国内产业的健康发展。研究表明,现行的进口政策也会对高粱和大麦的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世界大麦的生产、消费和进出口市场状况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世界大麦的生产、消费和出口主要集中在欧洲的少数国家,而大麦进口主要集中在包括沙特阿拉伯和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为了加快中国大麦产业的发展,政府必须尽快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提高中国的大麦品质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何元龙 《古今农业》2006,(4):70-78,107
20世纪初黑龙江省小麦生产的发展速度很快,种植面积较大,品质较好,小麦的贸易量也很大,但是单位面积的产量较低。同时,黑龙江省的小麦生产受到气象条件和病害以及国内外贸易的严重约束。20世纪初是黑龙江省小麦生产、贸易、加工快速发展的时期,成为我国主要的小麦产区。  相似文献   

19.
张力 《今日农村》2004,(2):11-12
一、贸易总量不断增加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世界蔬菜贸易发展缓慢,每年维持在3000万吨以下。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蔬菜贸易也得以迅速发展。1980年世界蔬菜贸易总量为3066万吨,1990年增长为4826万吨,2000年增加到7808万吨,为1980年贸易量的2.5倍。在20年的时间内,世界蔬菜贸易总量翻了一番多。 二、贸易种类和品种趋向多样化 从贸易种类来看,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前,世界蔬菜贸易主要包括8大类(醋泡蔬菜、短期保鲜蔬菜、加工蔬菜、冷冻蔬菜、脱水蔬菜、新鲜蔬菜、蔬菜产品和蔬菜汁),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均…  相似文献   

20.
世界西瓜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78—2013年FAO数据,从西瓜收获面积、产量、单产以及生产和贸易的区域分布等多方面分析了36年来世界西瓜产业发展变化情况。分析结果显示,世界西瓜收获面积增长缓慢,产量和单产持续增加,亚洲西瓜收获面积和产量居首位,但出口率最低,欧洲西瓜贸易最为活跃。今后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增长将成为世界西瓜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