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谐波齿轮传动误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谐波齿轮传动误差的产生机理。用随机误差理论,对传动误差进行动态分析,导出了谐波齿轮传动误差的估算公差。实验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随机误差和周期误差自协方差的不同性质,提出将齿轮综合误差分解为随机性成分和周期性成分,用二阶Markov过程模拟随机性成分的方法,发展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该软件具有较高的分解精度,用二阶Markov过程能可靠地模拟齿轮的随机性误差。  相似文献   

3.
为了增强现代舰用天线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必须提高天线旁瓣的测量精度.基于此给出了用平面近场技术测量超低旁瓣天线时,旁瓣测量总误差与待测天线参数、近场幅相随机误差的数学模型: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天线旁瓣越低,旁瓣测量误差越大;旁瓣测量总误差随着近场测量幅相误差的增大而增大;近场分布的口径效率与旁瓣电平的误差方差成反比.建立了近场幅相随机误差所引起的误差谱的表达式.对随机误差对远场方向图的影响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幅相误差主要影响远场方向图的旁瓣;该验证方法首次采用阵元数较少的线阵,仿真效果接近采用多阵元平面阵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齿轮系统作为直升机传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传动系统的性能与可靠性.在齿轮啮合过程中,装配误差会导致齿轮接触状态发生改变,影响齿轮寿命及传动性能.本文以直升机传动系统典型斜齿轮副为研究对象,对含有装配误差的齿轮副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装配误差的增大,齿轮的接触应力和应力波动都随之增大;并且齿轮尖角及根部应力较大,易产生应力集中,发生疲劳破坏.  相似文献   

5.
基于机构运动时变可靠性理论建立齿轮齿条转向机构运动精度可靠度的分析模型。在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基础上,考虑机构构件的尺寸公差,建立包含机构结构误差和随机误差的误差函数,并推导机构运动误差的统计特征值的解析表达。应用首次穿越方法对转向机构运动误差过程的穿越率进行求解,以此获得转向机构的运动时变可靠度。文章最后给出了数值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用数控插齿方法加工非圆齿轮时,数控插齿机床工艺误差,对被加工非圆齿轮节曲线极径与极角参数的影响.对非圆齿轮的实际数控插齿加工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仿真,为分析非圆齿轮的误差来源、提高非圆齿轮的加工精度以及对非圆齿轮的误差评定和精度测量方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MEMS陀螺随机误差补偿在提高姿态参照系统精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航姿系统姿态角测量精度,论文对MEMS陀螺随机误差的测试和补偿进行了研究。运用Allan方差方法分析了MEMS陀螺各项随机误差的特性,建立了针对MEMS陀螺的随机误差补偿模型。采用Allan方差辨识算法完成对各项随机误差的分离,获取速率随机游走(RRW)和角度随机游走(ARW)噪声方差值。通过设计的卡尔曼滤波器对MEMS陀螺随机误差进行实时估计补偿,利用姿态解算算法得到随机误差补偿前和补偿后各3个方向的姿态角。实验结果表明经误差补偿后系统的静态偏航角测量精度提高了3倍、横滚角提高了4倍、俯仰角提高了12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齿轮动力传动过程中轮齿啮合状态的数值仿真方法-加载轮齿接触分析。通过分析齿轮传动的一般过程及其加载啮合条件,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各类点接触齿轮、线接触齿轮的轮齿啮合状态分析的通用模式。由此可以求出齿轮动力传动过程中任一时刻参与啮合的轮齿数、齿面接触区的位置形状及接触压力分布、齿轮传动误差、轮齿载荷分配等。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面齿轮传动的动态性能和降低啮合对安装误差的敏感性,提出具有高阶传动误差函数的面齿轮齿面设计方法,描述了齿轮传动反映输出和输入角度关系的四阶传动误差函数的数学模型,考虑刀具齿轮与圆柱齿轮齿数差,推导了面齿轮数控加工过程中具有四阶传动误差函数的齿面方程.利用盘形砂轮对渐开线圆柱齿轮齿向修形,发展圆柱齿轮齿向修形的鼓形齿面.建立面齿轮副轮齿接触分析条件,对具有四阶传动误差函数的面齿轮和齿向鼓形的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啮合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啮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设计传动误差幅值为10″,在对准安装和轴夹角误差为0.02。的条件下,齿轮副输出的高阶传动误差幅值为0″,其他形位参数与预置的参数完全一致;齿面接触区域对安装误差不敏感,接触迹线始终稳定在齿轮半径的172mm附近。  相似文献   

10.
数据校正即是从测量的过程数据中消除过失误差并降低随机误差对测量值的影响,这对过程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采用移动中值滤波器(MM)消除过失误差,然后应用小波变换滤除随机误差.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混合数据校正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数据校正,提高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面齿轮传动是由圆柱齿轮与面齿轮相啮合的传动,分析了面齿轮传动的啮合特性.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在给出刀具齿廓方程及法矢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坐标变换导出了面齿轮齿面的位置矢量与法矢量;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在安装误差条件下的面齿轮啮合特性,传动误差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接触印痕在面齿轮齿面上形成一条沿着齿形方向的直线,而且随着装配误差的差异分别沿着齿向方向的大端或小端移动;传动误差与圆柱齿轮的转角成线性关系,对安装错位不敏感.由装配错位传动误差接近于0.  相似文献   

12.
以往滚齿过程的分析,在理论上比较抽象,在实际实验中有无法避免的干扰因素。本文在建立滚齿过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求出实际方程,在计算机上对实际滚齿过程和齿形检测过程进行了仿真,并对齿形轮廓和齿形误差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理论计算分析与实验结果三者基本吻合。计算机仿真是分析滚齿过程及齿形情况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风电增速齿轮接触疲劳强度分析结果,借助Pro/E软件建立了齿轮传动的三维模型,利用ANSYS与Pro/E的无缝连接技术实现了模型的导入,通过表面边界法定义了齿轮C型内表面的刚性多点约束,模拟出了力矩载荷的施加,得到了接触应力的分布云图,其结果与经典的赫兹公式对比,误差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在CNC测量中心上测量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据此开发的软件可以自动地进行齿形误差、齿向误差和周节累积误差等项目的测量和评定.通过与传统的机械展成式齿轮量仪比较,说明了使用CNC测量中心时,展成运动误差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滚齿为例,阐述了齿轮基圆半径原始误差的成因,对滚刀啮合误差、轴向齿距误差、齿形角误差、升角、径向跳动、轴向跳动等对工件造成的误差进行逐一分析,同时给出滚齿棱度成因分析及提高齿轮加工精度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弧齿锥齿轮测量精度稳定性及不同程序测量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虚拟弧齿锥齿轮进行可控误差叠加的方法.分析虚拟弧齿锥齿轮建立时产生的误差,在虚拟工件上叠加可控的椭球抛物面误差,调用OpenGL图形库中的函数将叠加误差后的效果进行直观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虚拟弧齿锥齿轮进行误差可控的叠加,得到了齿面误差可控的虚拟弧齿锥齿轮.  相似文献   

17.
CMM测量正交面齿轮的误差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面齿轮啮合理论和面齿轮坐标转换关系建立了面齿轮齿面数学模型,分析了面齿轮齿面上任一点的法线向量;基于该模型研究了在采用坐标测量机测量面齿轮齿面误差时由于测量坐标系和面齿轮设计坐标系不重合造成的误差,同时分析了坐标测量机测头直径对测量误差的影响;提出了误差补偿公式,为面齿轮的坐标测量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应用齿轮偏心误差理论,揭示了以齿轮的齿顶、齿根和内孔为测量基准的测量齿距误差的实质,并对这三种基准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对于不同的测量基准所测的结果也不同,若基准选择不当,有时会产生“误收”或“误废”。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测量渐开线齿轮时由于其几何中心和测量中心不重合带来的误差,基于工件安装偏心的误差补偿模型,以齿轮测量中心为载体,分析不同偏心量值对于齿距测量误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偏心造成的误差经过补偿后,与无偏心安装得到的测量结果一致,验证了误差补偿算法的正确性,消除了安装偏心误差带来的影响,降低了齿轮安装的难度.  相似文献   

20.
A new non-linear bending-torsional coupled model for double-row planetary gear set was proposed, and planet's eccentricity error, static transmission error, and time-varying meshing stiffness we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olution of differential governing equation of motion is determined by applying the Fourier series method. The behaviors of dynamic load sharing characteristics affected by the system parameters including gear eccentricities error, ring gear's supporting stiffness, planet's bearing stiffness, torsional stiffness of first stage carrier and input rotation rate were investigated qualitat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and sun gear radial orbits at first and second stage were explored as well. Some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guideline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sign of double-row planetary gear train at la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