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原则。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患者61例,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二尖瓣成形术,16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二尖瓣置换术,其中2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后早期死于心力衰竭,余59例均治愈岀院。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从(52.8±11.3)mm降至(47.9±8.9)mm(P<0.01),LVEF从(46±11)%升至(5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患者,同期处理二尖瓣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背景退行性变是西方国家二尖瓣关闭不全常见的病因,与二尖瓣置换术(MVR)相比,二尖瓣成形术(MVP)不仅无需长期抗凝,避免了抗凝相关并发症,而且能够有助于左心功能的维护。目前MVR与MVP治疗退行性变的远期疗效尚不明确。目的比较MVP与MVR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3—2008年在俄罗斯巴库列夫心血管外科研究中心接受瓣膜手术的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2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MVP组(129例)和MVR组(14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统计患者5年、10年累积生存率、无脑卒中发生率及再次瓣膜手术情况。分别根据患者随访终点时死亡情况、脑卒中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42例)和非死亡组(232例)、脑卒中组(30例)和非脑卒中组(24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死亡、发生脑卒中的影响因素。结果MVP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MVR组(P<0.05)。死亡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长于非死亡组,MVP率低于非死亡组(P<0.05)。脑卒中组患者入院时血肌酐、入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非脑卒中组,MVP率低于非脑卒中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VP是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死亡[HR=0.053,95%CI(0.005,0.585)]、发生脑卒中[HR=0.095,95%CI(0.013,0.698)]的保护因素(P<0.05)。MVP组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低于MVR组,10年累积生存率高于MVR组(P<0.05)。MVP组患者5年、10年累积无脑卒中发生率低于MVR组(P<0.05)。MVP组和MVR组患者再次瓣膜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VP是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死亡、发生脑卒中的保护因素,对于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MVP者的远期预后优于行MVR者,临床应积极推广MVP。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冠心病合并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CABG+二尖瓣成形(MVP)两种手术方法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入排标准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1月,于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冠心病合并中度IMR患者125例,随访时间12个月,根据手术方式分为CABG组和CABG+MVP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在院病死率、术前、术后及随访时EF、LVEDD、二尖瓣反流面积、随访期病死率、MACCE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内动脉使用率(69.9%vs. 57.1%,P0.05)、旁路移植支数[(3.05±0.66)vs.(2.95±0.59)支,P0.05]、悬红[(1.73±2.77)vs.(2.57±4.48)U,P0.05]、血浆[(139.7±300.8)vs.(190±375.63)mL,P0.05]、血小板[(0.31±1.31)vs.(0.24±0.7)U,P0.05]使用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ABG+MVP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CABG组[(348±87.1)vs.(236.79±65.3)min,P0.001]。两组在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vs. 9.5%,P0.05)。但CABG组IABP使用率(15.7%vs. 33.3%,P0.05)、呼吸机使用时间[26.0(21.0,52.0)vs. 46(24.3,70.5)h,P0.05],ICU滞留时间[42.0(23.2,65.9)vs. 63.4(44.3,118.8)h,P0.05]、术后心房颤动(0 vs. 14.3%,P0.05)、二次开胸(1.2%vs. 9.5%,P0.05)、术后肾衰竭(1.2%vs. 9.5%,P0.05)、低心排发生率(3.6%vs. 19%,P0.05)、总住院时间[(11.1±4.3)vs.(13.8±6.6)d,P0.05]均低于CABG+MVP组。两组随访MACCE事件发生率(6.25%vs. 5.26%,P0.05)、病死率(6.25%vs. 5.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去死亡病例,对比两组超声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术后EF [(52.2±8.8)%vs.(50±9.8)%,P0.05]、术后LVEDD [(49.7±6.1)vs.(49.8±6.3)mm,P0.05]、术后二尖瓣反流面积[1.7(0,2.7)vs. 0.6(0,2.4)cm~2,P0.05]、随访EF [(56±8.8)%vs.(52.8±9.1)%,P0.05]、随访LVEDD [(49.8±5.6)vs.(50.9±5.6)mm,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1年期随访二尖瓣反流面积CABG+MVP组明显少于CABG组[2.4(1.3,3.6)vs. 0.8(0.4,2.2)cm~2,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中度IMR患者行OPCABG治疗术后并发症少,中期疗效满意,或可作为此类患者一种可选的手术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二尖瓣成形术(MVP)治疗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经验。方法21例冠心病合并IMR患者在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同时行MVP,其中交界环缩4例、人工瓣环成形术7例、双孔成形术5例、腱索修复术3例、双孔成形术+交界环缩术2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其余痊愈出院。出院时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13例、Ⅱ级5例、Ⅲ级1例。术中及术后早期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径和左房内径均较前缩小(P均〈0.05)。结论中度反流以上的IMR应进行积极MVP手术治疗,MVP术式的选择取决于瓣膜病理改变和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总结冠心病(CAD)合并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病例及手术经验。方法 27例就诊于大庆油田总医院胸心外科的冠心病合并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患者,其中单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22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MVR)手术5例。观察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瓣膜反流程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大小。结果全组患者无死亡,术后瓣膜反流程度、左心室大小较术前均减轻(P<0.05),MVR组较CABG组在左室大小和LVEF方面改善更明显。结论对于CAD合并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的患者,术式的选择需综合考虑瓣膜反流原因、心脏改变情况、反流束情况、心功能以及术中食道超声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7.
1976年至1988年中:作者按照 Car-pentier 法施行二尖瓣成形术(CVR)280例(A 组);另外施行二尖瓣替换术(MVR)1144例,其中169例(B 组)采用机械瓣,975例(C 组)采用猪瓣。A 组同 BC 两组相比:年龄较轻(54.5±17.7对57.6±11.9和60.7±10.8岁,p 均<0.05),男性较多(50.4%对34.3%和37.8%,p 均<0.001),既往心脏手术史较少(9.6%对47.3%和21.7%,p 均<0.001),心功能(NYHA)Ⅲ级较多  相似文献   

8.
在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中,保留自体二尖瓣的成形术优于二尖瓣瓣膜置换术。它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而且保留了二尖瓣器,故能维持较好的左心功能。由于二尖瓣成形术的手术指征常常难以掌握,操作技术比较复杂,术后仍有可能出现二尖瓣返流。如何在闭胸前准确评价手术效果是心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恢复瓣膜的正常启闭功能,而非恢复正常解剖结构。临床评价成形术成功与否,常以术后二尖瓣返流减轻或消失作为重要指标。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D16+单核细胞对中重度慢性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患者二尖瓣成形术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多中心因中重度IMR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患者200例,随访3年,根据随访结局分为死亡组(26例)和生存组(174例).分别于术前(T0)、术后1 d(T1)、3 d(T2)和7...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mitralvalve replacement,MVR)与二尖瓣成形术(mitral valvuloplasty,MVP)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Ⅲb型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s...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综合应用二尖瓣成形术矫治复杂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中远期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14年3月,综合应用多项成形技术修复23例复杂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瓣膜,患者年龄14~71(45±23)岁。术前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度6例,重度17例,均存在2个以上的反流点;联合应用后瓣矩形切除、前叶三角形切除、腱索缩短、腱索转移、缘对缘二孔化、置入人工腱索、置入人工瓣环等技术修复二尖瓣。术中采用注水试验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成形效果。手术后每年进行1次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术后随访期死亡率和无二尖瓣反流发生率。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和住院死亡,随访时间为(71±37)个月,2例患者失访(9%),1例患者于术后3年死于心力衰竭,预计11年总体生存率为95%。根据最近一次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22例存活患者中,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9个月、72个月和96个月发生中度二尖瓣反流,免于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的预计发生率为76.4%。无患者因为二尖瓣反流复发或者其它原因进行二次心脏手术。结论:正确判断二尖瓣闭锁不全的病理改变,综合应用多种成形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二尖瓣成形中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瓣膜置换和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方法抽调2015年10月至2017年7月在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诊治的20例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的不同分为两组,各组1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瓣膜置换术,研究组实施三尖瓣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的各项指标、心脏各项指标、心功能分级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的各项指标、心脏各项指标、心功能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包括胸腔引流液[(1 004.12±490.63)mL vs.(1 198.65±403.56)mL,t=0.968,P=0.346]及体外循环时间[(92.54±32.54)min vs.(135.10±25.47)min,t=3.257,P=0.004]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采取三尖瓣成形术治疗,治疗后各项心脏功能得到改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总结非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功能受损患者手术治疗后早期和远期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为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外科治疗46例LVEF≤0.55的非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其中二尖瓣成形术21例,瓣膜置换术25例.使用二维超声测量术前、术后早期和随访期间LVEDD和LVEF.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到42例,随访期死亡1例,生存者心功能改善.术后早期与术前比较,LVEDD从(67.02±9.83)mm缩小到(59.52±9.49)mm(P<0.05),LVEF从47.48±6.02提高到50.09±10.59(P>0.05).随访期,LVEDD和LVEF分别为(59.46±13.28)mm和(53.79±14.00)mm,与术后早期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二尖瓣成形术后如无残留及再发反流,LVEF在随访期内可进一步提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非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功能受损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术后早期患者左心室逆重塑,随访期不再继续恶化.手术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瓣膜病理改变、心功能及术者经验等因素,尽量施行瓣膜成形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合并双支冠状动脉疾病(CAD)的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患者比较先行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行微创二尖瓣手术(MIVS)与选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二尖瓣手术(CABG+MVS)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病外科住院患者3358例中,接受PCI+MIVS 18例,CABG+MVS 24例,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效果比较。结果 PCI+MIVS组与CABG+MVS组二尖瓣修复率、术后并发症住院总时间、1月内死亡率、心力衰竭、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体外循环时间[(141. 12±25. 39) min vs(202. 67±45. 94) min]和主动脉阻断时间[(78. 63±17. 85) mis vs (129. 44±33. 72) min]和呼吸机辅助时间[(17. 42±3. 88) h vs (24. 54±2. 63) h]和输注红细胞单位[3. 54(1-5) VS 1. 56(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重度IMR合并双支CAD的患者选择PCI+MIVS治疗方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患者,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同时行二尖瓣手术治疗的近中远期结果,探讨CABG术复合二尖瓣手术(MVP)治疗中度IMR的手术策略。方法:将2012年至2017年,进行手术的62例冠心病合并中度IMR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单纯CABG组49例,B组为:同期行二尖瓣成形复合手术(CABG+MVP)组13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前资料、围术期手术情况以及术前、术后3、12、24个月的LVEDD、LVEDV、LVEF、二尖瓣关闭不全(MR)程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生存情况、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CEs)等进行分析。结果:①两组在年龄、性别、梗死部位、既往介入术、卒中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在围术期移植支数、术中复合其他手术(室壁瘤切除等)、机械通气时间及发生二次开胸止血、恶性心律失常、LCOS、呼吸功能不全、再次MR、院内死亡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术后随访3、12、24个月除LVEF外, LVEDD、LVEDV较术前改善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YHA分级术前无差别(P0.05);术后24个月随访时:再次MR发生率B组低于A组(18.2%vs. 36.5%,P0.05),NYHA分级B组优于A组(P0.05),A组对B组的死亡率(8.7%vs.零,P0.05)、MACCEs发生率(8.7%vs.零,P0.05)。结论:在充分冠状动脉再血管化原则下,CABG术复合二尖瓣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中度IMR术后并发症不多,中远期二尖瓣再次处理机率较低,心功能较好,未显著增加中风等MACCEs,有稳定和长期的获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正>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具有创伤小、疗效佳、相对安全且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使其成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发现老年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多合并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外科手术由于创伤高龄等因素多不被患者及其家属接受,因此,PBMV对此类患者显得较为重要。本研究旨在观察老年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进行PBMV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受试对象我院住院的风湿性二尖瓣中重度狭窄合并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治疗老年与中青年二尖瓣狭窄的效果。方法二尖瓣狭窄患者491例,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96例,≥60岁)及中青年组(395例,≤60岁),两组均行PBMV,观察近期及远期疗效;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远期发生心功能Ⅲ级及以上合并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组最后扩张直径为(24.9±1.12)cm、术后左房压为(16.2±5.2)mmHg、术后即刻二尖瓣口面积(MVA)为(1.91±0.22)cm2,中青年组分别为(25.4±1.35)cm、(15.1±4.1)mmHg、(2.01±0.18)cm2,两组比较,P均<0.05。老年组及中青年组发生不良事件合并心功能Ⅲ级及以上者分别为29例(34.1%)、77例(21.3%),两组比较,P<0.05。老年组MVA、心功能评分分别为(1.61±0.21)cm2、(2.07±0.77)分,中青年组分别为(1.67±0.21)cm2、(1.80±0.77)分,两组比较,P均<0.05。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房颤、术前心功能、Wilkins积分、即刻MVA、术后平均左房压、术后二尖瓣反流程度为远期不良事件合并心功能Ⅲ级及以上的影响因素。结论与青壮年相比,老年人行PBMV同样安全有效,尽管心功能改善程度不如青壮年,但年龄不是PBMV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MI)的治疗经验。方法:分析PDA合并中重度MI 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个月~13岁,体质量4~32 kg,平均(9.1±4.8)kg。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端4.5~15 mm,平均(5.7±1.7)mm,肺动脉端3~14 mm,平均(9.1±2.5)mm。所有患者均合并中-重度MI,42例中度反流,17例重度反流。介入封堵27例;外科手术32例(3例因介入封堵失败转外科手术),外科手术患儿中有3例因合并有二尖瓣病理解剖病变经右侧开胸同期行PDA缝扎和二尖瓣成形术,其余29例经左胸后外侧行PDA缝扎术。结果:全组患者无死亡。出院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PDA均无残余分流,二尖瓣反流较术前好转42(71.2%)例,明显改善至微少量反流有38(64.4%)例。出院后6个月复查49(83.1%)例二尖瓣反流较术前好转,43(72.9%)例明显好转至微-少量反流,3例行PDA缝扎+二尖瓣成形术的患者,二尖瓣由术前的重度反流变成微少量反流。56例单纯处理PDA患儿中,40(71.4%)例明显好转至微-少量反流。出院时较术前,LVEDD[(36.4±8.0)vs.(43.2±8.2)mm,P<0.001],LVESD[(23.5±5.1)vs.(26.2±6.0)mm,P<0.01],左心房内径[(20.6±6.8)vs.(28.2±9.3)mm,P<0.001]均较术前显著缩小。结论:对于PDA合并中重度MI的患者,单纯介入封堵或者外科手术缝扎PDA可改善功能性MI的程度。合并有二尖瓣病理解剖病变的患儿开胸一期行PDA缝扎和二尖瓣成形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同期行左室成形术和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左室室壁瘤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近远期临床效果。 方法 自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共32例患者因左室室壁瘤并发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同期进行左室成形术+二尖瓣成形术。左室成形术手术方式包括:线性缝合16例(50%);心内膜环缩成形术9例(28%);心室内环状补片成形术7例(22%)。二尖瓣成形术入路包括:左室入路20例(62%),右房-房间隔入路11例(34%),房间沟入路1例(3%)。全部患者均同期行CABG。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上述患者手术中及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46~175个月随访。 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1例(3%)。术后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7%和74%。随访期间,9%(3例)出现二尖瓣中量及以上返流,9%(3例)出现NYHA心功能Ⅲ~IV级。左室成形方式及二尖瓣成形入路对远期效果无显著影响。 结论 左室成形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是治疗左室室壁瘤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有效方法,术后的近远期临床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