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新型固相萃取柱快速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苯并[a]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Bond Elut ENV新型固相萃取柱在食用植物油中苯并[a]芘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建立了快速测定食用植物油样品中苯并[a]芘残留量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样品用正己烷溶解,固相萃取净化,SUPELCOSILTMLC-PAH(25 c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水(95∶5)为流动相,荧光检测(λex=297 nm,λem=408 nm),外标法定量。苯并[a]芘的检出限为0.3μg/kg,在1.0~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6,方法的回收率为79%~102%,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9.4%。该方法准确、实用、简便、快速,在食用植物油的苯并[a]芘残留量检测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螺旋藻中苯并[a]芘残留的分析方法。螺旋藻样品用正己烷提取,经中性Al2O3固相萃取(SPE)柱净化。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85∶15,V/V),流速1.0mL/min,荧光检测器检测。苯并[a]芘的质量浓度在0~2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检出限为0.12μg/kg,定量限为0.40μg/kg,回收率为96.60%~101.2%,相对标准偏差为1.38%~5.68%。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螺旋藻中苯并[a]芘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HPLC/FLD法测定环境样品和食品中的苯并[a]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样品用环已烷提取,提取液经硅镁型吸附剂-氧化铝柱净化后上机分析。色谱条件:Ultimate—C18柱,梯度洗脱,A相为水-乙腈(体积比40:60),B相为乙腈,荧光检测器(λex=350nm,λem=430nm)。在此色谱条件下,比较了Waters—PAHs(多环芳烃)柱与Ultimate—C18柱分离16种PAHs(多环芳烃)的异同,发现苯并[a]芘在Ultimate—C18柱上与其他多环芳烃同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仪器检出限为2pg,方法检出限:气体样品0.1ng/m^3;水样0.2ng/L;食用油0.2μg/kg;海洋生物、陆地生物、家禽等生物样品为0.02μg/kg。  相似文献   

4.
样品用环己烷提取,提取液经硅镁型吸附剂-氧化铝柱净化后上机分析.色谱条件:Ultimate-C18柱,梯度洗脱,A相为水-乙腈(体积比40 : 60),B相为乙腈,荧光检测器(λex=350 nm,λem=430 nm).在此色谱条件下,比较了Waters-PAHs(多环芳烃)柱与Ultimate-C18柱分离16种PAHs(多环芳烃)的异同,发现苯并[a]芘在Ultimate-C18柱上与其他多环芳烃同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仪器检出限为2 pg,方法检出限:气体样品0.1 ng/m3;水样0.2 ng/L;食用油0.2 μg/kg;海洋生物、陆地生物、家禽等生物样品为0.02 μg/kg.  相似文献   

5.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生活饮用水苯并[a]芘的测定方法。采用C18反相色谱柱(150mm×4.6 mm,5μm),在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90∶10)、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95 nm、柱温35℃、进样体积20μL的条件下测定生活饮用水中苯并[a]芘。该方法检出限为6 ng/L,线性范围0~100 ng/mL,加标回收率为88.1%~93.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6%(n=9)。该法样品预处理简单,分离度高,分析时间短,适用于生活饮用水中苯并[a]芘的准确定性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快速阳极氧化不锈钢丝作为固相微萃取纤维-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并[a]芘的含量。结果表明:阳极氧化不锈钢丝制作简单、稳定性好、寿命长。水样用固相微萃取头在30℃和1 000r·min-1搅拌速率下萃取40min,萃取头解吸3min。以C18反相色谱柱为分离柱,以甲醇-水(95+5)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在检测波长254nm处进行测定。苯并[a]芘的质量浓度在0.1~100μ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0.92ng·L-1。在10,50μg·L-1等2个浓度水平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7.9%~110%之间。  相似文献   

7.
运用欠电位沉积的方法,以碳纸为基底,制备了碳纸/铜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对苯并[a]芘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可用于水体中苯并[a]芘的测定。研究了碳纸欠电位沉积前、后对苯并[a]芘催化效果的影响,考察了沉积时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铜纳米颗粒的复合材料对苯并[a]芘的催化活性显著增强,沉积时间为5 min时材料的电催化性能最好。此条件下,苯并[a]芘在1.5~7μg/mL的浓度范围内和催化电流强度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0.2476×10-4c-0.2×10-4,相关系数(R2)为0.998,检出限为0.6μg/mL。此外,所制备的电极可用DM F再生。这种低成本、易制备的复合材料有望为原位、便携的分析新方法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相萃取方法,建立了草珊瑚中苯并[α]芘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测定方法。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对草珊瑚样品进行提取,经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净化样品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70 nm,发射波长为425 nm,流动相为乙腈-水(85∶15),流速为1.0 m L/min。结果表明:苯并[α]芘在0~20 n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9,定量下限为0.36μg/kg,回收率为84.4%~101.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5.6%。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植物药材中苯并[α]芘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的苯并[α]芘。样品经正己烷提取,提取液经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净化后,在Zorbax Eclipse XDB-C18柱上分离,以乙腈(85+15)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为370nm,发射波长为425nm,采用外标法定量。苯并[α]芘的线性范围为1.0~20μg·L-1,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12μg·kg-1,测定下限(10S/N)为0.40μg·kg-1。加标回收率在76.2%~11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8%~5.3%之间。  相似文献   

10.
戴明 《分析试验室》2014,(9):1038-1042
建立了皂化提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油炸食品中苯并(a)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及苯并[g,h,i]苝等5种多环芳烃的检测方法。油炸食品样品经皂化法处理,用正己烷提取,经浓缩处理后,用乙腈溶解,经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定量检测。分离柱为Waters PAH C18柱(250 mm×4.6 mm i.d.,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体系,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苯并(a)蒽:λex=290 nm,λem=400 nm;其它4种目标物:λex=290 nm,λem=430 nm。不同基质样品中5种多环芳烃的定量限为0.1~0.6μg/kg。不同基质样品中5种多环芳烃的回收率为84.7%~106.3%,RSD为1.1%~3.2%(n=6),在相应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一种准确、快速、简便的烟丝中苯并[a]芘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UPLC-FLR)测定方法.将烟末用环己烷超声提取40 min后过滤,滤液旋蒸浓缩至干再用甲醇-丙酮(V甲酵∶:V丙酮=10∶1)反萃后定容于容量瓶中,经0.2 μm的滤膜过滤后检测.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65nm,发射波长410 nm.流动相为乙...  相似文献   

12.
样品10.0g,加水10mL稀释,加0.100g·L-1 D12-苯并[a]芘内标溶液200μL,加环己烷10mL,以20 000r·min-1速率漩涡振荡萃取5min。提取液直接进入液相色谱,经微型硅胶柱分离净化,含苯并[a]芘的部位切割进入气相色谱,经毛细管柱分离后进入质谱分析,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进行测定。苯并[a]芘的质量浓度在0.08~50n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为0.12ng·g-1,在3个不同浓度水平上进行了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2.7%~98.1%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3.2%~3.7%之间。  相似文献   

13.
张晓艺  张秀尧  蔡欣欣  李瑞芬 《色谱》2017,35(6):608-612
建立了快速检测食品中苯并[a]芘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用正己烷提取后,经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净化,以甲醇和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XBridge BEH C18柱上实现分离,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三重四极杆质谱正离子MRM方式检测,以苯并[a]芘-d12作为内标的稳定同位素稀释法定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7~50μg/kg,定量限为0.07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6%~104%,相对标准偏差为2.3%~14%。该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已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查。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方便面和烤肠中苯并[a]芘的方法。采用正己烷作为提取溶剂,经苯并[a]芘专用固相萃取柱HiCapt Benzo富集净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对样品中苯并[a]芘进行分离分析。苯并[a]芘的质量浓度在0.5~20.0μg/k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7。方便面和烤肠中苯并[a]芘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2.2%~98.3%和95.9%~97.9%,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34%~5.01%和2.11%~4.07%。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快速简单、有机溶剂消耗少,在油炸烟熏食品的苯并[a]芘分析中具有较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集萃取与净化于一体的加速溶剂/固液固萃取(AS/SLSE)卷烟烟气中痕量苯并[a]芘(BaP)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卷烟烟气经捕集后,用AS/SLSE提取和净化,萃取液浓缩后进行色谱分析。优化了AS/SLSE吸附剂、萃取温度、吹扫体积、静态萃取时间及循环次数等条件。在优化条件下(5 g硅镁型吸附剂、萃取温度100℃、吹扫体积40%、静态萃取时间3 min循环2次,样品连续萃取3次),AS/SLSE-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卷烟烟气中苯并[a]芘方法的检出限为1.0μg/L,回收率为97.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方法成功用于卷烟烟气样品的分析,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推荐方法吻合。  相似文献   

16.
卷烟主流烟气用剑桥滤片捕集总粒相物,然后用环己烷超声浸取总粒相物中苯并[α]芘。所得浸取液先经HP-5MS毛细管预柱(0.25mm×1.0mm,0.25μm)净化以保护分离柱和离子源,再经HP-5MS毛细管柱(0.25 mm×30mm,0.25μm)分离后,质谱测定。苯并[α]芘的质量浓度在4~640n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n=7)为2.1%,日间相对标准偏差(n=5)为2.4%。按本法分析了5个卷烟样品,所得苯并[α]芘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大气漂尘中苯并[a]芘的简单同步荧光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择合适的能量差(Δ-υ=1 400 cm-1),建立了大气漂尘中苯并[a]芘的恒能量同步荧光分析法。苯并[a]芘在甲醇与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溶液中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检出限分别达到1.34 nmol/L与0.40 nmol/L。该法亦可应用于18种多环芳烃混合物中苯并[a]芘的鉴别。  相似文献   

18.
称取食用油(动物油、植物油或经用于煎炸的食用油)2.0g与pH 8.0磷酸盐缓冲溶液5mL和脂肪酶0.2g混匀后,于(37±2)℃振荡酶解2h。加入碳酸钾1.0g皂化样品中的脂肪,以及乙醇5mL使在后续的提取中降低溶液的乳化现象。于此溶液中加入水5mL及正己烷提取4种多环芳烃{PAHs,即苯并[a]蒽(BaA)、苯并[b]荧蒽(BbF)、苯并[k]荧蒽(BkF)和苯并[a]芘(BaP)}2次,每次用正己烷15mL,振荡5min,离心5min,移取上层提取液,合并后于40℃旋蒸至干。用乙腈溶解残渣并定容至1.0mL,此溶液经0.22μm滤膜过滤,取滤液供在仪器工作条件下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后测定。选择Dikma Plus 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A)水和(B)乙腈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上述4种PAHs的保留时间依次为9.3,12.0,12.6,13.9min。用荧光检测器分别测定其发射荧光的强度。在此4种PAHs中,BaA的荧光发射波长(λem)为380nm,BbF、BkF和BaP的λem在406nm波长处。分别取上述3种食用油的空白样品作为基体,加入加4种PAH的混合标准溶液系列制作标准曲线,测得其线性范围在相同的区间(0.1~5.0μg·L~(-1)),其检出限(3S/N)为0.03μg·kg~(-1)。分别以3种食用油样品作为基体,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其回收率均在90.0%以上,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9.0%。  相似文献   

19.
利用新型荧光试剂2-(11H-苯[a]咔唑)乙基氯甲酸酯(BCEC-Cl)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在HypersilBDS C18(200mm×4.6mm,5μm)反相色谱柱上,采用梯度洗脱对20种氨基酸衍生物进行了分离检测。在乙腈与Na2B4O7缓冲液中,室温下BCEC-Cl与氨基酸反应5min可实现完全衍生。检测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λex=279nm,λem=380nm。采用柱后质谱电喷雾离子源(ESI source)正离子模式,实现了水解牛血清白蛋白中氨基酸和油菜蜂花粉中氨基酸的定性定量检测。荧光定性检测的线性回归系数均大于0.9990,检出限为1.49~19.74fmol(S/N=3)。  相似文献   

20.
利用树枝状PAMAM大分子对电极表面进行修饰,戊二醛偶联固定抗原,并将羧基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偶联上二抗和辣根过氧化物酶制备多酶标记二抗复合物做检测信号,构建了具有双重放大效应的苯并[a]芘免疫传感器。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基于竞争法对苯并[a]芘实现了较好的检测性能,其线性范围为0.05~1.2μmol/L,检出限为0.02μmol/L。方法可应用于水体中苯并[a]芘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