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晋城市道路绿化现状分析与植物配置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省晋城市主要道路绿带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等级道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绿化断面形式、分车带和行道树带绿化植物种类与生长状况,分析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模式并评估其合理性。结果表明,晋城市道路绿化断面形式以一板二带和三板四带的形式为主,植物应用共计26科35属45种,占晋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31.3%,尚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乔木与灌木种植比例不均衡,配置模式简单。藉此,提出合理规划道路,适当增加绿化带宽度,丰富植物种类,增加乡土树种的选择与运用,注重乔灌草的合理配置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兰考县城道路绿地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典型取样法,对兰考县城38条道路绿地布设40个样地进行现场调查,对道路断面形式、绿地植物种类、多样性、应用频率和季相观赏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道路绿地断面形式以"一板两带式"和"三板四带式为主",占总数的89.5%;道路绿地中共有园林植物86种(含变种),隶属于38科67属;植物组成上,悬铃木和白蜡树为优势树种;季节观赏方面,以春季最佳,夏、秋次之,冬季最差。藉此提出道路绿地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苏州市平江区的行道树为研究对象,对其种类、数量、生长状况以及绿化和种植方式展开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平江区行道树主要由9种木本植物组成,共计6 091株,其中香樟和二球悬铃木数量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3.47%和29.88%。二球悬铃木的胸径和冠幅均明显大于其他树种。平江区主、次干道行道树树种丰富,配置多样;而支干路和快速路的行道树树种单一。平江区主要道路行道树的绿化形式多为多板多带式,而绿化方式则多为树带式和树池式组合。  相似文献   

4.
对浙江省丽水市20条主要道路中央及两侧分车绿化带的树种选择、植物配置模式、景观营造、色彩搭配、绿化功能的合理性等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每条道路分车带平均配置9.1种植物,其中乔木2.5种,灌木4.3种,草本2.3种,平均乔灌比1∶1.7;配置模式主要是乔木+灌木+地被,乔木+灌木绿篱,灌木+地被3种形式。通过分析其应用特色,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城市道路绿化水平提升提供积极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太原市绿化达标的40个居住区为研究对象,将居住区绿地分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和配套公建绿地4类,对居住区内植物种类、植物配置、植物空间效果进行调查,总结归纳了植物组成与主要节点植物空间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太原市居住区植物配置适宜性与景观效果评价体系,并对45种植物配置模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太原市居住区绿地适用植物共有356种,绿地植物景观节点类型10类,绿地植物配置综合评价总体得分值较高,结合综合评价结果得出10种典型植物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6.
太原市道路绿化现状调查与景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太原市13条主要道路绿化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太原市道路绿化存在着树种单一、色彩单调、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其道路绿化景观中的优势与不足,探讨了科学合理地营建道路绿化景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太原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应用现状,对当前绿化建设中存在的树种不少、局部多样性不高、树种选择不当、植物配置失调、绿化形式单调、缺乏风格特色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太原市如何提高城市绿化树种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道路绿化犹如居住区绿化的骨架.提高和改善居住区道路绿化景观效果.越发应该受到景观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沈阳.长春.哈尔滨居住小区的现状调查,分析各级道路绿化的特点.针对不同级别道路提出典型的植物配置模式.并总结出东北居住区道路常用的绿化树种,为今后东北居住区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和绿化树种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南京中山东路的改造看城市道路绿化玄武区园林绿化管理所程正宁随着我市道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如何解决好道路绿化与车辆通行之间的矛盾,变得日益紧迫,因此有必要对道路环境的绿化工作做深入的探讨。一、道路绿化断面布置形式(一)一板二带式:此种是最常见的绿化形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广州12条主要道路中央及两侧分车绿化带的树种选择、植物群落配置、景观营造、色彩搭配、绿化功能的合理性等,得出:1)每条道路平均配置5.5种植物,其中乔木2.17种,灌木2.5种,草本0.92种,平均乔灌比0.87;2)配置模式主要是乔木+灌木+地被、乔木+灌木绿篱、乔木+地被和灌木+地被4种形式。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重庆市主城区道路绿地植物种类及生长情况,对重庆市主城区道路绿化植物种类、分布与应用情况、景观效果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道路绿化常见树种有210种,分属于72科;常见草本植物110种,分属于54科。道路绿地植物群落中,超过95%的树种生长发育处于良好及以上水平。但在配置与应用方面,存在树种资源开发不够、景观效果不够理想、植物配置缺乏特色、养护管理欠妥以及道路绿化乔木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行道树作为城市道路景观和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苏州市平江区的行道树为研究对象,对其种类、数量、生长状况以及绿化和种植方式展开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平江区行道树主要由9种木本植物组成,共计6091棵,其中香樟和二球悬铃木数量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3.47%和29.88%。二球悬铃木的胸径和冠幅均明显大于其它树种。平江区主、次干道行道树树种丰富,搭配多样;而支干路和快速路的行道树树种单一。平江区主要道路行道树的绿化形式多为多板多带式,而绿化方式则多为树带式和树池式组合。本文为今后苏州市平江区原有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和新建道路绿化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城市道路绿化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道路绿化断面布置形式是规划设计所用的主要模式,常用的城市道路绿化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板二带式。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此法操作简单、用地经济、管理方便。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的交通管理。二板三带式。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多用于高速公路和入城道路绿化。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此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其绿化量大,夏季蔽荫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以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用栏杆分隔,以节约用地。其它形式。按道路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绿带,如山坡、水道的绿化设计。道路绿化中行道树种植设计形式有:树带式。交通、人流不大的路段,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加铺装...  相似文献   

14.
对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的道路绿化植物景观配置模式进行实地调研,统计分析主要道路的绿化断面形式、道路绿化现状及植被种类选择。运用综合评价指数法,以植物物种多样性、植物生活型结构、植物景观变化性、植物观赏时序、植物景观空间、植物季相丰富度、植物景观韵律感以及植物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作为评价指标,建立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对运城市盐湖区道路绿地景观进行分级,进而对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禹西路和铺安路为Ⅰ级景观道路;槐东路、涑水东街、学苑路、人民北路、人民南路、禹都东街为Ⅱ级景观道路;魏风街、涑水西街、潞村街、河东东街、河东西街、解放北路、条山路、圣惠北路、韩信路、工农西街、红旗西街、红旗东街为Ⅲ级景观道路;凤凰路、中银南路、周西路、圣惠路为Ⅳ级景观道路。提出丰富道路绿化植物景观配置模式,适当引进新品种,增加草坪及地被覆盖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实地踏查的方法,对潍坊市主城区18条主要干道绿化植物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道路纵断面的植物组成和配置模式。结果表明:潍坊市城区主要道路应用的绿化植物共计112种,隶属于37科71属,其中乔木70种,灌木38种,藤本4种;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和路侧绿带的植物组成结构和配置模式,基本符合生态性原则,能体现道路绿化的功能性。并对潍坊市道路绿化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道路绿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对银川市内30条主次干道的道路绿化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植物种类、道路绿化形式、景观格局、垂直结构等进行分析,针对银川市街道园林景观现状,掌握道路景观的构成以及城市道路绿地植物的选择。结果表明,目前银川市道路绿地虽然有一定的景观效果,但是在植物种类、断面形式、树种搭配上仍有一定不足,种类不够丰富,植物养护缺乏管理,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7.
珠海市区道路绿化应用植物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踏查法,于2004年11~12月调查了广东省珠海市区主要道路绿化植物的种类、观赏效果及其配置特点。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珠海市区主要道路绿化植物共有144种(含变种),隶属于51科,114属。种数6种以上的植物科有棕榈科、桑科、大戟科、桃金娘科、苏木科等,主干树种有大王椰子、榕树、南洋杉、假槟榔、垂叶榕等;常见的灌木种类有黄金榕、变叶木和黄叶假连翘等。分析了珠海市区主要道路绿化植物的地理成分、观赏特点及抗性树种应用情况。针对珠海市区道路绿化植配置现状,提出了存在问题和改善道路绿化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潘志坚 《广东园林》2011,33(5):66-71
韶关地区道路绿化树种大多数是从南部珠三角地区和北部湖南地区引进,可能存在所引进树种是否适应韶关气候的问题。因此,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与配置道路绿化植物和确定合适的种植位置就成为道路绿化工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校园绿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依据校园绿化的特点指导植物的配置,并采用不同的配置手法和技巧实现景观效果和相应的教育目的。采用典型抽样的方式对校园内不同区域的植物配置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校园不同区域植物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校园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植物配置方式,且其结构特点也不同,各区域在树种选择和配置方面也存在着不足。  相似文献   

20.
优良绿化保健植物选择及群落模式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春  程宁  黄利斌 《江苏林业科技》2015,42(2):26-32,57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植物的保健功能进行总结,提出人居环境绿化适宜的优良保健植物及其典型群落的配置模式。选择10种抑菌能力强的树种,配置3种抑菌保健型的植物群落;选择30种释放活性素能力强的树种,配置3种活性保健型的植物群落;选择15种释放负氧离子水平高的树种,配置3种释氧保健型的植物群落;选择10种降噪效果好的树种,配置3种降噪保健型的植物群落;选择15种滞尘能力强的常绿树种,配置3种滞尘保健型的植物群落;选择10种吸收废气能力强的树种,配置3种环保保健型的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