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损伤后脑组织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9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外伤组、高压氧治疗组,各组再分为伤后1 d、3 d、7 d、14 d和21 d五亚组(n=6);按改良的Feeney法制作重型脑损伤模型;免疫组化法测定所有大鼠受伤脑组织中巢蛋白的表达.结果 外伤后大鼠伤侧脑皮层中巢蛋白表达水平随伤后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在伤后14 d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受伤脑组织中巢蛋白的表达水平高压氧治疗各亚组均明显高于外伤各相应亚组(P<0.01),而外伤各亚组又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 高压氧治疗上调脑组织中巢蛋白表达可能与其对受伤后脑组织有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大鼠创伤性脑水肿的影响及其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取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创伤组和EPO组。创伤组:制作改进式Feeney's脑创伤模型;EPO组:伤后给大鼠腹腔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5000 IU/kg)。伤后24 h,72 h和120 h,使用平衡木法评定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伤后72 h时,检测各组大鼠脑含水量,脑组织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的磷酸化水平、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伤后各时间点,EPO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的行为学评分也较创伤组有明显降低(均P<0.05)。伤后脑组织含水量由假手术组的78.76%±0.65%上升至创伤组的81.26%±0.40%(P<0.01),EPO组脑含水量则降低至79.71%±0.59%(与创伤组比较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创伤组ERK磷酸化的水平在伤后72 h明显上升(P<0.01),EPO组伤后ERK磷酸化水平则明显低于创伤组(0.369±0.046 vs.0.815±0.127,P<0.01);AQP4 mRNA和蛋白在伤后的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均P<0.01),EPO组AQ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创伤组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EPO可抑制大鼠脑创伤后ERK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及下游AQP4的过表达,减轻大鼠的创伤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外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治疗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脑灌注的变化,了解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质粒对照组,外伤组.通过RT-PCR检测脑伤后1h、6h、24h、3d、7d、14 d VEGF mRNA在损伤局部的表达改变;应用CT灌注像(CTP)研究不同时间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等参数在VEGF-165基因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结果 VEGF-165基因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大鼠后经RT-PCR扩增的VEGF mRNA绝对积分光密度值水平显著高于外伤组和质粒对照组(P<0.05).CTP参数和伪彩图均显示基因治疗组脑灌注在伤后24h CBF、CBV有增高趋势,伤后3d、7d脑灌注明显高于TBI 组(P<0.05),虽然伤后14 d CBF、CBV开始降低,但和TBI组比较仍然较高.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外源性VEGF基因能够提高脑损伤组织的脑灌注,改善脑损伤部位微循环,为损伤组织的恢复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扎里奴思方联合BMSCs移植对MCAO模型大鼠BBB上Occludin和Claud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2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扎方组、移植组和联合组,除假手术组10只外,其余各组15只;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体外全骨髓贴壁法培养及扩增BMSCs;大鼠灌胃给药[14.6 g/(kg·d)],BMSCs悬浮液经颈内动脉移植入脑(2×106/200μl);移植后1 d、3 d、7 d、14 d取材,干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Real timePCR技术检测Occludin和Claudin mRNA表达。结果模型大鼠脑含水量较假手术组增加(P0.01),Occludin和Claudin mRNA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扎方、移植及联合各3 d、7 d、14 d组脑含水量降低(P0.01),各组各时间点Occludin和Claudin mRNA表达增高(P0.01);与移植组比较,扎方1 d组脑含水量降低(P0.05),3 d组Occludin mRNA表达增高(P0.01),7 d组表达降低(P0.01),扎方1 d组Claudin mRNA表达增高(P0.05),7 d、14 d组表达降低(P0.01),联合各组脑含水量均降低,以1 d、14 d明显(P0.01),各组Occludin和Claudin mRNA表达均增高(P0.01);扎方与联合组比较,联合各组脑含水量降低,以7 d、14 d组明显(P0.01,P0.05),Occludin和Claudin mRNA表达增高(P0.01);同组间比较,均以7 d组变化显著,脑含水量呈先增后减趋势,Occludin和Claudin mRNA表达呈先减后增趋势,14 d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BBB受损,通透性改变,脑水肿形成,以7 d最为明显;扎里奴思方和BMSCs移植均可不同程度改善脑缺血后脑水肿程度,以二者联合应用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干预Occludin和Claudin mRNA动态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脑损伤大鼠损伤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以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Fibroblastic Growth Factors,FGF)表达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甙(PNS)对脑损伤大鼠发挥脑保护作用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法建立大脑急性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将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PNS治疗组。应用神经行为学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症状,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损伤区VEGF及FGF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与PNS治疗组比较脑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提高(P0.01);PNS治疗组VEGF及FGF蛋白阳性表达较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均P0.001)。结论 PNS的治疗干预可以使急性脑损伤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急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VEGF及FGF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大鼠颅脑创伤( TBI)后β-淀粉样蛋白(Aβ)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20)、常温脑创伤组(37C,n=20)和亚低温脑创伤组(32℃,n =20).建立SD大鼠液压打击致颅脑创伤模型.亚低温脑创伤组在液压打击伤后立即接受持续6h的亚低温治疗.伤后24h处死大鼠并取海马组织行HE染色,用RT-PCR、蛋白免疫印迹( 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Aβ基因转录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颅脑创伤后24hAβ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其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升高1.58和1.76倍.与常温脑创伤组比较,亚低温组Aβ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其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降68%和64%.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降低颅脑创伤后Aβ基因转录和蛋白的上调表达,通过抑制Aβ的神经毒性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而亚低温与Aβ的确切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弥漫性脑损伤 (DBI)后大鼠脑皮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 4 (mGluR 4 )及其激动剂L 2 氨基 4 膦酰基丁酸(L AP 4 )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16 1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包括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DBI组。用Marmarou弥漫性脑损伤模型 ,制成DBI模型 ,于伤后不同时间进行mGluR 4mRNA原位杂交。B组包括单纯、DBI后生理盐水治疗及DBI后L AP 4治疗组。所有DBI动物伤前进行行为学训练。伤后 1h、12h脑室内分别给予L AP 4 (10 0mM ,10 μl)或生理盐水。大鼠在伤后 1、3、7、14d分批处死前进行运动和行为学检查 ,处死后检测神经元损伤数。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假手术组阳性神经元数无改变 (P >0 .0 5 ) ;与假手术组相比 ,单纯DBI组mGluR 4mRNA表达于脑损伤后 1h即有明显增加(P <0 .0 1) ,在 6h达到高峰。与DBI后生理盐水治疗组比较 ,DBI后L AP 4治疗组神经元损伤数减少 ,神经功能检查指数增高。结论 mGluR 4参与了DBI的病理生理过程 ,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鼠脑创伤后损伤区miRNA-21表达的动态变化,以及外源性miRNA-21对大鼠脑创伤后细胞凋亡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 84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创伤组、空白干预组及miRNA-21干预组,每组21只.假手术对照组行头皮切开和磨除骨窗,不进行打击;另外3组按液压打击法制造创伤模型,空白干预组与miRNA-21干预组再分别注射空白阳离子脂质体及含有miRNA-21的阳离子脂质体.创伤后或干预后2h、12h、24 h、48 h、72 h、7d及14d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而后取脑组织行实时定量PCR检测创伤区miRNA-21表达量,采用石蜡包埋切片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 结果 miRNA-21干预组大鼠脑创伤后2 h miRNA-21表达开始升高,48 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伤后7d时仍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h、48 h、72h时高于创伤组与空白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结果显示,miRNA-21干预组自干预后24 h开始,评分明显低于创伤组及空白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miRNA-21干预组各时间点凋亡细胞数均较创伤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iRNA-21可能参与颅脑创伤后的修复过程,抑制创伤区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Mash-1基因过表达对脑创伤后C57BL/6成年雄性小鼠神经细胞增殖、分化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0只健康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创伤组、阴性对照组和过表达组。利用重组腺病毒Ad5-mMash-1进行基因转染。于脑创伤前1 d和脑创伤后1 d、3 d、7 d、14 d采取RT-PCR检测Mash-1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Mash-1蛋白表达,水迷宫评价学习和记忆功能。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脑创伤后3 d和7 d神经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单纯创伤组与阴性对照组脑创伤后1 d、3 d、7 d和14 d Mash-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 0. 05~0. 01),过表达组脑创伤后1 d、3 d、7 d和14 d Mash-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均P 0. 01)。过表达组脑创伤后1 d、3 d、7 d和14 d的Mash-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单纯创伤组与阴性对照组(均P 0. 05)。与假手术组比较,单纯创伤组脑创伤后1 d、7 d、14 d,阴性对照组和过表达组脑创伤后1 d、3 d、7 d、14 d时Mash-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 0. 05~0. 01),单纯创伤组脑创伤后3 d Mash-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 0. 05)。过表达组脑创伤后1 d、3 d、7 d、14 d的Mash-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单纯创伤组及阴性对照组(均P 0. 05)。与假手术组比较,单纯创伤组脑创伤后3 d、7 d的Brd U阳性细胞数,脑创伤后3 d DCX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 0. 05~0. 01),过表达组显著增多(均P 0. 05)。过表达组脑创伤后3 d、7 d的Brd U阳性细胞数,脑创伤后3 d DCX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单纯创伤组(均P 0. 05)。单纯创伤组、阴性对照组和过表达组的脑创伤后1 d、3 d、7 d、14 d的逃避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假手术组比较,单纯创伤组、阴性对照组和过表达组脑创伤后1 d、3 d、7 d、14 d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延长(均P 0. 05)。结论 Mash-1基因过表达增加脑创伤后成年C57BL/6小鼠海马齿状回和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增殖和分化,但对其学习和记忆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氧预处理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的表达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204只大鼠随机分为创伤性脑损伤组(T组)96例,缺氧预处理后脑损伤组(H组)96例及对照组12例。T组行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H组给予3d缺氧预处理后,同法致脑损伤,两组大鼠于伤后1h、4h、8h、12h、24h、3d、7d、14d断头处死。采用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挫伤区周围脑组织Claudin-5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IgG法检测血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结果T组和H组伤后1hClaudin-5mRNA及蛋白表达开始降低,8~12h降至最低点,1d开始上升,直至伤后14d渐趋于对照组水平;其中H组各时间点Claudin-5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T组。T组各时间点血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高于H组(P〈0.05),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氧预处理可在创伤性脑损伤早期上调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的表达,维持血-脑屏障完整性,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金钗石斛多糖调控锌指蛋白A20表达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金钗石斛多糖治疗组(200 mg/kg)、金钗石斛多糖治疗+A20沉默组和金钗石斛多糖治疗+空病毒载体组。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金钗石斛多糖对锌指蛋白A20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比较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检测磷酸化IKKβ蛋白和胞核p65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分别从再灌注6 h和12 h开始,金钗石斛多糖治疗组大鼠脑组织A20 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明显增高(均P0.01)。同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相比,金钗石斛多糖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改善(P0.001),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0.01),脑组织磷酸化IKKβ和胞浆p65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分别为P0.001,P0.01);而A20沉默则逆转了金钗石斛多糖上述治疗效果,各项指标均明显恶化(均P0.01)。结论金钗石斛多糖通过上调锌指蛋白A20表达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大鼠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研究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与脑水肿的影响,探讨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将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即假手术组、外伤对照组和高压氧治疗组,其中外伤对照组和高压氧治疗组均分为致伤后12h、1 d、3d及5 d4组.采用自由落体法制作颅脑损伤模型.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的含水量,免疫组化法测定AQP-4的表达.结果 高压氧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较外伤对照组明显减少,但较假手术组增多,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4在各组大鼠脑组织中均有表达,假手术组呈低表达;颅脑损伤后12 h伤灶周围水肿区星形胶质细胞足突AOP-4表达开始增高,1 d达到高峰,3 d后降低;高压氧组治疗大鼠各时间点伤灶周围AQP-4的表达与外伤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可能通过AQP-4表达的减少来减轻脑水肿的发生,从而保护病灶周围脑组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颅脑外伤的治疗作用及与脑组织中NF-κB(P50)表达之间的关系. 方法 12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仅开颅钻孔,不行打击)、外伤对照组(Feeney自由落体损伤模型制作法制造中度大鼠脑外伤模型,但不接受氧治疗)、常压氧治疗组(脑外伤模型制作成功后立即接受正常压力下纯氧吸入治疗)、高压氧治疗组(脑外伤模型制作成功后立即接受0.2 MPa压力下高压氧治疗),并于伤后6h、1 d、3 d、5 d、7 d五个时相点断头法取脑组织(每时相点6只),光镜下观察脑组织损伤水肿的病理变化以及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F-κB(P50)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高压氧干预使相同时相点高压氧治疗组大鼠脑水肿情况及损伤程度较外伤对照组明显减轻,而常压氧干预作用则不明显.假手术组各时相点仅见微量的NF-κB(P50)阳性表达或不表达,其他各组脑损伤后6 h即发现损伤脑组织内NF-κB(P50)阳性表达上调,且持续呈增高趋势,伤后5 d时达到最高值.高压氧治疗组与外伤对照组及常压氧治疗组相比在相同时相点NF-κB(P50)表达均有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压氧治疗对损伤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修复的治疗作用,增加NF-κB(P50)在脑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可能是其神经保护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合酶对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损伤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3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以下4组:假手术组、脑创伤组、7-硝基吲唑组(nNOS抑制剂)和氨基胍组(iNOS抑制剂),此4组分别划分为伤后3h、6h、12h、24h、2d、3d、7d、14d8个时相组,每个时相组均为10只大鼠,采用Marmarou法制造大鼠重型弥漫性颅脑创伤模型,运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化法,观察4组不同时相点海马CA1区的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和Bcl-2、Fas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假手术组偶见TUNEL阳性凋亡细胞及Bcl-2、Fas阳性细胞;②脑创伤组,伤后各时相点均出现TUNEL阳性凋亡细胞及Bcl-2阳性细胞,先上升后下降;③7-硝基吲唑(7-NI)组,伤后6h、12h、24h凋亡细胞明显下降而Bcl-2阳性细胞却明显上升(同脑创伤组比较P〈0.05);④氨基胍(AG)组,伤后2~7d,凋亡细胞及Fas阳性细胞明显下降(同脑创伤组比较P〈0.01)。结论在脑损伤的早期,nNOS能够通过抑制Bcl-2的表达来促进神经细胞的凋亡;在脑损伤的晚期,iNOS能够通过诱导Fas的表达来促进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移植对脑梗死大鼠外周血Foxp3调节性T细胞改善缺血性脑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MSC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分别测定1 d、7 d、14 d、28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表达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结果 MSC组14 d、28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组[(6.1±1.4)分vs(7.3±1.1)分,(7.3±0.9)分;(5.2±1.0)分vs(6.2±1.0)分,(6.3±0.5)分;P0.05];28 d凋亡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组(P0.05)。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及MSC组1 d、7 d、14 d、28 d外周血Foxp3 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C组1 d、7 d外周血Foxp3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移植改善大鼠急性脑缺血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可能与上调免疫炎性反应初期Foxp3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脑保护作用及S100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法舒地尔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术后对3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用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伊文思蓝(EB)法测定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法检测缺血脑组织中S100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组和法舒地尔组大鼠NSS和MPO活性明显增高,脑含水量、EB含量及S100B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0.01).与脑缺血组比较,法舒地尔组大鼠NSS和MPO活性明显降低,脑含水量、EB含量及S1OOB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法舒地尔可通过抑制脑缺血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发挥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100B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丁苯酞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丁苯酞预处理组,每组10只大鼠.丁苯酞预处理组大鼠给予丁苯酞80 mg/kg灌胃,1次/d;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替代.灌胃7d后,采用Zea Longa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不插入线栓.采用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RT-PCR法测定脑组织葡萄糖调控蛋白78(GRP78) mRNA、C/EBP同源蛋白(CHOP) mRNA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未见梗死灶;丁苯酞预处理组大鼠脑梗死面积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和丁苯酞预处理组大鼠脑组织GRP78 mRNA、CHOP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丁苯酞预处理组大鼠脑组织GRP78 mRNA、CHOP 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均P<0.05).结论 丁苯酞可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大鼠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变化及创伤区早期动态血管新生情况.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 大鼠70只随机分为创伤组及假手术组,每组各35只,两组于伤前及伤后3、6、24、48、72、168 h随机取7只大鼠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同时于伤前及伤后1、4、7、14 d各随机取5~7只大鼠取脑, 行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创伤区血管的新生情况. 结果脑创伤大鼠外周血中的内皮祖细胞表现于3 h先降低(P<0.01),在6 h升高达峰(P<0.05),后逐渐降低达基础水平.创伤区周围CD31~+细胞与对照组相比于1d开始增多(P<0.01),于7 d左右达到平台高峰;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变化与创伤区周围血管的数量变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同时微血管呈逐渐增多的趋势.结论 脑创伤后外周血中的内皮祖细胞明显增加,归巢到创伤区,参与了创伤区血管的新生和损伤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补阳还五汤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5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脑出血模型组(25只)和补阳还五汤治疗组(25只)。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制作右侧纹状体出血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注入自体血。补阳还五汤治疗组于术前给予1 ml/100 g补阳还五汤浓缩液灌胃3 d,假手术组和脑出血模型组同期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替代。在相应时间点分别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AQP4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脑组织AQP4 mRNA的表达。结果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及脑出血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大鼠术后3 d和7 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脑出血模型组(均P<0.05)。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及脑出血模型组大鼠脑组织AQP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大鼠术后3 d和7 d时脑组织AQP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脑出血模型组(均P<0.05)。各组大鼠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抑制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AQP4的表达,并有助于其神经功能恢复。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出血有效可能与其抑制AQP4的表达,减轻脑水肿有关。  相似文献   

20.
背景: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梗死组织的修复作用并不理想,需要结合药物及生物工程材料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目的:验证高压氧结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效果。 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模型,按随机区组法分为3组,即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及高压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静脉移植后24 h,3 d及伤后1,2 周行Longa行为学评分,检测神经功能的损伤情况。移植2周后,应用RT-PCR法测定生长相关蛋白43 mRNA的表达,并以BrdU免疫组化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行梗死处组织学检查以证实恢复程度。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1周,高压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低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低于对照组(P < 0.05)。2周后脑梗死周围组织生长相关蛋白43 mRNA的表达高压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高于对照组(P < 0.05)。BrdU免疫组化和苏木精-伊红切片中的神经元数量高压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多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多于对照组(P < 0.05)。提示高压氧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治疗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可明显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效果优于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