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测录井检测的是钻井液携带的地层烃类流体,是地下地质条件的直接反映,能有效鉴别地层流体性质。目前,由于钻井液含气量与气测检测值关系不明确,气测录井解释仍以定性解释为主。为了研究气测录井地层含气量解释方法,使用新设计的钻井液密封罐,从井场直接选取上返至井口且未经过气测检测设备的含烃钻井液,在实验室内开展真空加热全脱气实验,并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计算得到钻井液含气量,结合现场气测全烃检测值,总结出钻井液含气量与气测全烃检测值的关系,据此将钻井参数转化成地层含气量,结合地层测试结论建立地层含气量的产能预测图板。分析认为,钻井液含气量主要为5~30 mL/L,钻井液含气量与气测检测值呈线性关系,计算所得的地层含气量一般为0.1~7 m~3/t,其中地层含气量大于2 m~3/t,地层测试证实为高产气层。经过实例验证,计算地层含气量与实际相符,地层含气量产能图板能有效地估算产能。  相似文献   

2.
鄂北地区气测现场解释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鄂北地区现场气测录井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解释符合率相对较低。针对这一问题,在探讨影响气测录井显示因素、识别气测异常的基础上,分析了消除影响因素的途径和校正公式,建立了随钻全烃与全脱全烃的关系式,论述了地面和地层含气量计算方法。在初步评价气显示性质条件下,经统计分析得出了应用4参数——峰面积、校正全烃值、全烃计算值和地层含气量加权分值的解释评价标准,为鄂北地区气测录井解释评价和产能的初步预测探索了一种新模式,不但解决了鄂北地区气测解释符合率低的问题,而且对于深入开展气测录井参数与油气解释评价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自动连续检测钻井液中所含气体的成分和含量为目的的气测录井是早期发现油气层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在录井过程中对气测录井检测分析手段以及钻井过程中一些尚不可控因素的分析,阐述了影响气测录井发现和评价油气层准确性的两大类主要因素,它们分别为地质因素和非地质因素。针对非地质因素中的钻井工程参数和井筒压差的影响,依次探讨了全烃地面含气量校正指数方法和井筒压差影响的校正方法。数据对比表明,校正后的气测参数值更能反映地层的油气显示,参数变化曲线更明显,有利于提高气测录井资料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消除钻井液对气测录井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气测录井方法——双色谱气测录井。和以往的录井方法不同,它采用了入口、出口色谱仪进行气测录井。文章阐述了双色谱气测录井的原理,并对其影响因素及修正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期能有效消除钻井液背景气的影响,真实地反映地层的气体含量,提高气测录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刘辉  王晓阳  乔玉珍  王振华 《录井工程》2012,23(1):13-16,48
通过全烃与全脱值相关性研究,建立了钻井液含气量与地层含气量的关系式,再借助钻井液冲淡系数,获得了由全烃值计算地层含气量方法,为气测录井定量化解释开辟了新途径。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达西渗流公式推导获得平均渗透率计算公式,由大牛地气田5口井数据统计,建立了平均地层含气量与平均渗透率相关公式,从而实现用地层含气量参数替代渗透率的产能计算方法。尤其是对于“三低”气藏,地层含气量可以认为就是地层的含气丰度。分析了三种条件下(正压、负压和近平衡钻井条件)地层气渗入方式和地层气对全烃值的贡献,并对正压条件下自然建产的水平井的产能与地层含气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最终建立了3种钻井条件下“三低”气藏的无阻流量的预测公式和方法,通过气测录井对“三低”气藏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气测资料在确定地层含气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测录井往往是在各种复杂的地层,地面因素的影响下进行的,致使无法利用气测资料进行直接的或定量的解释,气测资料的解释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不够完善。因此,守层和油气显示的关系等进行地层含气量的计算,并结合有关资料,探讨地层含气量在气测解释中的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利用气测资料确定地层含气量,使气测录井实时获得更多的有实际意义的信息,对现场早期定量评价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三低"气藏具有低孔、低渗、低压的特点,在正压钻井过程中,对全烃、全脱值有贡献的气体主要是岩屑破碎气,这为单位体积岩屑含气量的计算提供了便利。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为例,通过对全烃值与钻井液热真空全脱蒸馏分析值(全脱值)相关性的分析,建立钻井液含气量的计算公式,再引进钻井液冲淡系数,建立钻井液含气量与地层含气量的关系式,借助地层含气量指标建立了统一的储集层评价标准,从而解决了全烃值参考对比性不强的问题,为提高气测录井气层评价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不同钻井液条件下录井气体检测解释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油基钻井液影响气测录井对天然气检测的实际情况,为了找出油基和水基钻井液脱气效率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实验分析,得出了水基钻井液与油基钻井液分别对全烃、全脱检测的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出了不同含气饱和度、不同钻井液粘度条件下的油基钻井液和水基钻井液的气测全烃检测对比关系。对钻井液粘度变化对气测全烃的影响进行了校正,确定了钻井液粘度的最佳使用范围,建立了不同钻井液条件下气体检测解释标准。  相似文献   

9.
循环钻井液气测录井资料即后效气测录井资料在录井资料的解释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正确计算油气上窜高度和上窜速度是循环钻井液资料解释应用的关键。由于传统的循环钻井液气测录井资料解释应用时忽视了钻井施工起下钻钻具对静止钻井液的排替影响和起下钻过程中全井段钻井液静止时间的不同,以致不能客观反映油气上窜高度和油气上窜速度,也就不能客观地反映地层的原始油气信息,甚至会起到误导作用——当油气层对应的静止钻井液因排替作用上返时可能被误认或者夸大为油气上窜。为发挥该项资料在气测解释和井控指导中的应用价值,从分析传统的解释和应用方法入手,首先分析被排替的钻井液在井筒环空内的上返情况,通过计算等体积钻井液在井筒内静止时的等量深度,还原钻井液静止时气侵顶部深度位置;其次通过分析起下钻作业的井下状态,得到不同深度静止钻井液的实际静止时间,进而结合实钻气测录井资料,求得准确油气上窜高度和上窜速度,认识不同深度静止钻井液所受地层气侵程度。大庆油田13口井校正前后数据对比与应用分析表明,校正后的数据可靠性好,解释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10.
使用油基钻井液在给钻井施工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对气测录井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无法进行准确的储层评价,因此,必须对气测录井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开展油基钻井液校正研究。以邻井水基钻井液条件下的气测录井资料为参考依据,采用基于泥岩段组分扩大法对油基钻井液条件下的气测录井资料进行校正,采用矩阵系数法对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进行校正。结果表明,校正方法有效消除了油基钻井液对气测录井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的影响,提高了储层识别及定量评价的精度,为油基钻井液条件下测录井资料的精细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油田勘探开发系统工程中油气水层解释评价是重中之重,录井解释常用的手段是利用气测录井对储集层进行含油气性评价。基于地下单位体积岩石含气率的解释方法研究以常规录井数据、气测数据为基础,用地层取样、地层测试等结论来验证,通过整合不同区块、层组已钻探井的储集层流体结论信息,对不同流体类型的常规录井气测数据进行计算及特征统计,消除井筒环境参数、钻井工程参数的影响,建立地下单位体积岩石含气率的储集层评价方法及标准。经录井现场实例验证,地下单位体积岩石含气率解释评价方法适用于南海西部各盆地中不同地层的各种流体类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地下单位体积岩石含气率计算入手,从还原地层真实含油气信息的角度进行储集层解释评价,逐步提高了录井资料解释应用的精准度和可信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2.
王府断陷区断层发育,储集层横向连通性差,同层位储集层物性变化大,高气测异常层产水量大,气水层录井解释评价困难。针对该问题,在气测录井全烃校正的基础上,优选适应不同地层组的全烃校正值与钻时比值交会法、三参数法和新的烃组分3H法气水层评价技术,形成了该区泉头组、登娄库组、沙河子组和火石岭组气水层不同录井综合解释系列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系列方法有效解决了储集层物性变化大、高气测异常层含水量大的气水层解释评价问题,解释评价符合率明显提高,为储集层含气性和含水性的判断提供了充分依据,满足了王府断陷区的勘探开发需要。  相似文献   

13.
深层气井气测录井资料校正处理及其解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无论是中浅层还是深层气层的气测录井参数都会受到起下钻、接单根、钻井取心、钻时、钻井液循环流量等因素的影响,而深层气层由于后续地层气以及钻井液性能等方面的原因,其影响更为突出。针对此情况,在深八分析影响气测参数准确性的基础上,阐述了气测背景值校正的必要性,分析了正常钻进和取心钻进两种状态下气测值与钻时、钻井液循环流量以及钻头直径的关系。引入了冲淡系数公式,计算得出两种状态下的校正全烃值和甲烷值;最后通过初步统计分析,建立了适用于吉林探区登娄库组和营城组气层的解释评价标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其解释符合率高,对于其他地区气测值的校正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钻井液脱气效率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井液脱气效率是影响气测录井准确性的一项重要参数,对发现、解释、评价油气层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过去多是定性的解释评价,脱气效率的数值很少有人进行现场测量。为了准确获取该参数,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规律,从不同思路、不同原理设计了2种测量脱气效率的试验方案,即全脱值-气测值法和全脱值-全脱值法,选取了5口钻井液性能差别不大的井,采用2种方法分别进行试验,得出了不同烃组分的脱气效率值。对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对于同一烃组分,不同井别、不同方法所测得的钻井液脱气效率值基本相同;随着烃类气体碳原子数的增加,脱气效率逐渐降低。在录井工程中,可利用该值对气测值进行实时校正,提高录井资料的准确性,为后期的解释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气测录井是钻探过程中油气层发现和评价的重要手段,但受到储集层含气特征、钻井参数、钻井液参数、脱气及传输效率、仪器性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全烃检测值差异很大,在油气层标准化解释中功用受限。结合苏里格气田苏25区块地质特征,通过对钻井过程中影响气测录井的诸多因素的分析和筛选,运用优选标志层的方法,完成了苏里格气田苏25区块全区已钻直丛井气测全烃的标准化校正,突出了以山2段煤层作为标准层对全井气测全烃进行的校正,利用校正后的气测全烃进行含气性综合解释评价,初步实现解释标准定量化,在苏里格气田气层分类评价、老井复查中取得很好的效果。该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在苏里格气田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了气测录井在该区域勘探开发挖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欠平衡钻井条件下气体采集与解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小琼  刘嗥 《录井工程》2007,18(3):26-28,33
从欠平衡钻井的工艺原理和施工流程角度出发,阐述了欠平衡钻井对气测录井的影响。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欠平衡钻井条件下,从振动筛脱出的气体不仅可以反映地下气层的组分特征,而且有利于实时录井分析和解释评价。结合YS1井资料,提出了利用钻时判别储集层物性,以气测值、气体流量的变化来衡量地层含气量的高低,参考套管压力、立管压力和钻井液参数的变化并观察钻井液槽面变化及火炬的燃烧情况,来综合识别和评价气层的方法。该方法经测试验证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发挥气测录井技术及时快速发现油气显示的优势,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研制了气测录井资料随钻自动实时解释系统。该系统由数据实时读取模块、快速处理校正模块、随钻自动实时解释模块、专家知识库管理模块和随钻解释成果输出模块构成,对其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阐述了原始气测录井数据因开停泵导致的气测假异常、冲淡系数的校正方法。该系统能够实现气测录井资料的随钻快速处理和解释,为甲方提供地层含油气性信息,同时可为所钻遇的储集层提供相应的解释结论。这不仅有助于现场油气层的及时发现,而且能够为完钻讨论和中途测试等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录井的现场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王印  杨明清 《录井工程》2009,20(1):8-10
以往气测录井对混油钻井液气测值的处理,一般只是根据经验作非量化校正处理,没育有效的量化校正方法,尤其是对气测烃类组分值的校正处理基本上没有考虑。针对此情况,分析了储集层甲炕相对含量变化特征和混油钻井液烃类组成与储集层烃类组成不同的特点,以胜刊油田M-平1井钻井液混油前后的气体检测分析数据为例,通过分析混油钻井液与束混油情况下地层全烃和烃组分检测值的相互关系.得出了剔除混油干扰后的地层全烃和烃组分的校正计算公式,为混油钻井液条件下利用气测参数准确评价油气层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9.
在钻井施工中,为预防和解除工程事故,常用原油作为润滑剂加入钻井液中,达到施工顺利的目的。但在钻井液中加入原油后,无疑给地质录井资料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目前主要用于发现油气层的气测录井资料的解释影响较大。该文从气测录井的基本原理入手就消除这一影响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举证,提出了基值扣除法,阐述了该方法的取样及分析解释过程,较有效地解决了因钻井液混原油后对气测资料解释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钻井液混原油后气测异常的解释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钻井施工中,为预防和解除工程事故,常用原油作为润滑剂加入钻井液中,达到施工顺利的目的。但在钻井液中加入原油后,无疑给地质录井资料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目前主要用于发现油气层的气测录井资料的解释影响较大。该从气测录井的基本原理入手就消除这一影响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举证,提出了基值扣除法,阐述了该方法的取样及分析解释过程,较有效地解决了因钻井液混原油后对气测资料解释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