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5例6个月~15岁小儿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发现房室结双径道(DAVNP)41例,三径道3例。44例中有6例(11.1%)引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0/44例(22.7%)在常规心电图(ECG)上表现为I度房室传导阻滞(I°AVB)、问歇性I°AVB、Ⅱ°AVB呈不典型文氏现象等三种类型。提示PSVT与I~Ⅱ°AVB也是小儿DAVNP引起的较为常见的心律紊乱现象,探讨了DAVNP引起PSVT或AVB的电生理类型及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2.
应用心内电生理检查。对9例可诱发持续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病人进行电药理学试验,结果发现: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延长房室及室房传导间期,延长房室及室房传导系统功能不应期,使8/9病人不能再诱发持续性SVT;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ISO)能逆转普罗帕酮的电生理作用,并使1/8病人重新诱发持续性SVT,5/8病人非持续性SVT的持续间期延长,ISO逆转普罗帕酮效应能被普萘洛尔阻断。研究提示,在交感神经兴奋状态下,即使口服经临床电药理学试验证实有效的药物,部分病人仍可能复发SVT。对于这部分病人可预防性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  相似文献   

3.
房室结双径路食管电生理特征的研究吕桂芬(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柳州市545005)关键词食管心房调搏;房室结双径路;阵发性室上速;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食管心房调搏(TEAP)近几年常应用于临床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而PSVT的折返部位最...  相似文献   

4.
应用心内电生理检查,对9例可诱发持续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进行电药理学试验,结果发现;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延长房室及室房传导间期?延长房室及室房传导系统功能不应期,使8/9病人不能再诱发持续性SVT;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能逆转普罗帕酮的电生理作用,并使1/8病人重新诱发持续性SVT,5/8病人非持续性SVT的持续时间延长,ISO逆转普罗帕酮效应能被普萘洛尔阻断。  相似文献   

5.
经食道电生理检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1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病人经食道电生理检查及治疗选择结果。房室结双径路(AVNDP)、房室旁道(AVPW)及混合型的检出人数分别为129例(72.7%)、40例(22.1%)及5例(2.8%),PSVT的诱发人数分别为67例(51.9%)、21例(52.9%)及4例(80%),药物治疗有效人数分别为65例(97%)、17例(81%)及1例(25%),符合介入治疗人数分别为2例(3%)、4例(19%)及3例(75%),提示经食道电生理检查对于PSVT的分类、选择治疗方案是一种无创、简单、易普及的方法,且能为介入治疗选择适应证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食道调搏 (TEAP)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还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主要根据有无房室结传导的跳跃现象 ,即S R间期≥ 6 0ms为AVNRT ,S R间期 <6 0ms为AVRT[1] 。本文报道 2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治疗确诊为慢—快型AVNRT ,而TEAP时无房室结传导的跳跃现象。1 病例介绍例 1,女患 ,35a ,阵发心悸 5a ,突发突止 ,持续时间 10min~ 1h左右。入院后经体格检查、心脏B超及X线胸片检查 ,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TEAP检查S1S2 刺激 ,…  相似文献   

7.
对55例体表心电图无预激表现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采用食管心房调搏诱发心动过速时的食管心电图RPE间期来诊断隐匿性预激(CAP)。结果表明,患者心动过速时测得的RPE间期为140±29ms,x-±2s的下限值为82ms,其中21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测得的VA间期为130±25ms,x-±2s的下限值为80ms。RPE>82ms可作为房室折返的参考界限。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胺碘酮对正常犬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犬心室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32只犬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7)、正常服胺碘酮组(n=7)及CHF组(n=9)、CHF服胺碘酮组(n=9)。服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300mg/d,共4~5周。用快速右心室起搏(240min-1共4~5周)制作CHF犬模型,用心脏电刺激及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测定心电生理参数。结果:胺碘酮明显延长正常犬的窦性心动周长(SCL)、室内传导时间(IVCT)、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90)、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心室激动时间(AT)及心室恢复时间(RT),对VERP与MAPD90的比值(VERP/MAPD90)、室颤阈值(VFT)、RT离散性(RTD)和复极后期(VLRD)无明显影响。胺碘酮对犬CHF时明显延长的SCL、MAPD90、VERP、AT及RT无进一步延长作用,可进一步延长IVCT,使降低的VERP/MAPD90及VFT明显提高,缩短延长的VLRD,减小增大的RTD。结论:胺碘酮对CHF犬心室电生理特性的影响不同于对正常犬的影响,胺碘酮使CHF犬部分异常的心室电生理特性改变大致回复正常,呈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9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者的食管心房调搏结果分析发现:国人房室旁道折返SVT(AVRT)多于房室结折返性SVT(AVNRT);约2/3旁道位于左游离壁(LFW),1/3位于间隔及右游离壁;房室结可存在双径路(DAVNP)或多条径路;AVRT的P′明显,R—P′≥70ms,AVNRT多无P′、R—P′<70ms;P′和R—P′对AVRT和AVNRT手术前后符合率为100%。提示: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可初步明确SVT发生机制,对SVT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估计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旨在评价食管心房标测在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定位价值对3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射频消融术前行食管心房标测测量RE—P′E及P′V1—P′E时距,与腔内电生理及消融靶点对照结果发现左右两侧房室旁道(AP)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RE—P′E及P′V1—P′E时距各具特征,相互无重叠,该特征对区别三者有肯定价值诊断符合率为93%  相似文献   

11.
40例常规心电生理检查不能诱发的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给予阿托品或神经阻滞(ANB)后重复检查,结果ANB组诱发成功率为65%(13例),与阿托品组的55%(11例)无显著性差异(P-0.372)。用药前后两组心电生理参数变化相似,提示两组PSVT诱发成功率增高的机理相同。  相似文献   

12.
房室结加速传导与短P┐R间期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吴卫邱丽汶许春萱薛宝钗邓玉莲胡锡衷关键词房室结加速传导;短P-R间期;经食管心脏调搏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电生理室(福州350001)房室结加速传导(EAVNC)与短P-R间期在临床及电生理方面各有异同,将...  相似文献   

13.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室上速的常见类型。近年来由于采用了射频消融方法治疗AVNRT,使得AVNRT的治疗获得了明显改观。本文仅对AVNRT的电生理特性、导管消融治疗的技术和房室传导阻滞的预防作一文献综述。1 AVNRT的电生理特征AVNRT的最常见类型是慢—快型即慢经前传快经逆传形成的,这种类型约占全部AVNRT的病例近90%。因为心房和心室激动几乎同时发生,这种类型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是以P波或看不到或出现在QRS复合波的终末部分。极少情况P波出现QRS波前。用心内电生理记录,…  相似文献   

14.
应用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30例,并与普罗帕酮对比,结果TEAP终止PSVT有效率为66.7%,且安全,副作用少,能对PSVT进行电生理分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房室旁道患者房室结的电生理特性。方法:40例房室旁道患者被分为显性预激组(Ⅰ组)与隐匿性房室旁道组(Ⅱ组),18例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患者或不明原因心悸者为对照组,在射频消融术后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分别测量用药(美托洛尔及阿托品)前、后窦性心律周期长度(SCL)、AH或HV间期、房室阻滞周长(AVBCL)、房室结有效不应期(AVNERP)、室房阻滞周长(VABCL)及室房有效不应期(VA  相似文献   

16.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电生理研究(附48例分析)麦一峰,赵敏娟,陈国英,陈文采食管心房调搏(TEAP)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作用越来越被临床重视和应用。由于它无创、简便、安全、无明显副作用和便于重复进行,目前仍不失为一种重要...  相似文献   

17.
对87例急性脑梗塞(ACI)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与头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其实用价值。87例按其临床表现分为颈内动脉系统梗塞(CIASI)组4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梗塞(VBASI)组15例,CIASI+VBASI组24例;87例中有81例进行了BAEP检查,81例进行了上肢SEP检查,23例进行了下肢SEP检查。CIASI者SEP检查与临床的符合率和头部MRI检查与临床的符合率无明显差异,VBASI者BAEP检查与临床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头部MRI检查与临床的符合率。结论:BAEP、SEP检查可为ACI患者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慢 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S F型AVNRT)及隐匿性旁路传导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中常见的类型 ,但通过体表心电图鉴别有一定难度。本文对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电消融术确诊的 4 5例S F型AVNRT及AVRT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逆行P(P′)波的位置、形态进行对比分析 ,以寻求体表心电图在PSVT分型诊断中的价值。1 临床资料收集 1999年 4月至 2 0 0 2年 1月在我院住院的PSVT患者 4 5例 ,男性 2 6例 ,女性 19例 ,年龄 13~6 0a。有反复发作心动过速史 ,无器…  相似文献   

19.
食道调搏房室传导曲线两次中断诊断房室结三径路12例,占所有受检1600例患者的0.75%,其中2例自慢径路诱出室上心动过速(SVT)3例自慢径路和中径路诱出反复搏劝,结果提示房室结纵向分离不仅仅只限于双径路,三径路诱发的SVT可有不同的周长。并讨论了三径路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报道30例预激综合征心腔内电生理分析。显性预激15例,所测得ERPAP为317±45ms,ERPAVN为230±39ms,SVT发作时,逆传心房呈偏心分布,最短VA间期为105±19ms。如发生与旁道同侧的束支阻滞,VA间期延长>35ms。旁道的室房传导也可出现递减现象,但发生率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