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1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特点.结果 本组共19例,慢性胰腺炎引起10例,胰腺癌5例,胰腺结核及外伤引起各2例.均示脾肿大,胃镜示胃底及或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基本正常.行脾切除10例,脾及胰体尾切除3例,脾切除加胰头占位活检1例,脾切除加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术后预后良好.结论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能取得良好的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的认识和重视。方法:通过对7例病人诊治的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资料对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的病因、诊断、治疗加以讨论。结果:本组7例病人在处理原发病同时行脾切除术,近远期疗效良好。结论:脾切除是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首选,但应用时应对原发胰腺疾病做有效处理。如能早期有效地治疗胰腺疾病,有可能使脾静脉再通,避免脾切除。  相似文献   

3.
王秀兰  杨琴  刘淑敏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3):1234-1235
胰源性门脉高压是一种少见的肝外型门脉高压,它是由于胰腺疾病导致脾静脉回流受阻所致的“区域性门脉高压症。据文献报道,胰源性门脉高压约占肝外型门脉高压的5%。胰源性门脉高压病人无肝病病史及相应临床表现。我院于2008年6月收治1例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病人,经过28d精心治疗与护理,病人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14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PPH)亦称区域胰源性门脉高压症,占肝外型门脉高压症的5%,我院自1995—01~2006—12收治13例PPH并复习国内2005~2006年间7篇文献报道的13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马博  徐雅  肖英莲  刘思纯 《新医学》2007,38(12):784-786
目的:探讨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经手术确诊的2例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与结论:2例患者均以上消化道出血为表现入院,均有胰腺病变、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脾大,肝功能正常,无肝硬化等临床特点.1例诊断为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慢性胰腺炎;另1例诊断为结肠克罗恩病并胃瘘、胰尾粘连、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分别行巨脾切除、胰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及结肠脾曲切除术、胃部分切除术、瘘管切除手术,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PSP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本症较罕见,易误诊。现将我院近2a来确诊的1例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报道,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旨在为临床医师了解该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分析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2000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15例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及预后随访.结果 15例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中,2例胰腺癌患者因原发病的复发转移最终死亡,1例患者因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余无再出血.结论 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结合相关病史、胃镜、超声内镜等检查可协助明确诊断,可通过脾切除术或同时结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愈,需重视胰腺原发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区域性门脉高压(RPH)亦称左侧门脉高压、局限性门脉高压等,占肝外型门脉高压症的5%,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罕见原因,也是唯一可以治愈的门脉高压症[1].根据病因可分为胰源性、脾源性和腹膜后源性3类,以胰源性最常见[2].现收集湖州市中心医院近20年来收治的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要症状的区域性门脉高压症患者18例,加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1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儿12例胰源性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及结果和随访。结果 3例胰腺癌患者死于原发病变复发转移,余未再出血。结论 对于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胰腺病史和胃镜、超声内镜及血管造影等检查发现胃底静脉曲张结合脾肿大及肝功正常可协助明确诊断;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可以通过行脾切除手术或同时结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愈,但需要结合原来胰腺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脾切除加胃底切除术治疗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择期脾切除加胃底切除术治疗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21例。患者均为慢性胰腺炎后伴有比较严重的胃底静脉曲张及1次以上出血史。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48个月。随访中无上消化道出血,无手术近期死亡,效果满意。结论脾切除加胃底切除术能较好地为患者接受,复发出血率低,止血确切,是治疗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比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德本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222-6222
目的观察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回顾78例门脉高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手术时机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痊愈78例,无一例死亡,术后再出血2例。结论该术式对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有确切的疗效,且手术操作简单,手术适应证范围广,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PSPH)是指因胰腺疾病累及门脉系统,造成血液循环受阻、区域性压力增高、部分侧支循环开放。本文回顾性分析16例PSPH患者的资料,对其MSCT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CT征象、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001-09~2006-09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比较围手术期是否应用奥美拉唑和(或)麦滋林-S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病变程度的关系,以探讨PHG出血的防治方法。现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1-09~2006-09在我院肝胆外科行脾切除、脾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或脾切除 食道曲张静脉套扎术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共461例,其中资料完备、适宜统计分析的病例176例,男133例,女43例,年龄16~70(44.3±12.8)岁。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应用奥美拉唑和(或)麦滋林-S将患者归纳到4个组:A组40例,只进行常规治疗,未曾…  相似文献   

14.
重症急性胰腺炎胰源性门脉高压病人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胰源性门脉高压并发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进行总结,认为对胰腺炎发病后6~8周的病人应严密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征象;对大出血病人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迅速补充血容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禁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心理护理等;抗休克治疗的同时争取时间行脾动脉栓塞术,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待病情稳定后行脾切除术.本组中4例治愈,1例因再次出血不能控制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行急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68例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的急诊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及术后再出血治疗。结果:68例均获得随访,近期死亡4例,其余64例随访1~7年,死亡10例,余54例疗效满意。结论:急诊手术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措施,手术主张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18例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术后并发症、机体免疫力等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者痊愈17例,死亡1例,治愈率达94%。结论该术式对血吸虫性肝硬化和肝炎后肝硬化所致门脉高压均有确切的疗效,且手术操作简单、手术适应证范围广,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肝胆管结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和探讨肝胆管结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案。【方法】对本院1995~2004年收治的88例肝内胆管结石症合并各种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8例中治愈76例,死亡12例,病死率为13.4%。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组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均较高。【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同期行肝叶切除及脾切除门奇断流术是可行的,是否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是影响临床转归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胃镜诊断胰源性门脉高压症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已引起医务界重视,本症临床症状及胃镜表现不典型,易漏诊、误诊,特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82年~1995年胃镜检查25770例次,发现胰源性门脉高压症5例,均为男性,检出率为0.019%。 5例有不规则上腹痛未引起注意,5例均因黑便、贫血而就诊,其中4例呕鲜血。均急诊收住院,全部无肝硬化病史。检查结果及胃镜特征见表1、2。  相似文献   

19.
金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8):1917-1918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术后并发症原因及护理。方法:对5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施行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康复出院40例,发生并发症10例,发生率为20%。结论:门脉高压症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的把握及手术技巧的掌握有关,注重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pancreatogenic segmental portal hypertension,PSPH)是因胰腺疾病累及门脉系统,血液回流障碍所致,占全部门脉高压症的4%~5%,占区域性门脉高压的62.3%左右[1],是目前唯一可治愈的门脉高压症.胰腺疾病发病率和诊断水平的提高使本病的诊断率逐渐上升,而本病的诊治对胰腺基础病的病程及预后转归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