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移动IP协议提供主机在移动状态下接入IP网络并保持通信的能力,在基于IP骨干网的第三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IP协议被认为是支持移动性的一项重要协议。MPLS技术结合了三层转发的灵活和二层交换的高速,为骨干网络解决方案提供了高速的数据包转发能力和极大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2.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是一种典型的ATM支持IP的集成模型技术,移动IP是允许用户到处活动时仍然保持连续的IP网络连接性协议。文章介绍了移动IP技术和MPLS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然后给出了移动IP与MPLS结合的实现方案,并说明其结合的好处。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的Ad Hoc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焰  骆晓晖  苗付友  王行甫 《计算机应用》2005,25(10):2233-2235
将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技术引入到Ad Hoc网络中,目的是为Ad Hoc网络提供快速转发能力、QoS功能和可扩展性。针对传统IP转发机制在移动自组网(Ad Hoc)中的缺陷,研究了基于MPLS技术的Ad Hoc网络,详细描述了其基本结构,并提出了新的在Ad Hoc网络中支持自愈恢复的MPLS信令协议DMSP(Dynamic MPLS Signaling Protocol),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DMSP的自愈恢复方式进行了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基于MPLS的两种查表转发方案作了认真分析。结论为:级联查表转发方案可以保证被转发MPLS标记分组的顺序,但需要较长的查表周期,需要精心设计查表周期,标记栈的层数因与级联查表的次数有关不宜设计太多;而循环查表转发方案查表周期较短,可以支持多层标记栈,但它无法严格保证被转发数据分组的顺序,需要精心设计分组顺序,设置不同的输入优先级。该结果为MPLS中查表转发方案的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MPLS和移动IP结合(简称移动MPLS)是一种先进的移动性管理技术。将MPLS与微移动管理相结合的技术(简称微移动MPLS)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该文综合移动性管理策略方面的文献,介绍一种微移动MPLS方案的基本原理,及标签交换路径的建立、切换和路由优化。  相似文献   

6.
罗恒洋  陈涛  张海 《福建电脑》2008,24(9):16-17
分析了IP报文在MPLS域中的路由选择和转发过程,与传统路由器分组选路和转发有很大不同,采用MPLS技术组建的网络有效地解决了路由器网络瓶颈问题。MPLS技术在高带宽、流量工程、VPN应用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为IP主干网提供一种新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顾亦然  陈立伟  秦科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11):3067-3068,3071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是一个简化了网络中数据转发的复杂度工业标准,实现了交换技术的转发特性且保留了网络层路由的灵活性与扩展性。MPLS并不是链路层和网络层的合并,而是在网络层和链路层之间定义了一个封装,但是MPLS的实现却是一个问题;IXA是为适应现代高速网络的产物。解决了如何将任务繁重的网络转发功能从通用CPU中解放出来,利用专有的网络处理器来提高转发性能。在IXA上实现MPLS是迎合现代网络发展趋势的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8.
Internet宽带网络的发展方向──MPL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是有效结合第2层(数据链路层)的交换技术和第3层 (网络层)路由技术的基于标准的下一代Internet解决方案。本文首先介绍了MPLS技术的基本原理、信令方式、关键技术和特点及优点,最后对MPLS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宗平  王丽莉 《微机发展》2013,(9):51-54,58
文中介绍了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与移动IP网络以及IP组播相结合的技术,设计了一种适合移动节点通过隧道传输组播数据的技术。介绍了MPLS网络的网络体系结构,一些重要的概念,如标签以及转发原理。讲述了移动IP组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着重研究了移动IP和组播技术相结合的技术途径。给出了一种基于MPLS的移动IP组播的技术设计方案,具体描述了相关的实现方法。并在NS2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介绍了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与移动IP网络以及IP组播相结合的技术,设计了一种适合移动节点通过隧道传输组播数据的技术。介绍了MPLS网络的网络体系结构,一些重要的概念,如标签以及转发原理。讲述了移动IP组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着重研究了移动IP和组播技术相结合的技术途径。给出了一种基于MPLS的移动IP组播的技术设计方案,具体描述了相关的实现方法。并在NS2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移动IP协议允许移动用户在互联网上进行移动接入。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融合了ATM快速交换中的高效性和简单性。文章将MPLS技术引入移动IP中,充分利用了MPLS技术的优点,使得移动IP不再需要利用隧道来传递分组。相反,整个的转发过程都是在MPLS层上处理,MPLS交换远远快于传统的IP分组转发业务,大大减少了传输和分组处理时延并且扩展了移动IP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现有的将MPLS和微移动IP协议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主要是HMPLS和MMPLS,分析它们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域内的LSP扩展,克服了现有MPLS和微移动IP结合方案的一些缺点,并同样支持快速切换和较低的信令开销,而且支持平滑切换。  相似文献   

13.
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MPLS)能在主干网上大大提高IP转发性能,并提供服务分类(CoS)及服务质量保证(QoS)。MPLS在现有的主干ATM网上可提供高性能的IP服务。该文主要介绍了MPLS技术,并讨论了在ATM网上实现MPLS所必须解决的一些关健技术。  相似文献   

14.
MPLS及其在IP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是当今网络界研究及讨论的热门话题,它不但能提高传统路由器的分组转发性能,还能应用于流量工程、提供服务质量(QoS)保证以及虚拟网构建等方面。文章重点介绍了MPLS的原理和关键机制,分析了MPLS在IP网络中可能有的应用,同时指出了MPLS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多协议标签交换使用定长的标签来引导数据高速传输和交换。MPLS,实现了增强的流量工程和负载均衡,为服务供应商和企业改善整体网络管理、更好地利用可用带宽提供了技术支持。MPLS技术为传输网和光网络、支持移动IP、以及在无线移动通信网的发展中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将面向连接的机制加入到面向非连接IP协议中,不仅能大在怕转发速度和网络的吞叶量,还十分有利于QoS的实现,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网络技术,而标记分发协议(LDP)是MPLS的核心部分。本文对LDP的基本运作、LDP PDU格式及其相应参数的TLV编码、LDP中的消息等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目前以Internet为主的IP主干网络所面临的问题,IETF提出了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文章对MPLS的基本概念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简要给出了MPLS的几个应用。  相似文献   

18.
跨域BGP/MPLSVPN在高性能路由器中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在高性能路由器中跨域边界网关协议(BGP)/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虚拟专用网(VPN)的高效实现方法。结合协议规范,将转发与控制分离,主控负责对标记的分发与管理,转发引擎实现对MPLS分组的封装与转发。通过在控制层面对标记信息进行预处理,避免VPN业务分组在转发过程中的递归查找问题,使硬件转发数据包仅需一次查表,实现数据包的线速转发。  相似文献   

19.
MPLS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文章首先介绍了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然后对MPLS体系结构中的MPLS层次化标签交换和标签合并两项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指出了目前MPLS体系结构中这两项关键技术的一些不足和尚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