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郝尔宏 《化工矿产地质》2005,27(3):129-138,149
山东省泰安朱家庄自然硫矿床,赋存于鲁西断隆古近纪汶东陆相盆地。自然硫矿层在汶口组二段上亚段,泥质灰岩-含泥灰岩-含云灰岩-石膏岩韵律层中的白云岩-石膏岩层段发育。自然硫以胶态、晶态、土态3种形态产出,可划分为顺层型、准顺层型、斑杂型及不顺层型4大类10余种矿石类型。从矿区去膏化作用普遍、自然硫与石膏-硬石膏分别富集轻-重同位素的特征、油气显示明显及地下水主要径流方向自然硫矿化最强等各种证据,表明该矿属生物后生成因的矿床。  相似文献   

2.
对山东兖州东滩补33孔(地理坐标北纬35°27'19"、东经116°51'32")采取孢粉样品并进行了分析,从太原组到下石盒子组都有大量孢粉化石,经分析鉴定和统计,共发现孢粉化石55属155种及部分未定种。根据孢粉属种的纵向分布规律及含量的变化,建立了本区早二叠世3个孢粉组合,自上而下为:.Florinites-Punctatisporites组合(428.36~369.10m);.Punctatisporites-Sinulatisporites组合(543.43~496.95m);.Thymospora pseudothiessenii-T.thiessenii组合(589.20~550m)。本孔孢粉组合与华北地区的孢粉组合以及其他地区的孢粉组合进行对比,由于华北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界线与国际接轨,移至Pseudoschwagerina带之底,因此,孢粉组合时代分别为早二叠世早期、早二叠世中期、早二叠世晚期。最后,结合层序地层划分分析了古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部分地区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孢粉组合序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笔者于1970—1979年先后对我国江苏北部地区,湖北江汉盆地,陕西渭河盆地,新疆库车、莎车盆地,青海西宁—民和盆地的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孢粉组合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孢粉组合特征,古植物群的演化,孢粉植物地理分区及白垩—第三系界限等方面积累了一些资料。同时并参考了其它一些地区资料,在此作一综合报导。  相似文献   

4.
邱祖林 《江苏地质》1999,23(4):216-220
江苏早第三纪地层 ,大部分隐埋于地下 ,对其研究 ,只能依据大量钻孔资料 ,分歧意见较多。通过对直溪桥盆地钻孔中系统孢粉资料的全面分析对比 ,来确定该地区的地层层序及时代归属 ,从而阐明早第三纪时期的古气候及古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 山东境内,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广泛分布。这些盆地中,特别是早第三纪这个时期形成的盆地中,不仅有煤、自然硫矿床,而且赋存盐类矿床、天然气和石油。本文仅就山东早第三纪沉积盆地的特点;山东早第三纪沉积盆地的演化;山东早第三纪沉积盆地的类型及其与自然硫、盐类矿床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探矿工程》1976,(4):30-35
我队于1973年开始,对自然硫矿区进行了勘探,勘探硫矿对我队来说,技术上是一个新的课题。由于我队广大职工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施工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勘探硫矿的经验,从而对钻探技术有了一定的提高,并摸到一些规律。两年来共施工229个钻孔,进尺6982.28米;矿心采取率多数钻孔在80%以上,最高台月进尺达到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对山东彭庄煤矿西补15井太原组上部以及山西组进行采样研究,共分析孢粉样品14块,所有样品中均含有较为丰富的孢粉化石;经分析鉴定,共发现孢粉化石37属107种及部分未定种;根据孢粉化石在地层中的纵向分布规律及其含量变化,自下而上建立两个孢粉组合:Ⅰ.Laevigatosporites Granulatisporites组合(太原组上部),Ⅱ.Gulisporites cochlearius Leiotriletes adnatus Sinulatisporites sinensis组合(山西组);并将本区孢粉组合特征与华北其他地区进行了比较;明确了本区孢粉组合的地质时代,组合Ⅰ为早二叠世晚期,组合Ⅱ为中二叠世早期,即本区下、中二叠统界线应置于山西组底部泥岩之底;最后,根据孢粉特征恢复了相应地质时期的古气候,继而进一步佐证了本区下、中二叠统界线。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晚白垩世—第三纪孢粉组合序列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刘牧灵 《地层学杂志》1990,14(4):277-285
<正> 依据孢粉组合特征,东北地区晚白垩世—第三纪共有20个组合:晚白垩世5个组合,达宁期—古新世3个组合,始新世4个组合,渐新世3个组合,新第三纪分南、北两个部分计5个组合。  相似文献   

9.
10.
李麒麟 《地质通报》2000,19(2):220-221
兰州盆地中第三系分布广泛 ,尤其在永登拗陷中第三系发育完整 ,为河流相—盐湖相—河流相—冲积相的粗碎屑沉积。 2 0世纪 6 0年代甘肃省区测队在进行 1∶2 0万兰州幅区域地质调查时 ,将该套地层划为 3个段 ,依据上段所含的哺乳类化石将 3段均归属中新统 ,并称咸水河组。鉴于其后在中段内新发现少量的早第三纪轮藻类化石 ,1981年甘肃省区调队对本区做重新划分时 ,依据少量的藻类化石、宏观岩性及沉积特征 ,并在与西宁盆地西宁群对比的基础上 ,将下段划归古—始新世 ,定名为西柳沟组 ;中段划归渐新世 ,定名为野狐城组 ;上段划归中—上新世 ,…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对唐口二叠纪孢粉组合的分析研究,建立了该区二叠纪3个孢粉组合带,①Densosporites(套环孢)-Crassispora(厚环孢)组合;②Gulisporites(匙唇三缝孢)-Sinulatisporites(曲环三缝孢)组合;③Anticapipollis(逆沟粉)-Macrotorispora(大一头沉孢)组合。这3个组合带分别反映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上石盒子组的孢粉组合面貌,其地质时代分属于早二叠世、中二叠世,晚二叠世早期。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早第三纪双壳类可划分为5个组合:1.阿尔塔什组Corbula组合;2.齐姆根组Chlamys(Aequipecten)tenuicostatus-Ostrea(Solidostrea)hemig-lobosa组合;3.卡拉塔尔组Ostrea(Turkostrea)turkestanensis组合;4.乌拉根组Fatina-Liostrea(Kokanostrea)组合;5.巴什布拉克组Ostrea(Platygena)asiatica-Amphi-donta ferganensis组合.这些组合与苏联中亚布哈拉组、苏扎克组、阿赖组、土尔克斯坦组及利什坦-苏木萨尔组的组合一致.  相似文献   

14.
山东济宁地区早第三纪介形类化石组合及地层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济宁地层小区位于华北平原和苏北平原之间,属华北盆地鲁西隆起区。本文将1977年以来在济宁地区成武、鱼台、黄口等凹陷钻孔中获得的早第三纪介形类资料综合研究,材料来自地质部第二石油指挥部、山东省有关地质队、地质矿产部第三地质队等。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固阳盆地早白垩世孢粉组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正> 固阳盆地固阳群是一套陆相山间盆地沉积,前人作了很多地质和古生物工作,有的学者认为其时代属晚侏罗世,有的认为属早白垩世。1977年,笔者和薛炎荣在固阳县后麻池—锡莲脑包固阳群剖面,进行了野外观察,并系统的采集了孢粉样品。通过对固阳群上部孢粉组合的研究,笔者认为其组合的地质时代可能是早白垩世别里亚士期—凡兰今期(Berriasian—Valanginian)。同时讨论了该组合反映的古植被和古气候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冀六祥 《青海地质》2002,11(1):61-72
青海北祁连区早三叠世中-晚期,孢粉丰富,保存完整,共发现孢子花粉80属129种,疑源类15属20种。孢粉组合是以Aratrisporits-Klans-ipollenites-Micrhystridium广泛出现为主要特征,地质时代为奥伦尼克阶(Olenikian)期。  相似文献   

17.
郑芬 《地质通报》1989,(3):34-40
本文根据明溪组地层层序,所含孢粉类型和组合特征,以及古植物、同位素地质年龄、区域对比等方面资料的系统分析,确认明溪组的时代属于更新世沉积。  相似文献   

18.
宁波盆地早白垩世孢粉组合及古气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开发  章永昌 《地质论评》1986,32(4):325-330
宁波盆地早白垩世孢粉组合以裸子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约75%),蕨类孢子其次,为24%左右,被子植物花粉极少,仅占0-2%,为Classopollis-Cicatricosisporites-Inaperturopollenites组合,其时代相当于早白垩世的Barremin-Aptian期,反映为热带、亚热带的热干气候。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明溪组早更新世孢粉组合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20.
山东黄县早第三纪断陷盆地充填演化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在黄县盆地进行高频层序地层划分的基础上,对黄县早第三纪断陷盆地充填演化的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动力学模拟及充填演倾分析,认为黄倒盆地的充填演化过程受两期裂陷作用的控制。第Ⅰ裂陷期以盆地有间歇的快速沉降为特征;第Ⅱ裂陷期表现为盆地的持续缓慢沉降。这两期裂陷作用控制着层序的形成与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