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1例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teral nutrition EN组)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组),EN组27例,PN组24例.EN组术后24h开始经鼻胃管予以肠内营养液能全力,PN组给予等氮、等热卡的肠外营养,营养支持共7d.两组病人分别术前和术后第1d、第8d检测免疫指标C3、C4、IgA、IgM、IgG和CD3 、CD4 、CD8 及CD4 /CD8 ,并观察有无严重并发症,肠蠕动恢复时间和感染率变化.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病人IgG、IgM、IgA、C3、CD3 、CD4 、CD4 /CD8 比值均较术前有所下降,而术后第8天早期EN组IgG、IgM、IgA、C3、CD3 、CD4 、CD8 、CD4 /CD8 等免疫指标迅速恢复,与PN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病人在观察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早期EN组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PN组明显缩短(P<0.01),早期EN组感染率(12%)较PN组低.结论 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恢复和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并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病人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全胃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24例)、肠内营养(EN)组(22例)。EN组术后第1天起经鼻饲管输注能全力。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 d、8 d取外周血检测B淋巴细胞、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8、CD4/CD8、NK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结果术后8 d两组B淋巴细胞数均无明显改变,EN组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及CD4/CD8及NK细胞活性明显回升,CD8则回落正常水平,而PN组CD8仍处高水平,其余指标处于低水平,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增强胃癌术后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临床关系。方法 分析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与 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相关营养指标[ 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及前白蛋白(PA)]、临床指标(胃肠功能 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及术后感染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免疫指标(T 细胞亚群CD3+、 CD4+、CD8+ 及CD4+/CD8+ 比值,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 及IgM)及疲劳指数的关系。结果 ①肠内营养(EN) + 肠外营养(PN)组营养指标ALB、TF 及PA 值高于EN 组和PN 组(P <0.05);② EN+PN 组术后住院时 间和术后所需营养费用低于EN 组和PN 组(P <0.05);EN+PN 组术后第1 次排气时间和第1 次排便时间较 EN 组和PN 组快(P <0.05);EN+PN 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EN 组和PN 组(P <0.05);③ EN 组、EN+PN 组术后T 细胞亚群CD3+、CD4+ 及CD4+/CD8+ 均高于术前(P <0.05),3 组术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 及IgM 水平均高于术前(P <0.05);④ EN+PN 组疲劳指数较EN 组和PN 组下降(P <0.05)。结论 肠内外 联合营养支持更有利于恢复免疫及肠道功能、减少感染性并发症及改善患者的疲劳指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肠内和肠外营养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9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后分别接受(EN)和(PN);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第8天测定补体C3, IgA, IgM, IgG, CD3 , CD4 , CD8 , CD4 /CD8 及NK细胞百分率,并观察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感染率.结果 7d后补体C3, IgA, IgG, CD4 , CD4 /CD8 和NK细胞的恢复程度EN组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住院时间缩短,感染率(14.28%)低于PN组.结论 与PN对比, EN更能改善免疫功能,促进肠蠕动恢复,降低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肠内(EN)与肠外营养(PN)对胃癌根治术后机体免疫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PN组和EN组,各30例,PN组患者术后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治疗,EN组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血浆IgA、IgG和IgM水平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浆IgA、IgG和IgM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而PN组患者IgA、IgG和IgM水平明显低于EN组(P<0.05):EN组患者切口感染和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P<0.05),且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PN 组(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提高胃癌根治术后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肠内营养对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EN)对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和EN组,各30例。手术后第1天开始等热、等氮量(125 kJ.kg-1.d-1)营养支持。手术前1 d、术后1 d和9 d分别取外周血检测B淋巴细胞,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4/CD8,NK,CD8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结果术后9 d两组B淋巴细胞数均无明显改变,EN组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及CD4/CD8及NK细胞活性明显回升,CD8则回落正常水平,而PN组CD8仍处高水平,其余指标仍处于低水平,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可增强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术后早期分别给予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营养治疗后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PN组BUN水平明显高于EN组(P<0.05);EN组患者术后第8天免疫学指标包括CD3+,CD4+,CD4+/CD8+比值及IgA、IgG、IgM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PN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均能明显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而EN在降低高分解代谢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日方面明显优于PN。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变化.方法 对1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采用十二指肠置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84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84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两组患者在A-BL后10d血清中IgG、IgA、IgM及I吐含量及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值,对比研究两组的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而EN组患者血清中的IgG、IgA和IgM显著高于PN组(P<0.05);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PN组(P<0.05);IgE明显低于PN组(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与肠外营养(PN)组,以不同方式营养支持至术后第7天.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第1、8天测量IgG、IgM、IgA、CD4、CD8、CD4/CD8、C-反应蛋白(CRP)和α-抗胰蛋白酶.结果术后第1天,PN组免疫球蛋白均下降(P<0.05),EN组IgA下降(P<0.05);术后第8天两组免疫球蛋白均较术后第1天升高(P<0.05);EN组术后第8天免疫球蛋白均明显高于PN组(P<0.01);两组术后第1天的CD4淋巴细胞较术前下降(P<0.05),EN组术后第1天CD8明显升高(P<0.01),EN组术后第8天的CD4、CD4/CD8均高于PN组(P<0.01),CD8低于PN组(P<0.05);术后第1天CRP、α-抗胰蛋白酶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1),术后第8天较术后第1天均显著下降(P<0.01);术后第8天EN组患者CRP、α-抗胰蛋白酶均显著低于PN组(P<0.01).结论围手术期对食管癌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患者免疫能力,降低术后全身炎性反应,有利于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全胃切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机体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3月~2006年11月因胃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PN组(对照组)38例术后接受外周静脉营养;EN组(实验组)38例,术后24小时开始肠内营养治疗(连续7天)。基本等热量,并对两组患者于术前及术后第1日、第8日分别抽取外周血测定血清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IL2及TNFα。结果术后第8日实验组的IgG,IgM,IgA,CD4和CD8均明显高于PN组(P<0.05),而TNFα明显低于PN组(P<0.05)。结论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并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肠内营养)和对照组40例(肠外营养),在术前5 d和1 d及术后3 d和7 d抽取静脉血,检测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各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NK细胞、CD3、CD4、IgA、IgM 都有显著的升高,但是CD8和IgG没有显著变化,对照组各指标均没有显著变化.结论 围手术期应用肠内营养能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及免疫功能,降低手术风险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及肠外-肠内联合营养(PN+EN)支持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90例,随机分为PN组、EN组及PN+EN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相应营养支持,于入院后1、14d采集外周静脉血测IgA、IgG、IgM、清蛋白及前清蛋白水平,比较3组病人体液免疫水平的变化。结果入院1d时3组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入院14d和入院1d比较,PN组各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EN组外周血IgA、IgG和清蛋白含量升高,PN+EN组各指标水平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2.16~3.01,P<0.05)。入院14d时,EN组IgM、清蛋白和前清蛋白含量高于PN组;PN+EN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PN组,IgA、清蛋白和前清蛋白含量高于EN组,差异均有显著性(F=4.12~26.71,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早期给予PN+EN支持可提高病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肠内免疫营养对胃癌手术后患者免疫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5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Enteral immune nutrition,EIN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Enteral nutrition,EN组),分别于术后第2~8d给予等氮、等热量的肠内营养支持.于手术前1d、术后第2d和第9d分别检测IgG、IgA、IgM、CD4+、CD8+、CD4+/CD8+、肝肾功能、血糖及电解质,并统计住院天数及用药期间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第1d两组的免疫指标均较术前1d有所降低,术后第9d肠内免疫营养组IgG、CD4+、CD4+/CD8+的表达较常规肠内营养组显著回升(P<0.05).两组在住院天数和感染并发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肠内免疫营养组较常规肠内营养组能更加有效地改善胃癌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肠内营养制剂瑞能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调理作用和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10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中心静脉营养(PN)组?术前1天?术后1天?7天分别检测相关的营养和免疫参数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术后EN组血清总蛋白?前蛋白?转铁蛋白?IgG?IgA水平以及CD3?CD4?CD4/CD8与P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术后EN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肠内免疫营养瑞能可在食管癌术后早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营养状态和肠粘膜屏障的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3月-2015年3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腹部手术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EN组和全肠外营养(PN)组,每组44例,观察两组术前1 d、术后8 d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血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乳果糖(L)/甘露醇(M)比值、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8 d ALB、TP、Hb与同组术前1 d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且组间同时点ALB、TP、Hb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d,两组CD4~+、CD4~+/CD8~+、内毒素、DAO、L/M较术前1 d升高(P0.05),且EN组PA、CD4~+、CD4~+/CD8~+高于PN组,CD8~+、内毒素、DAO、L/M低于PN组(P0.05),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P0.05)。结论 EN能够改善腹部手术患者营养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肠粘膜屏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使用液囊空肠管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性手术病人86例,分为肠内营养(EN)46例,肠外营养(PN)40例。EN组通过液囊空肠管术后24 h开始肠内营养,PN组给予静脉营养。检测手术前后营养状况、免疫指标及观察临床表现。结果:术后EN组血清前蛋白、转铁蛋白、IgA、IgG、IgM及CD3、CD4/CD8较PN组上升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排气时间EN组比PN组早(P<0.05);术后住院时间EN组较PN组短(P<0.05);并发症及营养治疗费用EN组较PN组少(P<0.01)。结论:胃癌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代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住院日、减轻营养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2):89-92
目的探讨不同早期营养治疗方案对吞咽困难的ICU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2015年8月~2018年2月入选45例ICU的重度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纯肠营养组(EN)组24例和肠内肠外营养(EN+PN)组2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EN组给予肠内营养,EN+PN组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免疫功能指标(IgA、IgM、IgG、CD3+和CD4+/CD8+)、机械通气时间和28 d病死率。结果 EN+PN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38.98±4.17)g/L、血红蛋白(121.09±15.69)g/L,CD3+(52.02±6.45)%、CD4+/CD8+(1.57±0.61),EN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35.36±4.05)g/L、血红蛋白(109.78±13.85)g/L,CD3+(48.02±5.98)%、CD4+/CD8+(1.42±0.45),EN+PN组营养指标和部分免疫功能指标显著优于EN组(P0.05);且EN+PN组机械通气时间(9.82±1.69)d和死亡率(0)显著低于EN组机械通气时间(11.64±1.72)d和死亡率(20.83%)(P0.05)。结论合理的营养治疗对吞咽困难的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肠内肠外营养治疗方案更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4例接受全胃切除术的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组(G ln组,n=28)、常规肠内营养组(EN组,n=28)和肠外营养组(PN组,n=28),观察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第2、10天,检测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术后第10天,测定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比并计算CD4+T细胞与CD8 T+细胞的比值(CD4+/CD8+),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M和IgG。结果 G ln组和EN组术后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PN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三组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的质量浓度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10天,G ln组和EN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PN组(P<0.05);术后第10天,G ln组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比、CD4+/CD8+及血清IgM和IgG的质量浓度均基...  相似文献   

19.
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永亮  余佩武  兰远志  石彦  刘伟 《重庆医学》2008,37(12):1360-1361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胃癌术后免疫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EN组30例、PN组30例及对照组20例。术后24 h开始给予EN或PN,分别检测术前和术后第8天营养和免疫指标,并观察术后严重并发症及肠功能的恢复。结果EN组和PN组术后体质量(BW)、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和血红蛋白(H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EN组与PN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EN组、PN组术后CD3 、CD4 、CD4 /CD8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EN组术后CD4 、CD4 /CD8 亦显著高于PN组(P<0.05);EN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PN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胃癌术后近期的营养和免疫状况,在术后细胞免疫和肠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对老年危重病患者的营养状态、免疫机能和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患者分别给予EN+PN(35例)和PN(15例)营养支持7天,进行支持前后自身对照及组间比较.结果 EN+PN组营养支持后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lb)及免疫指标IgA、IgG、IgM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Alb、Prealb、IgA、IgG、IgM水平高于PN组(P<0.05).胃肠出血发生率EN+PN组低于PN组(P<0.05).结论对老年危重病患者,如无胃肠营养禁忌,则应及早给予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