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江西烤烟香气香韵及其空间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江西烤烟香气特征和香型风格区划,运用“香味轮廓分析法”评鉴了该省代表性小产地烟叶样品的香气香韵.结果表明,烟草本香是江西烤烟主体香韵;烘焙香和辛香是江西烤烟重要香韵;清甜香、焦甜香、木香、树脂香及果香香韵是导致江西烤烟香型风格空间差异的主要香韵.其中,木香、树脂香和果香香韵具有一定区域性特点(东部强于西部),但主要表现为部位差异;清甜香与焦甜香韵既有明显部位差异,又有明显区域性特点.表现在,中部叶的清甜香韵明显强于上部叶,焦甜香韵呈相反趋势;清甜香韵在东部烟区表现突出,焦甜香韵在西部烟区表现突出.江西烟区明显可分东部清甜香和西部焦甜香两大香型风格片区.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全国烤烟烟叶香气风格特征,以典型产地烤烟烟叶样品为试验材料,对其香韵种类和强度进行感官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全国烤烟烟叶呈现出8种香气风格特征。云南、四川等典型产地烟叶以干草香、清甜香、青香为主体香韵,清甜香突出,青香明显;贵州烟叶以干草香、蜜甜香为主体香韵,蜜甜香突出;重庆、陕西、湖北、湖南(桑植)等典型产地烟叶以干草香、醇甜香为主体香韵,醇甜香突出;河南烟叶以干草香、焦甜香、焦香、烘焙香等为主体香韵,焦甜香突出,树脂香微显;湖南(桂阳、江华)、广东、江西、安徽等典型产地烟叶以干草香、焦甜香、焦香、烘焙香为主体香韵,焦甜香突出,醇甜香明显;福建烟叶以干草香、清甜香、蜜甜香为主体香韵,清甜香突出,蜜甜香明显,花香微显;山东烟叶以干草香、焦香为主体香韵,焦香突出;黑龙江、内蒙古等典型产地烟叶以干草香、木香为主体,木香突出。  相似文献   

3.
不同香型烤烟烟叶香韵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明确不同香型烤烟烟叶香气特征,以国内外典型生态区浓香型、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烤烟烟叶样品为试验材料,对其香韵种类和强度进行感官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浓香型是在烤烟本香(干草香)的基础上,以焦甜香、木香、焦香、辛香等为主体香韵的香气特征,焦甜香韵突出;清香型是在烤烟本香(干草香)的基础上,以清甜香、青香、木香、辛香等为主体香韵的香气特征,清甜香韵突出;中间香型是在烤烟本香(干草香)的基础上,以正甜香、木香、辛香等为主体香韵的香气特征,正甜香韵突出。  相似文献   

4.
为了定量研究烤烟香韵及其分区,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3种典型香型(中间香型、浓香型和清香型)烤烟标准样品各1份以及低纬高原区893份样品的香韵种类及强度的感官评价数据,提出了一个能极显著区分3种香型标准样品烤烟香韵特征的烤烟香韵指数,并应用于低纬高原区烤烟香韵的分区中。结果表明:尽管低纬高原烤烟区大部分为清甜香韵风格片区,但低纬高原区烤烟香韵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极典型清香型香韵区位于低纬高原区中的云南省中部地区,该区烤烟具有显著的清甜香、酸香、果香和花香等香韵特征。典型的中间香型香韵区大致位于低纬高原区中的四川南部地区和贵州西部地区,该区烤烟的蜜甜香韵特征显著增强,清甜香韵特征明显减弱,酸香、果香和花香等香韵特征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恩施烤烟香型香韵和品质特征,对恩施主产烟区烤烟样品进行感官质量分析。结果显示,恩施烤烟香型为中间香型,程度"尚显著-较显著",植烟区域、海拔和品种间烟叶香型一致性高。恩施烟区属"武陵秦巴生态区-醇甜香型",香韵丰富,15种香韵有14种得到显现;香韵以干草香、正甜香为主,辅以木香,复合清甜香、焦甜香、青香、豆香、坚果香、焦香、辛香、果香、药草香、花香、酒香。香气品质中主要指标香气质、香气量和透发性均处于中等+至较好的水平。植烟区域对香韵差异有显著影响,中海拔烟区香气品质最佳。总的来看,恩施烟区属"武陵秦巴生态区-醇甜香型",香韵丰富,主要香韵是干草香和正甜香;香气品质中等至较好,香气特征稳定,中海拔烟区更能彰显香型特征和香气品质。  相似文献   

6.
对云南和福建烟区2012-2013年共计337个初烤烟叶样品进行了感官评吸和内在化学成分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t显著性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评吸结果表明:云南和福建烤烟均呈现清香型风格特征,并伴有清甜香、干草香和焦香为主的香韵特征,但有明显的差异,且两产区烤烟清甜香和青滋香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云南烤烟清甜香韵特征较福建烤烟更为明显,而福建烤烟青滋香韵特征较云南烤烟更为明显。内在化学成分相关分析表明:两产区烤烟中最为显著化学成分差异主要表现为福建烤烟钾的含量显著高于云南烤烟,但云南烤烟氯的含量则高于福建烤烟。结合香韵与内在化学成分相关分析表明:云南烤烟清甜和青滋香韵与还原糖、钾和钾氯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福建烤烟清甜和青滋香韵与各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因此,青滋香韵可以作为区分云南和福建烤烟香韵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不同香型风格烤烟烟叶特征香韵地理分布及变化,以全国不同产地烤烟烟叶样品为试验材料,对其清甜香、蜜甜香、醇甜香、焦甜香、青香、焦香、木香、花香、树脂香等香韵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清甜香韵主要分布于云南、福建、贵州、四川(攀枝花、凉山、泸州和宜宾)等地;蜜甜香韵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山东、福建、湖北、陕西、甘肃、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吉林等地;焦甜香韵主要分布于湖南、河南、江西、安徽、广东、广西、山东、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云南西部和南部(临沧、普洱、保山等)等地;青香韵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重庆、陕西、甘肃、福建、山东、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花香韵主要分布于福建;树脂香韵主要分布于河南;醇甜香、木香、焦香等香韵在全国各产地均有分布。(2)清甜香、蜜甜香、醇甜香、焦甜香、青香、焦香等香韵的地理变化呈现出一定规律,由云南中部(玉溪、昆明、曲靖等地)向贵州方向,清甜香、青香韵等香的逐渐减弱,蜜甜香韵逐渐增强;由贵州向湖南方向,蜜甜香韵逐渐减弱,焦甜香、焦香韵逐渐增强;由贵州向重庆、湖北西部(恩施等)和湖南西部(湘西、张家界等)方向,蜜甜香韵逐渐减弱,醇甜香韵逐渐增强;由重庆向河南、湖南方向,醇甜香韵逐渐减弱,焦甜香、焦香韵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云烟97在我国不同生态区烟叶的主要品质性状差异,系统分析了云南曲靖(清香型烟区)、贵州毕节(中偏清香型烟区)和重庆武隆(中间香型烟区)3个烤烟种植生态区云烟97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风格特征和烟气品质。结果表明,贵州毕节烟叶烟气品质综合得分最高,中部叶干草香香韵、香气质、香气量和透发性得分显著高于云南和重庆,还原糖含量和烟气浓度显著高于重庆;云南曲靖烟叶外观质量最好,中部叶总氮含量、氮碱比值以及烟气飘逸感得分均显著高于贵州和重庆,烟气浓度和劲头得分居中,清香型特点显著;重庆武隆烟叶外观质量居中,中部叶总植物碱含量、烟气刺激性、干燥感和悬浮感得分均显著高于云南和贵州,而糖碱比和余味得分则显著低于云南和贵州,中间香型特点显著。由云南经贵州向重庆方向,云烟97烟叶清甜香韵和烟气飘逸感逐渐减弱,木香香韵和烟气悬浮感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9.
湘西烟叶的香型香韵及其区域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湘西烟叶的香型香韵区域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对来自湘西烟区的41个烟叶样品进行了感官评价。结果表明:1湘西烟叶风格具有尚显著至稍显著的浓香型特征;香韵种类主要为干草香、焦甜香与焦香。2主产烟县烟叶焦甜香和木香香韵差异显著,烟叶浓香型、干草香、正甜香、坚果香、焦香、辛香的县域差异不显著。3K326品种浓香型风格较云烟87明显。4高于900 m海拔的烟叶浓香型风格相对较彰显。5浓香型,干草香、焦香、坚果香、木香、正甜香在区域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从北部向南部递减的趋势,焦甜香在区域空间分布上有从东部向西部递减的趋势,辛香在区域空间分布上有从西部向东部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福建尤溪烟叶香韵风格、重要致香成分及其内在关系。  方法  采用感官辅助凝胶色谱法(GPC)分离烟叶浸膏,筛选出其关键香韵特征组分,使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法(GC×GC-TOF MS)分析各关键组分的重要致香成分。  结果  ① 烟叶浸膏可筛选出4个对香韵风格贡献度大的关键组分,各组分能按清甜香、干草香和焦甜香等香韵区分开,较好的反映出福建尤溪烟叶的香韵风格;②各组分重要致香成分及含量分布与感官评价结果吻合。  结论  香韵风格的感官评价辅助凝胶色谱分析可用于香韵风格与致香成分的内在关系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八大香型典型产地烤烟中部烟叶较适宜的复烤干燥温度范围。【方法】选取八大香型典型产地中部烟叶,在不同复烤干燥温度下对烟叶感官质量、风格特征进行评价。【结果】(1)清甜香型、清甜蜜甜香型和木香蜜甜香型中部烟叶适宜在70℃复烤干燥温度下加工;(2)蜜甜香型、醇甜香型和焦甜醇甜香型烟叶适宜在75℃复烤干燥温度下加工;(3)焦甜焦香型和焦香蜜甜香型烟叶适宜在75℃~80℃复烤干燥温度下加工。【结论】根据不同香型烤烟烟叶适宜的复烤干燥温度进行配方模块设计、配方模块复烤加工,可彰显烟叶香气风格特征,提升总体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合理评价烟叶风格特征及不同风格特征烟叶区域分类,采用因子、聚类及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31个产烟县的169个烟叶样品的风格特征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烟叶浓香型风格为尚显著;香韵以干草香、焦甜香与焦香为主;河南烟叶的香型与香气状态、香韵中的焦甜香、焦香、烟气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劲头呈显著正相关;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了5个主因子,根据因子总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将31个产烟县分为三类。建立Fisher判别函数评价模型对聚类结果进行判定,判别结果和聚类分析一致性为100.0%。证明这3种方法相结合用于烟叶风格特色分类评价可行性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气候条件对福建烤烟生长和烟叶质量风格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置烤烟不同播栽期,研究了烤烟大田期不同气候条件对烤烟生长与烟叶质量风格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期不同气候条件显著影响烤烟大田生育期。与正常移栽期相比,早20 d、10 d移栽,生育期分别延长了23 d、14 d,迟10 d、20 d移栽的生育期分别缩短了2 d和12 d。不同处理之间除淀粉外,其余化学成分未呈现规律性的变化。随着移栽期推迟,烟叶淀粉含量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不同处理之间上中部烟叶感官评吸风格和质量特征差异明显,且烟叶风格与质量特征变化趋势一致,随播栽期推迟,上中部烟叶香型从"清香型"向"浓透清"、"浓香"转变。在本试验条件下,早10 d移栽的大田气候条件最有利于彰显烟叶清香风格特色,烟叶感官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4.
对三门峡市主栽烤烟品种(中烟100、秦烟96)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进行了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各主栽品种烟叶外观质量好,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烟叶的香气特征以焦甜香为主,辅以焦香、辛香香韵,浓香型特征尚显著.结合江苏中烟三门峡渑池基地单元的烟叶质量目标要求,中烟100较秦烟96品种更能满足工业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水平,以5个湖南浓香型烤烟产区上部烟叶样品为材料,分析了其常规化学成分特征和质量风格特色,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湖南浓香型产区上部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具有中糖、适碱、高钾和糖碱比适宜的特征。②上部烟叶浓香型风格显著,以焦甜香、干草香、焦香、木香、坚果香、正甜香、辛香为主体香韵,焦甜香、焦香特征突出,香气状态沉溢,浓度和劲头稍大。③上部烟叶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充足,香气较透发,稍有枯焦气和木质气,微有生青气和青杂气;烟气较细腻、较柔和、较圆润;稍有刺激性和干燥感,余味较净较舒适。④总氮和糖碱比对正甜香有显著影响,烟碱、还原糖和糖碱比对焦甜香有显著影响,糖碱比对焦香、浓香型、香气状态和浓度有显著影响,烟碱和钾对劲头有显著影响,钾对香气质、柔和程度、圆润感有显著影响,总糖和氯对透发性有显著影响,总氮和钾对枯焦气有显著影响,还原糖对刺激性有显著影响,烟碱对干燥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气象因子与烟叶化学成分及香吃味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对云南代表性烟区的气象因子与烟叶化学成分及香吃味间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与化学成分达到显著相关的气象因子为5~8月的气温,其中,5、8月气温为化学成分的促进因子,而6、7月气温为限制因子。在化学成分因子中,烟碱和还原糖对气候条件反应最为显著,且都表现为正相关;气象因子与烟叶香吃味没有达到显著相关,但可以看出,7、8月份气温对烟叶香吃味的贡献率相对较大;可用性、口感受气象因子影响较大。烟叶香吃味与化学成分的典型相关分析证明,香韵、香气质和劲头受烟叶化学成分影响较大,其中,香气质表现为负相关,香韵和劲头表现为正相关。与烟叶香吃味有较高典型相关系数的为总糖和还原糖,其中,总糖表现为负相关,还原糖表现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云南烟叶香吃味与海拔和经纬度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云南烟区不同部位的烟叶香吃味与海拔和经纬度的分析表明,海拔高度是影响下部烟叶灰色,中部烟叶香气量和刺激性的主要因素;纬度是影响中部烟叶香韵、口感和综合得分的主要因素;经度对下部烟叶的香气量、浓度、灰色和综合得分以及中部烟叶的香气质、浓度、刺激性和杂气有较大影响.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影响下部烟叶和中部烟叶香吃味的主要因素分别为经度和海拔,受海拔及经纬度影响较大的香吃味指标主要为综合得分和香气量.  相似文献   

18.
两种典型环境对烤烟香型风格及致香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控制土壤水分、UV-B辐射强度、气温及昼夜温差,模拟我国中部低海拔烟区和西南高海拔烟区的生态因素,研究环境对烤烟香型风格及香气前体物、致香成分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期高温和适度缺水能促进叶片内含物的分解,类胡萝卜素的田间降解更加彻底,烤后烟叶中苯丙氨酸降解产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较高,浓香型风格更加显著。当环境中UV-B辐射较强、成熟期昼夜温差较大时,烟叶内含物积累较丰富,成熟后香气前体物含量增加,烤后烟叶中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和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较高,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较低,烟叶香型风格表现为中间香。  相似文献   

19.
为了由烤红薯获得风格突出的烟用香料(简称烤红薯香料),在烤红薯香气形成机理的支撑下,以直接烘烤和模拟烘烤作为主要制备工艺,采用GC/MS法分析了所制备香料的化学成分,并进行了感官评价。结果表明:①模拟烘烤工艺能够获得更多的致香成分,并能够保留直接烘烤的特征香韵物质。②所得的烤红薯香料与中式烤烟香气协调性较好,并能赋予卷烟叶组较为突出的烤红薯香气特征和味觉特征。③所制备的烤红薯香料对"焦甜香"风格卷烟产品的开发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