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非季铵盐型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系统归纳了其合成概况和基础物理性质。合成进展中以对松香改性增强亲水性能的亲水基团成键机理为主线,对表面活性剂进行分类总结,包括仅含氧(O)原子基团的醚、酯、羧酸类表面活性剂,含氧(O)和氮(N)原子基团的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含氧(O)和硫(S)原子基团的硫酸、磺酸类表面活性剂以及含氧(O)、氮(N)和硫(S)原子基团的胺基盐类表面活性剂。通过归纳非季铵盐型松香基表面活性剂的物理性质数据,剖析其与普通柔性长链表面活性剂物理性质区别,并对其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展望,指出该类表面活性剂在胶束化行为研究和功能材料合成中具有重要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子季铵盐(GeminiC1)6表面活性剂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表面活性剂分别与钠基蒙脱土(Na-MMT)进行阳离子交换后,制备了新的有机蒙脱土(GeminiC16-MMT和CTAB-MMT),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对有机蒙脱土进行表征并对其分散性做了测试。又用蒙脱土插层纳米复合材料改性水性涂料,并进行了性能测试表征,结果显示,经改性涂料的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用水溶性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全氟辛基季胺碘化物FC-134对碳纳米管进行非共价键改性,并用液相法制备改性碳纳米管/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改性碳纳米管对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碳纳米管在水介质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佩恩效应表明,碳纳米管经过表面修饰增强了与橡胶的相互作用,降低了碳纳米管之间的相互作用。橡胶加工分析仪的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均匀地分散到复合材料中。与未改性碳纳米管/天然橡胶胶乳复合材料相比,改性碳纳米管/天然橡胶胶乳复合材料硫化胶的撕裂强度提高了65%,拉伸强度提高了29%。  相似文献   

4.
表面活性剂对非织造布表面再润湿性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测量吸附了表面活性剂的非织造布表面的再润湿时间,发现表面活性剂在非织造布表面的吸附提高了其表面再润湿性,但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改性效果优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涤纶非织布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处理时间越长,表面再润湿性提高越多,但超过某值后表面再润湿时间不再变化。  相似文献   

5.
根据软硬酸碱原理,在天然沸石表面嫁接上能与金属镍离子发生化学配位作用的氨基基团,制备了氨基改性的天然沸石.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技术对改性前后天然沸石的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氨基改性天然沸石对镍离子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氨基改性后的天然沸石仍然保持原来的结构,在其表面嫁接上了氨基基团;氨基改性天然沸石能对镍离子发生快速吸附作用并具有很大的吸附效率和吸附容量;镍离子浓度在60 mg/L时,氨基改性天然沸石在30 min即迅速达到吸附平衡,吸附效果(吸附效率98.6%,吸附容量5.92 mg/g)显著高于未改性的天然沸石;当镍离子浓度高达150 mg/L时,改性天然沸石也有很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6.
接枝炭黑表面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由聚合物表面接枝改性炭黑呼氯化钾水溶液组成的分散组成的分散体系中炭黑粒子表面zetax电位的变化,探讨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1227)在普通炭黑和聚合物接枝改性炭黑表面的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改性蒙脱土(MMT)的尼龙6(PA6)/季铵盐/MMT纳米复合材料共混体系的微观分子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D模拟平衡后季铵盐分子平铺在MMT上,几乎覆盖了MMT的整个表面,PA6塌缩在季铵盐分子上,没有直接与MMT表面相接触;季铵盐与MMT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季铵盐中的非极性长链烷基通过范德华力与高分子链发生作用,烷基链数越少作用越强;季铵盐中的极性基团(卤素取代基)通过静电力与MMT相作用,取代基电负性越大,作用越强;烷基链数越多,高分子链越容易插入MMT片层中;10 nm~25 nm为季铵盐和PA6相互作用的界面区。  相似文献   

8.
李杰  陈巧梅  佟威  吴文祥 《材料保护》2011,44(4):28-30,33,7
开发具有新型结构的低聚表面活性剂,并进行应用基础研究,已成为应用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以乙二胺、环氧氯丙烷、十二叔胺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通过开环反应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具有树枝状结构的季铵盐型低聚表面活性剂.应用静态挂片法、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其在20%(质量分数)HCl溶液中对N80钢的缓蚀及吸附性能.结果表...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接枝改性炭黑粒子的表面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由聚合物表面接枝改性炭黑和KCl水溶液组成的分散体系中,炭黑粒子表面Zeta电但的变化,探讨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1227)在普通炭黑和聚合物接枝改性炭黑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聚丙烯酸接枝改性炭黑粒子的表面Zeta电位远低于未接枝改性的,但用聚丙烯酰胺接枝发现灰黑粒子的表面Z3ta电位无明显变化与普通炭黑比较,表面活性剂在  相似文献   

10.
选用3种不同链长的烷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即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粉煤灰漂珠(FAFB)进行改性,并将改性产物与苯胺(An)共混进行乳液聚合,制备聚苯胺@有机改性粉煤灰漂珠(PAn@OFAFB)复合材料。采用化学元素分析、FTIR、XRD、SEM、TGA、数字四探针测试仪、LCR数字电桥和旋转流变仪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以及电流变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剂的碳链长度越长,改性效果越好,CTAB吸附在FAFB表面的量最多,且表面吸附率为1.91wt%,PAn和OFAFB 复合程度越明显,FAFB表面包覆的PAn越多;聚苯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粉煤灰漂珠(PAn@FAFB-CTAB)的电导率最大为0.06 S·cm-1;将其作分散相制成的电流变液比PAn-十二烷基苯磺酸(PAn-DBSA)具有更好的电流变效应,抗击穿能力较纯PAn提高了0.5 kV/mm;将FAFB作为PAn的载体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悬浮稳定性;引入FAFB-CTAB可以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且PAn的相对包覆量为28.07wt%。   相似文献   

11.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阳离子化改性及其对颜料的分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无水乙醇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胺(ETA)为改性剂,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制备出一种高分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SMG).通过红外光谱、含氮量以及溶解性测定表明:SMG分子中的酸酐基团已全部开环,部分形成酯键,含氮量增至0.372%,在SMG上成功引入了季铵盐基团.SMG易溶于水,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比SMA钠盐差,但对颜料黄14的分散效果较好,可以使颜料的zeta电位提高至 35.4mV.  相似文献   

12.
季铵盐型阳离子聚乙烯醇膜材料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VA、三乙胺、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振荡技术合成季铵盐型阳离子聚乙烯醇.通过三乙胺、环氧氯丙烷水法,合成高效醚化剂环氧丙基三乙基氯化铵(GTA)中间体,用制得的活性醚化剂GTA改性PVA,得到季铵盐型阳离子聚乙烯醇膜材料.研究了三乙胺和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反应液的pH值对GTA产率的影响,GTA和PVA的用量比对季铵盐型阳离子聚乙烯醇的合成影响,并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含氮量分析和红外表征.  相似文献   

13.
唐旖旎  吴平霄  侯雅琨  朱能武  党志 《功能材料》2012,43(13):1712-1717
利用聚羟基Fe/Al制备出无机柱撑蒙脱石,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HDTMA、阴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SDS作为有机改性剂制备出有机改性蒙脱石,并且通过XRD、FT-IR、BET和zeta电位等表征手段对柱撑粘土进行表征,首次研究了具有不同层间结构的改性蒙脱石对鲑鱼精DNA的吸附特征。DNA吸附量大小顺序为HTDM-MMT>MMT>SDS-MMT-Fe/Al-MMT。HTDMA改性促进了蒙脱石的吸附,吸附量达61.04μg/mg。而SDS覆盖其表面后,吸附量减至26.88μg/mg。在pH值为5.0~9.0范围内,有机改性蒙脱石对DNA的吸附量随pH值下降幅度远小于原土。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控制改性蒙脱石吸附DNA的主要步骤是化学吸附。用NaOAc和NaH2PO4解吸DNA时,有机与无机蒙脱石解吸规律有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结构、电负性及表面性质是影响不同改性蒙脱石吸附DNA分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聚合物接枝改性炭黑粒子表面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由聚合物表面接枝改性炭黑和氯化钾水溶液组成的分散体系中炭黑粒子表面的zeta电位的变化,探讨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胺在普通炭黑和聚合物接枝改性炭黑表面的吸附行为。研究表明,聚丙烯酸接枝改性炭黑粒子表面的zeta电位远低于未接枝改性的炭黑子粒,但由聚丙烯酰胺接枝改性炭黑粒子的表面zeta电位值不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沸石的改性,在沸石表面形成了一层纳米态的二氧化锰,而纳米态的二氧化锰及沸石都对水中重金属有强烈的吸附性能,从而达到对铬、砷离子的吸附作用。研究了沸石于二氧化锰的配比、吸附溶液的pH值、吸附时间、改性沸石的用量对其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6.
李酽 《材料导报》2004,18(9):15-17
介孔材料MCM-41具有规则孔道结构,在多相催化、吸附分离、复合材料、纳米组装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学术研究与应用价值.其可以通过长链季铵盐、伯胺、双子胺或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胶束的模板作用,在多种不同的条件下合成.综述了MCM-41介孔分子筛近年来所取得的进展,介绍和讨论了各种合成工艺方法,归纳和分析了影响其合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季铵盐改性凹土用于丙酮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季铵盐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对凹土进行有机改性,对制备的新吸附剂进行SEM表征,测试了改性前后的BET数据,并进行了FT-IR、XRD和TG-DSC分析,结果表明OTAC通过离子交换结合到凹土表面.测试了吸附剂改性前后对丙酮的动态吸附穿透曲线,实验证明OTAC能明显提高凹土对丙酮的吸附能力,对凹土用于气相丙酮的吸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新型草酸二酯类Gemini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中可自然降解的表面活性剂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获得良好的界面活性,同时提高表面活性剂的降解性能,以草酸、十二烷基二甲基胺和环氧氯丙烷为反应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的Gemini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详细的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溶剂等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并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产物的特征基团。研究发现,在反应过程中,最佳的反应溶剂为乙醇,最佳反应温度为50℃,最佳反应时间为10h。  相似文献   

19.
卢少元  贺蕴秋 《材料导报》2006,20(Z1):149-152
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表面活性剂在氧化铝制备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结合氧化铝制备中中间产物的研究成果,综述了阴离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氧化铝颗粒大小、形貌以及孔结构等的控制作用.分析了吸附机理以及各种因素如表面活性剂物性、溶液pH值、离子强度等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超滤膜的改性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陆晓峰  卞晓锴 《膜科学与技术》2003,23(4):97-102,115
随着超滤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超滤膜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特性要求,其中解决膜表面的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紧迫.超滤膜改性,尤其是在膜表面引入亲水性基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从这点出发,结合自身的工作,总结了近年高分子超滤膜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表面活性剂在膜表面的吸附改性、等离子体改性、辐照改性、高分子合金和表面化学反应等几种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