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烟叶烘烤中不同变黄温度对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热温湿度自控烤烟箱,研究了烘烤变黄温度对烟叶膜脂过氧化作用,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等。结果表明,烘烤中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强,且高温比低温下反应更快;淀粉在高温下水解较快,蛋白质则是在低温下水解较多。  相似文献   

2.
变黄期阶梯升温烘烤工艺对多酚类及相关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热式温湿度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了变黄期阶梯升温烘烤工艺对多酚类物质、相关酶活性及含氮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密集烘烤过程中,各烘烤工艺的总酚、绿原酸、咖啡酸和芸香苷含量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除烘烤变筋期,变黄期阶梯升温烘烤工艺的总酚和绿原酸含量高于对照。咖啡酸、芸香苷、莨菪亭等含量在烘烤过程中变化各不相同,烘烤结束两工艺差异较小。棕色化反应的敏感期,变黄期阶梯升温烘烤工艺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较低;烘烤期间,该工艺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烘烤过程中,变黄期阶梯升温烘烤工艺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均表现出"降-升-降"的趋势;烘烤中后期,变黄期阶梯升温烘烤工艺的蛋白质降解得较低,而两种氨酸含量则较高。总之,变黄期阶梯升温烘烤工艺有利于烤后烟叶总酚、绿原酸含量和芳香值的提高,利于蛋白质的降解及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烘烤过程中烟叶香气成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采用温湿度自动控制电热烤烟箱,研究了烘烤过程中烟叶香气物质成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鲜烟叶中所含的香气物质经过烘烤大部分成份的含量下降,特别是分子量较小的小分子物质下降比较明显。但在不同烘烤阶段,烟叶中香气物质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多数成份在变黄期或定色期含量增加,到干筋期含量减少。不同烘烤条件相比,以低温慢烤烟叶中香气物质损失较少,内在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4.
烤烟密集烘烤过程中阶梯升温变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热式温湿度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了烤烟密集烘烤过程中阶梯升温变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阶梯升温变黄处理的淀粉酶活性在变黄期和定色期出现了2次活性高峰,且淀粉酶活性高于对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烘烤过程中表现为先降低再升高又降低趋势,且其酶活性比对照变化幅度小,相对较稳定;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幅度大于对照,降解较彻底。阶梯升温变黄处理淀粉降解较快,整个烘烤过程中其淀粉含量均低于对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积累也较多;总氮和烟碱含量烤后略有升高,与对照差异不大。总的来看,阶梯升温变黄处理的生理生化表现更有利于烤后烟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烤烟烘烤过程中变黄温度对氮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对烘烤期间不同变黄温度条件下主要含氮化合物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高温变黄使蛋白质降解减慢,而低温变黄有助于蛋白质降解,因此烤后蛋白质含量表现为高温变黄 > 低温变黄 > 低温拉长变黄;氨基酸则相反,表现为低温拉长变黄 > 低温变黄 > 高温变黄。NO3-和NO2-含量在烘烤开始后同步上升,达到最高值后又下降,但烤后含量仍高于烤前;低温变黄有利于NO3-和NO2-积累,烤后含量较高。蛋白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在烘烤期间先上升后下降,呈倒"V"字型变化;高温变黄条件下酶失活性较快,缩短酶的作用时间。施氮量与烤后烟叶中蛋白质、氨基酸、NO3-和NO2-含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6.
为探求烘烤过程中中性香气物质各组分含量变化及合理精准的密集烘烤烤香工艺,结合现行产区密集烘烤工艺,采用GC/MS联用分析技术,研究了3种烘烤工艺对烤烟品种NC55中性香气物质各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烘烤过程中,中性香气物质总量及各组分含量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且其主要在变黄、定色期合成积累;除新植二烯外,中温中湿处理的烤后烟叶中性香气物质总量及各组分含量均高于中温高湿和多阶段中温中湿处理,而多阶段中温中湿处理稍高于中温高湿处理。综合来看,中温中湿处理更能提高NC55烤后烟叶香气质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热式温湿度自控烤箱,研究了不同烘烤条件下烤烟叶片中主要化学组成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失水速度呈变黄期小,定色期大,干筋期小的规律性,干物质的烘烤的前半段损失多,中后期烤时间延长,烟叶内淀粉、蛋白质、不溶性氮、烟碱含量下降,还原糖、总氨基酸和Amadori氨基酸含量上升;低温变黄快速定色条件下,烟叶失水速度较慢,干物质损失量较多,淀粉、蛋白质等降解充分,还原糖、总氨基酸、Amadori氨基酸含量较高,而且变黄温度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效应比定色期升温速度对其影响效应大。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烟叶密集烘烤过程中各阶段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的贡献率,通过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与评吸质量间进行典型相关分析,探索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间的关系。通过对烤后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分别进行因子分析,建立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的评价模型,再根据烘烤各阶段关键点测定的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分析各阶段对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整体的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变片、凋萎和变筋阶段对常规化学成分的贡献率相对较大,分别为0.56、0.21和0.15,而干片和干筋阶段的贡献率相对较小;在变片、变筋和干片阶段对致香物质的贡献率相对较大,分别为0.52、0.33和0.17,凋萎阶段贡献率较小,而干筋阶段的贡献率为负值。由此得出变片、变筋和干片阶段是致香物质形成的主要时期,凋萎阶段影响很小,干筋阶段有不利的影响;而烤后烟常规化学成分的形成主要在烘烤前期,烘烤后期基本无变化。   相似文献   

9.
为合理调控烟叶蛋白质含量、提高烟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对密集烘烤不同变黄温湿度烟叶蛋白质降解和蛋白酶、内肽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不同变黄温湿度下烟叶水分、蛋白质、氨基酸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氨基酸含量一直增加,蛋白酶和内肽酶活性呈先升高然后降低而后再升高的“双峰曲线”变化;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在烘烤开始时有小幅度增加,并出现一个小的峰值,然后呈下降趋势,从60h起急剧升高并达到最大值;且内肽酶活性与可溶性蛋白质相关性显著,和游离氨基酸相关性极显著;谷丙转氨酶只和游离氨基酸相关性显著。密集烘烤不同变黄温湿度,低温中湿变黄处理烟叶中性蛋白酶、内肽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高且作用时间较长,有利于烟叶内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的合理转化,改善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研究烤烟晾制变黄时间对烟叶烘烤效果的影响,试验设置了24、48、72和96 h等4个晾制时间梯度,与采收后直接烘烤相对比,对烘烤过程中烟叶变化情况、能耗及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烤烟晾制变黄可缩短烤房内变黄时间,降低烘烤能耗,对烤后烟叶的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化学成分、评吸质量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效果随晾制变黄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综合比较,烤烟晾制变黄48 h效果最好,可节省烤房内变黄时间20 h,有效缩短烤房使用周期,节约烘烤能耗15%,外观质量好,上中等烟比例提高5%,化学成分协调。  相似文献   

11.
烘烤湿球温度对皖南烟叶焦甜香风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烘烤阶段湿球温度对皖南焦甜香烟叶香气成分及焦甜香风格的影响,以云烟97为参试材料,研究了烤烟烘烤变黄后期、定色前期、定色后期和干筋期的湿球温度和优化组合与皖南焦甜香烟叶香气成分及焦甜香风格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变黄后期、定色期和干筋期,随着湿球温度的提高,烤后烟叶内、外观质量均有先改善后变差的趋势,主要香味成分含量和焦甜香关联香味成分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变黄后期和定色前期的影响明显大于定色后期和干筋期。烘烤过程中,以中湿烘烤,即变黄后期和定色前期湿球温度37℃,定色后期湿球温度38℃,干筋期湿球温度40℃,有利于彰显烟叶焦甜香风格。  相似文献   

12.
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烘烤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电热式温湿度自控烤烟箱,对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的烘烤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变片+凋萎+变筋+烤香”的中湿优化工艺模式烤后原烟的经济性状和外观质量表现较好;主要化学成分中还原糖含量较高,总氮和蛋白质含量低,总氮含量、两糖比和钾氯比均在适宜范围内;对香气质量贡献较大的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和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致香物质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吸食品质有较大改善,表现为香气质纯净、香气量较足、杂气较少、刺激性较低、余味舒适、总分最高,香型以清香型为主。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气流运动方向密集烤房烟叶烘烤质量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气流上升式与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的烟叶烘烤质量差异,开展了烟叶烘烤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烤后烟叶色度更好,结构更疏松,上等烟比例要高得多;"两糖差"较小,后熟程度高;感官质量更好;中性、碱性香气成分和香气物质总量更丰富;香气指数B值更高,其烟叶烘烤质量好于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  相似文献   

14.
为阐明密集烘烤冷凝除湿技术对烟叶中性致香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利用全闭式循环热泵烤房(冷凝除湿)、半闭式循环热泵烤房(冷凝除湿+外排湿)和开式循环热泵烤房(外排湿)研究了不同排湿方式的最大水分排出速率及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排湿烤房自40℃开始最大水分排出速率显著高于其他2种烤房。冷凝除湿烤房烤后烟叶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类、美拉德反应产物类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致香成分总量显著高于外排湿烤房,主要表现为烤后烟叶中苯甲醇、苯乙醇、苯甲醛、糠醛、糠醇、2-乙酰基呋喃、5-甲基糠醛、2-乙酰基吡咯、β-二氢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1、巨豆三烯酮2、巨豆三烯酮3和巨豆三烯酮4等致香物质含量的显著提升。在感官质量方面,冷凝除湿烤房烤后烟叶的香气特征指标香气质、香气量和透发性,烟气特性指标细腻柔和程度和圆润感,口感特性指标干燥感和余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杂气中的青杂气和生青气有所加重。冷凝除湿烘烤可以提高烤后烟叶中性致香成分含量,改善烤后烟叶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15.
散叶密集烘烤烟叶外观与主要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散叶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外观与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散叶密集烘烤因装烟方式与常规挂竿烘烤不同,烤房内温湿度环境及烟叶的外观形态特征发生了改变,影响烟叶质量形成的主要变化因素为变黄后期烟叶失水速度较快,定色阶段烟叶失水速度较慢,所需定色时间相应较长.采用变黄后期提前少量排湿、适当延长定色阶段烘烤时间的烘烤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因高温高湿对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此外,散叶密集烘烤与常规挂竿烘烤烟叶化学成分变化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中烟100为对照品种,对烤烟新品种中烟203在密集烘烤条件下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烟203和中烟100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在烘烤过程中呈降解趋势;烘烤结束时,中烟203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降解量高于中烟100.烘烤过程中,两品种的类叶比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变黄期中烟100的类叶比高于中烟203,但进入定色期,则反之.烘烤过程中,中烟203的多酚氧化酶活性一直低于中烟100.两个品种在烘烤过程中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而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烘烤过程中,中烟203的淀粉含量低于中烟100,总糖和还原糖积累较多;中烟203在烘烤过程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中烟100.两个品种总酚和绿原酸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鲜烟叶至47 ℃末,中烟100的总酚和绿原酸含量高于中烟203,54 ℃末至烘烤结束,其含量表现均反之.总的来看,中烟203在烘烤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表现明显好于中烟100.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烘烤工艺对加热卷烟烤烟原料香气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对不同烘烤工艺调制的初烤中部烟叶按照加热卷烟感官评价方法进行感官质量评价,检测热裂解烟气中的香气物质含量,并对烟气中香气物质含量与感官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烘烤工艺处理样品热裂解烟气中的香气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与H1处理相比,H2处理呋喃类、有机酸类、烯类、酯类等物质含量分别降低了3.63、0.43、0.30和0.87百分点;而生物碱类、醛酮类、酚类、醇类等物质含量分别提高了3.40、1.45、0.16和0.23百分点。H3处理呋喃类、生物碱类、酚类、烯类、酯类等物质含量分别降低了4.91、1.22、1.17、0.50和1.04百分点;醛酮类、有机酸类、醇类等物质含量分别提高了5.63、2.05和1.15百分点。在感官质量方面,H1、H2和H3处理烤后烟叶加热卷烟感官质量得分分别为76.9、79.6和89.2,H3处理显著高于其余两个处理。冗余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H2处理有利于烟碱的积累,影响加热卷烟的劲头。H3处理巨豆三烯酮3、DDMP、棕榈酸含量显著提高,且巨豆三烯酮3是H3处理热裂解释放成分中的典型香气成分,与口感、丰满度和香气的分布方向一致。在8点式精准烘烤工艺基础上适当提高变黄温度,降低干筋期温度,有利于加热卷烟烤烟原料感官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变频电机对密集烘烤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密集烤房风机风速风量过大的问题,对密集烤房循环风机加装变频器,研究各烘烤阶段不同变频频率对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烤房烟叶叶隙间风速能相对稳定在0.2~0.5 m/s范围内,变黄和定色时间整体拉长10 h,烟叶外观质量得到提高,橘黄烟和成熟度比例均提高7个百分点,疏松度增加4个百分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得到改善,总糖和还原糖分别提高1.1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淀粉含量降低0.7个百分点,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明显转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